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煜舒
(作者單位:沈陽智能機器人國家研究院有限公司。)
隨著市場競爭不斷升級,人力資源已經成為企業競爭的核心要素。在深化企業改革的大背景下,績效考核對于企業人資管理的影響尤其重要。通過績效考核能夠客觀評價員工的崗位能力、職業態度、生涯趨勢,同時體現人崗匹配程度,為企業決策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诖?,本文將結合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實際,探討績效考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實際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完善對策,以此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企業在績效考核中往往側重于員工崗位表現、工作能力這些傳統因素,對于人力資源配置是否合理、組織結構是否科學等要素則有所忽視。員工作為被考核主體,對企業績效目標、發展理念、經營模式等缺乏了解,進而導致對績效考核認識不清,在考核中配合度、執行力相對不足。在考核中細化指標不足、針對性指標不足,這樣容易造成以偏概全,難以真正體現企業實際情況,尤其是員工個人具體表現,這些問題會導致績效考核流于形式,難以發揮應用作用。
隨著企業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企業構成要素更加復雜。但是,在績效考核中卻并未制定與之相匹配的考核標準。比如在員工崗位表現中一般劃分為“優、良、差”三個層級,這種評價標準顯然過于籠統,定性評價遠遠多于定量評價。在這樣的績效考核標準下,必然會導致員工滋生崗位惰性,難以真正激發員工的創造力和自我發展意識。尤其是考核目標模糊,還會造成員工對考核結果產生質疑,考核的權威性和公信力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績效考核在國內企業實施的時間并不長,很多員工對其了解并不深入,甚至不少員工將考核和“整頓”混為一談,所以會有不同程度的抵觸心理。尤其是績效考核溝通不足,會導致員工不了解考核指標、流程、具體內容、評價標準等,在績效考核評價指標制定上很少與員工溝通,而是管理層開會商議后制定,這就會造成管理層對一線員工實際情況不了解,在指標制定上閉門造車,甚至會引起員工反感,這些都會影響績效考核的順利實施。
當前,很多企業已經引入了績效考核制度,但是,考核形式化問題比較嚴重,比如考核之后簡單通報結果,有些考核者礙于人情面子最終給出“皆大歡喜”的結果,這樣的考核反饋很難在員工中造成影響,而且還會浪費企業的人力物力資源。考核數據與員工待遇、職業晉升等環節脫節,這也會造成考核結果應用價值流失,員工參與考核積極性受到抑制。
從企業績效考核的實施情況來看,普遍存在理念陳舊、目標模糊、反饋滯后等問題,這就造成績效考核被“邊緣化”,形式大于內容,由于考核目標不清晰,造成考核評價過于籠統,難以真正體現員工績效水平??冃Э己耸逻^即了,很難真正運用考核結果,這些都影響績效考核作用的發揮,不利于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優化。因此,重視企業績效考核,構建靈活的考核機制和科學的考核辦法已經勢在必行,這也是關系企業未來發展的重要議題。
績效考核首先要有公平透明的制度保障,這樣才能正確評價員工績效,保證評價結果真實有效。結合當前企業經營情況,在考核制度制定中要突出激勵性和良性競爭特點,鼓勵員工在崗位工作中提升能力,創造業績,為員工拓展更大的自主發揮空間。在激勵制度驅動下,員工的責任感和價值感有所增強。在具體考核中,一般分為雙向考核和匿名考核兩種形式,一般來說,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屬于雙向考核者,他們一方面要考核員工績效,另一方面要接受上級考核,所以,雙向考核是績效考核中比較特殊的形式。匿名考核隱去了被考核人的姓名,這樣就能避免考核過程中徇私舞弊,或者礙于情面扭曲考核結果,從而保證了考核結果的公正性。在績效考核制度約束下,能夠保證考核工作規范有序開展。
在績效考核指標制定中,可以分為靜態指標和動態指標,前者包括對員工的“德能勤績”考核目標,后者則是特定階段崗位集體表現,為了獲取更精準的考核數據,可以再對靜態指標進行細化分解,使其更有針對性。在具體考核中,除采取傳統方式外,還要結合企業實際情況進行創新優化。譬如采取KPI 績效考核法,其優勢在于明確考核的“關鍵績效指標”,并以此為核心開展考核活動,這樣能夠使考核目標更清晰,有利于指標的細化分解,從而形成聚焦效應,管理層可以清晰地看出哪些因素影響績效提升,在這些因素中哪些屬于關鍵要素、哪些是次要因素,從而提高績效指導的目的性。
企業還可以采取“360 度績效評價法”,這一方法改變了以往上級考核下屬的單一方式,而是通過“上下級評價、平級評價”構建更立體、更人性化的績效評價模式,尤其是下級對上級評價,員工能夠真正起到監督和評價作用,能夠有效激發員工參與績效評價的積極性;平級評價則能夠營造員工之間“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提升基層活力,從而形成上下貫通、公平開放的績效評價體系。
績效溝通是人力資源管理中容易被忽視的一環,只有管理層和員工多溝通、多交流,才能深入一線了解員工的績效情況,同時了解員工對績效考核的看法、評價、參與態度等。通過績效輔導能夠讓員工清晰認識考核方向、執行標準、評價依據等,員工會結合基層實際和一線工作情況,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這些都是制訂考核方案的重要依據。讓員工參與考核指標的制定,能夠激發員工的自律和自勵意識,能夠結合考核指標與日常工作情況進行對照,及時發現不足和短板并主動彌合糾正??冃贤ㄒL期進行,將其作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通過學習輔導讓員工心明眼亮,這樣的形式有利于提高員工對績效考核的認可度,并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參與其中,促進績效考核方案落到實處。
績效考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企業良性發展,為員工拓展更大的職業發展空間,將人才優勢轉化為企業的發展優勢,真正起到激勵、規范、啟發、獎懲作用。比如對于考核不及格的員工,將采取暫時調離原崗位、參加培訓學習、二次考核的方式,如果考核通過,員工可以恢復原工作崗位,否則將面臨末位淘汰,這無形中會增加員工的崗位壓力,避免出現“混日子”的情況。而對于表現優秀的員工,則要給予相應的物質獎勵或精神激勵,通過這樣的方式糾正員工對績效考核的片面認識。只有將考核結果真正運用到管理中,才能真正起到優化管理、促進企業發展的作用。
綜上所述,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要充分發揮績效考核的監督、獎懲、糾偏、規范作用,積極轉變考核理念,建立專業的績效考核團隊,優化人力資源隊伍配置,加強員工溝通,讓員工參與考核指標的制定中。這樣才能構建科學、高效、公開、透明的企業績效考核體系,提升人力資源管理內涵,為企業競爭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