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 蘇 新疆大學
由于我國高校性質以及傳統的高校財務管理思想的影響,絕大多數高校的財務管理對于政府的依賴程度是比較高的,并且,隨著高校教育需求的不斷增加,資金能力有限的高校貸款額度也在不斷增加。不斷增加的還息壓力以及高校內部缺失的財務內部控制機制都將給高校的財務管理帶來更大的風險。
智慧財務是在傳統財務數字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體化的財務管理體系。智慧財務的出現不僅沖擊著傳統的財務業務和財務流程,還打破了企業之間隱形存在的物理壁壘。智慧財務更加適應新的社會形勢和市場競爭模式。其主要目的是為了給企業賦能,改善企業的會計質量,提高企業的會計工作效率,降低會計工作成本,最大程度地提升會計的合規能力和價值創造能力,加強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的控制,為企業提供財務管理方面的決策支持。
智慧財務是建立在一定的財務管理數字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依托于互聯網和數字技術。高校的智慧化財務管理需要建立以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數字化為支撐的一體化財務信息管理系統,智能化的完成高校內部財務相關信息的采集和收集工作。例如:高校內部的一體化財務系統可以包含高校內部的財務自主設備一體機,涉及財務報銷的人員將不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借助校內的自主設備就可以自己完成相關財務信息的交單,方便、快捷。同時,借助財務自助設備相關人員也可以隨時了解財務信息的處理進度,自助設備的出現將大大的節省財務交單的時間,也將有效避免在財務信息處理過程中相關人員反復到財務部門詢問處理進度和處理具體事宜,既節省了信息收集的時間,又能夠大大地提升工作處理的效率和質量,節省人力和時間[1]。
高校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智慧財務體系,必須需要規范化的財務業務和財務流程來做支撐,需要科學的、合理的財務管理制度來作保障。一方面,要保障相關財務流程的合法和合規;另一方面,要保障財務管理制度的全面、科學和合理。這些都是高校建立智慧財務系統的基礎。例如:高校要有完善的線上財務處理系統,在線上就可以實現相關財務標準、財務審批流程的查詢,可以便捷地完成審批資料的自動上傳,既給相關工作處理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又可以很好地規避由于規則不明確或者標準不清晰導致的審核錯誤或者審核時間長、效率低的問題。
我國多數高校屬于不帶有盈利性質的事業單位,很大程度上高校的建設與發展依賴于國家的政策和資金支持,這導致高校自身的危機意識是不足的,對于在財務管理方面的關注和重視也有限。目前很多高校并沒有完善的風險識別系統和風險預警意識,自然在風險產生時的控制能力也有限。部分高校單純第為了擴招,為了彰顯自身在招生方面的實力,使用大量資金搞“面子工程”,搞特色實驗樓建設,這期間可能并沒有考慮到資金使用效率,當財務危機爆發之時只能尋找政府幫助,自身根本沒有招架之力[2]。
雖然近年來我國的教育部門加大了在高等教育領域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但是高校也在不斷的擴招,高校在基礎建設和科研建設等等方面的需求是不斷提高的,政府的資金投入和支持與高校的現實需求之間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高校擴招背后可能面臨更大工程的基礎設施建設、更多的教育經費的投入,但是由于沒有充足的資金支持,很多高校不得不選擇通過貸款的方式來籌集資金,又或者通過不斷的提高學費的方式來彌補高校在資金需求上的不足。高校背負的大量的貸款和還息壓力將進一步增加高校在財務方面可能面臨的風險。
預算管理是高校做好財務管理的前提之一。預算在執行過程當中能否嚴格地按照預期執行對高校財務管理的有效性有著直接的影響。預算執行方面要求過于活性也將增加高校在財務管理方面的風險。例如:一些高校在預算執行的過程當中根本沒有建立一套完整的、清晰的執行標準,也沒有科學且行之有效的執行制度作為保障,導致很多時候預算在執行過程當中根本不受控制,常常會出現預算超標或者收支對不上號的情況,長此以往,必然會帶來高校在財務方面的新的危機,增加高校在財務管理方面的難度。
高校財務的內控管理與高校財務管理的質量有著直接的關系。高校財務管理內部控制不足,直接會影響財務管理的效率和質量。不可否認,現階段,我國相當一部分高校在財務的內控管理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和不足。
長期以來,我國的高校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公辦高校,一種是民辦高校。公辦高校是校長負責制,公辦高校內部的財務管理方面的相關負責人也是由校長指派的,但是,校長本身可能根本就不具備在財務管理方面的相關知識和能力,所以校長指派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缺陷。再加上指派人員也可能存在財務專業能力不足和管理能力不足的情況,這直接會影響高校的財務管理質量。再者,在高校負責財務管理的上層管理人員老員工會相對較多一些,這些員工在接受新事物和掌握新技能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這也會對高校內部財務管理相關工作的工作效率和質量產生直接的影響。由于思想意識上的滯后,這部分領導可能會在高校的科研、高校財務管理的智能化發展等方面重視度不足,這也給了相當一部分財務不良行為以可乘之機。
上面我們提到,由于高校性質的問題,很大程度上高校的建設與發展對于政府的依賴程度是比較高的,當政府的教育支持不足以滿足高校的建設和發展需要的時候,部分高校會選擇貸款的形式來滿足目前的建設和發展要求,并且會存在希望國家能夠在相關方面兜底的僥幸心理。隨著貸款額度的不斷上升,還息壓力也會越來越重,高校所面臨的產生財務風險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一旦高校不能夠及時償還貸款,高校正在進行的建設項目和科研項目等都會面臨停工的危機,影響高校的正常運營和發展[3]。
