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峰
(太原市迎澤區林業技術服務中心 山西太原030002)
雪松是常綠喬木,樹冠呈尖塔形,大枝平展,小枝略下垂。葉針形,一般長8~60 cm,質硬,主要為灰綠色或銀灰色,在長枝上散生、短枝上簇生。每年10~11 月開花,球果翌年成熟,橢圓狀卵形,成熟后顏色轉變為赤褐色。此樹種主要源自亞洲西部、喜馬拉雅山西部和非洲、地中海沿岸。我國只有一種喜瑪拉雅雪松,其絕大部分生長在西藏南部,在海拔達到1 300~3 300 m 的區域生長旺盛。當前我國許多地區都栽培有該樹種。
雪松具有喜光的特點,適合種植在氣候溫和的地區。另外,在年降水量達到600~1 000 mm 時,其生長情況最為理想。因此,我國長江中下游一帶非常適合培養該樹種[1]。
雪松具有較強的觀賞性,同時兼具多樣性的功能價值,其中比較主要的包括防塵、降噪等。另外,其樹體比較高大,樹形具有美感,因此,通常置于建筑前庭、園門入口等位置。雪樹大枝自近地面處最為平展,四季常青,可以生成較為美觀的樹冠,也可以將其種植于園路兩旁,從而建成綠色通道。
對于截取插穗的母樹而言,一般情況下優先選擇4~8 年生的類型,并反復檢查確保其不存在任何病蟲害,最適宜在陰天進行剪取,插穗長度保持在10~15 cm,處理時應保證下切口具有理想的平滑性,以防止下切口出現擠碎的情況。此外,我們可以將插穗基部的小枝清理干凈,進而使上部的針葉得到良好的保留。剪取結束之后將基部放置到添加生根粉的溶液內,這個過程持續6~8 h,最后對其進行干燥處理,并按照規范完成扦插[2]。
此類樹種具有喜光的特點,水澇會對其生長產生明顯影響,對空氣質量存在比較嚴苛的要求。所以在對育苗地進行選擇的過程中應優先選取背風向陽、排水條件比較理想的區域,土壤不能夠呈堿性。另外,空氣質量不夠理想的區域也難以成功培育該樹種,土地板結、地下水位較高的區域不適用扦插作業[3]。
在對育苗地認定之后進行深度翻耕,此后做1 m寬的苗床,而具體長度應結合育苗量進行明確。另外,床面土壤耙平,可上鋪適量的細沙充當基質,并根據規范通過敵克松進行消毒處理。
雪松通常情況下以春插為主,等到3 月冬雪融化之后就可以進行春插。一般而言,扦插株距設為5 cm,相應的行距為10 cm,在劃出淺溝之后再進行扦插,假如土壤進行緊密的銜接,那么就可以在灌透水之后再插,插穗必須能夠和土壤進行密切的接觸。除此之外,在作業結束之后應該架設拱棚,從而發揮比較理想的遮陰作用,防止水分過度流失。
雪松扦插結束之后,大概要經過60 d 才能夠生根,此時可以搭建遮陰棚,在陰天的時候將其揭開,光線條件比較理想的時候將其蓋上,從而避免葉片被過度灼傷。另外,在插穗生根以前,棚膜應該采取早蓋晚揭的方式,而到了立秋之后就可以將遮陰棚拆除。在樹種生根之前應及時補充水分,從而避免其生長受到影響。在樹根生長出來之后,也應根據天氣情況進行補澆,在雨季水量相對較大的情況,必須采取一定的排水措施,防止插穗根部長期浸泡在水中,繼而發生爛根的情況。在插穗生根之后還應適量追肥,雜草要及時進行清理,從而讓土壤具有足夠的疏松度。1 年生苗木的生長高度為15~20 cm,越冬時要采取一定的防寒措施,次年就可以進行移植。2 年生苗高為30~40 cm,如果側枝長度超過一定界限,那么應對其進行及時修短,從而使主干更好地生長、使冠型更具美感。
管理工作涵蓋多個方面,其中比較主要的包括光照、病蟲害防治等,必須在明確雪松幼苗特性之后展開規范化的管理,從而保證細節到位,以增加整體的成活率。
