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珍,成光宇,位鴻,何蕊,陳 穎*
(1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長春 130117;2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長春 130021)
夏膝顆粒處方為首屆國家名中醫(yī)黃永生教授的臨床經(jīng)驗方,用于治療眩暈之痰瘀互結證型的高血壓,于臨床上取得良好的療效,將其開發(fā)成院內制劑—夏膝顆粒,本制劑由夏枯草、牛膝、茺蔚子、決明子等八味藥組成,夏枯草為本方中的君藥,現(xiàn)代藥理學實驗證明夏枯草具有良好的降壓作用[1],其中迷迭香酸是夏枯草中的有效成分[2-3]。本試驗以夏枯草中迷迭香酸對照品作為對照,研究并建立了HPLC迷迭香酸的含量測定方法,可以作為夏膝顆粒質量控制的依據(jù)。
1.1.1 儀器 高效液相色譜儀(日本島津LC-2030C);紫外檢測器(LC solution色譜數(shù)據(jù)工作站);色譜柱(島津Inertsil,規(guī)格:4.6 mm×250 mm,5 μm);超聲波清洗機(昆山禾創(chuàng)超聲儀器有限公司); CP225D型電子天平(德國sartorius公司)。1.1.2藥品與試劑 迷迭香酸對照品(批號:111871-202007,規(guī)格:每支20 mg,采購于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甲醇為色譜純,水為超純水;其它試劑均為分析純。供試樣品:夏膝顆粒(批號:20220101、20220102、20220103)。
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流動相:甲醇-0.1%三氟乙酸(40:60);檢測波長330 nm;流速1.0 mL·min-1。進樣量5 μL;迷迭香酸的理論塔板數(shù)不低于6 000[4];柱溫為25 ℃。
精密稱取對照品迷迭香酸10.06 mg,置10 mL量瓶中,加稀乙醇至刻度,搖勻,得濃度為1.006 mg·mL-1的溶液;再精密吸取上述溶液1 mL,置10 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得濃度為0.1006 mg·mL-1的對照品溶液[4]。
取本品粉末(過四號篩)約4 g,精密稱定,置具塞錐形瓶中,精密加入稀乙醇50 mL,超聲處理(功率240 W,頻率50 kHz) 30 min,放冷,再稱定重量,用稀乙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即得[4]。
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供試品溶液、陰性對照溶液各5 mL,注入液相色譜儀,色譜圖見圖1、2、3。
圖1 迷迭香酸對照品高效液相色譜圖
圖2 供試品溶液高效液相色譜圖
圖3 陰性對照溶液高效液相色譜圖
可見在此條件下,迷迭香酸峰與其它峰分離較好,陰性對照無干擾。
分別精密吸取迷迭香酸對照品溶液1 mL,2 mL,5 mL,10 mL,15 mL,20 m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以進樣量(mg)為橫坐標,峰面積積分值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
回歸方程:Y = 2 799 488.530 8 X-3 981.079 0,r = 1.000 0 ,迷迭香酸線性范圍為0.050 3 mg~1.006 0 mg。結果見圖4。
圖4 迷迭香酸標準曲線
2.3.1 流速的考察 選擇0.8 mL·min-1、1.0 mL·min-1、1.2 mL·min-1的流速進行試驗,含量測定結果:RSD為0.51%,說明流速對測定結果影響不大。結果見表1。
表1 流速考察結果
