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錦錦
(河南華建資產評估有限公司)
從1988 年10 月中國大陸第一條公路滬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后,我國的公路建設事業就逐步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公路資產作為國有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尤其是高等級的公路,它已經作為一項獨特的資產進入了市場,這也促使公路管理問題和公路資產評估問題逐漸成為各個交通部門的工作重點。與此同時,公路資產的界定、公路資產的管理以及公路資產的運作問題也越來越重要。公路資產的評估也并非一項簡單的工作,評估機構和評估人員必須使用科學地評估方式來對其展開相應的操作,且要盡量避免套用一些簡單的計算公式來進行評估,同時還要科學地分析公路資產評估的各種影響因素。因此,評估結構在接受到委托方的委托后,也必須充分明確公路資產的主要特點、公路資產的評估方式,才能對公路資產評估的這些影響因素進行全面的分析,從而促進公路資產的可持續發展。鑒于此,本文也以影響公路資產評估的因素作為研究主題,并對其展開相應的探討與分析。
相較于其他的資產而言,公路資產具有十分鮮明的特性,這也是由公路的特殊經濟屬性以及公路獨特的行業特點所決定的,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了公路資產的主要特征。
1.帶狀特性
公路資產最為明顯的一個特征就是它呈現出帶狀性的分布特征,其評估客體短的大概有幾十公里,長則有上百公里甚至更長。而這種帶狀分布還會造成一條公路資產跨越的區域和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不同區間段的資產價值都不盡相同。這種公路資產價格的不同也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個方面主要是由于不同區段的土地開發成本和路基條件的都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從而使得公路資產本身所具有的價值也有所區別。第二個方面是由于不同位置的公路周圍的經濟發展水平也不同,從而導致公路資產的使用價值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公路的這一特性也通常會致使其在資產評估過程中的評估價格不同。如果對公路所構成的主要部分按照統一的價值來對其進行標準的處理和評估,也會導致公路資產的評估結果和公路的實際價格相差過大。為此,在對公路資產進行評估的過程中,評估人員也應當通過分段評估的方法來展開相應的評估操作,即把一條公路資產劃分成若干部分,一段一段的對其進行科學的評估,然后再將每一段的評估結果相加匯總起來。但是公路的分段也應盡量避免分得太細,不然會給評估人員帶來很大的工作量。
2.規模大
從我國公路行業的性質來看,公路這個行業本身就屬于一種比較典型的資金密集型產業,而且每建設1km 的公路其建設成本基本上都在千萬元以上。我國所建成的每條公路最短的具有幾十公里,它所形成的資產規模也是巨大的,通常情況下都能達到上億甚至數十億以上的價值。據有關科學調查統計可知,現階段我國所建成的公路已達到上千萬條,而這也給公路資產的評估公路行業的經營以及公路的管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3.固定性
現如今,我國大大小小的公路數量已經數不勝數,且公路在建設過程中所占用的土地是不可移動的,所以依附于土地之上的公路資產也具有一定的位置固定性,這也是公路資產最為顯著的一個特征之一。而公路資產的這一特征也致使公路資產存在一定的個別性和地區性。簡單來說也就是,目前,國內還沒有完全相同的公路資產,即使有一些公路資產的里程和等級是一樣的,其所處的位置也會有所不同,公路周圍的經濟和自然環境也會存在較大的差異性。
4.長期使用性
