何融
(深圳市華陽國際工程設計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廣東廣州 510000)
隨著國內建筑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電氣工程技術應用在建筑設計中。對于建筑電氣設計工作而言,需要嚴格落實國家標準和規(guī)范要求,做好電源、消防以及節(jié)能等方面的設計,保證建筑、人員、設備的安全性,并提升供電環(huán)節(jié)的安全性、可靠性水平。
(1)實用性原則。設計人員在開展電氣設計工作期間,應當對設備選型引起重視。同時,還要確保電氣設計能夠滿足用電量日益增長的需求。設計期間,要將遠期用電負荷增長情況作為設計依據(jù)。其次,設計人員應當對建筑實際情況做出了解,防止由于滿足不了用電需求而出現(xiàn)電氣改造的問題。此外,確保電能質量達標,保證建筑內部各類用電設施能夠滿足其工作狀態(tài)。
(2)經濟性原則。設計人員應當對整個建筑的工程建設造價進行充分的考量,并且還要結合當前國情,提高建筑電氣設計的經濟性效果,確保電氣工程運行期間能夠降低能源消耗。此外,設計時要考慮到建筑的節(jié)能效果,并對周圍環(huán)境起到保護作用。
(3)節(jié)能性原則[1]。建筑電氣設計過程中,要采取可行、合理的節(jié)能措施,減少能源的消耗。比如,建筑電氣設計中,變壓器、傳輸線路功率損耗都屬于可控損耗的范疇,通過加大控制力度,提高建筑的節(jié)能效果。
為滿足建筑的用電需求,可以在建筑電氣設計中設置兩個獨立的電源。如此一來,便能提高供電過程的可靠性。具體設計環(huán)節(jié)中,電源數(shù)量可以結合實際的負荷大小做出調整。同時,還要與當?shù)氐碾娏Σ块T做好溝通,明確當?shù)氐膶嶋H電網(wǎng)情況之后再做決定。其次,大多情況下兩路同時供電,互為備用。此外,電氣設計過程中應當結合建筑的實際用電情況,專門設計應急備用柴油發(fā)電機組。在特殊的情況下,能夠在15s 內迅速自動啟動供電,保證建筑內部各類設施的正常運行,為疏散照明以及消防設備等供電。
對于消防設計而言,主要進行配電系統(tǒng)設計、聯(lián)動控制系統(tǒng)設計以及自動報警系統(tǒng)設計等內容(圖1)。需要注意的是,電氣消防設計與給排水工程、暖通工程、土建工程之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設計時應與相關人員做好溝通協(xié)調,確保電氣消防設計的安全性、可靠性,使得消防功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一方面,設計期間應當遵循“預防為主,消防結合”的基本原則。另一方面,對于主電源、備用電源的設計,線路要分別進行敷設,并且要將線路敷設在不同的金屬線槽內部[2]。如果需要將其敷設在同一個金屬線槽內,二者之間應當增加隔離板,并且還要在線槽的外部涂上防火涂料,改善線槽的防火能力。
建筑防雷電設計是一項復雜性、系統(tǒng)性的工作,需要建立完善的防護體系。防雷電設計的基本原理是為雷電流提供良好的泄放通道,主要采用的措施有分流、均衡電位以及屏蔽、合理布線、接地等。通過做好建筑電氣防雷設計工作,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建筑內部的人身安全。首先,分流設計期間,可以采用引下線的方式把接閃器上的雷電流順暢的泄放到大地。分流的效果與引下線的數(shù)量有著密切的關系,隨著引下線數(shù)量的增多,每根引下線所通過的雷電流就會減少,感應范圍也將隨之減小。如果建筑物的高度超過30m,那么要從30m 算起,每隔6m 左右沿著建筑物的四周設計水平避雷帶,同時還要和引下線相連。如此一來,便可以降低引下線的電感,并且還能減少反擊電壓。其次,均衡電位設計。均衡電位主要指的是建筑的各個部位都能夠構成同一電位(等電位)。設計期間,需要把建筑每個部位的結構鋼筋與內部各種類型的設備金屬外殼、金屬管道連接,使之成為統(tǒng)一的導電體。這樣一來,建筑的內部就不會存在電位差等問題,進而避免了反擊問題的發(fā)生,保證了內部人員的安全。此外,就是屏蔽設計。通過開展屏蔽設計,能夠內部的各類通信設備、電子計算機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同時,建筑內部可能存在大量的精密儀器、微電子設備等,做好屏蔽設計也能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防雷裝置接閃期間,容易對內部的設備產生電磁干擾問題,且易受到電波的電磁輻射。為解決此類問題,應當加強對鋼筋混凝土結構頂板、墻體以及梁、柱等結構的應用,使建筑形成一個六面體的網(wǎng)籠,進入能夠屏蔽掉電磁脈沖產生的危害。綜合防雷接地系統(tǒng)如圖2 所示。
