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東 LI Shao-dong
(深圳市特皓建設基礎工程有限公司,深圳 518000)
擬建項目位于惠州市惠城區惠泰南路附近,惠南高新科技產業園南側。擬建建筑物輪廓線南側距已建民房約為13m,為已開挖邊坡底邊線約5m;西側為規劃用地;東側為淡水河;北側為小山包及高壓電線塔。占地面積40743.8m2,總建筑面積88189.33m2,其中計容建筑面積86620.55m2。擬建場地規劃建筑由1幢(2#)9層廠房和8幢(1#、3#~9#)4層廠房組成。6#、7#、9#樓擬采用天然基礎,1#、2#、3#、4#、5#、8#樓擬采用樁基礎。
場地原始地形為山坡地貌,起伏變化較大,部分為回填場地。根據資料調查情況,場地自上而下地層依次為:
①人工填土:黃褐色、雜色,以黏性土、風化巖塊石為主,碎石粒徑約2~20cm,局部填石含量塊徑較大,塊徑25cm,硬雜質約占5%~45%,土質均勻性差,為新近填土,欠壓實;層厚0.30~10.20m。②粉質黏土:灰褐色、黃褐色,軟塑-可塑,具高壓縮性,局部含少量腐木,捻面光滑,稍有光澤,干強度及韌性中等,無搖振反應;層厚2.0~5.30m。③細砂:灰褐色,稍密,飽和,主要成分為石英,磨圓度較好,砂質較純,級配較差,含粉土、粉質黏土,局部含泥量較高;層厚3.20m。④粉質黏土:棕紅色、黃褐色,可塑-硬塑,為下伏基巖殘積層,捻面較光滑,無光澤,干強度及韌性較高,無搖振反應,遇水易軟化、崩解,層厚1.80~14.10m。⑤全風化泥質粉砂巖:紅棕色,巖芯呈土柱狀,結構基本破壞,遇水軟化,鉆進容易;巖石堅硬程度為極軟巖,巖體完整程度為極破碎,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Ⅴ級。鉆探深度內未發現洞穴、臨空面、破碎帶及夾層破碎帶,層厚1.30~7.80m。⑥強風化泥質粉砂巖:紅棕色,原巖結構大部分破壞,礦物成分顯著變化,巖石風化裂隙很發育,巖體極破碎,巖芯呈土柱狀,干鉆不易鉆進;巖石堅硬程度為極軟巖,巖體完整程度為極破碎,由物理風化造成,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Ⅴ級。鉆探深度內未發現洞穴、臨空面、破碎帶。揭露層厚2.40~28.10m。⑦中風化泥質粉砂巖:紅褐色、灰褐色,主要成分為長石、石英、泥質,裂隙較發育,鉆進速度慢,泥質結構,層狀構造,黏土物質膠結;巖芯呈塊狀、碎石狀,局部短柱狀,局部中風化破碎;本層取38個巖樣,其中取38個巖樣做天然抗壓試驗,巖石天然單軸抗壓強度標準值為13.80MPa;巖石堅硬程度為軟巖,巖體完整程度為破碎,巖體質量等級為Ⅴ類;鉆探深度內未發現洞穴、臨空面,出現夾層破碎帶,揭露層厚1.50~33.60m。
1#、2#、3#、4#、5#、8#樓樁基礎的類型在選擇上,設計院與建設單位存在較大的分歧。因地形較為復雜,山坡高低落差較大,設計院建議樁基礎采用旋挖成孔灌注樁。建設單位認為旋挖成孔灌注樁造價高,不利于節約投資成本。根據勘察報告,場地地質條件較好且建筑物大多為多層建筑,建議樁基礎采用預應力混凝土管樁PHCΦ500mm(壁厚125mm)AB型,然后通過試驗樁試驗,檢驗是否滿足設計要求。受建設單位委托,設計院出具了兩種不同的樁基礎初步方案,如表1、表2。

