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變革中的波蘭職業教育:動因、舉措與展望

2022-12-09 05:40:30張振
職教論壇 2022年10期
關鍵詞:技能發展教育

□張振

1989 年東歐劇變之后,波蘭脫離了社會主義陣營,經濟發展模式也發生了重大轉變。大批國有企業私有化,新的企業主拒絕為職業院校提供支持,導致職業教育領域的校企合作舉步維艱,嚴重影響了波蘭職業教育的持續健康發展。直到2010年,技術技能人才供給與勞動力市場需求不匹配、企業參與程度極低、教學設施設備落后、職業教育質量不高、職業教育社會地位偏低等仍是困擾波蘭職業教育發展的嚴重問題[1]。近年來,“職業教育變革”成為波蘭官方政策文件中的“高頻詞匯”,并作為優先改革事項提上了議事日程。本文聚焦波蘭職業教育變革的主要動因和關鍵舉措,并對其未來走向進行探討和研究。

一、為何變革:波蘭職業教育變革的邏輯動因

波蘭職業教育系統變革的邏輯動因可以從外部和內部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外部動因主要是指受到政治、經濟、文化和人口等因素的影響而引起的變革,其中尤以人口因素和經濟因素的影響最為直接和重大;內部動因主要是指職業教育系統內部因招生、就業等方面存在問題而導致的變革。

(一)人口數量減少導致職業教育生源不足

波蘭是歐洲第六大人口國,也是中東歐人口最多的國家,其人口發展的兩個顯著特征是人口出生率的持續走低和人均壽命的日益延長,這導致了波蘭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2015—2019 年,波蘭人口基本呈現負增長的態勢,并且低于歐盟的平均水平(見圖1)。按照波蘭的官方預測,2025 年波蘭0—24 歲人口將減少100 萬,比例降至24%;2050 年波蘭0—24 歲人口將減少300 萬,比例降至20%。適齡人口數量的大幅減少將直接導致波蘭職業教育生源的相對不足。2005 年以來,波蘭高中及高中后教育入學率降低了34%。較之普通教育,高中及高中后職業教育入學率下降幅度更大,降低了35.6%[2]。

圖1 2015—2019 年波蘭人口增長年度百分比情況

(二)經濟轉型發展要求職業教育加快適應

歷經數十年的經濟轉型,波蘭的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2015—2019 年,波蘭保持良好的經濟發展勢頭,GDP 增長率保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高于歐盟平均值(見圖2)。波蘭經濟的快速發展對職業教育系統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職業教育系統提供更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另一方面,波蘭企業發展局(Polish Agency for Enterprise Development)2018 年的統計數據表明:波蘭96.2%的企業是微型企業,并且呈增長趨勢;小型企業占比為2.8%;大、中型企業占比為1%。小微企業對波蘭GDP 的貢獻比例高達39%,并且提供了52%的企業類工作崗位[3]。然而,小微企業在人力、財力和物力方面皆處于弱勢地位,在實習崗位供給和設施設備配置方面與大、中型企業難以匹配。為了與小微企業形成良好的互動,波蘭職業教育系統需要在人才培養方案、校企合作模式等方面做出適當調整與合理應對,以加快適應該國的經濟轉型發展需求。

圖2 2015—2019 年波蘭GDP 增長率情況

(三)職業教育社會吸引力亟須進一步提升

中等職業教育入學率的高低能夠反映一個國家職業教育社會吸引力的強弱。20 世紀90 年代以來,波蘭高中階段職業教育入學率呈下降趨勢,從1990 年的72.8%降至2017 年的44.5%。與之相對,普通高中教育的入學率則呈上升趨勢,從1990 年的22.3%上升至2017 年的40.2%(見圖3)。雖然近些年波蘭高中階段職業教育入學率略有提升,但其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前景仍然不容樂觀。2016 年,歐洲職業培訓發展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Training)在歐盟28 個國家開展了大樣本的《職業教育意見調查》(Opinion Survey on VET)。在“高中階段職業教育在貴國16—18 歲群體中是正面形象還是負面形象?”的測試中,波蘭有12.5%調研對象選擇了“非常正面”,低于14.4%的歐盟平均水平[4]。由此可見,進一步提升職業教育的形象和社會吸引力已成為波蘭職業教育系統變革的重點。

