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瓊,黃 慶,張海峰
(1.廣西中醫藥大學賽恩斯新醫藥學院,廣西南寧,530222;2.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廣西南寧,530023)
生理學是研究生命邏輯的一門醫學課程,它上連臨床課程,下連醫學基礎課程,在醫學課程體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醫學生學好生理學知識,對后續課程如病理生理學、藥理學的學習有很大幫助。同時,生理學又是一門較難學習的課程,具有理論知識豐富、內容抽象、機制難懂等特點,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存在學習興趣低、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厭學的問題。[1]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需要嘗試引進新的教學法,幫助學生學懂、學好生理學。
雨課堂是一種新型免費的教學工具,實現了課前、課中和課后的有機結合,有助于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率,促進師生及生生間的交流互動,解決學生學習數據收集不完整的問題。[2-3]我國有不少院校在各學科教學中嘗試開展了雨課堂教學,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積累了一定的經驗與方法。例如,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在八年制醫學整合課程生理學教學中,基于雨課堂開展了混合式創新教學,教學效果評估顯示,雨課堂在提升第一課堂質量中具有重要作用。[4]本研究探討如何在生理學教學中應用雨課堂,以期促進師生互動,提高生理學教學質量,為其他醫學基礎課程改革提供借鑒。
以廣西中醫藥大學賽恩斯新醫藥學院2021級中醫學專業3班和4班學生為研究對象:3班(103人)采用傳統教學法,設為對照組;4班(105人)應用雨課堂,設為實驗組。兩組學生的授課工作由同一名教師完成,教學時間為一個學期。兩組學生的前測成績無顯著差異,便于分析比較。
1.教材
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和中醫學專業培養要求,教材選用趙鐵建主編的《中西醫結合生理學》(第2版),實驗指導書選用廣西中醫藥大學自編《生理學實驗》(第4版)。
2.教學前準備
在正式進行教學前,生理學教研室統一組織教師參加雨課堂使用專業培訓,確保教師對雨課堂相關功能和使用方法有明確認識。教師根據學校中醫學專業的教學目標、學生前期知識背景等情況制訂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案、課件及學習視頻均與所授知識緊密相關,以加深學生對課本理論知識的理解、記憶,并進一步與現實生活現象相聯系。
1.實驗組
實驗組在傳統教學法的基礎上應用雨課堂,下文以第六章第二節“消化道各段的消化功能”為例說明具體實施過程。
課前,教師將制作好的多媒體課件和教學視頻上傳至雨課堂,并提前一周發給學生預習。同時,推送與本次課程相關的練習題,包括單選題、配伍題、名詞解釋、簡答題等。另外,把與胃液的成分及其作用有關的自制微課視頻發給學生,并布置相關的預習作業:(1)當胃壁被暴露在胃酸與胃蛋白酶存在的惡劣環境中時,會被胃液自我消化嗎?為什么?(2)臨床上缺鐵、缺鈣時,醫生除了開鐵劑、鈣劑,還開維生素C,為什么?這些作業可以將生理學知識與生活現象、臨床疾病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的發散思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檢驗學生的自學能力。通過雨課堂,教師可知曉學生的課前預習完成情況,并據此進行學情分析、診斷,有針對性地優化教學方案。
課中,教師通過雨課堂開啟授課,將多媒體課件同步發布至學生的手機端,學生可針對每部分課件標記“懂”或“不懂”,以便課后繼續復習。教師可以動態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對學生不懂的知識點,再次重點講授。每個章節內容講授結束后,教師將提前準備好的相應習題通過雨課堂發布給學生,簡單的題目一般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2—3min)內作答或隨機抽取回答。這有利于提高教師與學生的課堂互動性,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增強學生的思考、分析能力,以此檢測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成就感。教師可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和授課重難點。
課后,教師通過雨課堂獲得課堂教學相關數據,如學生到課率、班級答題情況、學生個人答題情況等,并依此進行課堂教學效果分析。教師在課后可通過雨課堂發送相關的課后習題,加強學生對課堂內容的復習鞏固,幫助學生查漏補缺,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學生也可通過雨課堂給教師留言。教師可根據學生反饋的答題易錯點、難點及問題進行重點解析,并對排名靠后的10名學生進行個別跟蹤觀察和重點輔導,實現精準教學。
2.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教師結合多媒體課件進行授課,除課堂教學外,未在課上設置檢驗學生知識掌握情況的習題,也未額外布置復習或預習任務。
1.考試成績
在考試成績獲取上,本研究采用教考分離法。理論考試方面,在授課結束三周后,教師采用教研室其他有經驗的生理學教師設計的期末考試試卷考核兩組學生,考核方式為閉卷,以百分制計算。實驗考試方面,以“兔子耳緣靜脈麻醉與頸總動脈插管”考核學生。