①雪松幼苗具有明顯的喜光性,然而在氣溫相對較高的時候,葉片可能會被灼傷,也可根據天氣條件選擇是否搭建遮陽棚,使透光率能夠維持在50%。在天氣比較晴朗時可以蓋上遮網,到了太陽落山之后再將其撤下,通常情況下在8 月15 日之后才能夠將拱棚拆除。
②合理澆水。在培育苗木時,內澇的情況過于嚴重就會導致插穗腐爛,所以灌溉的過程中可以采取葉面噴霧的方式。在氣溫比較高的時候可適當提升噴水次數,在維持土壤濕度的同時減小周邊環境的溫度,從而加快苗木生根的速度。另外,苗床的水分應進行嚴格的控制,防止出現過量存水的情況,如果雨量相對較大,則應該采取一定的排水措施,從而避免苗根穗爛。
③科學補肥。插條一般情況下在30~50 d 之后就能夠產生愈傷組織,大概60 d 就能夠生根。在這個時候可以適當追肥,通過0.1%磷酸二氫鉀溶液為其補充營養。另外,雜草也應進行定期清理,如此不但能夠使樹木獲得更多的養分,還能確保其穩定發育,同時也可以對病蟲害的宿生環境產生影響,從而發揮防蟲的功效。
④針對性防治病蟲害。此類樹種在苗期有較大概率受到病蟲害的影響,病害的類型比較復雜,其中比較主要的包括葉枯病、根腐病等,尤以前者對雪松的侵害最為突出。一般來講,在扦插后每隔10 d 就可以進行一次防治措施。假如樹木出現相關病癥,可以通過50%多菌靈800 倍液對其進行噴灑,每2 個星期噴灑一次。苗期的蟲害類型也較為多元化,其中比較主要的包括螻蛄、地老虎等,可通過呋喃丹、麩皮等對其進行防治。
雪松扦插育苗留床1 或2 年苗木有必要進行定植,一般可采用間隔起苗的對策。定植的時間一般選擇在每年的2—3 月,伴隨苗木高度的不斷提升,株行距明顯擴增。在起苗之后定植育苗地,一般情況下在長成大苗后就可以開始定植,定植的過程中必須帶土球,并根據相關規范立支桿,從而避免受天氣影響導致苗木搖動。
在起苗之前的1 星期應澆水,從而讓苗木獲取足夠的水分,增加其定植的成功率。在進行澆水作業之后地表水出現一定沉降時就可以起苗,一般情況下選擇機械起苗的方式,操作的過程中應帶土起苗,從而構成土球,充分保護根部,土球離地之后通過草繩進行捆綁,確保運輸的時候土球不存在缺損。起苗結束之后應該將其轉運至栽植地,運輸的過程中應將帶球苗放倒,此后對枝葉展開充分整理,并最大化收攏。通過吊車對其裝車,裝車的過程中應保持大苗的平衡性,防止出現重心失衡的情況,晃動過于劇烈往往會造成雪松出現一定程度的損傷,在某些情況下土球會直接散開,這將大幅度降低移苗的成活率。另外,土球在車前部進行放置,樹頭朝后并通過網繩對其扎攏,防止枝干出現折斷的情況。
在進行栽植操作之前應結合土球體積挖穴,栽植穴應在一定程度上超過土球直徑,并在栽植前向坑底添加一定量的肥料,其用量應保持在適宜水平,從而防止出現燒根的情況。大苗轉移至栽植地之后,可通過吊車將大苗吊起,使其能夠移至坑的中心,將其扶正之后進行填土,把土球徹底埋入,并在周圍構筑圍壩,從而保證水分能夠供給至根部。在完成定植之后應在較短的時間內澆第一次水,在操作的過程中應確保其澆透,水分徹底深入根系,澆水時應避免大苗出現傾斜的情況,必要的時候可以通過支架對其充分固定,以避免受天氣和環境影響使樹木無法結實扎根。假如氣溫達到較高的水平,根部水分蒸發的速率相對較快,如果土壤干旱的情況較為嚴重,在首次澆水2 d之后應連澆2 遍水,以確保水量符合植株生長需求。
在栽后如果樹木的根系沒有展開,那么碰到大風天氣就容易出現歪倒的情況,在澆水后土壤沉降,應在較短的時間內進行根部培土,將根際作為中心,對其充分踏實,再通過固定架提升其穩定性。