圖3 1990—2017 年波蘭職業高中與普通高中入學率情況

(四)職業教育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有待改善

在考察波蘭職業教育畢業生的就業率時,選取年齡位于15—34 歲之間,目前沒有接受教育和培訓且在最近三年內完成最高學業的青年群體作為研究對象。2015—2019 年,波蘭職業院校畢業生在畢業1—3 年內的就業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基本與歐盟持平。然而,在經濟體制結構和職業教育系統較為相似的維謝格拉德集團(Visegrád Group)四國中,波蘭的此項指標遠低于捷克、匈牙利和斯洛伐克三個國家(見圖4)。在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崗位與所學專業的匹配程度方面,歐洲職業培訓發展中心的《職業教育意見調查》表明,波蘭有34.7%的調研對象選擇了“非常匹配”,低于37.4%的歐盟平均水平[5]。這表明波蘭職業教育系統在保障畢業生就業數量和質量方面依然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亟須采取更加有效的舉措進行變革。

圖4 2015—2019 年波蘭職業教育畢業生的就業率情況

二、如何變革:波蘭職業教育變革的關鍵舉措

為了合理應對職業教育外部和內部因素的影響,波蘭政府對職業教育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改革舉措既包括宏觀層面的職業教育體系與結構調整,也包括微觀層面的職業教育專業與課程完善。此外,改革還重點關注如何優化產教融合的銜接機制,以及如何激發行業企業和適齡學生參與職業教育的積極性。

(一)推動職業教育體系的結構性調整

波蘭職業教育歸屬兩個部委管理,其中國際教育標準分類(ISCED2011)五級以下歸屬國民教育部(Ministry of National Education)管轄,五級及以上歸屬科學與高等教育部(Ministry of Science and Higher Education)管轄。2016 年,為了延長學生在同一所學校與同一群學伴相處的時間,以及構建一個能夠有效應對現代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職業教育系統,波蘭國民教育部對教育體系進行了結構性改革。改革舉措包括下述四項:一是逐步淘汰初中學校;二是將六年制初等教育延長至八年(包括四年制小學教育和四年制初中教育),并在同一所學校開展;三是將普通高中教育由三年延長至四年,將職業高中教育由四年延長至五年;四是引入兩階段職業教育方案(2-stage sectoral programmes),其中一階段職業學校(first-stage sectoral school)自2017—2018 學年開始取代原來的初級職業學校(basic vocational school),二階段職業學校(second-stage sectoral school)于2020—2021 學年開始運行。結構性改革將持續至2022—2023 學年,此間新舊教育體制將同時存在,直到新的教育體制完全替代舊的教育體制[6]。

變革后的波蘭中等(secondary level)職業教育共包括五個類別,分別為:三年制一階段職業教育(3-year first-stage sectoral programme,ISCED 353)、兩年制二階段職業教育(2-year second-stage sectoral programme,ISCED 354)、五年制職業高中教育(5-year vocational upper secondary programme,ISCED 354)、三年制特殊職業培訓教育(3-year special jobtraining programme,ISCED 243)和職業準備教育(work preparation classes,ISCED 244)。其中,一階段職業教育和職業高中教育的生源一般為15 歲左右的小學畢業生,二階段職業教育的生源則以18 歲左右的一階段職業學校畢業生為主。各類中等職業學校在課程設置方面具有較大的自主權,一階段職業學校職業教育課程中工作本位學習(work-based learning)的時長一般應多于60%,二階段職業學校和職業高中學校工作本位學習的時長一般應多于50%。一階段職業學校畢業生可獲得等同于歐洲資歷框架(EQF,European Qualification Framework)三級的證書,二階段職業學校和職業高中學校畢業生可獲得等同于歐洲資歷框架四級的證書。三年制特殊職業培訓教育和職業準備教育主要面向有特殊教育需求(special education needs)和身心缺陷的學生。中學后非高等(post-secondary non-tertiary level)職業教育(ISCED 453)的學制一般為1—2.5 年,生源主要包括19—20 歲的普通高中、職業高中和二階段職業教育畢業生,工作本位學習的時長一般應多于50%。高等(tertiary level)職業教育最高可至碩士研究生階段。2013—2017 年,波蘭高等職業院校在高等院校中占比約為54.3%,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在高等院校學生中占比約為17.5%[7]。

