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剛 YANG Gang
(北京鐵城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北京 100855)
地鐵在城市中應用較為廣泛,是人們的主要出行方式。隨著地鐵線路的增加,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緊鄰既有隧道的工程難題,為地鐵工程施工造成較大的阻礙。深基坑是地鐵工程中的關鍵工程,施工過程中會對周圍建筑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1]。如果不能在施工過程中進行良好的安全管理,勢必會對上層建筑、周圍建筑,乃至整個地鐵工程造成影響,嚴重者甚至會危害到人身財產安全[2]。深基坑施工工序較為復雜,危險性較高,合理的安全管理體系與合理施工技術,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在進行地鐵深基坑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對深基坑進行風險識別、風險評估,以及風險控制,以此提升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風險管理是在工程項目存在已知風險的前提下,在風險環境中將損失降到最低的過程。此過程中,需要對風險進行辨識——評估——控制等步驟,為項目提供最為安全的施工方案[3]。在實際工程施工過程中,可能風險與實際風險存在較大的區別,可能風險是可能存在的風險,能夠預料到并對其進行預防;實際風險是施工過程中出現的未知風險,發生概率較低,但風險的危害性較高[4]。本文主要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上,針對深基坑施工的風險,進行施工安全管理。通過辨識實際風險,評估可能風險,控制風險等步驟,真正意義上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地鐵深基坑施工的安全管理涉及全周期,對風險的辨識至關重要。本文主要考慮施工前勘查、施工方案設計、施工過程監管等三個階段[5]。在上述三個階段中的風險源為技術風險,周邊建筑、周邊管線、不良地質條件作為環境風險。根據上述風險分解情況,本文將深基坑作業進行結構分解,如圖1所示。
如圖1所示,施工過程中,支護結構、基坑開挖、支撐結構、主體施工過程中均存在風險。按照周邊環境風險來看,施工降水對施工方案設計與周圍建筑勘查造成風險;開挖順序失誤對周邊管線、設計、施工技術造成風險[6]。除此之外,支護結構外放尺寸不當、支護樁垂直度超標、支護樁孔位不滿足要求等問題,均是施工風險源。鋼支撐施工過程中,預應力施加不到位、應力損失未及時復加、支撐設備材料儲量不足等問題,是主要施工風險源。土方開挖及降水過程中,土方運輸不合理、周圍排水不暢、機械碰撞支撐、支護結構變形過大等問題,是主要施工風險源[7]。結構施工過程中,模板加固不牢,鋼筋保護層不足、施工不當等問題,是主要施工風險源。監測點不明顯、基準點設置不合理、管線檢測失誤等問題,是主要風險源。

圖1 深基坑作業分解結構示意圖
在辨識了基坑施工風險之后,本文利用風險管理理論,對上述風險進行評估。本文將施工安全風險評估劃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前期準備階段、評估實施階段、編制報告與審查階段[8]。其中,前期準備主要從收集資料、現場勘探、調查調研等方面進行評估;評估實施階段主要從風險分級、風險單元劃分等方面進行評估;編制報告與審查階段主要從編制報告與報告審查等方面進行評估。本文根據風險管理理論,構建一個風險評分標準,如表1所示。
如表1所示,根據以上評分標準,清晰地看出了風險中各層級元素與相鄰上層元素的重要程度。以此為基礎,本文對風險的所有元素進行評估,公式如下:

表1 風險評分標準

式(1)中,δi為風險i中所有元素的評估幾何平均值;aij為風險i對風險j的重要程度指標;n為價數。將δi進行歸一化處理,計算出施工風險權重指標。公式如下:

式(2)中,σi為施工風險權重指標。結合式(1)與式(2),對施工安全風險的最大特征值進行計算,公式如下:

式(3)中,γmax為施工安全風險的最大特征值;B為風險評分標準;M為風險元素的特征向量;(BM)i為風險向量的第i個元素的風險評分。將上述數據進行一致性檢驗,判斷各元素的重要性與實際是否一致。一致性檢驗公式如下:

式(4)中,CI為一致性指標;CR為一致性比率;RI為平均一致性指標。當CR<0.1時,能夠保證風險評分的一致性滿意,反之則調整風險評分標準,直至符合標準要求。
為了實現地鐵深基坑的安全施工,本文以安全風險控制為主線原則,全面辨識評估風險程度,對基坑施工進行安全控制。將風險管控放在隱患之前,將隱患排查放在風險事故之前。在施工全生命周期中,秉持著全員參與原則,建立雙重防御機制,將各個施工任務落實到領導與個人的頭上,確保責任明確[9]。本文根據深基坑施工安全風險,建立一個安全控制指標體系。本文在施工過程中,設定支護的基礎支撐剛度,超出過低于該剛度就會造成施工風險,剛度計算公式如下:

