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春梅 付麗文 江西科技學院
在當下新時代發展的教育事業當中,各個專業學科都開始得到不同形式的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是國家當前最重視的專業之一,本文主要研究高校課程中思政教育與食品文化的融合發展。食品文化本就是我國傳統文化之一,其中不僅包括古人對于食品科技追求的智慧,同時也擁有許多思政元素。由此可見,將食品文化當中的思政元素運用到當前思政教育專業當中,通過提出有效的措施來促進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發展,是當下發展的趨勢之一。
高職院校在中國的教育系統之中,一直都是培養應用型的人才,在這個過程中要不斷滿足社會發展的一系列需求。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地重視在新時代的教育事業當中,為學生開設專業化的課堂,幫助學生更好地注重課程實踐,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成為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在現階段,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的過程之中,我們需要更多地幫助學生成長為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在現階段的食品文化當中進行道德追求。從該角度分析,將食品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政教育中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另外,從科學的角度出發,絕大多數學科教育在發展過程當中都會和其他相關的專業有一定的聯系,這也是當下國家重視學科融合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來說,只有跟隨新時代發展的腳步,才能夠穩步發展自身的空間和道路。在了解到食品文化當中存在豐富的思政元素以后就可以將其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進行融合發展。從教育方式的角度出發,這本就是一種創新,可以在融合過程中發現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讓教師群體能夠在食品文化的影響下對當前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標準。在食品專業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地通過課程思政教育,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養。教師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自古以來,教師一直都是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建設者。對于學生群體來說,針對教師在課堂上的表現,都會存在一些行為上的認知和模仿行為,并且教師的價值觀念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走向相同的道路。由此可見,只有教師能夠選擇價值觀念上的方向,才能夠更好地通過自身的榜樣作用對學生進行引導。那么,就需要教師在自身發展的過程當中將兩者的定位進行認知,并且找到融合發展的關鍵。無論是行動層面上還是思想層面上,都必須正確認識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自身的作用。對于當前思想政治專業的教師來說,就需要了解食品文化當中的思政元素,將理論和實踐進行統一,落實到教學當中。
在當下的研究當中,對于食品文化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從傳統文化的角度去進行探索,在提出食品文化與思想政治專業進行融合發展的要求之下,就需要找到兩者融合的關鍵,將食品文化當中的思政元素運用到課程教育當中。在沒有對食品文化進行了解的情況下,就無法了解到兩者融合的關鍵。因此,對于思想政治專業的教師來說,首先就應該去當地有名的小吃店進行走訪,在了解地方文化美食的同時,探究食品文化的淵源,并在走訪過程當中記錄自身的感受,將其運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挖掘上。在互聯網信息時代的當下,自媒體行業的發展逐漸涌現出許多優秀的中國美食博主,教師可以針對這些博主的視頻進行觀看,找到其中相關的思政元素。在了解到這些思想內涵以及理論知識底蘊以后,教師也需要將自身的知識賦予實踐之中,自己制作中華美食,感受食品文化當中的思政元素,最后運用到自身的教學活動當中。
針對食品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融合途徑進行探索,不能只是一味地重視食品文化當中的知識,必須了解兩者融合的關鍵。假設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老師將自身的教學重點放到食品文化當中,那么只會得到本末倒置的效果。因此,想要促進兩者融合,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就必須在了解食品文化相關知識以后,也對自身的思想政治課程有所理解。假設教育者沒有去理解兩者在研究過程當中的結合點,就無法完成融合發展。
如果只是單獨地對兩者的學科領域進行觀察,很難找到兩者在發展過程當中存在的共通性。由此可見,在進行融合教學以后就不能只是按照傳統的課程標準來進行。首先,要發現兩者在發展過程當中的特點,根據這些特點在融合發展過程當中建立一種全新的課程標準,在能夠保證按照標準來進行課堂設置的前提下,將兩類學科的知識貫徹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其次,在進行課堂準備以及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必須明確當前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為基礎來進行,并且需要了解到該課程教學能夠給學生帶來怎樣的思想觀念引導。在確定主題以后,才能夠去選用相關的食品文化內容,讓學生了解相應的思想政治知識和精神。比如:在針對長征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專題當中,就需要通過當時紅軍戰士食品的照片以及缺乏食物的狀況,讓學生感受到長征精神背后的內涵。最后,在整體的思想政治教學課堂當中,必須將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融合發展和整合,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能夠明白食品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關鍵所在。