表1 旋挖成孔灌注樁設計方案

表2 預應力混凝土管樁設計方案
為保證工程質量、又能達到節約投資成本。建設單位建議施工2根預應力混凝土管樁進行試驗,通過檢測是否能滿足預應力混凝土管樁設計方案要求。
試驗樁工程樁型為摩擦端承型樁,采用預應力混凝土管樁PHCΦ500mm(壁厚125mm)AB型,有效樁長不少于8m,以強風化泥質粉砂巖為樁端持力層,要求入持力層深度不小于2m。樁錘選用50kN,落錘高度1.8m,最后30錘貫入度<30mm/10錘,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1500kN。
根據勘察報告,由于土層較厚,傾斜角度大,需通過試驗樁確定樁承載力和穿透能力。試驗樁應采用錘擊沉樁,若承載力特征值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應及時通知設計院變更設計。當土層太厚無法成樁時,采用引孔方式施工。
試驗樁工程采用高應變法檢測承載力及樁身完整性。
試驗樁樁位選擇,選取兩個比較有代表性的點位檢驗引孔施工流程、可行性,并確定樁穿透能力和樁承載力。試驗樁點位一:位于2#廠房ZK39附近,回填土厚約9.8m,基本位于坡底,持力層標高較低。試驗樁點位二:位于3#廠房ZK54附近,回填土厚約5.3m,持力層坡度較陡,基本位于坡中部。
試驗樁工程采用錘擊方式施工,進場機械一臺環保液壓錘擊樁機(型號WHDD5T)、一臺長螺旋引孔鉆機(型號CFG24),一臺挖掘機(小松PC120)。施工前準備工作:人員及機械設備到位、清理平整好場地、機械安裝與保養、樁位測點、材料進場驗收;施工過程中,注意觀察沉樁貫入度,沉樁速度的快慢,做好施工記錄。引孔時,注意鉆進的難易性,做好時間記錄。施工情況介紹:2#樓ZK39號樁采用引孔,引孔深度19m,引孔時間約1小時,引孔完成后再進行管樁施工,配樁23m,實際入土深度為:16.9m,收錘時貫入度為10~16mm,符合設計要求。3#樓ZK54號樁沒有引孔,配樁20m,最后實際施工入土深度為:15.9m,收錘時貫入度為8~15mm,符合設計要求。
樁基承載力驗證其目的是:通過檢測了解單樁豎向承載力是否能達到設計要求。單樁豎向承載力可以采用靜載試驗或者高應變法。因工期緊張,本試驗樁工程單樁承載力檢測采用高應變法,高應變法是指用重錘沖擊樁頂,實測樁頂附近或樁頂部的速度和力時程曲線,通過波動理論分析,對單樁豎向抗壓承載力和樁身完整性進行判定的檢測方法。
通過檢測:2#樓ZK39號樁樁端承載力1544kN,樁身完整,滿足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1500kN設計要求;3#樓ZK54號樁樁端承載力1663kN,樁身完整,滿足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1500kN設計要求。1#、2#、3#、4#、5#、8#樁基礎采用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方案可行。
1#、2#、3#、4#、5#、8#樁基礎采用預應力混凝土管樁,采用錘擊方式施工,最后30錘貫入度<30mm/10錘。根據工程勘察資料,本工程采用的管樁為摩擦端承型樁,樁端持力層為強風化泥質粉砂巖層。由于局部土層較厚、傾斜角度大,樁基施工需要進行引孔。根據試樁結果樁端進入強風化泥質粉砂巖層持力層不小于2.4~7.0m(詳見表3)。本工程樁基收錘標準需同時滿足三個條件:①樁端進入持力層深度不小于設計要求;②管樁需滿足最短設計樁長;③最后30錘貫入度<30mm/10錘。

表3 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最終設計方案
設計方案施工圖預算費用編制方法: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定額采用《廣東省房屋建筑與裝飾工程綜合定額(2018)》,費率文件執行惠州市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站發布的現行文件,信息價采用2021年10月惠州市信息價,工程量按平均設計樁長計量。
旋挖成孔灌注樁設計方案施工圖預算費用約776.8萬元(詳見表4),包含旋挖樁成孔、混凝土澆灌、樁芯土方及泥漿外運、鋼筋籠制作安裝、鑿樁頭(含砼渣外運)、措施費、規費、稅金等費用。根據勘察報告,本工程中風化泥質粉砂巖,其巖石堅硬程度為軟巖。依據定額章節A.1.3樁基礎工程說明第十五點:鉆、沖孔樁、旋挖成孔灌注樁入巖增加費,極軟巖和軟巖不作入巖計算,故本設計方案施工圖預算費不計取入巖增加費。

表4 旋挖成孔灌注樁設計方案施工圖預算費用
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最終設計方案施工圖預算費用約505.1萬元(詳見表5),包含預應力混凝土管樁(錘擊)、送樁、接樁、樁尖、截樁頭(含砼渣外運)、引孔(長螺旋鉆機)、措施費、規費、稅金等費用,不含試驗樁方案費用。

表5 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最終設計方案施工圖預算費用
預應力混凝土管樁試驗樁方案施工單位中標價20萬元(固定總價包干)。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最終設計方案與試樁方案總費用約525.1萬元,相比旋挖成孔灌注樁設計方案預算費用776.8萬元,節約投資費用251.7萬元。
旋挖成孔灌注樁設計方案預算費用776.8萬元,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最終設計方案與試樁方案總費用約525.1萬元,按總建筑面積88189.33m2分析指標,樁基礎預算費用均攤到總建筑面積造價分別為88.08元/m2、59.54元/m2,預應力混凝土管樁設計方案相比旋挖成孔灌注樁設計方案降低造價28.54元/m2,有效降低總建筑面積每平方米的造價,節約投資費用。
樁基礎類型的選擇應綜合考慮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條件、上部結構類型、使用功能、荷載特征、施工技術條件與環境,因地制宜,合理選擇樁型及施工工藝,在滿足工程質量的情況下,節約資源與投資。本工程在惠州市惠城區,惠州市管樁廠較多,離擬建項目地較近的管樁廠有羊城管樁、三和管樁、建華管樁等品牌家廠。無論是甲供材料或者乙供材料,對于管樁材料采購均有價格優勢,有利于節約材料成本。本工程樁基礎工程計劃工程60天,目標工期45天,實際工期43天。實際完成管樁工程量10130m,引孔工程量11182.00m。實際完成工程量與設計工程量基本相差不大。實際完成工程造價約430萬元,實際發生的費用相比施工圖預算降低約75萬元。樁基檢測采用靜載試驗、低應變法,最終靜載試驗單樁豎向承載力滿足設計要求,全部檢測合格。本工程的實例表明,雖然場地原始地形為山坡地貌,起伏變化較大,部分為回填場地。但根據勘察資料,地質條件較好,存在適合采用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樁基礎的可能性。通過試驗樁試驗,驗證了預應力混凝土管樁樁基礎的可行性,有效節約了投資費用,縮短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