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 婭 王浩霖 陳冬梅 朱 芳 馬韻韻 鄧紅軍 陳正航
(貴陽康養職業大學 貴州貴陽 550001)
貴州是中國優質核桃的主要產區之一。貴州省的氣候和土壤條件均適宜核桃的生長發育,核桃種質資源豐富,核桃堅果品質優。自2011年來,貴州省依托優勢條件,以赫章核桃產業為引領,把核桃產業作為貴州省重點扶貧產業之一,并列入《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予以重點支持。為了促進貴州省核桃產業健康發展,分析貴州省核桃產業的發展現狀、問題,找準相應的對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核桃,亦稱“胡桃”,原產于西亞;中國黃河流域及以南地區栽培較多。核桃喜濕潤的肥沃土壤,喜光,屬深根性植物。核桃樹是一種生命周期長、病蟲害少、樹葉多、根系發達的植物,非常適合貴州山地種植。種植核桃樹不僅可以涵養水源、保持土壤,還可以綠化環境。
核桃是兼有木本油料和用材的樹種。核桃堅果是一種優良的干果,也是食品、油品和藥品的加工原材料。核桃樹皮、核桃果皮、核桃葉中富含單寧,單寧常用作鞣劑、收斂藥及制墨水的原料。核桃殼可用來制作工藝品。一般種植戶種植或高嫁核桃,每畝在5年后可獲得約3000元以上的收入。若是示范基地科學種植模式,每畝收入預計可高達萬元以上。因此,發展核桃種植業,其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核桃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富含蛋白質、不飽和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多種營養元素,含有人體必需的鈣、磷、鐵等多種微量元素以及胡蘿卜素、核黃素等多種維生素。核桃及其衍生產品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建設核桃種植基地,創辦核桃深加工企業,還可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建設集約型現代林業,其社會效益也是非常顯著的。
貴州省盛產核桃,省內78個縣(市)均有種植核桃,其中種植面積最大的是畢節市,產量最高的也是畢節市。核桃適應性強、壽命長、病蟲少、抗寒、抗凍,非常適合貴州山區種植和發展。2010年以來,貴州省大力發展核桃產業,截至2021年8月全省現有核桃林面積379萬畝,從東部的松桃縣、天柱縣到西部的威寧縣、盤州市,從南面的興義市、冊亨縣到北面的務川縣、沿河縣,從低海拔的錦屏縣、黎平縣到高海拔的赫章縣、水城區都有核桃分布。貴州統計年鑒顯示,2011年—2020年,全省核桃產量分別為17364 t、23680 t、34315 t、57383 t、74791 t、93154 t、103465 t、142398 t、97234 t、87892 t[1],核桃產量總體呈上升趨勢,如圖1所示。

圖1 2011年—2020年貴州省核桃產量
通過對貴州省各地區的核桃種植者,核桃種植戶及核桃產品加工人員、核桃產品銷售人員、農業農村局相關人員、從事核桃研究的科研人員以及核桃消費者進行核桃種植模式調研(見圖2),40.81%的人員所在地為散戶零星種植模式,8.65%的人員所在地為“公司+核桃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種植模式,5.41%的人員所在地為“公司+核桃基地+農戶”種植模式,2.43%的人員所在地為“公司+核桃基地”種植模式,核桃作物的種植也多是散戶零星種植,出現生產效率不高,難以形成規模化和產業化,產品的質量難以保障。

圖2 核桃種植模式調研結果
貴州境內地勢西高東低,高原山地多,全省有25°以上坡耕地973萬畝,石漠化耕地1777萬畝,貴州豐富的土地資源為核桃產業化發展提供了重要載體。此外,貴州核桃種質資源十分豐富,如赫章露仁核桃、麻殼核桃、黃泡殼核桃,長順麻山油核桃等。近十年來,核桃種植產業受到貴州各地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重視,采用嫁接苗或選育的優良品種。
通過對貴州省各地區的核桃種植者,核桃種植戶及核桃產品加工人員、核桃產品銷售人員、農業農村局相關人員、從事核桃研究的科研人員以及核桃消費者進行核桃銷售方式調研(見圖3)。其中,52.16%的人員所在地區核桃主要銷售方式為散賣,18.65%的人員所在地區核桃主要銷售方式為自給自足,24.32%的人員所在地區核桃主要銷售方式為其他方式,僅有4.86%人員所在地區核桃主要銷售方式為整體出售。由此可以看出,貴州省核桃銷售方式以散賣為主。

