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泰
最近,刑偵劇《獵罪圖鑒》熱播,該劇創新性地以警界中的“大熊貓”職業——模擬畫像師切入一個個案件,令人驚嘆。但也有網友質疑,三歲畫老,根據只言片語就畫出犯罪嫌疑人的樣貌,甚至復原白骨化的頭骨,模擬畫像師真的像劇中這么神奇嗎?
模擬畫像師也叫作“法醫畫師”,是一個高度專業化的法醫領域,需要掌握廣泛的技術,比如,還原遺體高度腐爛的死者的生前容貌,或者畫出犯罪嫌疑人的肖像等。他們是在刑事調查中運用畫像的方式協助破案的人員,通過目擊者口述,工作人員用畫筆、模擬肖像軟件等方式描繪嫌疑人的面部肖像,辦案人員可用于摸排、張貼,作為有用的線索。
一般來說,模擬肖像適用于沒有嫌疑人背景照片但是有目擊者的案件,例如搶劫、強奸、勒索、欺詐等。此外,也適用于一些非犯罪場合,比如,為自己死亡或失蹤的親戚和朋友畫肖像。
模擬畫像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時期。畫像捉拿逃犯的最早記載是在唐宋時期,從此時起,官府緝拿罪犯時的“海捕文書”上往往配有逃犯的畫像,即“畫影圖形”,以便官民辨識和緝拿。
利用模擬畫像偵破案件被納入科學體系,是從19世紀80年代巴黎人類研究會主席路易斯-阿道爾-伯爾蒂龍開始的。伯爾蒂龍開創了“頭像描述法”:通過書面形式記錄罪犯的相貌特征,然后將其頭像描繪出來,供張榜通緝使用。
20世紀40年代中期,在國際上通用的方法是“人像組合法”,其原理就是把一定數量、不同種類的相貌特征,通過不同的排列組合制作出模擬畫像。即我們常在影視劇中看到的通過“×號眼+×號鼻+×號嘴……”拼出一張人臉。當時的“拼圖庫”是一個旅行箱大小的“人像組合箱”,里面裝滿了代表不同類型的五官塑料片,采用幻燈式的方式拼圖、制作。到了20世紀90年代,“人像組合箱”被移入電腦中,世界各國都推出了具有本國特征的拼圖庫,開發出了電腦人像組合系統。
已故的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范、公安部刑偵專家張欣,在30多年的從警生涯里,經手案件約11000多起,通過畫像破案超過1000起,被業界譽為“警壇神筆”。他在一次采訪中回憶稱:“模擬畫像是項科學性很強的技術,由于當時公安部門沒有專門搞這方面工作的人才,所以我都是自己在案子當中摸索學會的……堅持每天畫50張左右的素描,并利用各種機會,廣泛收集資料,仔細研究、分析、辨別我國各民族各地域人群的特有體貌特征,特別是臉型特征,并研究他們之間的差異。”
對于很多人來說,“模擬畫像師”可能是一個聽起來有些陌生的職業。直到2017年章瑩穎失蹤案,它才開始進入公眾視線。當時,山東省公安刑偵局物證鑒定中心高級工程師、國際刑事科學法庭畫像專家林宇輝通過模糊的監控畫面,描摹出兇手相貌,連美國FBI也大為震驚。
2017年6月9日,中國訪美學者章瑩穎在美國伊利諾伊州失蹤,案發后,美國警方和FBI無法辨認出三段監控中的犯罪嫌疑人。案發一周后,刑事鑒識專家李昌鈺博士的助理,將幾段和犯罪嫌疑人有關的視頻傳給林宇輝警官。林警官與同事一道,仔細分析了美國警方提供的監控錄像,花了三天時間瀏覽了數千幀圖像。不到半個月,他為美方提供了一幅章瑩穎案犯罪嫌疑人的模擬畫像,幾天后,FBI就成功將嫌疑人克里斯滕森逮捕。可以說,林宇輝警官的模擬畫像在這個案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像《獵罪圖鑒》里主人公用畫筆協助偵破案件并不夸張。
在美國,現年72歲的路易斯·吉布森也是一名出色的模擬畫像專家,自1989年以來,她一直在休斯敦警察局擔任法醫畫師。在3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她的作品幫助警方準確識別出751名犯罪分子,協助破獲1000多起案件,并憑借該成績榮登吉尼斯世界紀錄。
其中一個案件發生在2007年10月29日,一位漁民在得州的加爾維斯頓灣發現一具高度腐爛的幼兒尸體。尸體的分解程度已經無法進行生前外貌素描,于是警方聘請吉布森進行還原。吉布森開始根據尸體繪制合成草圖,當女孩的祖母看到合成草圖時立刻聯系了警方,經過對比,確認無誤,失蹤女孩是被父母毆打虐待致死。
現在,模擬畫像已發展成為專業刑偵類別之一,林宇輝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人稱“神筆警探”。10年里,他畫了7萬張人像,專門研究模擬畫像這一刑偵手段。讓林宇輝一戰成名的是2008年奧運會期間的一起縱火案。他畫的圖像與嫌疑人真實面貌的相似度超過90%。這幅畫只畫了三個小時,案子很快告破。一時間,林宇輝名聲大震,許多外地警方也向他尋求幫助。
林宇輝曾經還原了山東著名飛賊燕子李三的頭像。這個著名的傳奇小偷活躍在20世紀30年代初至40年代末的中國北方。60多年后,林警官只能依靠目擊老人的記憶來恢復。經過半個小時的詢問,林宇輝筆下的“燕子李三”讓老人看一眼就豎起了大拇指。
在一檔綜藝節目中,我們也見識過林警官的神技。他通過3張模糊成馬賽克的圖片,復原人物頭像,并在48個相似的女孩中找出了真人。這還不是最牛的,林警官不光精通繪畫,還能借助弟弟的照片,通過分析基因,畫出哥哥的模樣。
其實,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全國各地便有一批志在模擬畫像技術研究又有繪畫基礎的刑偵人員陸續從事畫像師。但目前,在全球范圍內模擬畫像仍然是一個鮮有人問津的領域。根據國際鑒定協會官方數據顯示,目前全世界僅有89名模擬畫像專家注冊在案。
《獵罪圖鑒》中的畫像師不僅有高超的繪畫天賦,而且非常善于和目擊者溝通交流,這些也符合現實中畫像師的基本要求。他們是穿著警服的“畢加索”,相信在科技更加發達的當下,畫像師與人工智能相互碰撞,今后一定會為偵破案件提供巨大的幫助。
(摘自“圈閱”微信公眾號,本刊有刪節,張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