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玲
(東營市墾利區融媒體中心,山東 東營 257500)
主持人在節目中需要把控節奏,對節目進行調整,因勢利導地進行問題的處理,對節目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而制片人作為節目的發起者和控制者,對整體節目進行貫穿性把握,同樣不可或缺。在融媒體環境下,隨著受眾對節目要求逐漸提升,二者存在融合發展的趨勢,通過兼職發展,有利于提高對節目的控制和優化,同時能夠提高團隊的協作能力,更好地適應融媒體環境,從而促進節目的不斷發展。
融媒體是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進行融合發展,將其中的優勢凸顯,同時將劣勢剔除,形成具有互補效果的多媒體融合體系。在新媒體環境下,不同類型媒體之間存在資源通融的情況。通過構建相同的資源庫,對以往單獨資源管理的情況進行調整,將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相關資源進行整合,形成更加豐富的媒體資源庫,為傳統廣播和電視以及新的網絡傳播等提供媒體稿件,使資源獲得效率更高,同時降低人力成本。資源通融下,傳統媒體獲取新聞的速度更快,而新媒體在獲取資源時,資源內容的權威性和準確性更高,實現雙方共贏[1]。
在融媒體時代的影響下,其宣傳的互融性更高,通過分析新老媒體的優劣情況,結合新媒體和傳統媒體之間的宣傳優勢,對整體宣傳效果進行融合,達到揚優去劣的效果。如融合廣播電視的直觀宣傳特點,以及互聯網無限受眾和無限空間的優勢,構建成為更為充分的宣傳方案。
融媒體的發展主要是為了構建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通過不同媒體的有機結合,打破媒體之間的邊界,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能夠在同一價格上提供更多的形式,優化媒體服務的同時提高整體的經濟效果,促進多媒體共同發展。
主持人最早起源于美國,我國是在1981年正式使用“主持人”一詞,自此之后主持人逐漸得到發展,最終形成專門的職業。隨著媒體行業的不斷發展和升級,主持人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我國最早的主持人在中央電視臺產生,在初始階段通過不斷的探索,為觀眾提供了《春晚》《為您服務》等優秀的節目。隨著主持人的普及,在20世紀90年代我國產生了大量的優秀主持人,該階段的主持人集采訪、編輯和播報于一身,相比起步階段“花瓶”形象,其對能力的要求明顯提升。這一時期的主持人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如倪萍、楊瀾等,其在節目中的重要性初步得到體現[2]。在20世紀90年代以后到融媒體時代中,對主持人有了更高的要求,受到融媒體時代的實時性影響,更加考驗主持人的反應能力和個人魅力,主持人對于節目也有了更大的影響,甚至能夠代表節目和引導節目流量的作用。以央視主持人朱廣權為例,通過幽默風趣的表達吸引了大量的觀眾,為嚴肅的新聞類節目有效增加播放量。
在以往的節目中,對主持人的要求相對較低,只要語言表述清晰并且長相標準即可,其在節目中主要起到報幕等簡單的作用。隨著節目的不斷發展和媒體行業的進步,主持人這一行業變得越發的標準化,對主持人的要求也在不斷提升,在能力上,需要其具有專門的主持人資格證;在作用上,需要具有貫通節目流程、把控節目進度、串聯節目情感等作用,其不僅要了解節目的具體情況,同時對觀眾的喜好和要求了然于心,在節目中利用自身獨特的魅力進行表達和宣傳,從而與節目達到互相成就的效果。
