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苗晨穎
海域資源是中國沿海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和戰略空間,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其在保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空間方面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特別是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保障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建設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保障作用。
舟山市海洋資源豐富,以海為本,向海發展。為提高海域資源高效利用,舟山市以可持續發展為前提,兼顧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效益,通過布局優化、分層設權、低碳發展、要素保障等手段,節約集約利用海域資源,達到減少海域過度開發、提高海域資源利用效率的目的,做活“用海”大文章,助力海島共富。
舟山市堅持向海圖強,著力發展海洋經濟。按照建設經略海洋先行示范區的要求,科學實施海域海島開發,推進功能島規劃建設,著力“一島一功能”海島特色發展體系,依托群島新區生態資源本底,契合“山、城、海、島”的空間格局特征,對舟山海域海島實行分類分區保護與管理,科學合理確定有居民海島主導功能,推進海島特色化差異化發展,結合“小島你好”海島共富行動,打造一批生態優美、各具特色、令人向往的美麗示范海島。
為進一步助力推動藍色空間可持續發展,舟山市以島群生態系統為對象,開展碳儲量和碳匯能力調查監測評估試點,助推五峙山列島、灘滸、花鳥等一批“藍碳”島嶼建設。積極推進舟山海域生態島礁建設和海島整治修復工程,高質量建設馬鞍列島、中街山列島等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和舟山東部海域省級海洋特別保護區,積極推進國家級海洋公園建設。積極申報創建和美海島,建設一批“生態美、生活美、生產美”的和美海島,力爭每個縣區申報1 個以上島嶼。
舟山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上級建設海洋強省決策部署,堅持問題導向、深化改革創新,探索實施海域使用權立體分層設權,把握“因地制宜、穩妥推進”“功能優先、適度兼容”“依法設權、合規運行”三個原則,逐步完善海域資產產權制度,充分發揮海洋資源效益,統籌推進海洋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
今年6 月出臺《舟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關于推進和規范海域使用權立體分層設權工作的通知》,綜合考慮舟山海域資源環境承載力、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管理工作需要,明確海域立體分層設權范圍,嚴格控制項目實際占有和影響的海域面積,優化分層設權項目用海設計,鼓勵“風光漁”立體互補模式,對已確權的立體開發海域加強監管,對用海主體開展項目用海活動的范圍、方式、用途、生態保護、用海期限等情況進行全過程監督檢查,保障海域資源有序開發和可持續利用。目前,全市范圍共6 宗用海項目開展立體確權。
近年來,舟山市堅持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指引,緊密結合大花園建設、低碳試點縣等載體,依托得天獨厚的海洋海島資源,努力把海洋生態和資源優勢轉化經濟優勢,積極探索以更低碳排放實現更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抓住能源綠色低碳變革好時機,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推進能源低碳轉型發展。不斷加大力度支持推進海上光伏電站和海上風電基地建設,規范海上新能源產業項目用海管理。

▲岙山(興中)石油中轉基地(任齊俊 攝)
根據各地資源情況,該市堅持統籌資源、有序開發。強化海岸帶規劃對海上風電項目的選址控制和引導,積極推行海上風電項目深水遠岸布局,加強對多個海上新能源項目海上送出工程輸電電纜的統一規劃和管理,多個項目盡可能共用一條海上廊道送出工程輸電電纜路由,減少對海域和岸線資源的占用,促進海上風電和其他用海項目協調發展。“十四五”期間,將保障岱山2#海上風電場項目等16 個海上風電項目、嵊泗薄刀咀灘涂光伏項目等7 個海上光伏項目建設,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打造美麗中國先行示范區提供堅實支撐。
實干爭先,強化海洋要素保障,統籌項目用海空間規劃布局,加快促進向海產業發展,不斷激發向海產業動能,積極支持國家重大項目建設,著力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力爭將舟山綠化石化基地等一批油品儲運基地納入國家重大戰略項目,推進新增圍填海和用島審批。在推進民生實事海塘安瀾千億工程用海保障方面,加快海塘安瀾千億工程用海審批,主動靠前服務,加強用海審批指導,加快推進舟山市2022年4 個海塘安瀾項目海域使用報批。此外,還開展舟山市海底管線廊道規劃編制工作,啟動海底管線現狀調查,梳理歸納現有海島管線分布、長度等基本情況,完成海底管線廊道規劃,論證甬舟一體化區域海底路由廊道選劃等工作。
該市在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的過程中,同步妥善處理遺留問題。積極探索編制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區域國土空間詳細布局方案,通過建立用海用島服務機制,引導現代臨港產業、科技項目等現代海洋產業項目向歷史圍填海區域布局和聚集,進一步優化石化和化工新材料產業布局,最大限度減少企業和政府已經形成的圍填海工程總成本損耗。金塘北部和舟山釣梁區塊完成區塊控規編制,共4 個石化產業項目已落戶,面積約45.5 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