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鈺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河北秦皇島066004)
在全民閱讀大背景下,閱讀推廣研究熱度劇增。僅以CSSCI 數據庫為例,論文從2006 年的1 篇到2020 年的655 篇,被引量翻漲14.5 倍。閱讀推廣研究視野不斷拓寬,研究內容也逐漸增多,已經運用可視化軟件對閱讀推廣領域進行研究,但研究內容與形勢發展尚不夠同步,疊加探測方法應用不多。本文采用計量軟件CiteSpace 中的突發性探測功能對考察時間段內已有研究成果進行系統梳理,以求更直觀地揭示閱讀推廣熱點研究狀態特征、脈絡變化及發展,以期為適應性改進措施提供參考。
借助CiteSpace 計量軟件分析得出的知識圖譜可將閱讀推廣研究脈絡直觀化、可視化。本研究利用CiteSpace 5.7.4R 提供的突發性探測功能對選取部分做切片處理[1]。
突發性探測(簡稱突現)指一個變量值在短時間內激增,突現成熱點而被廣泛關注。突現結果利于尋找本領域切中了某個要害部位的作者、機構及文獻,知識網絡的節點揭示了一項很有潛力或是讓人感興趣的工作。陳超美認為共現聚類是以算法對節點共現的分類,其命名正是依據聚類內的研究前沿和中介中心性強的節點計算得出,因此,突發性探測和聚類2 個方法均有利于研究熱點的發現。
研究分為2 方面:突現詞和共現聚類。分析涉及6 個維度:作者(Author)、機構(Institution)、關鍵詞(Keyword)、被引作者(Cited Author)、被引期刊(Cited Journal)、被引文獻(Reference)。六維兩面立體呈現研究熱點。
在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 數據庫中,以篇名為“閱讀推廣”、時間“不限”至2020 年、文獻類型為“論文”“綜述”進行搜索,共得到數據655 條,經復核均有效。
六維突發性探測,通過調整伽馬值(1 或0.5)和Minimum 參數(2 或1)得到突現結果理想個數。聚類檢驗的Q 值≥0.3,S 值≥0.5,表明結果可信。
3.1.1 發文作者突現探測
“作者(Author) ”突現探測結果中強度靠前的有王宇、姜曉、羅小紅、曹娟等6 名作者,研究主題聚類有策略、專業報告、微信公眾號等。朱淑華的突現持續年較長,主題聚類有兒童閱讀聚類,志愿服務聚類、策略等??紤]到突現的持續性,曹娟等的成果突現時間是2018—2020 年,她的研究領域有可能延續熱點研究,推斷熱點包括策略、早期閱讀和經典閱讀。
3.1.2 發文關鍵詞突現探測
從關鍵詞(Keyword)的突現年可初步判斷閱讀推廣領域的研究歷程分為3 個階段。
第1 階段,起步階段(2006—2008 年)。2006 年,中宣部等11 個部門提出全民閱讀的倡議,首個全面鋪開閱讀推廣的深圳市率先提出了社區圖書館實施計劃。此階段能借鑒的研究成果不多,“社區服務”“社區圖書館”均在2006 年突現,但其中介中心性為0.00,表明整個領域的重要性弱,匹配效應差,聚類效果一般。
第2 個階段,高速發展階段(2009—2016 年)。國家連續出臺相關政策,全民閱讀連續多年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圖書館學會閱讀推廣委員會成立,并全心致力于加強閱讀文化和閱讀服務的研究,其他專業學術團體開始發力。圖書館不斷明晰自身閱讀推廣職責,大量研究者涌入,發文量多達361 篇,所出現的17 個突現關鍵詞展現2 個方面內容:一是開始細分讀者類型分類推廣,如少兒閱讀、全民閱讀推廣、大學生閱讀、問卷調查、幼兒早期閱讀推廣、學生社團等;二是升級推廣配套的政策服務,如閱讀推廣立法、基礎設施、人才儲備、公共產品服務等。
第3 個階段,閱讀推廣多元化發展階段(2017—2020 年)。開始更多地關注讀者感受,推廣模式多元迎合讀者喜好。突現關鍵詞中數字閱讀出現20 次,中介中心性為0.07,為關鍵詞突現中最高,可見其在整個閱讀推廣領域中的重要性,并在持續趨熱。推斷熱點包括數字閱讀、推廣策略、早期閱讀、比較閱讀、經典閱讀。
