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賢勇 王炫凱 林觀毛 徐良土 方向陽 占冬仔
男性乳房發育癥是一種良性乳房畸形疾病,在青少年和成年男性中的發生比率高達65%[1-2]。其病因尚不清楚,Ers?z 等[3-4]認為其乳腺過度增生的具體機制是包括性激素在內的內分泌失衡等綜合作用的結果。該病主要臨床表現為疼痛、腺體樣分泌,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乳頭回縮或溢液。雖然是一種良性疾病,但可能會影響健康相關生活質量[5-6],并導致負面情緒,因此,大多數患者想重塑胸部外形。目前已提出的該病分類方案,包括對乳房外觀,嚴重程度,以及脂肪和腺體組成比例的評估[7-8],或使用Simon 量表[1]進行評估,具體可分為Ⅰ、Ⅱa、Ⅱb、Ⅲ級,Ⅰ級可采取鍛煉或者單純吸脂的方式解決,Ⅲ級則需要開放手術治療,不適用于本研究。而目前臨床上,男性乳房發育癥以SimonⅡ級居多。現階段對于男性乳房發育癥的治療,包括手術切除(乳房組織和皮膚切除術)、吸脂術、使用內窺鏡等微創手術進行切除,以及這三種技術的組合[7-10],但關于手術方式療效的研究尚不多見。基于此,本研究通過觀察麥默通聯合吸脂治療SimonⅡ級男性乳房發育癥的效果,以期為臨床治療提供一定的參考。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9 年2 月-2021 年8 月于上饒市人民醫院收治的SimonⅡ級男性乳房發育癥患者的病歷資料,共60例,根據手術方法的不同進行分組,采用麥默通微創旋切手術聯合吸脂治療者納入觀察組(30 例),采用環乳暈切口皮下腺體切除手術者納入對照組(30 例)。納入標準:(1)病程2 年及以上;(2)患者自覺疼痛、有異物感,手術意愿強烈;(3)接受過相關藥物治療,但無效果;(4)伴有恐癌癥;(5)病理分型為Ⅱ型;(6)年齡在18 歲及以上。排除標準:(1)假男性乳房發育,診斷為單純過度肥胖型或性功能障礙型;(2)惡性腫瘤病史;(3)伴有生殖、精神系統等疾病或長期口服激素類藥物;(4)診斷為乳腺腫瘤;(5)臨床資料不全。該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觀察組采用麥默通微創旋切手術聯合吸脂。畫線標記,術前站立位等高線標記不同抽脂區域及乳腺腺體范圍。全身麻醉成功后,雙側乳房注射腫脹麻醉液,當患者乳房處及周圍皮膚變白、硬時停止注射。采用直徑為4 mm 的套管對患者乳房處的脂肪進行初步抽吸,后行微創旋切,在術前標記乳腺腺體區域行單齒旋切,使得患者術后的皮瓣厚度保持約1 cm;若患者腺體較多時選擇雙切口或扇形推進法實施手術切除。之后采用直徑為3 mm套管繼續對乳房表面及周圍輪廓進行持續吸脂,操作時要適當保留患者乳暈位置的部分腺體結構,以此來維持患者乳頭及乳暈處的供血。放置負壓引流管。胸腹帶加壓包扎。標本送病理。對照組采用環乳暈切口皮下腺體切除手術,術前在超聲檢查下使用記號標注腺體范圍。取平臥位,在經全身麻醉后,在患側乳暈下劃一長度約2 cm 的切口,呈弧形。切口圍繞乳暈1/4~1/2,長度不得超過乳暈周長的一半,術中徹底切除增生腺體,待完全去除后止血,另外,在乳房外側切開一小口,將血漿引流管置于此處,確定無活動性出血后,縫合、加壓包扎傷口。切除組織均送檢。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1)手術指標:包括手術時間,切口長度,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2)并發癥:包括疼痛、皮下出血、皮下積液、切口感染、乳頭及皮膚壞死等。(3)滿意度:術后6 個月隨訪,比較兩組患者術后恢復情況,參考外觀滿意度簡易量表[11]進行評估。滿意度評估主要包括3 個方面,分別是胸部外觀、切口瘢痕增生情況、皮膚及乳頭乳暈感覺,每項滿意度計分范圍為0~5分,分值大小與滿意度呈正相關。
1.4 統計學處理 采取SPSS 22.0 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觀察組平均年齡(30.28±5.47)歲,平均病程(23.58±4.16)個月,病變部位:左側17 例、右側13 例。對照組平均年齡(29.76±7.13)歲,平均病程(22.97±4.08)個月,病變部位:左側14 例、右側16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手術指標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手術時間、切口長度均更短(P<0.05);兩組住院時間和出血量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手術指標比較()
2.3 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對照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20.00%、46.67%,觀察組顯著較低(χ2=4.800,P<0.05)。見表2。
2.4 兩組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對術后胸部外觀、切口瘢痕增生情況、皮膚及乳頭乳暈感覺的滿意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滿意度比較[分,()]

表3 兩組滿意度比較[分,()]
男性乳房發育癥的治療在解決疾病的同時也改善了患者的社交和情感生活[12-13]。手術旨在恢復良好的外表,減輕心理創傷并增加自尊。既往開放手術可以切除大部分腺體和脂肪,但是通常會留下一個5~10 cm 的切口瘢痕,由于未達到患者的心理預期而引起患者的不滿[14-15],并且使用傳統開放手術切除乳房腺體經常會導致明顯的瘢痕、乳頭不對稱、皮膚過度扁平或回縮[16-17]。相比之下,麥默通旋切系統在診斷良性和早期乳腺癌的病變中具有微創的優點[18-20]。麥默通是在超聲引導下,可重復切割乳腺可疑病灶,獲取乳腺組織學標本的一種微創系統,在日本、歐洲和美國被廣泛用于乳腺癌術前定性診斷,乳腺微鈣化和乳頭狀病變評估[21-22]。與傳統開放手術相比,麥默通微創旋切手術在幾個方面具有優勢,如更短的住院時間,手術時間,術后瘢痕更小等[23-25]。
本研究中,觀察組手術時間、手術切口長度均更短,且無論是近期并發癥還是遠期整體滿意度等都具有優勢。證明麥默通微創旋切手術加吸脂對SimonⅡ級男性乳房發育癥患者來說無疑是一種相對合適的選擇。觀察組的手術方式具有以下優點:(1)將麥默通微創旋切手術和吸脂術相結合。Hammond 等[26]研究提示,在乳腺組織切除前應行超聲吸脂術。結合本研究的手術經驗,本研究提出先行初步吸脂以對乳房輪廓塑形(皮下脂肪不宜過薄,否則旋切系統容易切割皮膚),后麥默通微創系統識別和切除殘余增生乳房組織,最后抽吸去除多余液體和殘留脂肪。手術最后微創切口行減張縫合。(2)超聲在手術中實時探測乳房皮膚的厚度,有助于表面皮膚和皮下脂肪厚度保持一致,且能使乳頭乳暈下保留適當的腺體,并減少了術后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
綜上所述,使用麥默通微創旋切手術聯合吸脂治療SimonⅡ級男性乳房發育癥,可有效減少手術時間、切口長度,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且術后胸部外形美觀、患者滿意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