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江蘇省電力公司徐州供電公司 鄧劍鳴
變電站就是輸電和配電的中轉站,變電站作為輸電的核心部分,其自身的運行狀況就不得不作為一項重要的參考指標。它使發電廠或上級發電廠將調整后的電能發送到較低的負載,如果變電站眾多環節中的某一部分出現異常,就有可能會使電能的輸送產生問題,甚至會造成更大、更惡劣的影響,比如停電。由此可見,變電站的風險管理是迫在眉睫、萬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1]。
現代電網日趨完善,電網已經不是單一的結構,機組容量也趨于龐大,越來越高的電壓等級也要求風險管理的不斷推進,提高自身的防護功能。當然,設備自身性能的優良只是一部分,如果風險管理的策略不合理或保護裝置配置的不恰當,造成設備損壞或是出現一些安全性的事故就因小失大了。更嚴重的還在后頭,如果微小的故障放之任之、使其慢慢發展擴大,從而造成整個系統崩潰就得不償失了。
實質上風險就屬于問題產生的可能性,以及此類可能性產生的后果。預先分析風險,有助于變電站優化其工作流程、相關規范,完全確保生產管理的穩定性以及科學性。假如變電站在發展、工作階段中不了解風險,不科學看待風險會致使風險問題喪失管控,從而產生隱患,隱患伴隨時間以及相關因素的長期作用,又可能產生相關問題。這針對變電站的長期穩定發展存在不良影響,需要進行關注。
風險有高有低,作為變電站的管理工作者,僅完全了解到高、低風險之間的聯系與區別,使管理更加具有目的性和效力。而對于危險程度而言,危險程度愈高變電站發生意外的幾率也愈高;其次,也涉及到了可能導致意外的各種因素,這些都要求通過日常的治理手段加以控制。在存在風險的條件下,在人員密集、資產眾多的變電站,若不能對其進行控制很可能會產生潛在的危險,導致事故的產生,導致重大的危險;風險程度也與時間相關[2]。對風險置之不理,隨著風險的持續,風險也越來越大,很容易發生意外。
預處理。在實施安全生產工作之前,對風險的目標進行了全面的規劃。因此,必須加強對公司的內在條件和外在環境的全面分析,明確目前公司發展階段的風險控制指標,并制定針對性的具體措施,確保其實施的可行性和針對性;風險識別。屬于進行安全管理的初期工作,要求相關工作者嚴格落實。以GB6411、GB/T13861、DL/T518.1、GB/T45001等當作識別參考,對變電站生產體系以及環境開展風險的識別,并且要盡量將風險識別細化至具體工作活動及崗位中。
風險評估。屬于深入分析其危害性、破壞性的重要性舉措。其要求相關工作者對風險開展實地的調研,完全了解風險可能存在的危害,對相關數據進行采集、探究[3]。而不同種類的風險必須選取不同的方法開展深入的分析,如此才可以確保評估的科學性以及精準性。選取定性評估的方法當作初始篩選工具,對較大風險可以選取LEC 法、危險與可操作性研究(HAZOP)等方法開展深入的分析和評估。
風險等級判定。屬于關乎到變電站管理工作者風險管控優先水平的重要性內容,管理工作者通過風險識別、風險評估后,對變電站現實的風險情況產生了細致、完全的了解,進而可依據相關數據及現實情況,把風險劃分成低風險、一般風險、較大風險和重大風險等相關種類。分級工作完成后,還必須運用顏色開展標識,突出風險等級的可視化程度。借助這些工作,能夠讓工作人員意識到變電站生產工作中最大的風險是什么,且這一風險同其他風險有何聯系,從而利于落實風險管控工作,提高安全管理的質量[4]。
風險分級管控。屬于對變電站風險問題、因素最關鍵性的應對策略。分級、分專業構建風險評價和管控措施清單,真正實現一廠一冊、一部一冊、一班一冊、一崗一冊。并且把風險分析和預控措施以及工作票等進行掛鉤,和檢修作業文件包掛鉤,和外包項目的開工條件及交底掛鉤。相關管理工作者僅需依照個人工作崗位以及具體的工作任務落實針對性措施,就可穩定降低風險的危害性及產生的可能性。工作人員也能直接經過隔離危險源、借助信息技術設備對風險因素進行監視以及利用技術手段控制風險聯系等方式,降低風險的等級,并將風險的危害性持續弱化,從而為變電站正常生產工作營造良好環境,并推動變電站安全管理系統的現代化發展[5]。