2.3.2 柱溫考察選擇25℃,30℃,35℃,依法測定,考察柱溫對分離效果的影響,測定結果:迷迭香酸的RSD為5.58%(見表2)。其中25℃,30℃條件下迷迭香酸RSD為1.60%,但25℃條件下供試品的峰是融合峰,基線未完全分離;30℃,35℃條件下迷迭香酸RSD為7.40%,說明柱溫對含量測定結果影響較大,柱溫要控制在30℃。
表2 不同柱溫考察結果(25℃,30℃,35℃)
2.3.3 不同色譜柱的考察選取不同品牌的色譜柱考察其對試驗結果的影響,RSD為0.19%,說明不同色譜柱對其測定結果影響不大。結果見表3。
表3 不同色譜柱考察結果
綜上所述,通過對流速、柱溫、不同流動相比例和不同品牌色譜柱的考察試驗,發(fā)現(xiàn)流速和不同品牌色譜柱的變動測定結果影響較小,柱溫和不同流動相比例對測定結果影響較大,在試驗中需要控制。
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和同一供試品溶液各5 mL,分別在0 h,4 h,8 h,12 h,16 h,24 h依法測定,以迷迭香酸峰面積積分值為指標。結果見表4。
表4 穩(wěn)定性考察結果
結果:對照品溶液的RSD為0.50%,供試品溶液的RSD為0.52%,24 h內穩(wěn)定性良好。
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和同一供試品溶液各5 mL,注入液相色譜儀,連續(xù)進樣6次。結果見表5。
表5 精密度考察結果
精密度考察結果顯示:對照品溶液的RSD為0.21%,供試品溶液的RSD為0.10%,方法、儀器的精密度良好。
精密稱取同一批樣品6份,照1.4供試品溶液項下制備方法制備,依法獨立測定。結果見表6。
表6 重現(xiàn)性考察結果
考察結果:RSD為1.92%,平均含量為0.330 7 mg·g-1,此方法的重現(xiàn)性良好。
供試品的制備:取重復性試驗同批樣品2 g,研細,精密稱定,置于具塞錐形瓶中,加0.704 2 mg·mL-1的迷迭香酸溶液1 mL,加入稀乙醇49 mL,超聲處理30 min,放冷,稱定其重量,用稀乙醇補足減失的重量,搖勻,濾過,取續(xù)濾液,即得。共制成6份樣品,依法測定,計算回收率。結果見表7。
表7 回收率試驗結果
測定結果:RSD為1.47%,平均回收率為97.72%,本法準確性較好,方法可行。
取三批中試樣品,依法制備供試品溶液,依法測定。結果見表8。
表8 三批中試含量測定結果 mg·g-1
故暫定:本品每袋顆粒含夏枯草以迷迭香酸(C23H28O11)計,不得少于2.40 mg。
本品三批中試樣品含量測定的平均結果為0.341 0 mg·g-1,本品規(guī)格為每袋裝10 g,含量限度按測定結果平均值的80%計算:制劑中迷迭香酸含量×每袋裝量×80% = 0.341 0 mg·g-1×10 g/袋×80% = 2.727 9 mg/袋。但投料時,每批夏枯草藥材的含量有高有低,也可以按中國藥典規(guī)定的夏枯草藥材的含量和提取轉移率計算,根據(jù)正交試驗的驗證性試驗結果,迷迭香酸的平均轉移率70.53%(按驗證的轉移率計算),按《中國藥典》夏枯草項下“含迷迭香酸(C23H28O11)不得少于0.30%”的規(guī)定[4],標準處方中,夏枯草220.0 g,制成1 000 g,本品規(guī)格為每袋裝10 g,含量限度按測定結果平均值的80%計算,本品每袋顆粒含夏枯草以迷迭香酸的計,計算公式:夏枯草藥材量×夏枯草藥典含量×平均轉移率×每袋裝量×80%÷標準處方量= 220 g×0.20%×70.53%×10 g/袋×80%÷1 000 g = 2.48 mg/袋
藥典以甲醇-0.1%三氟乙酸(42:58)為流動相,在此條件下,供試品色譜中迷迭香酸色譜峰與相鄰f峰分離欠佳,將流動相比例調整為甲醇-0.1%三氟乙酸(40:60),迷迭香酸色譜峰分離良好。
本試驗以夏枯草中迷迭香酸對照品為對照,進行了方法學考察并建立了含量測定的方法,暫定:本品每袋顆粒,含夏枯草以迷迭香酸(C23H28O11)計,不得少于2.40 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