高校實現對于財務管理的內部控制,需要基于財務相關信息在高校內部的順暢傳播,需要保證財務信息傳播的即時性和準確性。財務信息及時共享和傳播才能保證盡可能的減少相關方面的財務風險,才能保證及時定位財務問題,及時解決財務問題。但是從現實情況來看,很多高校內部的財務信息的紕漏并不及時,且缺乏一定的公開性和透明性。一方面,存在上級命令下級在傳達的過程當中存在紕漏的問題。另一方面,存在高校財務管理的高層對于高校內部的財務管理具體執行情況并不清晰的情況。上傳下達以及指導和執行上的脫節也直接造成了財務管理在決策上的不合理性和可執行性不高的情況。內部信息傳道過程中的不暢通,不僅會增加高校財務管理方面的溝通成本,還會影響基本的財務管理內部控制質量,增加高校在財務管理方面產生風險的可能。
擴招之后,高校的招生人數在增加,高校的新增專業逐漸增多,不僅資金來源變得更加復雜,資金支出的方向也更加多元化。但是,高校內部的財務審計編制是不變的,在很大程度上高校的審計編制并不能夠滿足高校的不斷提升的審計需求,并且高校的審計工作一定程度上要受到高校內部高層領導的約束和限制,缺乏一定的獨立性。高層領導的決定直接會影響具體的審計工作。高層領導對于審計工作不重視,也自然會增加審計工作具體執行過程中產生漏洞的可能。例如,審計效率低、財務信息準確性不足、虛假信息等都會導致高校財務審計的質量不高,增加高校的財務風險可能[4]。
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是實現有效的內部控制的基礎。并且,高校的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環境的建設與高校內部的每一位教職工都息息相關。由于大家對于財務管理思想觀念的不一樣,所以部分教職工對于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是不一樣的。部分教職工并沒有將自身日常的相關方面工作與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實現聯系,認為內部控制跟自身沒有關系,在參與內部控制方面的活動時意識和積極性也不足。所以,高校要想引起所有教職工對于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關注和重視就必須首先建立相對完善的、科學的財務管理內部控制體系,將財務管理的內部控制進一步系統化、規范化、明確化。由于內部控制的質量與參與內部控制的每一位教職工的素質都有著直接的關系,所以高校在內部控制方面還應該建立清晰、明確的財務經濟管理責任體系,在權責明確的基礎上將內部控制的相關工作細分到人,落到實處。同時,高校還要重視對于在高校內部從事財務管理相關財務人員的專業和素質培訓,提升他們的專業能力和財務風險意識,讓財務管理工作人員都能夠認識到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并在自己的崗位上最大程度地發揮自身的內控價值和作用。
要真正的將高校的財務業務和財務管理結合起來,一方面,建立一體化的、智能化的財務信息系統。另一方面,高校內部的財務管理內控制度和措施必須是充分的考慮到高校的實際情況和現實需求的。例如:高校的財務信息化管理系統要真正地將高校的科研、后期、教學、人事、基礎建設等等方面的內容綜合在一起,確保高校內部的不同的業務類型之間與財務的暢通關聯,統一財務標準和數據標準,及時實現財務信息共享。當然,高校的財務業務和財務管理一體化系統也要能夠實現和支撐一定的數據分析工作,借助云計算和大數據等對當下的財務流程和財務信息進行一定的分析,及時的定位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問題,隨時保持對于財務相關管理內容的優化和改善。一方面,大幅度的提升高校財務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另一方面,有效避免財務資源浪費,最大化地發揮財務管理的價值和作用[5]。
高校內部財務管理人員的能力和素質對于高校財務管理和內控管理的效率和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所以,高校也要重視財務管理相關方面人員的培養和培訓。一方面,從思想著手,推進相關工作人員的思想轉變,真正的引起全員對于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的重視。另一方面,加大專業能力培訓力度,提高相關人員在具體崗位上的適應性和靈活性。逐漸培養出一支高素質、高專業、高標準的復合型人才團隊。同時,要加強相關人員在智慧財務方面的培訓,推進高校內部財務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現代化,提升工作人員的現代化財務系統操作能力。必要情況下,積極的從外部引進財務管理方面的優秀人才。進一步完善高校財務管理方面的考核和評估機制,有效激勵財務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高財務工作人員的工作標準,進一步保障財務管理和內控管理的工作質量。
對于高校的財務管理監督工作涉及內部和外部兩方面的內容。內部監督一定是要與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的具體需求是相匹配的,也能夠方便和保障各項工作的進一步落實。同時,財務相關方面的信息盡量要實現及時公布和公開,以盡可能保障校園內部所有的教職工了解高校的財務管理相關信息,方便每一個教職工參與到高校的財務管理監督工作當中去。外部監督涉及到相關的教育部門對于高校的財務檢查和監督管理。例如,當高校面臨校長離任時上層教育部門就要對高校財務審計工作實現直接的監督和管理。教育局或者上層教育部門也可以根據現實的需要聘請第三方審計機構對高校的財務審計工作進行更加專業的監督,尤其是一些重點建設項目要進一步加強監督和監察。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高校的擴招,高校在教育方面的需求和投入是不斷增加的,高校的財務業務和財務管理環境也更加復雜,同樣,高校可能面臨的財務風險也逐漸增多。高校不僅要加強在財務管理方面的重視,還要提高自身的財務風險意識,做好相關方面的人才建設和機制完善,才能最大化地發揮高校內部財務管理的價值,保障高校的健康順利發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