變電站在開展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時應重視風險管理工作,將風險管理的效率優勢凸顯出來。但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部分管理層對風險管理缺乏重視,沒有意識到風險管理的重要意義,其整體的管理理念較為滯后。基于此,要充分提高變電站安全管理水平,就應加強對風險管理的認識。從概念意義上的認識,到優勢、劣勢及對變電站生產發展的意義都應充分了解;在落實風險管理措施時,還需把風險管理和變電站的現實情況進行結合,對風險管理的思想進行不斷的更新,達到與時俱進;相關管理工作者須深化風險評估的工作,對風險問題開展細致的分析,而針對存在錯誤的風險管理手段要及時進行優化,以免激化風險問題的危害性,對變電站發展及運行產生消極影響。
各有關部門要主動運用現有的資源對相關設備進行有針對性的處置,運用科技力量進行有效的控制,建立一個完整的風險管控體系,使之能及時地識別、分析風險,以便工作人員進一步的風險管控。此外,這種技術在縱向上都具備強大的互連能力。橫向上可與有關的監管機構取得聯系,可與政府的安全生產網絡進行有效的溝通,從而達到對電網公司和政府部門的有效控制,為變電站的安全生產創造出堅實的防護屏障,從根本上降低風險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確保風險控制的系統性、全面性并不只是需要相關管理工作者,而是需要所有的部門及人員共同努力。作為變電站的首要負責人,必須充分了解危險控制的系統性,并主動落實全員參與的管理體系。在對變電站進行全面風險控制的過程中,要把風險控制與變電站的各項工作結合起來,確保各項工作都按照有關的法規進行,強調控制的整體性、系統性;要確保風險控制的全面性,需要各安全主管人員充分了解各種危險問題,采取相應的對策以達到控制的目標,從而提升控制的質量。
電力變壓器是系統中的重要節點。當其發生損壞時,將對電力系統的輸送、對電力用戶和電力系統的穩定性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就變壓器自身而言,其是一種比較貴重的設備之一,因此一旦發生故障就是巨大的經濟損失,所以要對電力變壓器加裝可靠且靈敏的維保設備。電力變壓器主要是由鐵心和繞在鐵心上的繞組構成。本設計內的大中型變壓器主要是油浸式變壓器,其中變壓器油充斥了整個變壓器內部,主要是為了絕緣和散熱。
變壓器的故障類型分為了內外兩種不同的類別。第一種類型是內部繞組之間的短路或外殼發生短路及固體損壞等。這種故障會使得變壓器的壽命迅速衰減,以至于在嚴重時直接產生爆炸,安全隱患極大;第二種類型的故障相應的就較為緩和,如過電流、負荷長時間超過額定容量引發的過負荷、冷卻能力失效、過電壓等。所以,當發生任何一項故障時都要進行繼電保護。而且應在一種故障保護的范圍內準確動作,在其他的運行狀之下都不應該進行動作。
變電站一旦發生內部故障就會產生高溫,這時物質就會不斷分解產生特征氣體,氣體的密度比變壓器油的密度低,不斷向上傳送到氣體繼電器的油枕,氣體繼電器通過檢測流過的氣體流量來分辨變壓器的內部故障。在瓦斯保護中,由于不同類型的故障在氣體繼電器中表現方式不同,其可分為輕瓦斯保護和重瓦斯保護兩種情況。
輕瓦斯保護:小規模里層故障時也會產生少量氣體,這時的氣體流速較慢但不至于使繼電器迅速斷開。通過這樣的少量氣體使得信號繼電器觸點閉合從而使輕瓦斯報警;重瓦斯保護:當變壓器內部發生重故障時,高溫預警會使變壓器油迅速汽化產生大量氣體,在油箱內產生較大的壓力從而跳閘進行保護。
在變壓器發生故障發生后,當變壓器的主保護沒有相應啟動時,此刻過電流保護就會動作從而對變壓器進行保護,過電流保護就是為了阻止變壓器的外部相間短路。在油浸式變壓器的運行過程中,變壓器內部的溫度都在不停的變化。因此,根據溫度的變化程度和變壓器的容量可分為自冷、風冷和強風冷卻三種保護方式。溫度保護主要是通過在變壓器內部設置溫度傳感器,不斷檢測油箱內部的上層油溫,當油溫升高到指定溫度自動開啟變壓器的冷卻系統并發出高溫警報,一般情況下上層油溫會達到85℃,規定中允許達到的最高溫度為95℃,其實這時的變壓器內部溫度達到了105℃左右。
總而言之,把風險管理融合于變電站的日常管理中可穩定提升安全管理的科學性。對此需引起高度關注,深入分析風險管控的相關流程,并挑選恰當的管理方式和方法進行應用、落實,確保風險管理可以同變電站的工作現實相符合,實現預期的風險管理效果,推動變電站的長期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