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非
臺灣出口大陸的產品因未完成重新注冊要求而接連被禁,影響層面之廣超過過去數波農漁產品被禁事件。不過蔡英文當局仍像從前一樣,只知道甩鍋大陸,凸顯其無計可施以及把農漁民及業者權益當成兩岸對抗工具的心態。
臺當局數據有假
臺灣《中國時報》11日注意到,大陸海關總署網站顯示,臺灣生產企業在飲料及冷凍飲晶類別中,346項注冊編碼有123項顯示為“暫停進口”狀態,包括11種酒類,如金門高粱、臺灣啤酒、金車嘻瑪蘭威士忌等指標性商品。臺“財政部”統計顯示,2021年臺灣飲料、酒類與醋出口到大陸及香港的金額大約是3.37億美元,占整體飲料、酒類與醋出口總額超過六成;今年頭11個月出口到大陸及香港也有1.43億美元,占比超過四成,產業沖擊非常大。
臺“行政院”稱,當局從去年10月起陸續協助出口大陸食品企業提交3232件補件資料,目前仍有2409件被列為“注冊不合格且未告知理由”,比例高達74.5%,以餅干糖果、飲料、水產品二類受影響最大。金酒公司稱,將于一至兩周內以最快速度完成文件更新,目前金酒廈門子公司各銷售網絡庫存量仍足,暫不影響業務及營運。
臺媒稱,根據“食藥署”日前的說法,島內出口大陸食品業者有3000多家,但提出注冊需求的僅1000多家,現在“行政院”卻宣稱協助企業遞件已達3000多件數據明顯有假,被外界質疑是急著撇清對當局“怠惰不作為”的批評。此前,臺灣多種水產品被禁。島內數據顯示,2021年臺灣整體水產品輸出大陸計14.8萬噸,金額達83億元新臺幣,占整體外銷量與金額比重分別為21.8%及17.4%Z受影響魚種輸出量及占比分別為:魷魚7.5萬噸、67.8%;秋刀魚1.8萬噸、25.3%;牛仔魚7029噸、73.9%。除水產品外,蜂產品(15家)、食用谷物(23家)、未烘焙咖啡豆(53家)、茶葉(46家)也被大陸暫停進口。
這算什么“突案”?
事件爰生后,蔡英文指責大陸“以突襲方式”讓臺灣出口水產品受阻,“行政院長蘇貞昌說什么“又來了”,聲稱大陸違反世界貿易組織(WTO)規范,“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揚言不排除向WTO申訴。《聯合報》11日稱,這些話似乎“義正辭嚴”,卻是色厲內荏。在大陸禁臺灣菠蘿、釋迦、石斑魚等農漁產品進口時,陳吉伸每次都必稱向,WTO申訴,至于蔡英文的“突襲說”、蘇貞昌指責“違背國際貿易慣例”也與石斑魚遭禁時的臺詞一模一樣,連臺詞都懶得多想。
那么,大陸的做法到底是不是“突襲”?《聯合報》 直言,堯其此次水產品被禁要怪罪對岸“突襲”,實屬荒謬。大陸要求所有輸入食品必須重新注冊的規定去年4月就已公布,今年1月1日起'生效,補件期限是今年8月底。公布新規至今已20個月,從生效迄今也有11個月,補件期限也已超過3個月,這算是什么樣的“突襲”?而且大陸新規就是經由WTO通報會員,陳吉仲憑什么向WTO申訴?何況大陸此項規定,對象是所有國家和地區,并非只針對臺灣。文章說,日本收到逋知后,去年8月公開協助業者進行注冊,因此日本業者并未受到沖擊。反觀臺灣,雖然也在去年10月啟動協助業者重新注冊的機制,最后卻只有一家注冊成功。
這家全臺唯一注冊成功的食品公司是味一。業者低調表示,他就是照著流程走,先下載官方表格,接著依內容對工廠所在地、品項原料、設備、水流動向等問題如實填寫,再送件審查,如此而已,“味一只是家小小工廠;并沒有特殊關系”。酒類方面,馬祖酒廠以及彰化、臺中和高雄等地民營酒商,此次也順利出口至大陸。
“接下來還要班班吃什么”
馬英九表示,臺灣與大陸簽署23個協議,其中有一個是農產品檢疫與檢驗協議,臺灣應該根據此協議要求跟大陸協商,“可是我沒有看到農委會做這個動作”。既然已經有現成的管道,民進黨當局為什么不用?國民黨主席朱立倫11日痛批民進黨,“遇到問題除了譴責,還會做什么?”只會要求“班班吃石斑、班班吃秋刀”嗎,請問你們接下來還要班班吃什么。
海峽兩岸經貿交流協會秘書長鄧岱賢11日撰文稱,大陸按照相關規定,要求全世界包含臺灣在內,輸入產品更新注冊信息,審核通過的企業一直對大陸保持正常出口,這完全符合大陸對全世界的規定。
粉專“政客爽”在臉書稱,從大陸公告一年半以來,民進黨全黨上下全部都在拼公投、選舉,就是不記得好好輔導農漁業者去注冊登記,結果受害的都是最支持民進黨的南部農漁民。《聯合報》11日發表社論稱,蔡英文當局只會嘖政治口水,卻無法防患于未然,更提不出亡羊補牢的具體辦法。官員除了說狠話來掩飾無能和心虛外,人民還能期待蔡當局解決什么問題嗎? ▲
環球時報202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