3.1.3 發文機構突現探測
“發文機構(Institution) ”的6 個突現結果同3.1.2 節中第一階段表現一樣。2003 年,深圳市建造文化綠洲,政府推行《深圳市建設“圖書館之城”(2003—2005)三年實施方案》,促使圖書館網點遍及全市各社區,并在辦館理念、新技術應用、“圖書館之城”建設等方面不斷創新,走在全國前列。深圳市2 個圖書館突現是當時的時代特點,驗證了《公共圖書館宣言》中提出的閱讀推廣是公共圖書館的重要使命之一[2],與高校圖書館一樣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3.1.4 被引作者突現探測
“被引作者(Cited Author) ”突發性探測出21 個結果。被引情況可體現研究者的知識儲備和對該知識的解讀;很多合作者因想表達成果為共同研究,也喜好相互引用文獻。被引作者突現結果呈現以下4 種研究概況。
其一,時刻關注著國家的方針政策。眾多研究者引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并解讀其內容精髓,引用黨的十六大以來“全民閱讀”的各項指示或緊貼現實時政熱點指導推動研究深入進行。其二,已出現研究引領者,其研究成果具有創新示范作用。多數學者引用了范并思、王宇、王余光、 晞吳 等業內大咖的已有成果,并不斷摸索與開拓。其三,鮮見國外作者的相關成果??疾旆秶鷥鹊耐馕谋灰髡?包括機構的英文縮寫、中文作者的拼音標注)只有117 位,占比11%,由此可見,雖有研究開始做中外對比,但深度不夠,需進一步加強。其四,聚類結果表明突現值出現最多的是社會化閱讀聚類。全民閱讀已從政府主導走向民間自覺,各類民間閱讀團體、閱讀形式大量涌現。閱讀成為民眾普遍接受的社會生活方式,并初步形成了社會化的閱讀環境。推斷熱點包括比較閱讀和閱讀策略。
3.1.5 被引來源突現探測
“被引來源(Cited Journal) ”突發性探測結果12 個。與3.1.4 節類似,研究者注重對國家政策、研究報告的學習、掌握,注重對本領域高水平期刊的研讀、引用。推斷熱點包括早期閱讀和理論研究。
3.1.6 被引文獻突現探測
“被引文獻(Reference)”突發性探測結果16 個。同時結合出現在被引作者突現和被引文獻突現的作者有范并思、鄭偉青、陳書梅、朗杰斌、淳姣、吳晞6 位,更值得關注的是范并思(3 篇)多次出現,其中介中心值分別為6.57、4.23、2.75,在整個領域中處于重要地位。分析被引文獻所闡述的主題、關鍵詞,可見幾種情況:一是研究者已經掌握或是仍在不斷鞏固閱讀推廣的相關理論;二是研究者更注重閱讀推廣的實證研究,如在某一類高?;蚴翘厥馊后w中具體推廣,更注重推廣前、中、后的調研反饋中模型的建立及印證;三是中外閱讀推廣對比研究將成為熱點。推斷熱點包括現狀與理論研究、推廣策略和早期閱讀。
對閱讀領域的以上六維兩面分析后得出現狀研究、推廣策略、早期閱讀、比較研究、經典閱讀、數字閱讀6 個熱點。
3.2.1 熱點一:閱讀推廣的現狀研究
現狀研究涉及面最廣,包含107 個共現關鍵詞,集中在2015 年出現,如大學生、閱讀服務、問卷調查、閱讀推廣人才、專業教育、學生社團、全民閱讀推廣突現等。突現作者大部分是業內大咖或學術團體領軍學者,如范并思、王波、 晞
吳 、岳修志等。
研究者逐漸明晰界定閱讀推廣及其結構層次與特征等基本涵義,提出主要支撐性理論是應用性理論和圖書館學基礎理論[3],強調要有理論自覺,明晰“閱讀推廣為什么”的問題[4]。已形成了閱讀推廣理論的初步框架,雖已梳理出四大類、8 個理論學派,但仍需要向閱讀學、傳播學等交叉學科借鑒學習,只有盡快發展成熟,才能更好地解釋、模擬、指導和預估閱讀推廣實踐中產生的豐富現象,并不斷幫助圖書館人正確地進行閱讀推廣服務定位[5]。
3.2.2 熱點二:推廣策略
此熱點有53 個關鍵詞共現,突現有微信、推廣、實踐。突現作者有羅小紅、曹娟、劉銀娣、鄭偉青、郭文玲等;被引文獻關鍵詞有“推廣”或“策略”的出現時間多集中在3.1.2 節的高速發展期。