國內的每一條公路在建設完成通車之后,其使用壽命就可以達到幾十年,再加上我國的公路收費期限一般都在20~30 年這個范圍以內,一旦公路收費期滿后,其可以通過擴建的方式或者修補的方式來申請繼續收費。通常情況下,我國的公路征用土地使其形成相應的資產以后,其使用期限也是具有很長時間的。而且公路還是屬于可再生的一種資產,這也充分體現出了公路資產和其他一些資產的不同經濟特性。我國頒布的《憲法》和《土地管理法》以及其他一些相關的法律都有明確的規定,土地是屬于國家的一種資產,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出讓土地的所有權,要出讓也只能出讓土地的使用權。
所以對高速公路所占據的土地而言,公路交通建設局也只是具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權,但這種使用權又和一些普通的使用權有所區別,這種使用權中通常包含了有關部門對于土地的處置、收益以及土地使用的權益。而由于土地的使用權通常也具備一定的期限,我國綜合用地的期限一般是50 年,這與土地的使用權期限相適應,從這個層面來看,依托于國家土地建設而成的公路資產也是具備長期使用特征的。
1.重置成本法
重置成本法也是當前在對公路資產進行評估時常用的一種方法,它主要是指在公路資產能夠繼續使用的基礎上,將公路資產當前的重置成本扣掉各種損耗成本來確定公路資產的具體價值。這種評估方法所采用的原理就是生產費用價值論,也是基于公路資產的生產費用較多來對他自身所具備的價值來做出科學的評估。而且這種評估方式公司通常情況下為:公路資產的評估價值=公路的重置成本-公路的損耗值。其中公路資產的重置成本主要包括公路建設所用土地的總費用、建設費用以及相應的稅費,而公路的損耗則是指公路在使用過程中所存在的一些損壞,而且公路資產的損耗通常也包含了一些有形損耗和無形的損耗。由此可見,公路資產和其他資產所具有的不同經濟特性,評估人員在對公路資產進行評估時只有充分意識到公路資產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特殊性,才可以對公路資產進行科學的評估和管理。
2.收益現值法
收益現值法主要是通過科學的方式估算公路資產在未來的預期收益,并將其折算成現值,從而來確定公路資產的實際回報率。這種評估方式所運用的主要原理實質上就是一種期望價值理論,簡而言之就是一種資產的高成本導致較高的價值量。在公路資產的交易過程中,所交易的內容大多都會涉及公路資產的經營權和收費權等一些無形的權利,而投資人購買這些無形資產的目的也并不是為了獲得這些權利,而主要是為了通過這些潛力來獲得更大的利益。
所以從這個層面來看,公路資產價格的評估就應當采用收益限制法來對其進行評估。運用收益現值法來對公路資產進行評估,評估機構和相關的評估人員最主要的就是需要用科學的手段和方式來確定國家公路投資的年度收益額、公路每一年的運營成本以及投資收益率這三個重要指標。公路資產的年度收益主要來自于在公路上行駛車輛過收費站時通行費的收入,有時也包括其他的一些收入,比如公路沿線一些服務區的收入還有廣告收入等等,而影響年度收益的因素則包含了公路交通量和公路收費標準這幾個方面。年度的運營成本則通常包含了公路在收費過程中的一些開支和管理費用以及公路的養護費用等等。
公路資產的投資收益率主要是指資金的機會成本,它在具體的實踐中可以按以下的公式來確定:公路資產的投資收益率=安全收益率=風險收益率+通貨膨脹收益率。
1.公路資產所處的地理位置
公路資產所處的地理位置也是影響其資產評估的一大因素。現如今,我國的公路資產已數不勝數,但這些公路所處的地理位置都各不相同,這也致使公路資產的價值存在較大的差異性。近幾年,有很多企業管理層都會花大價錢來購買公路資產的產權,主要就是為了用公路資產來獲取更多的利益,而公路資產獲利的多少主要取決于其周圍的經濟發展。例如相同的公路資產,其若處于不同的地理位置或不同的經濟環境中,其帶來的經濟收益也會有很大的不同。而這樣一來,在對公路資產進行全面的評估過程中,就會致使公路的評估結果出現較大的偏差。
2.政策因素
