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朋友聊天時聊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名詞“Secret Scorer”,直譯過來就是“秘密記分員”,它指的是那些在關系里總是默默給對方記分卻從來不公布分數狀況,無論是扣分還是加分都不告訴對方的人。聽上去就不像是個夸人的詞兒吧,但Secret Scorer 在關系的開始其實有著極強的吸引力。
他們看上去總是情緒穩定或溫柔懂事——不會因為你約會遲到而大發脾氣,不會因為你吃完飯沒洗碗就跑去打游戲而嘮叨,不會因為你忘了TA 的生日就擺臉色,不會作天作地地要你陪,也不會因為你忘了接幾個電話就發動冷戰。他們只會默默在心里的計分板上給你減掉一分再減掉一分,如果有一天分數變成負數,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離你而去,任你用盡辦法也無法挽回。這正是,所謂的絕望不過是積累了足夠的失望而已。
如果開上帝視角去看關系中的SecretScorer,你可能會對他們生出幾分心疼——他們是那些會在秋風中等待一兩個小時的人,是那些會在眾人吃飽喝足談笑風生時獨自默默收拾殘局的人,是那些自己在醫院打吊瓶而另一半在跟朋友喝酒聚餐的人,是那些一肩挑起所有麻煩事還把耐心和溫柔留給對方的人,是那些永遠在付出、永遠在隱忍、永遠很委屈的人。
古早一點的言情小說里幾乎所有的深情都要走這個套路,我愛你不讓你知道,我為你付出不讓你知道——當然前提是總要有“嘴替”男二或女二在最關鍵的時候跳出來一通痛罵:“TA 很愛你,你知不知道”“TA 為你付出了123456,你知不知道”……然后男女主人公順理成章地誤會解開,快快樂樂地生活在一起。
可現實生活中有誰會把自己為對方做的每件事都在別人那里備份啊,更別說關系中的很多摩擦和齟齬根本無法為他人道,最常見的結局不過就是白瑞德在《飄》的最后跟郝思嘉說的那段話——思嘉,我從來不是那樣的人,不能耐心地拾起一片片碎片把它們湊合在一起,然后對自己說這個修補好了的東西跟新的完全一樣。一件東西破碎了就是破碎了,我寧愿記住它最好時候的模樣,而不想把它修補好,然后終生看著那些碎了的地方。
我年紀小的時候每每看《飄》都會為白瑞德抱不平,可這幾年忽然明白了這段關系對郝思嘉來講有多難。我們是開了上帝視角的觀眾,可她卻是身陷其中的局中人,我們可以看得懂白瑞德的愛,可她卻未必能懂得——他的深情也好、失望也罷,從來都不曾對她說過,她也從來都不是不在意,她只是不知道而已。
不僅是郝思嘉,我想所有跟Secret Scorer 處在一段關系中的人都會有這樣的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TA 為什么忽然就生氣了?這一切究竟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TA 到底希望我怎樣做?
信息都不對稱,感情又何談對等,很多的委屈與辜負不過就是一張秘而不宣的計分板而已。道理就是這樣簡單,你不去說,不認真說,別人就是真的不知道。
(摘自“陶瓷兔子的悅讀筆記”微信公眾號,禹天建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