式(5)中,Fk為基礎支撐剛度;E為支撐模量;s為支撐結構的橫截面積;d為支撐結構的間距;l為支撐結構的長度。在支撐剛度已知的條件下,計算安全系數,公式如下:

式(6)中,εa為安全系數;fs為極限應力;fy為需用應力。εa越高,施工安全性越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隨之增加。除此之外,在施工之前,對施工人員進行風險交底與宣貫,對施工人員進行風險辨識培訓,應急處理教育,施工技術二次培訓等方面,讓施工人員自發地形成風險意識。
為了驗證本文設計的安全管理方法是否具有使用價值,本文以X地鐵工程為例,對上述方法進行分析。X地鐵工程明挖段長度為主1256.312m,圍護結構采用800厚的地下連續墻,北側地連墻+4道支撐、東側地下連續墻+3道支撐、其余位置鉆孔灌注樁+3道支撐的支護體系支護錨索。降水措施為自流深井降水??悠马?0m范圍內堆載不得超過20kPa。出土口30kPa,施工時嚴禁堆載。圍護體水平位移監測報警值:北側為25mm,其余側40mm。辨識上述地鐵深基坑施工風險,選取出多個工程風險項目,將其進行風險評估,如圖2所示。
如圖2所示,A、B、C、D、E、F、G、H等風險項目分別為地下連續墻施工項目、蓋板結構、鋼支撐施工項目、深基坑開挖施工項目、結構施工項目、周邊建筑及管線施工項目、監測點布置項目、交通與線路施工項目。由圖中可知,整個施工過程存在自然風險與施工風險的雙重風險,而鋼支撐施工項目是風險最高的項目,本文更加重視該項目的安全管理。本文根據X地鐵工程深基坑的實際施工條件,按照所有人員、所有活動、所有設施、所有場所的順序進行安全管理。包括項目參建方、檢查方、監督部門、施工人員,以及訪問人員在內的所有人員,在進行正常的建設、檢查、監督、施工、訪問的作業時,均要求戴上安全帽、安全手套、防護面具等防護物資。施工區域內的所有設施均要求三次檢查,一次物資采買檢查,一次進廠前檢查,一次施工前檢查,確保每次檢查合格率為100%方可使用。除此之外,根據實際施工環境,設計多種逃生方案,在施工前進行演習,確保所有人員均擁有充足的自保能力,以此提升施工安全性。

圖2 風險評估圖
已知,施工安全管理方法的安全系數越高,施工安全性越高,管理水平隨之增加。本文在上述條件下,選取出多個工程風險項目,在各個項目的施工風險權重指標一致的條件下,將深基坑施工的標準安全系數,與本文設計的基于風險管理的安全管理方法的安全系數進行對比。應用結果如表2所示。

表2 應用結果
如表2所示,本文隨機選取了地下連續墻施工項目、蓋板結構、鋼支撐施工項目、深基坑開挖施工項目、結構施工項目、周邊建筑及管線施工項目、監測點布置項目、交通與線路施工項目等多個風險項目,施工風險權重指標各不相同。風險權重指標越高,施工安全風險越大,需要進行安全管理。在其他條件均一致的情況下,本文設計的基于風險管理的安全管理方法的安全系數,均在0.98以上,在施工之前做了充分的準備,在風險較高的鋼支撐施工項目中,進行了充分的安全管理,使此處的安全系數為1.000,安全管理水平為完美標準。由此證明,使用本文設計的管理方法,能夠更加高效地管理基坑施工過程,使施工安全性更高,保障施工人員安全,符合本文研究目的。
近些年來,地鐵系統不斷完善,四通八達的地鐵線路為人們提供了出行便利,成為城市主要交通工具。地鐵在建設施工過程中,需要深基坑的開挖?;拥膹碗s性與隧道施工相互作用下,使施工風險增加,施工安全性難以保障。因此,本文在風險管理視角下,設計了地鐵深基坑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從風險辨識、風險評估、風險控制等方面,對基坑施工進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并結合X地鐵工程實例,進一步分析該方法的安全管理水平,為施工人員提供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