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許丹 張慧平 江西科技學院
思政教育是高校眾多知識教育中的精神教育,是塑造學生靈魂的工程,穿插于整個教育過程,發揮著立德樹人的基礎作用。食品安全教育是近年來外賣行業、流動攤位、街道小吃等越來越流行背景下所需要的飲食知識教導。食品安全影響著人的身體健康,將食品教育和思政教育融合起來,既能夠豐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形式和內容,又能夠向學生傳授關于食品安全意識方面的知識,促進學生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
食品安全問題不容小覷,對國家的繁榮發展,對人類社會的穩定,對個人的身體健康都有著重大的影響。近年來,在食品方面發生的安全問題越來越多,引發了社會的高度關注。在此環境下,國家推進有關食品安全的法律建設,為人民提供了食品安全保障。除了要從國家法律層面著手,同時也應該加強我國公民的思想教育,高校作為培養青年人才的重要基地,理應擔當起食品安全教育的社會責任,積極推進食品安全教育宣傳,并將其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創新教育模式,為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識做貢獻。
高校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目的是向學生傳播正確的思想觀念。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就目前來說是各大高校的基礎課程,是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文明教育的主要路徑。食品安全教育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規劃為思想教育,學生提高了食品安全意識之后,在今后的食品選擇方面會更加慎重,對他們的身體健康有利。因此,將食品安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既能夠引領學生增強食品安全意識,又能推進學生思想品德培育,是很好的教學模式創新。當前,食品安全問題在我國引發的事件越來越多。食品安全問題包括日常主食、零食、飲料等方面的安全。由于外賣行業的迅速發展,人們越來越依賴外賣送餐,導致食品安全問題越發頻繁。發生食品安全問題的原因有:餐飲店衛生不達標、食材不新鮮、使用添加劑和防腐劑等。國內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研究較為深入,其中,將食品安全教育融入到課堂思政教育環節最為關鍵,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將思想政治教育和食品安全教育融合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教學模式構建不完善或不成熟,都會影響教育的效率。因此,發現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解決方案,是當下工作的重點。
首先,有利于推動我國餐飲行業、食品企業的健康發展,推動中國經濟增長。人類的生存離不開食物,食物的產生有完善的產業鏈,將思想政治教育和食品安全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可以提高學生步入社會之后,對企業管理運營和開創時的食品安全意識。其次,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有利于保障中國公民的身心健康。食品安全出現問題,直接影響人們的生活,要么受到食品安全隱患的影響,要么對食品安全產生懷疑。高校將食品安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既可以加強學生對食品選擇方面的安全意識,又能引導食品企業建立更好的安全控制制度。如此一來,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意識得到了提高,健康的綠色消費行為就會流行,實現社會與個人雙贏。最后,對推動食品企業轉型升級也有重要作用。在衣食住行方面,人們對食品的消費需求是最大的。在日常生活中,占據著較大的支出比例,也是食品企業不斷發展的主要原因。而將思政教育和食品安全教育結合起來,既能夠加強學生思維的整體發展,也能夠將重點放在細小的食品安全問題上。基于此,高校思想政治和食品安全教育融合的創新教育模式,必然能夠推動社會發展,提高食品企業影響,加強企業品牌打造力度,提升其市場競爭力。同時,也能提高中國群眾的安全意識,提高人們生活的幸福指數。另外,也能夠推動企業實行綠色經營和管理模式,創新改革生產制度,在控制生產成本的同時實現自身的進步,跟上時代的發展,實現綠色發展。
總的來說,思想政治教育和食品安全教育的關系在于:思政教育是食品安全教育的基礎。只有在良好的思政教育形勢下,才能推動食品安全教育。因此,高校在進行思政教育和食品安全教育的創新融合時,可以通過政治理論、思想方面內容的講解,為食品安全教育提供好的指導。食品安全教育環節,教師通過思政教育和食品安全知識傳授,能夠為學生傳遞社會價值,致使學生重視食品安全教育,并轉變其觀念,改變其行為,徹底將食品安全理念貫徹到現實生活中。此外,食品安全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因為食品安全教育的內容不僅包括食品的選擇,還包括營養理念。食物是提供人類營養、維持生命的主要渠道,培養食品營養的意識是人民生活的重點。教師可以在思政課程中,融入食品安全的觀念,包括理論講解和實踐活動,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作用。
關于高校思政教育和食品安全教育融合的現狀,存在以下問題,包括:第一,缺乏明確的教育組織。高校思政教育和食品安全教育從本質上來說屬于兩個課程,有不同的教師來展開教學,但基于思政教育和食品安全教育融合創新機制建設,高校缺乏明確的教育群體,不知道應該由思政教師還是食品安全教育教師實施二者融合活動,以至于教學的界限不夠明了,教學內容的安排也過于寬泛,一邊教思想政治內容,另一邊教食品安全內容,以至于無法做到有效融合。第二,缺乏多方主體協助配合。高校教育活動中,合格的師資隊伍是推進協同育人的重要因素,但結合當前高校的管理情況來看,在管理范疇和管理主體方面缺乏具有邊界意義的規范,具體表現在缺乏完善的融合體系和忽視教師是主要教育群體兩方面。教學環節中,現有的融合情況也只是將思想政治教育和食品安全教育放在同一課堂進行理論講解,并沒有做到有機融合,導致教學效果不明顯,思想政治觀念和食品安全意識傳播不明顯,降低了高校育人的作用。所以,高校要把重心放在提高認識上,充分認識其中的問題所在,確定相對應的職責范圍和主體責任,這樣才能做好后續教育傳播工作的開展。第三,高校在考核評價機制的建設中,考核標準片面化,過于重視學生的分數,并將其作為最終的檢驗結果,以致于對學生思想政治、食品安全意識的考核流于形式。因此,學生平時在教學過程中的表現、學生的課堂反饋,都應該作為最終的評價因素。第四,教學內容過于機械化。現階段,高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食品安全教育融合時,采用的方式是機械式的知識口播,機械地將食品安全政策作為理論知識帶入課堂,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沒有真正了解其中的價值和意義,更缺乏思想層面的引導。第五,教學模式缺乏創新,整個課堂氣氛較為沉悶,以致于學生對食品安全問題的學習積極性逐漸下降,這無疑對教學的進展有阻礙,教學效果不理想,教學目標也無法實現。