融媒體時代下,主持人不僅需要具備較為優秀的能力,同時需要具有正確的核心價值觀,在進行節目理解和表達的過程中,不僅為觀眾介紹節目內容,更要傳播正確的觀念,體現出情感和人文特點,從而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更多的觀眾,使節目質量得到提升。如在《天天向上》節目中,在每一環節結束后,主持人汪涵都能將中國文化和人文精神進行總結和宣傳,達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制片人是節目的生產制作人,對節目進行統籌和組建,對節目資源和資金成本進行計算和管理,在節目錄制后對節目進行后期制作和發行,對節目的全過程進行控制和管理。制片人對于節目具有重要的影響,需要對節目的品質負責。在融媒體時代下,為使節目能夠獲得更高的收視率,需要制片人具有一定的特點。首先,對市場較為了解。融媒體時代下借助互聯網能夠實現受眾無限化,因此需要對市場發展情況和受眾偏好具有較為深刻的了解,才能夠選擇更為受歡迎的劇本和想法,結合市場需求進行拍攝,以獲得良好的收視效果。
其次,良好的成本核算管理能力,節目拍攝過程中的費用消耗類型較多,因此需要具有較強的成本管理能力,對節目成本進行預估和控制,保障節目質量的同時提高節目質量。
最后,分辨能力強,制片人需要對節目參與人員進行選擇,并對節目作品進行選擇。在具有較強分辨能力時,能夠更高效的選擇和管理,從而提高節目質量。
制片人是節目的創始人和管理人,其與節目存在密不可分的關系,在實際的節目錄制過程中,需要憑借自身的能力對其進行調整和優化,提高對節目的把握效果,使節目效果得到凸顯[3]。制片人的能力和思維直接決定了節目的步調和風格,因此想要使節目質量得到保障,需要提升制片人的實際能力。
在融媒體發展的過程中,電視節目想要樹立獨特的風格,需要對其內部的設計和外在的表現進行調整。主持人兼制片人在發展的過程中,對于節目內涵來說,通過制片人提出創意和想法,構建節目風格和流程使整體節目內涵更加的充實。對于節目的外在表現而言,以主持人的個人魅力作為引導,結合節目的內涵進行展示,從而達到吸引觀眾的效果。主持人兼制片人共同作用下,能夠將節目內外進行融合,在提高內涵的同時,優化外在表現,統一提升得到更多的關注,從而使節目的風格得到更好的展現。如《實話實說》中,作為主持人兼制片人的崔永元,能夠根據節目的實際情況,搭配幽默的語言表達形式,構建更具風格的節目,使節目變得生動有趣且回味悠長。
使節目向品牌化發展,不僅能夠提高節目的知名度,同時能夠提高節目的實際效益。想要成功塑造節目品牌,一方面,需要主持人發揮其作用,與節目進行風格協調,幫助節目構建具有記憶點的名片[4]。如《天天向上》的汪涵,在不斷發展中,其身邊年輕的主持人在不斷變換,但更多的觀眾仍然認為有汪涵在的節目就是《天天向上》。《今夜百樂門》節目的主持人原本為金星,節目質量良好,受到觀眾的喜愛,產生了個性鮮明的品牌形象,但在更換主持人后,品牌形象被打破,受到觀眾的不喜,最后智能通過名字和主持人,改變為其他節目。由此可見,主持人對于節目品牌構建具有較為重要的作用,而制片人作為節目的控制人員,其不良的管理措施必然會對節目的質量產生破壞,因此這也為主持人兼制片人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間。在兼職作用下,避免主持人和制片人之間的矛盾,從而使品牌樹立更加穩固。
在主持人與制片人進行職能結合后,其能夠對節目進行最大程度上的控制和調整,使團隊工作目標更加統一,從而使節目團隊工作質量得到提升。主持人兼制片人的過程中,利用主持人對節目的深度理解來對節目進行管理,節目選題和指揮效果得到加強,由于兩種職能合并,有效縮短溝通時間,消除溝通矛盾,使節目的管理效率得到進一步強化。
融媒體環境下,網絡中的新觀點和新創意層出不窮,如何在豐富的網絡環境中,使節目實現發展,是每一個制片人需要面臨的問題,同時也是主持人的目標。主持人兼制片人在進行團隊構建的過程中,可以根據人才的實際特點進行選擇,構建高水平團隊,針對節目需求,選擇創業產業人才、專業技能人才、協調管理人才等,在人才的支持下,提升團隊的能力。良好的團隊能力不僅能夠優化節目質量,同時有利于創造相應的品牌效應,使品牌下的節目獲益[5]。如湖南電視團隊,湖南衛視近年來的發展非常快速,其中的節目制作水平也相對較高,在國內排名較為靠前,其內部的制片人重視執行力和效率,并且通過競聘上崗制度,有能力就能做制片人,這使得團隊整體處于積極的狀態,有利于促進團隊向高水平方向發展。而主持人兼制片人的未來發展過程中,通過提升主持人能力,使其向制片人方向發展,利用主持人優勢對團隊進行優化,能夠使團隊的品質得到深化,同時使節目的效果更加豐富。