2.問卷調查
自編調查問卷了解實驗組學生對雨課堂教學法的評價及認同情況,主要內容包括對雨課堂的主觀感受、對教師教學的滿意度等。學生在線填寫問卷,問卷回收有效率為100%。
3.雨課堂后臺數據
收集并分析雨課堂后臺數據,重點分析學生的預習情況和課中表現。
分析兩組學生的考試成績和及格率,結果如表1所示。無論是理論考試還是實驗考試,實驗組的考試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且實驗組的及格率也高于對照組。

表1 兩組考試成績和及格率比較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90%的學生認為雨課堂可以調動他們自主獲取知識的積極性,82%的學生認為雨課堂可以提高他們的溝通表達能力,85%的學生認為雨課堂可以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74%的學生認為雨課堂可以提升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傮w來看,83%的學生對雨課堂應用于生理學教學是認可的。
1.課前預習
根據雨課堂后臺數據,94%的學生能在規定時間(課堂前12h)內完成預習任務,80%的學生會在預習中標注要在課堂上提問的難懂問題。
2.課中表現
根據雨課堂后臺數據,91%的學生會通過雨課堂與教師互動,95%的學生能夠完成教師課上插入的在線小測試,75%的學生會在討論區或留言區與教師交流,每次課(4學時/次課)學生發的彈幕總條數大于300條。
生理學是一門實驗性科學,主要研究生物體的正常功能活動、發生機制及調節。但是,機體功能活動的發生機制及內外環境改變后機體所做的調節較為復雜,抽象難懂。而生理學的授課主要在大一下學期,學生在該階段剛開始接觸醫學知識,基礎知識較為薄弱,甚至有些學生在課前未學習過組織學與胚胎學等前期課程。這種狀況容易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低、學習困難,甚至產生抵觸心理。這些因素不利于生理學教學活動的開展。因此,生理學教學需選擇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利用網絡技術與資源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逐漸被應用于教學改革。本研究發現,將雨課堂應用于生理學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師生互動;可以全面收集學生的學習信息,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方法;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素材,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生理學教學多為大班授課,且課時較為緊張,在傳統教學法下,教師較難顧及每名學生,學生多以被動接受的狀態進行學習,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同時,課堂缺乏有效互動,教師拋出問題后常出現“自問自答”的尷尬局面。應用雨課堂后,教師可在講完一個章節的知識后,將提前準備好的習題發布給學生限時作答或隨機抽取回答。雨課堂還可以發送彈幕,這種教學方式可以給學生帶來與眾不同的課堂體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更多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增強師生互動。
在傳統教學法下,教師較難跟蹤和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多是通過課堂提問和課后作業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而雨課堂可以被視為一個大型數據資料庫,可動態收集學生課前、課中、課后的學習數據,全面提供學生學習進度的綜合視圖,如學生對資料的使用、訪問日志、互動足跡等。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課前預習數據,調整教學計劃,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可根據學生的課中表現數據,在課后結合生活現象以音視頻的方式進一步分析教學重難點;可根據學生課后的答題情況獲取教學效果反饋,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和重難點。
借助雨課堂,教師可在課前將目標課件、微視頻及預習作業推送給學生,幫助學生在課上有針對性地聽課;教師可在課后發送課后習題,幫助學生加強對課堂內容的復習鞏固,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對課后習題的設置,教師要注意習題內容與生活實際的聯系。例如,在第五章“呼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設置“荷葉上的小水珠為什么是球形的”這一與生活緊密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增強學生的應用能力。
不過,生理學教學應用雨課堂還存在以下問題需要解決:雨課堂現有教學資源較少,不能滿足課堂教學需求,教師在課后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整理、制作教學資源,導致教師的備課時間縮短;雨課堂上的課件目前還不能下載;雨課堂對教學規模有一定要求,人數過多會影響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