(二)完善職業教育專業與課程設置程序

波蘭職業教育的專業與課程設置遵循國民教育部制定的三條基本法規:職業教育對應的職業分類目錄(KZSZ)、職業教育核心課程設置規則(PPKZ)與通識教育核心課程設置規則(PPKO)。上述基本法規處于不斷完善之中,最新版本已于2019 年開始生效。目前,職業教育對應的職業分類目錄共包含215 種職業,職業資格與職業分類目錄中的職業種類相關聯,一種職業通常涉及1—2 種職業資格[8]。職業教育專業設置與職業分類目錄保持同步,而職業分類目錄中職業種類的增加須遵循嚴格的法定程序,主要包括下述幾個步驟:首先,由行業協會、企業代表(雇主和員工)等向相關部委提出增加特定職業的建議,并由該部委向國民教育部提交增加特定職業的官方申請。其次,國民教育部接受申請后委派工作小組,由工作小組聯絡提交申請的機構和相關領域的專家,共同決定職業標準以及與之對應的學習成果(learning outcomes)標準。再次,地方政府與職業院校在權衡當地勞動力市場需求之后,共同決定是否開設新增專業。

為了使職業教育課程設置更加匹配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國民教育部下屬的教育發展中心(Education Development Centre)于2016 年至2019年實施了職業教育課程的現代化改革。第一階段(2016 年1 月至2018 年2 月)的改革以研討會和論壇為主,教育發展中心與波蘭教育研究所(Educ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中央考試委員會(Central Examination Board)等機構合作,共組織25個行業團隊召開了12 次研討會,初步形成了60 門課程,其中包括53 門現代化課程、2 門新增課程和5 門面向特殊職業教育學生的課程。第二階段(2018 年3 月至2018 年6 月)的改革根據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對課程進行補充,并且設計開發了相關的職業資格,此階段共形成了75 門課程。第三階段(2018 年7 月至2019 年2 月)的改革基于雇主和員工代表的建議對課程進行調整,最終形成了73門課程,并對相關的學歷和職業資格進行了進一步設計和細化[9]。

(三)優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銜接機制

波蘭從精準預測產業領域的技能需求出發,聚焦勞動力市場的供給與需求變化,對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銜接機制進行了改革。改革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創新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銜接機構設置。此項改革于2016 年由波蘭企業發展局牽頭,共設立了技能規劃委員會(Programme Council on Competences)、行業技能委員會(Sector Skills Councils)和人力資本研究所(Human Capital Study)三類機構。技能規劃委員會成員由來自國家相關部委、職業院校、大學、行業企業和非政府組織的代表組成,旨在為職業教育與產業領域的合作“牽線搭橋”,并負責開發和組建行業技能委員會。行業技能委員會是此次機構改革的重點領域,其職能在于廣泛搜集勞動力市場的相關信息,精準識別并預測本行業的技能需求,以便為促進校企合作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案。行業技能委員會共計15 個,目前已經設立了醫療和社保、建筑、金融、旅游、機械和電氣、時尚與新型紡織品、信息通訊技術等7 個行業技能委員會。人力資本研究所是一個附屬機構,在開展技能供給與需求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增加相關的知識儲備,為行業技能委員會的技能需求預測提供咨詢服務是其主要職能[10]。

二是升級勞動力市場的信息聯動機制。為了優化勞動力市場上工作崗位空缺與過剩的監督調查機制,波蘭于2015 年引入了新的信息搜集方法,加強了與各利益相關方的聯結互動,擴大了信息的來源范圍。現有信息來源包括政府部門(Statistics Poland)、網絡招聘信息、學校信息系統(School Information System)、行業企業、第三方調查數據等。小波蘭省(原名克拉科夫省,位于波蘭東南部)最先采用了新的信息搜集方法,開展了名為“崗位晴雨表”(Occupational Barometer)的試點并取得了顯著成效,現已準備推廣至全國。在勞動力需求預測方面,波蘭教育研究所于2018 年采用了新的預測工具,除了擴大信息來源范圍,教育研究所還加強了與技能規劃委員會、行業技能委員會的聯結互動,據此提高勞動力需求預測的精準度。首個勞動力需求預測年度報告于2019 年由國民教育部發布,報告結果將成為職業教育預算撥款的重要參考[11]。