一方面,對于高壓配電系統(tǒng)的設計,隨著建筑層數(shù)與體量的不斷增大,上文中提到需要設計兩路相對獨立的電源進行供電。具體設計期間,高壓應當采用自動切換單母線分段,且二者互為備用關系。其中,母線分段數(shù)量受到電源進線回路數(shù)的影響,設計期間應當引起重視。另一方面,設計時應結合建筑的實際情況,做好高壓系統(tǒng)、低壓干線配電方式的選擇。大多情況下,主要使用的是放射式系統(tǒng),每個樓層的配電系統(tǒng)可以采用混合式系統(tǒng)。對于電力管道豎井,設計時可以采用插接式母線槽,由于水平干線走線難度較大,設計期間宜使用全塑電纜以及豎井母干線進行聯(lián)接[3]。同時,還要在每一層的樓豎井位置,單獨設計層間配電室。如果建筑的層數(shù)相對較多,且用電負荷過大,可以按照層數(shù)分區(qū)供電。除此之外,還可以將變壓器分散的設計在建筑的地下層、中間層或者是最頂層。另外,就低壓配電系統(tǒng)的設計而言,各級開關宜選用自動空氣開關。設計過程中,應當按要求設置瞬時、短延時以及長延時三級過流保護裝置。對于自動空氣開關的各級保護,應當進行選擇性配合,避免越級跳閘等問題的發(fā)生。
節(jié)能設計工作中,既不可以限制建筑的使用功能,損害建筑的使用需求。同時,也不能過于追求投資的最小化,而是應合理做好建筑電氣節(jié)能設計,提高電氣系統(tǒng)的實用性效果。設計期間,可以通過提高電氣設備的運行效率,降低設備的電能損耗,并盡可能多的選用節(jié)能設備,進而實現(xiàn)均衡負荷。設計人員需要合理選取設計系數(shù),降低線路損耗問題,減少設備運行期間的維護費用。上述措施的應用,能夠顯著提高電力能源的綜合利用率,進而達到節(jié)能效果。首先,在開展照明系統(tǒng)的節(jié)能設計時,要確保照明設施不產生眩光的問題,并選用高效率的照明燈具。室內宜選用高反射比的材料,提高光線的利用率。其次,要定期開展天然采光設施、人工照明設施的清潔工作,提高其照明效果。此外,對于配電變壓器系統(tǒng)的節(jié)能設計而言,應當提高系統(tǒng)的運行效率,根據(jù)變壓器無功率經濟運行方式,對其做出優(yōu)化設計,降低電能的消耗。另外,由于建筑電氣設計相對復雜,設計人員應當事先熟悉各種類型的圖紙,提高電氣設計的規(guī)范化、標準化效果,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進行解決。最后,由于建筑內部有著較多的接地系統(tǒng),比如防雷接地、設備接地等。如果將這些接地系統(tǒng)分開設計,那么其難度將大大增加[4]。鑒于此,應當結合電氣設計的規(guī)范要求,合理選用各個系統(tǒng)的共用接地體。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使用共同接地線。
智能電氣設計是整個電氣系統(tǒng)設計的重要內容,隨著智能化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智能控制技術應用到電氣工程設計工作中來。具體設計期間,應注意以下問題:一方面,設計人員應嚴格遵循“先進、可靠、實用”的基本原則。在此期間,應當從經濟方面進行考慮,對電氣系統(tǒng)進行簡化,減少工程投資成本。另一方面,設計時要加強對智能控制技術的應用,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遵循“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對不同系統(tǒng)、設備的適用范圍做出研究,并從項目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選用合理的智能控制系統(tǒng)與設備,確保其功能得到充分發(fā)揮,同時又達到簡化系統(tǒng)的目的。智能化系統(tǒng)如圖3 所示。
電梯井道的設計主要包含兩部分內容:照明供電設計、檢修插座設計。首先,具體設計工作中應當對設計方案進行詳細的說明。對于電氣設備而言,主要由電梯生產廠家提供成套的設計方案。在開展電梯井道照明電源的設計工作期間,應當和專用回路進行良好的連接,同時還要保證電源可以滿足電壓安全等方面的要求。通常情況下,設計人員對于電梯機房配電箱的設計,會在照明專用回路連接一個變壓器,確保運行期間可以把電壓轉化成安全應用電壓(36V)。同時,還要將其與井道照明燈進行連接。此外,井道照明燈設計工作中,要確保與坑頂、坑底的距離均在0.5m 左右,并且還要控制好與相鄰照明燈之間距離,二者之間相隔7m 為宜。如果電梯井道的距離比較長,需要安裝的燈具設備也會隨之增多。設計時應當對變壓器的容量做出準確的驗算,確保滿足使用要求。此外,在電梯井道坑底內部,還應當設計固定的單相電源插座,插座與坑底的距離要控制在1m 左右[5]。
變配電所設計環(huán)節(jié)中,其位置會受到場地高低的影響,如果地勢較低可能被積水侵蝕。如果變配電所所處的位置相對較低,或將其設計在建筑的地下停車場等位置。在受到強降雨天氣的影響下,極有可能被雨水淹沒,進而影響到供電的穩(wěn)定性。除此之外,如果地下室地勢比較低矮,同時沒有開展防水測試等工作,也可能存在積水的問題,這對于電氣設備會產生致命性危害,甚至影響到周圍居民的安全性。鑒于此,對于變配電所的設計應重點做好選址工作,盡可能提高變配電所的高程,必要時要應做好防水措施,防止地下水滲漏所導致的安全性問題。常見變配電所如圖4 所示。
建筑電氣設計牽扯的內容比較多,設計時既要避免能源浪費、投資成本增加的問題,同時還要提高電氣設計的可靠性、安全性,提升電氣系統(tǒng)的實用性效果,確保各項功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設計期間,要重點做好電源、消防、防雷以及節(jié)能設計,提高電氣設計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