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12月11日文章,原題:華盛頓不會通過半導體制裁削弱中國軍事10月份,拜登政府對中國實施出口管制,禁止向中國銷售尖端芯片、制造這些芯片所需的先進設備以及來自美國的半導體專業知識。從自動駕駛汽車到高超音速武器系統,先進半導體非常重要。芯片對于國防工業和未來技術而言必不可少。拜登政府的目標是將中國的半導體凍結在2022年的水平,并遏制其軍事發展。
新的管控措施利用中國在培養人才與研究方面的短板。雖然短期來看效果明顯,但由此認定該措施將多年阻礙中國發展將是錯誤的。既然先進半導體對國防至關重要,北京定會采取“舉國之力”的方式,將國家資源投入該行業,許多工程師和計算機專家很可能會被分配到半導體設計和制造部門。
美國的出曰管制不會削弱中國軍隊。根據蘭德公司2022年的報告,中國軍事系統依靠的是中國自己制造的較老式且不太復雜的芯片,美國出口管制對此不會有影響。如果中國需要更先進的人工智能驅動的武器系統芯片,它很可能會自己生產,即使成本非常高。許多半導體行業專家一致認為,中國擁有生產尖端芯片的技術能力,但缺乏擴大生產規模的商業能力。這意味著美國的禁令對中國的武器系統影響較小,而會阻礙民用發展,例如自動駕駛汽車。
美國半導體公司也不會毫發無損,因為許多公司都將中國作為其最大的市場。中國占英特爾銷售額的27%,泛林集團的31%,應用材料公司的33%。應用材料公司和英偉達均預計新出口管制措施將使其下_季度銷售額減少4億美元(即分別減少6%和7%)。泛林集團則預計這些管制措施將使其2023年銷售額減少25億美元(15%)。上述銷售額的減少發生在美國半導體行業的特別“困難時期”,該行業正在經歷收入下降和投入成本增加。據估計,美國制裁對西方半導體行業的研發和資本投資造成的損害將超過華盛頓對半導體行業補貼的5倍或更多。
鑒于中國芯片嚴重依賴外國技術,針鋒相對地報復華盛頓并非中國的選擇。中國可能不會公開報復,而是尋求美國芯片技術的替代品。美國的芯片管制是一項獨立的政策,還是預示著要實施更廣泛的高科技行業制裁,目前尚不清楚。在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前夕,許多共和黨人將會呼吁加大管制措施。在最近的G20峰會上,拜登與中國領導人會面時試圖平息美中之間的敵意。不過,除非抵抗住美國“對華鷹派”的呼吁,否則他可能會被拖入第二次冷戰。▲(作者蓋瑞?克來德?赫夫保爾等,劉長煌譯)
環球時報202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