(四)提升各方參與職業教育發展的積極性

為了提升不同利益相關方參與職業教育發展的積極性,波蘭政府持續完善相關的激勵政策,提供充足的配套經費,并且重點關注行業企業和適齡學生的發展訴求。在提升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發展的積極性方面,波蘭采取了“配套政策,專項資金”的策略。所謂“配套政策”,是指針對校企合作人才培養過程中企業參與動力不足的問題。波蘭于2017年修訂了學生企業實踐的配套政策,對實習實訓模式、企業培訓導師、實習合同內容等進行了全方位、系統化地完善,據此提升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積極性和滿意度[9]。所謂“專項資金”,是指雇主可以使用專門的國家培訓基金(National Training Fund)開展員工培訓,資助額度隨企業規模而改變,資助內容包括員工的職業資格證書培訓、人身意外保險等。2017 年,18715 名雇主獲得了國家培訓基金的資助,受益員工多達10 萬人。

在提升學習者參與職業教育發展的積極性方面,波蘭采取了“精準對接,分類資助”的策略,針對不同類別學習者的多樣化需求,分別加大了對應的資助力度。第一類為職業院校普通在校生的獎學金資助。2018 年職業院校獎學金的資助額度調整為每月23—57 歐元,資助期限為1—10 個月不等。其中,資助額度由地方政府決定,資助期限則由學校自主決定。第二類為少年勞工(juvenile workers)的薪酬資助。2017—2018 學年,少年勞工的數量占到一階段職業學校學生總數的一半,主要以企業學徒制(雇主與少年勞工簽訂合同)的方式進行培養。革新后的少年勞工薪酬資助采取了逐年遞增的方式,并對最低額度做出了明確規定。第三類為弱勢青年群體的保障資助。此項資助由家庭、勞工與社會政策部(Ministry of Family,Labour and Social Policy)負責,具體實施單位為志愿勞動團(Voluntary Labour Corps),資助對象為未接受初級中等教育、年齡在15—25 歲之間的弱勢青年群體。志愿勞動團的數量約為200 個,能夠獨立或聯合企業開展職業教育和培訓活動,教育和培訓內容涉及60 多個職業領域,旨在幫助資助對象獲得職業資格證書和實現順利就業。每年約有80 萬弱勢青年享受志愿勞動團提供的教育培訓、免費食宿、心理輔導和就業咨詢等服務[12]。

三、走向何方:波蘭職業教育變革的未來展望

波蘭職業教育變革的未來展望是一個宏大敘事,涉及職業教育發展的諸多領域。通過對這些領域的細致梳理,發現它們皆圍繞職業教育的質量提升、產教融合與資源整合展開。基于此,本文主要從職業教育發展質量,面向工業4.0 的職業教育、職業教育數字化趨勢、職業教育資源整合四個方面對波蘭職業教育的未來走向進行展望。

(一)職業教育質量發展將日趨重要

職業教育質量發展內涵豐富,涉及職業學校管理、職教師資隊伍、基礎設施設備、教學內容方法等多個維度,并且皆圍繞人才培養質量展開,能否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已成為衡量職業教育質量發展高低的核心指標[13]。波蘭經濟社會的未來發展離不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支撐,職業教育質量發展也因此備受關注。為了實現職業教育的高質量發展,波蘭將重點關注職業教育師資質量提升、職業教育質量外部和內部監控這兩個領域。職業教育師資質量提升主要通過完善教師持續專業發展(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方案實現[14]。按照波蘭教師章程(Teachers’ Charter)的規定,持續專業發展是職業教育師資的權利之一,職業院校校長負責評估教師的持續專業發展需求并制訂切實可行的持續專業發展方案。教育發展中心下屬的教師培訓機構負責開發職業教育師資的持續專業發展課程和教材,確定職業教育師資持續專業發展的優先事項。2019 年起,職業院校的所有專任教師必須參與由企業組織的相關專業培訓,以提高職業教育師資的實踐教學質量,為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保駕護航[15]。

職業教育質量外部和內部監控都包括教育教學的評價(evaluation)、合規審計(audit of legal compliance)、監測(monitoring)和支持(support)四個組成部分,外部監控由地方教育主管部門負責實施,內部監控由校長和教師合作開展。外部監控主要關注教學組織、核心課程、學生參與度、學校管理等常規活動。此外,還強調家長和社區參與度、學生態度與規則意識養成等。內部監控需要遵照國家職業和繼續教育支持中心(National Centre for Supporting Vocational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制定的“職業教育質量標準”(Quality Standards for VET),還需要體現每所職業院校的特色。內部質量監控的結果將作為外部質量監控的重要參考,外部質量監控年度報告由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呈遞國民教育部參閱。考試系統是銜接職業教育質量外部和內部監控的重要環節,對于保障和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意義重大。2019 年起,波蘭把參加國家職業考試(state vocational examination)或學徒考試(journeyman’s examination)作為學生畢業的必備條件之一,對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監控更加嚴格[9]。