主持人兼制片人能夠在更好的融媒體時代下以多樣化媒體途徑進行合理應用。融媒體時代對互聯網的應用越發廣泛,在無限空間和無限受眾的基礎上,主持人借助制片人職能特點,能夠加深與節目的聯系,幫助提高節目的內涵與質量。在電視節目中,主持人兼制片人往往對社會和節目核心具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從而使節目在內容上更加吸引觀眾,達到良好的節目效果。在互聯網節目中,制片人通過利用主持人的外表優勢和語言優勢,對節目進行宣傳和推廣,提高節目的認知度,從而提高節目的流量,促進節目的發展。在主持人兼制片人的情況下,根據媒體的特點進行節目調整,使節目的實際效果得到進一步提升。
主持人兼制片人的發展模式下,是將兩種職業進行高度融合發展,主持人與節目的表現形式的連接更加緊密,制作人則在節目的制作管理方面具有更大的話語權。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主持人向制片人方向發展相對較多,主持人在長時間主持節目的過程中,對節目的了解在不斷的增加,同時針對節目的發展,有更加清晰的想法,通過向制片人方向發展,能夠提高對節目的控制能力,使節目能夠根據自身的想法和創意執行,在進行節目主持的過程中,也能夠表達自身的真實想法,使節目的質量得到提升。制片人的工作模式并不固定,其想要對節目進行有效管理,需要對節目具有健全的了解,而主持人作為與節目共同存在的身份,其對于節目的了解更多,在主持人的基礎上進行制片管理,有利于結合節目的實際特點進行調整和提升,促進節目的不斷發展。
主持人向制片人方向發展,實現兼職管理對于節目來說具有一定的發展優勢,但其中仍存在一定的影響因素,主持人具有較為良好的表達能力,也更為了解節目,但缺乏對市場的了解,同時缺乏相應的管理能力,難免影響節目的整體制片管理效果。制片人需要具有較大的決策能力,能夠看清市場走向和節目的核心結構,才能通過管理促進節目發展。但該能力需要長時間積累,主持人兼職制片人,需要對自身能力進行全面的提升,從而滿足制片人工作需求。
由支持人發展成為制片人的案例不少,如崔永元、倪萍、趙忠祥等,在成為優秀主持人后,加強對節目了解的同時,對制片人工作內容進行識別和鍛煉,逐漸提升自身的能力,從而使其在成為制片人后能夠有效地提升整體節目的質量。我國目前仍為制片人為中心,在管理的過程中,往往制片人的想法與主持人之間存在問題,導致節目不能按照主持人的實際要求進行調整,嚴重影響整體的經濟效益和節目管理質量,在該環境下更應加強主持人兼制片人化發展,避免出現節目意識貫徹困難以及交流不暢的情況。
在融媒體時代下,想要使節目得到進一步提升,逐漸向國際化方向發展,首先應對節目團隊進行優化,降低主持人與制片人之間的矛盾,充分發揮主持人和制片人的職能優勢,拉進二者之間的聯系,進一步優化節目構建效果,形成節目的整體風格。主持人兼制片人在發展過程中,對于節目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但對于其個人的綜合素質和人格修養具有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其具有主持人的相關能力和個人的風格與魅力,同時需要具有較強的制片能力,能夠結合市場前景進行節目的策劃和管理,進一步優化整體的節目制作效果。
綜上所述,在融媒體背景下,主持人兼制片人將會是主要的職能發展方向職業,通過主持人與制片人職能的結合,達到“1+1>2”的效果,有利于促進節目的發展。我國目前的節目在創新能力和節目質量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發展空間,需要提高主持人的個人風格特點,提高品牌效果,同時優化節目管理和決策質量,促進節目的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