“推廣+策略”是對理論研究的有益補充。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反哺理論,兩者相互促進,推陳出新。嘗試建立閱讀推廣的常設機構,并將其長期長效作為圖書館的基本業務來看待,多元融合,吸納社會組織參與,多項銜接,注重績效評估、經驗積累、學識增長。從群體差異服務推廣、綜合職能延展創新、多元權益保障構建、升級社會閱讀體系、完善政府職能管理5 個向度深入探索推廣策略[7]。
3.2.3 熱點三:早期閱讀
包含60 個關鍵詞共現,突現有早期閱讀、傳統文化、嬰幼兒閱讀推廣。突現作者有朱淑華等。國務院頒布《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11—2020 年)》,要求為兒童閱讀圖書創造條件、廣泛開展活動和鼓勵引導兒童主動讀書。至此,2013、2014 年兒童早期閱讀成為研究熱點。
不同家庭背景、年齡段的兒童閱讀理解能力差別很大,根據其生活狀態、所處環境及在閱讀需求上的差異對應兒童閱讀的種種困難,通過閱讀干預、加強閱讀激勵、促進閱讀交往充分實現閱讀延伸。抓住兒童培養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的開發時期,適時加入傳統、經典閱讀元素,即可實現低成本、顯著績效、深遠影響的社會文化提升。
3.2.4 熱點四:比較閱讀
包含25 個關鍵詞共現,突現有少兒圖書館、閱讀活動、美國。突現作者有朗杰斌等。
從表象上看,國外發達國家的閱讀推廣活動在創意、口號、策劃上先行一步,在學齡前兒童早期閱讀、全民閱讀、世界讀書日等方面位于前列。被稱為“最佳實踐典范”圖書館的丹麥早在1920 年就制定了圖書館法;美國在1977 年也正式將閱讀推廣寫入圖書館法,其國會圖書館更是利用豐富的資源和獨特的地位積極開展全民性活動;韓國、英國和德國等也在教育行政部門設置獨立運營機構,以保證行業自覺,賦予了少兒圖書館不可推卸的使命和責任。英國慈善基金會在1992 年制定了“閱讀起跑線”,至今仍是我國學者研究的經典案例。我國應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盡快將閱讀推廣立法,建立健全閱讀推廣治理體系,促使各種閱讀推廣活動順利進行。
3.2.5 熱點五:經典閱讀
包含18 個關鍵詞共現,突現有圖書館閱讀推廣。2015 年,我國首次法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喚醒了全國人民強烈的愛國熱情。同年,一種新的“互聯網+”文化形態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經典閱讀重現熱點指引學者深入研究經典閱讀的定義、遴選和傳播等概念[8],提出圖書館要架起經典閱讀與民眾之間的橋梁,以貼近人心的內容和無處不在的方式引導閱讀經典,激發閱讀興趣,培養閱讀習慣,讓經典進入生活、融入生命[9]。與其他領域一樣,經典閱讀推廣傳統方式受到互聯網沖擊,盡管在實踐中越來越受重視,但針對經典閱讀特殊性的推廣研究仍有待深入。
3.2.6 熱點六:數字閱讀
包含20 個關鍵詞共現,突現有數字閱讀、社交媒體、社會化閱讀。2015 年,“互聯網+經濟”新常態將數字閱讀研究推到學者們眼前,并成為研究熱點。2018 年,電子書的銷售量超過紙質書,數字閱讀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問題。目前數字閱讀已初步形成體系,但缺乏深入的理論研究,缺少對推廣對象、推廣內容和讀者數字閱讀需求的研究,鮮有對數字閱讀推廣活動的及時跟蹤,研究方法多以經驗總結、定性分析為主,實證研究不夠,被動服務多,主動服務少,協同服務創新舉措不多。圖書館應針對數字閱讀和傳統閱讀的優缺點及讀者個性化需求有針對性地推廣數字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