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農藝人

周末,我自駕游來到被人們稱頌為江南“小黃山”“張家界”的4A 級楠木森林公園景區,有黃山的瑰瑋、武夷的秀逸、九華的層巒疊翠、雁蕩的叢石嶙峋、層層疊疊的楠木森林。游玩一天后,當地的朋友帶我去久負盛名的農家餐館打牙祭。在品嘗席間的佳肴美食時,最令我回味無窮的是兩道菜一一清蒸藕合和素炒金牌藕。
清蒸藕合,所用食材在當地十分常見,以中段白潔的藕為主,肥瘦肉泥、雞蛋、粉茨為輔,加入蒜、蔥、姜絲等佐料攪成糊,夾在兩片藕之間,成為藕合。再將雞蛋、粉茨、面粉、少許醬油,攪成糊,將藕合掛糊,炸至柿黃色撈出上籠蒸熟即可。看上去色呈柿黃,細細品之,食味純正,藕鮮肉嫩,清新適口,老少皆宜。做好的“清蒸藕合”色、香、味、形俱全,其色彩金黃,清新明快,清秀雅潔,十分惹眼。食用之,柔軟細膩,清香爽口,別具一格,再食上幾筷子“清蒸藕合”不覺食欲大振,讓人不知饜足。
另道素炒金牌藕,此道菜家家戶戶均可制作,以鮮藕為主材,面粉、粉茨、雞蛋為輔料,添加姜絲、蒜、辣椒等佐料。比如姜,最好要老姜,先去皮,再切絲,不然味道偏苦;要用蒜水,不宜直接用蒜泥,不然蒜的香味會蓋過藕的香味。至于辣椒,長1—2厘米,氣味微嗆、香而微辣、色澤鮮紅的干辣椒是首選。素炒金牌藕特點:形如金牌,外筋里軟,香嫩適口。愛上一碟“素炒金牌藕”,其實愛上的是一份家常、溫暖、香濃的滋味,甚至招來好兆頭,一碟“素炒金牌藕”盛滿了諸多人的鄉愁啊!
其實這兩道佳肴制作并不難,需要用到蓮藕、肥瘦肉、雞蛋、粉茨乃至佐料等材料均可輕易取到,因此在家隨時可以烹飪,但要掌握好配料比例和烹調的訣竅。
誠如周作人在《藕的吃法》文中寫道:“藕脯是家常吃食,做法簡單,也最實惠耐吃。”制法雖簡,火候卻是關鍵。何時烈火轉文火、燜煮時間長短都是極其考驗廚師功夫的。另外,同樣的食料,若非此地產的泥藕、土雞蛋,也很難制作出這清蒸藕合和素炒金牌藕的鮮甜感。究其原委,大概是這里的泥藕較之其他蓮藕,口感上更為甘甜;雞以樹竹林中青草、活蟲等為食而產的土雞蛋之故。這地方潔白的藕,雖然肉質較硬,但水分少,淀粉含量高,制作菜肴后自然爽滑細膩,口感出眾。一方水土,一方美食。這也是為何這兩道菜,出了當地就沒辦法制作出原本滋味的緣故吧!

關于藕的食法,應是炒、蒸、炸、拌,樣樣齊全,酸甜苦辣咸俱有。國內以蓮藕為風味特產諸多,如北京的“掛霜藕片”“藕斷絲連”、四川的“酸辣脆藕”“魚香藕絲”、廣東的“蛋煎藕餃”“鮮蓮冬瓜盅”“蓮蓉月餅”、湖北的“椒鹽酥藕夾”“香酥藕盒”、山東的“炸藕盒”、上海的“桂花糖藕”、浙江的“桂花藕羹”“藕粉餃”、南京的“糯米糖藕”等。此外,藕還可以制成藕原汁、藕蜜汁、藕生姜汁、藕葡萄汁、藕梨汁等清涼消暑的飲料。在清咸豐年間,蓮藕就被欽定為御膳貢品了。蓮藕是蓮的地下莖,形狀肥大有節,內有管狀小孔。新挖的蓮藕洗凈淤泥露出潔白的本質,一片片切開,斷片上有七孔或九孔,玲瓏剔透。蓮按其特點和用途的不同,可劃分為藕蓮、子蓮和花蓮3 個類型。藕蓮以肥大根狀莖供食,皮白、肉嫩、味甘,開花少、結子少,我們經常作蔬菜食用的就是這類品種;子蓮以采收蓮子供食用,根狀莖瘦小;花蓮則以花供觀賞用。
家庭宴席上,諸多人家也會制作藕的佳肴。不僅因為它味美實惠,更重要的是蘊含著美好的含意。“藕合”意為“有合”,寓意闔家幸福、萬事如意;“金牌藕”即事事可獲金牌的美好祝愿。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都十分注重菜品的寓意和內涵,尤其重視圖個吉利的好兆頭,這樣兩道飽含著深深祝福的“藕合”“金牌藕”和其他菜肴相比,自然擁有美好向往之意。因此,大家都喜愛在宴席中嘗一嘗清蒸藕合、素炒金牌藕,討個金牌好兆頭。
一杯醇香的釀酒,來一碟香噴噴并入味的花生米、鹽煮筍……我想,如果和朋友們再來到如今的農家餐館,一定還會再加上一碟清蒸藕合、一碟素炒金牌藕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