高校在進行思政和食品安全理念創新融合教育時,可以將食品安全理念作為培養目標,將思想政治教育作為內在理念,協同專業內其他教師主體,包括思政教師、專業課任課老師、后勤管理部門、宣傳部門教學任務安排等方面,積極做好合作準備,并展開外部教育主體的合作統籌,通過共同協作來推進思想政治教育和食品安全教育的創新融合。基于融合的基礎準備,高校應該建設完善的協同育人策略,例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加強育人模式構建,從學習評估機制、激勵制度、教學規劃方案、管理制度、學習評價制度等方面著手,并根據實際的教學目標來安排教學活動,創造能夠做好協同育人的聯動體系。其中,思政教師是協同育人的實施者,校方領導、黨委組織作為統籌方,根據實際情況和學生特點來協同育人,同時也要安排相關管理人員定期考察教學效果,獲得教學反饋。例如,高校可以加強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知識的宣傳,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增強法治觀念,強化其了解食品安全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進而建立政治認同感。
教育基金的設立,使思想政治教育和食品安全教育的融合發展有基本的資金扶持,對于工作表現良好的教育者可以適當地給予基金鼓勵,激勵其他教育工作者加強教學動力,主動投身于思想政治教育和食品安全教育融合的有效課程建設中。教學內容方面,要將二者有機整合、互相滲透。從學科分類上來看,思想政治教育和食品安全教育是兩種不同的教學內容,如若只是硬生生地將二者強拉到同一節課上來教學,會造成二者都不深入的情況,所以要從課程安排著手,根據思想政治和食品安全知識的內容和課程體系特點來規劃,深度推動二者的有效融合,打造協同教育模式。專門教育基金的設立能夠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設置其他的獎勵機制,達到教學目標時可給予獎勵。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內容的創新融合:第一,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現階段,中國食品的發展規模正在不斷壯大,西方某些國家為了謀求自己的利益,對我國食品行業的發展做出了蓄意破壞的行為,使得我國食品經濟的發展受到制約,對我國的食品行業發展造成了負面影響。針對上述事件,教師可通過舉例的方式講述給學生聽,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加強其對食品安全事件的認識。第二,加強誠信教育。誠信是每個行業得以發展的前提,食品行業也是如此。了解了現階段出現的一系列食品安全問題的原因之后不難發現,食品安全出現問題的根源是缺乏誠信。有些商家為了謀取自己的利益,制造了一些假的商品和虛假宣傳,在消費者還沒有意識到受騙的情況下,欺詐消費者,最終導致食品安全事件發生。鑒于此,高校教育者在進行食品安全教育時,可以從誠信教育著手,引導學生學會用辯證法去分析食品安全問題,加深誠信觀念。
思維方式的創新融合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食品安全教育創新融合的前提。教師需充分發揮思政育人的功能,結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這門課程,引導學生運用系統、全面、辯證等思維方式,全方位、不同角度看待食品安全問題,可以從我國食品行業的歷史發展角度來研究食品安全問題。縱觀我國不同年代在食品產業發展方面的特點,以此來落實融合措施。思維創新的融合是雙向的,既是教師在安排教學時的思維創新,也是教師在課堂通過教學手段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更新。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各行業的競爭都非常激烈,如若不加強學生的思維創新,必將被時代所淘汰,可見思維創新的重要性,不僅在于學習思政和食品安全知識。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的重要途徑,其功能不僅能夠傳播理論知識和正確的思想,還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提升學生的價值判斷能力,同時也能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增強社會責任感。結合當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食品安全教育融合情況來看,采用的教學方式仍是傳統的課堂式教學,不符合時代需求,需要創新優化教學模式。新型教學模式可以積極將互聯網技術引入課程教學中來,拓展課堂教學手段,將互聯網上的教學資源作為拓展的學習資源,創建新的教學模式,豐富學習內容。另外,從教學內容來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教學中可以融入食品安全教育。實踐是深化理論知識的關鍵,傳播理論知識的最終目的還是要落實在實踐活動中。因此,抓住思政實踐教學,融合食品安全教育非常重要。辯論賽、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等都可作為教學實踐活動來實施。為了贏得比賽,學生會充分調動學習的主動性,搜索各種資料,深究其中含義,為贏得比賽做準備。高校還可以組織學生創建實驗小組,利用課余時間對學校附近的食品安全情況做調查,銜接理論和實際,從而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強化食品安全規范行為認可。
總而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食品安全教育的創新融合,有助于加強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深化思想政治理念。食品安全意識的植根是長久性的,只有建立正確的食品安全觀念,學生在今后的食品選擇中,才會有安全意識,加強防范,人們的身體健康才能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