(二)職業教育4.0 進程將備受關注

2017 年,波蘭部長會議正式決議通過了《責任發展戰略》(The Strategy for Responsible Development),對2020 年和2030 年國家中長期戰略發展規劃進行了部署。在需要國家干預的重點發展事項中,“面向工業4.0 的職業教育發展”赫然在列,并規定了政府的相關事項清單和旗艦項目。2018 年,波蘭總理和國民教育部長聯合簽署了一封官方公開信,呼吁行業企業積極參與職業教育的發展事務,共同應對工業4.0 帶來的挑戰。至此,面向工業4.0 的職業教育4.0 被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波蘭職業教育4.0 的發展進程備受各方關注。為了推動職業教育4.0 的發展進程,波蘭將重點關注教育法修訂和技能發展戰略制訂這兩個領域。波蘭從2018 年開始對教育法進行修訂,重點完善職業教育發展的相關條款。在教育法修訂的解釋文件中,明確闡述了經濟領域已經存在和預期可見的新技術對加快職業教育4.0 進程的迫切要求,并在次級立法中對職業教育系統的現代化、職業教育核心課程的變更、職業教育師資隊伍的持續發展、未來工作相關的技術技能培養等做了詳細規定。修訂教育法為波蘭職業教育4.0 進程的順利推進奠定了制度基礎[16]。

除了修訂教育法,波蘭國民教育部還牽頭制訂了新的技能發展戰略。2019 年,波蘭部長會議審議通過了《綜合技能戰略2030》(The Integrated Skills Strategy 2030),該戰略引入了“未來技能”(skills of the future)的概念,并搭建了增強職業教育政策互補性和提升職業教育活動整合度的制度框架,保障了正規、非正規和非正式職業教育的有序發展,在職業教育4.0 發展進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綜合技能戰略2030》確定了兩大優先發展事項:一是提高行業企業參與技術技能開發與應用的積極性,二是建立技術技能需求的實時監測系統。通過落實上述兩大事項,全面了解面向工業4.0 的職業發展趨勢,及時診斷勞動力市場的技能缺口,分析新興職業涉及的具體工作任務及其對應的技能要求,最終以職業教育教學內容的形式呈現,以便實現與職業教育4.0 進程的精準對接[17]。

(三)職業教育數字化趨勢將不斷加快

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對職業教育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為了使職業教育更好地適應數字化發展趨勢,波蘭政府加強了相關的制度設計。數字事務部(Ministry of Digital Affairs)、投資與發展部(Ministry of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科學與高等教育部、創業與技術部(Ministry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Technology)等4個部委于2019年聯合簽署了《波蘭人工智能發展備忘錄》,旨在通過部委間的協作為包括職業教育學生在內的波蘭公民提供數據科學、數字技能等方面的知識。在簽署備忘錄的基礎之上,發布了《波蘭人工智能發展政策(2019—2027 年)》,以推動相關舉措的進一步落地。家庭、勞工和社會政策部于2019 年印發了《人力資本開發戰略(2030 年)》,該戰略細致考察了數字技術發展對勞動力市場以及潛在人力資本的影響,并對職業咨詢系統和職業資格系統的調整與完善進行了充分預估[16]。

有效對接上述政策和戰略將成為波蘭職業教育數字化發展的主旋律。一方面,波蘭信息處理中心國家研究院(Information Processing Centre-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聯合科學與高等教育部共同開發了“人工智能學習教育網站”,提供有關人工智能的基本信息以及免費的“機器學習”課程。下一步,教育網站的建設與管理、學習內容的設計與呈現將不斷完善。另一方面,數字事務部下屬的科學與學術計算機網絡國家研究院(Scientific and Academic Computer Network 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開發了提供“人工智能”“算法與編程”等在線課程的信息技術學校項目。在每門在線課程結束之后,學習者將參加互動式對話知識測試,通過測試的學習者可以免費獲得相應的數字證書。下一步,數字證書的獲取將更加規范,其效力也將逐步提升[16]。