公路交通作為我國產業政策中國家政府優先扶持和發展的對象而言,國家從投資、融資以及經營使用等方面都對其進行了相應的扶持。由此可見,公路資產的評估還會受到國家政策方面的影響,其中包含公路收費政策和稅收政策等因素。目前,國內對于公路的收費具有相應的標準和程序,而且公路位置和時段的不同也會致使其有不同的收費,同時也會導致公路收費標準高低存在一定的變化,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會對公路資產的收益造成嚴重的影響,不僅會直接影響到公路資產價格的升降,還會導致國家公路收費政策的變化因公路資產的價格變動。但與此同時,公路收費政策的不同,也會直接影響到公路資產的評估結果。除此之外,國家有關政府部門直接或者間接對公路資產實施相應的稅收政策,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公路資產的評估。因為稅費的繳納實際上也是縮減了公路資產的收益,使得公路資產的價格呈現出下滑的趨勢,反之,如果國家減少對公路資產稅收的比例,就會導致公路資產的收益有所提高,使得公路資產評估的價值也會有所上升。而且在不同的時期背景下,國家政府有關部門對于公路的建設,經營不同的稅種以及稅率的變化都會直接影響到公路資產本身的價格。在這個過程中還存在一個個稅轉讓以及轉嫁的問題。也就是將公路資產的某種稅費通過一定的方式和途徑將其合理轉嫁出去,這樣它的變化就會對公路資產的評估結果造成較小的影響。
3.評估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待提升
在對公路資產進行評估的過程中,評估人員的綜合素質也是影響評估結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方面,在公路資產的實際評估過程中,部分評估人員往往會根據自身的主觀意識來對公路資產所面臨的一些風險進行分析和評估,使所評估出來的風險數據和公路資產實際面臨的風險不相符,從而給公路資產的評估造成嚴重的影響。另一方面,因為不同的公路所面對的評估委托方也會有所不同,但很多評估機構都希望公路資產的評估報告能更好地展示出公路資產的價值,以此才能向評估委托方更好地交代。因此,有些評估機構在對公路資產評估的環節未按規章制度進行處理,而部分評估人員由于自身的綜合素質不高,做出的評估就會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4.缺乏完善資產評估管理制度
公路資產科學評估的有效展開無法離開一個較為完善的資產評估管理體系和制度,公路資產的投資決策和資產的評估結果是否科學也決定了公路的發展和投資的收益。但從目前在對公路資產進行評估的實際情況來看,絕大多數公路資產評估機構都普遍缺乏科學、系統以及完善的管理制度和風險的評估。鑒于此,評估機構的相關管理者和評估人員必須要對這一問題的存在引起足夠的重視。一方面,很多評估機構在接到評估委托方的委托來對公路資產進行評估時,也往往缺乏較為科學、完善的公路資產評估審批制度以及規范的流程,從而使其評估機構的一些領導者和管理者作決策時,很容易作出一些不科學,不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評估決策和資產評估方式,最終導致公路資產的評估結果存在一定的偏差。另一方面,很多評估機構在對公路資產進行具體的評估時,也并沒有相應的公路資產投資風險管理制度來給其評估過程中所存在的一些風險進行分析,這就導致公路資產的評估缺乏相應的科學依據。有部分評估機構雖建立了相應的管理制度,但其制度卻有待完善,其資產評估管理制度中的一些規范要求并不符合公路交通事業的實際發展和公路資產投資的實際需求。
通過本文上述分析可知,我國公路資產的分布具有帶狀性特征,而且規模巨大,公路所處的位置也具有長期固定性。隨后本文又分析了當前公路資產評估中最常用的收益現值法和重置成本法這兩種評估手段,進而結合當前這兩種評估方式的特征深入剖析了影響公路資產評估結果的幾個因素,包含公路資產所處的地理位置、稅收政策、公路收費政策,評估人員的綜合素質等因素。而有關單位和評估人員也要對這些因素對公路資產評估所造成的影響引起足夠的重視,且要對公路資產的評估進行全面科學的考慮,以此才能確保公路資產評估結果的準確性與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