新植雪松大苗,根系還沒有扎下,樹冠相對較大,根系則尚未繁茂,假如在春季碰到干旱的情況,土壤中的水分過多流失,必然會降低栽植成活率,故有必要對樹冠展開適當修剪。應結合雪松大苗的發育狀況,疏除主干下部發生重疊的枝條,確保整個植株的水分需求得到充分滿足。通過修剪可以大幅度降低枝葉量,并對根冠比進行適宜調節,這也能夠提高成活率。
在雪松順利定植之后,應定期進行松土工作,從而確保土壤具有良好的通透性,以加快根系生長的速度,并且能夠發揮保水利墑的效果,防止雜草過多地爭奪水分。在春季的時候可以多施肥,足量的養分能夠增加雪松發育速率。
在雪松進行定植之后,在每年春、秋季可以進行一次追肥。在栽植的首年可以采取溝施的方式,施肥之后覆土。在栽植次日追施農家肥,如果在春季追肥,那么一般優先選擇0.5%尿素溶液,每10 d 進行一次噴灑;而在秋季追肥的過程中可以配施一定量的磷鉀肥,從而確保養分能夠實現平衡供給,并有效提升樹勢。
雪松在生長過程中通常會受到諸多病害的影響,如果生長階段不同,出現的病害類型也往往不一致,受到影響的位置也有所區別。在進行防治時,應根據雪松所表現出的特性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從而實現科學的預防管理。病害的類型較為多元化,其中比較主要的包括猝倒病、枯梢病、灰霉病等。
①雪松猝倒病、立枯病。雪松猝倒病通常會對苗木和幼樹造成影響,枝梢組織會出現大量壞死的現象,并逐漸朝著下部遷移,一直持續到苗木完全失去生機。成樹染病之后枝葉通常會變得干枯,枝節處會產生大量的病斑,并持續擴大、擴散,導致大量枝干枯死。然而由于基部木質化的情況較為突出,樹木一般不會出現倒伏的情況。如果要對其進行防治,那么必須在發病的初始階段用40%多菌靈1 000 倍稀釋液,每10 d 進行一次噴灑,這個過程為期1 個月。在病害較為突出的時候,可以選用1∶1∶100 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噴霧[5]。
②雪松枯梢病。枯梢病一般會對葉和枝梢產生危害,進而導致其轉變為黃棕色。伴隨病情的發展,葉、梢等組織大量枯萎,如此就對雪松的生長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如果要對其進行防治,那么可以在4—5 月用7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700 倍稀釋液,通常每隔2 周左右進行一次噴灑,一直持續到病情發生好轉[6]。假如基部發生腐爛的情況,那么必須將出現腐爛的位置清除,在此之后噴涂40%多菌靈膠懸劑1 000 倍稀釋液并根據規范進行灌根。
③雪松灰霉病。這種病害對嫩梢和小枝產生的影響較為突出,染病嫩梢會在基部出現大量病斑,此后逐步演變為潰瘍型病斑。假如嫩梢發生病死的情況,那么病斑就會逐步擴散到2 年生小枝,小枝產生大量病斑,并且會出現樹脂溢出的情況,等到病斑蔓延至基部之后,枝條上部會完全枯死。如果要對灰霉病進行有效防治,那么應該清理掉發生病害的枝條。發病的初始階段可通過藥物對其進行治療,用65%代森錳鋅顆粒500 倍稀釋液噴霧,每周進行一次噴灑,一般連噴3~4 次。
在扦插栽培過程中各個環節都非常關鍵,作為太原市的林業工作者,必須嚴謹仔細地研究雪松在育苗、栽植等各個方面的技術要點,應根據生產的具體狀況對其具體實踐,以確保栽培的雪松能夠穩定生長和進一步優化林業產業水平,為發展本地區林業經濟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