食品安全與思想政治專業的融合發展必須在全新的教學方法之上才能夠體現出融合發展的重要作用。一方面需要了解食品文化的傳統教育方式以及思想政治專業教學的教學方式,將兩者的特點進行統一;另一方面也需要對當下的教學工具和教學資源進行更新,將教學資源進行整合,教學工具的使用也應該跟隨時代的步伐,通過多媒體教學的工具來進行?;ヂ摼W技術的成熟以及移動設備的興起,讓網上的各種優質資源都能夠在學生通過相應設備的連接下去進行使用。那么對于教師來說,就可以在每節課后對學生提出一個要求,提前查閱下節課的相關知識,其中就包括食品文化知識和思想政治教學的知識。思想政治理論對于大部分的學生而言是比較難以理解的,而自古以來都是民以食為天,所以食品文化一般能夠被人們普遍理解。對于思想政治專業的教師來說,就可以通過對食品文化的簡單理解,帶動學生去理解思政理論。目前最為簡便的方式,就是通過將各種食品制作的視頻引入課堂進行播放。通過視頻的解答方式引導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程內容進行理解。例如:播放李子柒的中華傳統美食制作視頻,引導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思考,帶領學生了解其中的思政元素,然后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后進行食品的制作,感受其中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所帶來的快樂與思政知識。而與家人一起完成這一獨特的任務,既能夠強化學生對于中國的熱愛,也能夠讓學生熱愛家庭、親近家人,這也是一種獨特的思政教育。


在現階段的食品文化教育教學課堂之中,我們應該更多地借鑒“四川教育”的平臺。在食品安全、文化教育的教學過程之中,我們應該更多地借鑒“撫順教育”平臺的建議,幫助學生更好地通過這樣的線上教育平臺,進行食品文化的學習。通過傳統的線下的教育教學開展,我們不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去提高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能力,但是現階段的教育教學已經由線下轉移到了線上,我們在這個過程之中就需要不斷地去幫助學生更好地利用現階段的教育教學資源,幫助學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思維方法和思維能力。在目前高校的教育投入當中,高校應該更多地注重現階段的一系列教育教學方式的轉化,幫助學生更多地在這個環節當中去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和專業能力。在自習食品課程安排的過程之中,我們需要更多地結合現階段的教育教學需求,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幫助教師來提高教學質量,不斷地在這個過程之中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融。
學科專業教學的改革以及融合發展,不僅僅只是針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改革,也需要在全新的考核標準之下形成一套全新的學科教學體系。針對食品安全和思想政治專業的融合發展,要進行考核,就不能夠按照原本傳統的考核方式和標準來進行。一方面必須考慮到兩者融合過程當中存在的特殊性;另一方面也需要對傳統的應試教育考核標準進行改革。傳統應試教育只是按照最終考核來進行評判,現在大部分的高校都開始通過過程式的考核方式對學生的行為標準進行判斷,因此對于兩者融合發展的考核制度來說,首先就必須將兩種考核方式進行融合。首先,過程性考核對于兩者融合發展的考核來說,只有在針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記錄和考核評價的情況下,才能夠了解到學生具體的學習效果。這就需要教師去關注和重視學生平時的表現以及對于這種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當中的理解程度。
其次,在結果思考方式當中也應該出一些新穎的題目,不僅能夠針對學生思想上能否去進行變通有所考驗,同時也能夠觀察到學生思想上是否存在一定的偏差。如果根據實體存在的題目和選擇表現去觀察學生,只是關注到食品文化方面的學習,那么教師須根據這一次考核結果來對學生教學進行改革。
最后,教師也需要通過實踐報告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考查,讓學生從自己的角度去進行自我評價,形成一份報告。在實踐報告的考核方式當中就能夠了解到學生在兩者融合的學習過程當中能否找到相應的知識點,再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兩者融合發展的途徑進行探索,這樣才能能夠找到更加有利的發展途徑。
思政教育專業的授課內容立足于以往與現在的各類思想政治教育,就其表面來看,與食品文化沒有任何的關聯,但若從思政教育和中國食品文化的本質來看,兩者又有著密切的關聯。我國傳統文化當中本就包含食品文化,它不僅反映了過去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同時對于當下的人們來說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教育意義。即使在當下能夠發現食品文化當中存在許多思政元素,但是兩者無論是從學科門類還是所處的領域都是差距較大的方向。針對兩者的融合發展,在求同存異的探索過程當中也應該了解到相應途徑的尋找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必須了解到相關教師在這個過程當中促進兩者融合的積極作用,不僅能夠對當前的思想政治專業老師進行考察,同時也要求教師學習更多和食品文化相關的知識。另一方面,兩者融合過程當中也需要形成學科融合的教學體系和新的課堂標準、教學方法和考核標準。只有這樣,食品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融合發展才能夠為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提供新的視角,促進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