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資助育人是推進“全面育人”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助力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的關鍵環節。在傳統中小學生資助過程中,由于資助對象識別不夠精準、資助手段相對單一、資助活動與育人實踐缺乏密切融合,難以有效保障經濟困難學生安心求學。為有效發揮資助育人模式優勢,切實保障經濟困難學生的受教育權,需要以精準識別為基礎,通過構建精準資助模式,在有力保障經濟困難學生受教育權的同時,真正“斬斷”其貧困根源,助力基礎教育向真正公平方向發展。以經濟困難學生安心求學為目標,積極構建精準資助模式,將實現以下價值:
首先,有效化解了經濟困難學生面臨的日常生活、成長心理等現實難題。與傳統資助模式相比,新的精準資助模式,更加關注經濟困難學生的實際需求,通過引入大數據技術、社交媒體平臺,以更加科學、精準方法來識別、了解經濟困難學生的實際需求,從而制定個性化突出、實效性強的資助方案,確保經濟困難學生的問題得到真實、有效化解。
其次,有效激發了經濟困難學生的成長動力,保護了經濟困難學生的個人隱私。傳統資助模式相對公開,由于中小學生心理素質相對薄弱,部分經濟困難學生礙于各種原因,存在消極申請、被動申請等問題,容易引發新的自卑心理,影響了學生安心求學。因此,通過采用智慧、多元的資助方式,利用虛擬空間優勢,保護學生隱私,在鼓勵學生積極申請資助的同時,確保經濟困難學生安心享受各項資助政策。
最后,有效發揮了資助模式的育人優勢,實現經濟脫困、成長助力及精神指引等多種目標。通過以經濟困難學生的真實問題為基礎,積極創新資助方式,組織多元社會力量共同參與資助育人工作,并將思想指引、學習輔導與生活幫助等多種手段共同納入精準資助模式,全方位保障經濟困難學生安心求學。
資助育人是切實化解經濟困難學生基本生活保障難題的重要舉措,也是進一步鞏固教育脫貧成果的關鍵舉措。面對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場景,需要以精準資助模式為核心,圍繞經濟困難學生學習、生活及心理成長等各項真實需求,構建全面覆蓋、多位一體的資助方案,促進學生資助與全面育人工作實現深度、有機融合。在構建精準資助模式,保障經濟困難學生安心求學時,應堅持做到:
其一,精準確定資助對象,制定針對性強的資助模式。為構建精準資助模式,提高資助資金使用效能,需要重視利用智慧資助系統,從家庭收入、生活保障、消費狀況等多維度出發,制定科學完善的學生資助模型,通過精準識別中小學資助對象,制定個性化強、實效性突出的資助方案,在保護經濟困難學生成長隱私的同時,有效提升資助效能。
其二,精簡資助申請流程,制定實效性強的資助體系。為充分保障經濟困難學生公平享受資助模式的便捷優勢,需要注重精簡申請流程,通過提高經濟困難學生的實際獲得率,真正化解學生的生活、成長難題。要注重制定流程規范、步驟清晰的資助申請機制,在確保資助活動全面、精準覆蓋的同時,全面提升經濟資助實效。
其三,以資助育人并舉為延伸,全面拓寬資助模式的價值空間。為推動精準資助模式實現長效發展,需要整合多元資助力量,積極倡導社會全面、共同參與,通過彌補空白資助領域,補充精準資助模式短板,提升資助效能。要以“育助并舉”為導向,通過完善經濟支持、精神激勵與心理引導,推動經濟資助與全面育人工作實現一體融合,形成全面成才、回饋社會的良性循環。
構建精準資助模式,是發揮資助政策育人優勢,保障經濟困難學生安心求學的重要舉措。面對基礎教育公平與高質量發展要求,要以智慧技術為動力,通過構建精準資助模式,積極采用多元資助手段,充分整合各類資助力量,為經濟困難學生提供經濟支持、生活保障、心理疏導等全方位資助,積極向育人領域延伸,更好保障經濟困難學生安心求學、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