(四)職業教育資源整合將持續強化

職業教育的跨界屬性使資源整合成為職業教育發展領域中的一個永恒話題。波蘭職業教育的發展歷程也是該國職業教育資源不斷整合的過程。近年來,資源整合使波蘭職業教育走出了發展困境,走向了符合職業教育發展規律的可持續發展路徑。展望波蘭職業教育的未來發展,其國內外的資源整合程度將不斷強化。一方面,波蘭將通過加強跨部門的聯動協作程度整合國內資源。目前,波蘭正在推進完善職業教育專業與課程設置程序、優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銜接機制等改革舉措,這些舉措充分體現了跨部門聯動協作的優勢。“面向工業4.0 的職業教育發展”也是一個跨部門的議題,國民教育部、科學與高等教育部、創業與技術部、數字事務部等多個部委皆參與其中,各個部委聚焦政策協同機制的完善和政策合力作用的發揮,在此基礎上整合優化職業教育資源,持續推動職業教育4.0 的發展進程[16]。

另一方面,波蘭將通過加大職業教育對外開放力度整合國外資源。首先,自2004 年加入歐盟以來,波蘭與歐盟國家在職業教育領域的交流合作日趨頻繁和密切。2014—2018 年,波蘭共計46038 名職業院校學生通過歐盟“伊拉莫斯+”(Erasmus+)項目獲得了國際交流的機會。此外,得益于歐洲社會基金(European Social Fund,ESF)的資助,此間還有43519 名職業院校學生通過 “知識教育發展”(Knowledge Education Development)項目實現了國際交流。雖然目前以短期交流為主,但從發展趨勢看,波蘭職業院校學生的出國交流時間不斷延長,數量也在持續增加[18]。其次,作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成員國之一,波蘭與該組織的合作將更加緊密。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參與設計了波蘭《綜合技能戰略2030》的總則部分,未來將會繼續參與設計該戰略的細則部分[16]。再次,位于歐洲“十字路口”的波蘭是“一帶一路”沿線中東歐地區的樞紐國家,中國也在積極對接波蘭的《責任發展戰略》,不斷挖掘該戰略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契合點,中國與波蘭在職業教育領域的深入合作同樣值得期待[19]。

猜你喜歡
技能發展教育
高級技能
國外教育奇趣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題解教育『三問』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華人時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秣馬厲兵強技能
中國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 03:06:33
拼技能,享豐收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青青草视频| 日韩在线欧美在线| 国产尹人香蕉综合在线电影| 国产在线小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香蕉eeww99国产精选播放| 国产原创演绎剧情有字幕的| 91亚洲精选| 国产成人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www.精品国产| 99热亚洲精品6码| 欧美人与性动交a欧美精品| 国产区人妖精品人妖精品视频| 久久动漫精品|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 亚洲天堂.com| 热九九精品| 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久热精品免费| 99无码熟妇丰满人妻啪啪| 国产一区二区人大臿蕉香蕉|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a毛片基地免费大全| 国产在线八区| 高清精品美女在线播放| 茄子视频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亚欧美国产综合| 毛片在线看网站|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熟女影院|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91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主播第一区|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AⅤ片青青在线观看| 亚洲动漫h|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在线不卡视频| 亚洲91精品视频|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在线视频| 亚洲天堂日韩av电影| 谁有在线观看日韩亚洲最新视频|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中国黄色一级视频| 久久免费看片| 国产黄网永久免费| 91一级片| 999在线免费视频| 呦女精品网站| 国产手机在线小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人大臿蕉香蕉|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国产真实乱子伦视频播放| 国产激情第一页| 色婷婷啪啪| 成人在线欧美| 尤物在线观看乱码|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 99re视频在线| 九九九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 日韩A∨精品日韩精品无码| 欧美综合成人| 免费一级无码在线网站| 国产青青草视频| 亚洲黄色成人|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va| 女人av社区男人的天堂| 91系列在线观看| 伊人久综合|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成人亚洲天堂|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AV|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 国产免费观看av大片的网站| 国产99精品久久| 国产精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欧美目韩成人综合| 亚洲AV人人澡人人双人| 亚洲国产成熟视频在线多多 | 在线另类稀缺国产呦| 日韩天堂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