圖3 核桃銷售方式調研結果
近年來,貴州省各地不斷進行統籌規劃,實行大面積規范化種植核桃,建立了一系列核桃生產基地,以促進核桃產業發展。其中,貴州省赫章縣是積極發展優質核桃園的典型之一。2020年,赫章縣作為全省核桃低產林改造唯一示范點,已安排資金200萬元開展示范基地建設,建設面積0.2萬畝。2021年,又繼續安排資金100萬元支持赫章縣建設示范基地0.1萬畝,助推赫章核桃產業發展[2]。
貴州省普安縣借鑒了赫章縣的成功經驗,在對赫章縣核桃生產基地考察后也逐漸開始重視本縣的核桃產業的發展。推廣先進的核桃優質高產技術,開展產業技術培訓、指導、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等,為核桃種植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的服務。協調、指導核桃產業龍頭企業,推進核桃產業化經營進程,組織核桃產業龍頭企業參加各種形式的名特優新農產品展銷會,提升核桃產業化水平。普安縣從省外引進核桃深加工技術,創辦核桃深加工企業。2021年,普安縣高棉鄉投資核桃深加工工廠建設項目,將核桃深加工與核桃交易市場融為一體。核桃深加工項目的建設為普安縣核桃產業發展創設新路徑。
貴州省核桃產業發展未獲得足夠重視,2011年,《貴州省核桃產業化扶貧建設規劃(2011—2015)年》提出核桃產業建設規劃,該規劃提出進一步促進對貴州省核桃產業發展[3]。但從近幾年貴州省的核桃種植、加工和銷售狀況來看,成效不夠顯著。因此,當前貴州省核桃產業的發展具有盲目性,發展方向還需進一步明確。
十年前貴州省核桃種植大多沿用核桃種子的實生繁殖。2012年8月,貴州省成立了貴州省核桃研究所,該所為貴州省核桃等經濟林樹種產業提供科技支撐,該所在核桃等經濟林樹種良種選育、高效栽培、有害生物防控、產品開發等研究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近年來,在貴州省核桃研究所的帶領下,貴州省各地開始采用優良無性系嫁接苗建園或進行高接換種,核桃種質質量有所提升。但目前結果實的核桃樹大多數是實生樹,實生核桃樹后代分離變異導致植株間差異大,結出的核桃果實良莠不齊,果實大小不一,品質差異較大,因此商品化率較低。
當前貴州省核桃栽培技術比較落后,種植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大多數地區管理方式較為粗放。貴州省核桃大多種植于較偏遠的山區,山區的山地坡度較大,部分土層土質較差,在種植之前也未采取任何土壤改良措施。
核桃栽培及管理粗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貴州省多數核桃種植戶缺乏經驗,大多數核桃樹栽植前未進行土壤改良,且栽植技術不規范,栽植后放任其生長;二是大多數種植戶缺乏嫁接技術,嫁接技術不高,一方面導致核桃產率低,另一方面導致苗種成活率較低;三是病蟲害防治技術有待提高。
目前,病蟲害防治技術主要包括農業防治、物理機械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等方法,但多數種植戶未熟練掌握病蟲害防治技術。因此,還需加大病蟲害防治技術方面的培訓力度。
貴州省的農業氣象災害主要有春旱、伏旱、暴雨洪澇、冰雹、秋風、凝凍、倒春寒、秋綿雨、冬季低溫等。貴州省部分種植戶在栽培核桃的過程中往往缺少配套的抗災害措施,因而導致核桃產量受氣象災害的影響較大。
目前,貴州省有堅果干果等企業約273家,大部分企業以直接生產果品為主,直接從事核桃深加工的企業較少,也缺乏大型龍頭企業。因此,貴州省核桃加工企業的品牌知名度也比較低。目前,貴州省大型核桃深加工企業主要有貴州信友實業有限公司核桃乳廠和貴州赫之林食品飲料有限公司,兩家公司每年核桃乳的產量均在1000 t以上,兩家公司都是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核桃深加工企業,兩家公司生產的產品以核桃乳為主。相較于國內知名品牌“六個核桃”,這兩家公司生產的核桃乳的知名度較低。此外,黎平縣、天柱縣等地也盛產核桃,但缺乏本地區核桃加工企業,其產出的核桃大多數被浙江商人收購。當前貴州省核桃產業面臨的困境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當前貴州省的核桃主要以初級產品為主,需求量較低,經濟效益不高;二是缺乏品牌企業,貴州當地的核桃深加企業知名度不夠,品牌知名度有待提升,產品研發也有待加強[4]。
第一,當地政府和企業應緊密結合當前市場需求,對適宜核桃生長的地區進行科學規劃,統籌布局,發展核桃種植基地,形成集約化生產經營模式。第二,組織貴州省科技力量,選育適合本地生長的新品種;還可從貴州省核桃變異群體中發掘新品種,選出現有的優良品種進行規模種植。第三,建立高標準核桃園,實施規范化管理,健全種植技術服務體系,在栽種和果園管理過程中,嚴格執行生產技術規程。
貴州省應大力扶持貴州信友實業有限公司核桃乳廠、貴州赫之林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將核桃種植與核桃加工有效銜接起來,可采取“公司+基地”“公司+農戶+基地”“公司+農戶+基地+專業合作社”等經營模式。首先可在核桃生態適宜區建立連片核桃種植基地,由種植戶來承包種植,基地實行統一管理。農戶與核桃基地簽訂種植合同,保障核桃產業發展原料充足。通過這種合作的方式,內聯基地,外聯市場,打造“核桃基地+深加工產業+核桃銷售”一體的核桃產業經營模式。不管是核桃包裝銷售,還是核桃產品深加工,貴州省都迫切需要打造自己的核桃產業品牌,進而提高貴州省核桃深加工產品的市場競爭力[5]。
針對貴州省核桃種植管理水平不高這一現狀,農業農村局、林業局等農林產業部門需要加大技術推廣力度,積極推廣先進的施肥技術、土壤改良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等。相關部門對種植戶進行田間現場施教指導,加強對農戶的技術培訓,不斷推廣先進的栽培技術、管理技能。與此同時,貴州省核桃研究院、高等院校等科研機構應積極開展優良核桃品種選育、核桃栽培、核桃深加工技術等重點課題研究,以新的科技成果引領產業發展[6]。
大力發展核桃產業,打造具備貴州特色的農產品品牌,是帶動貴州農民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貴州省是我國核桃主產區之一,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核桃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十分廣闊的空間。深入分析貴州省核桃產業發展滯后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采取對策,有助于進一步發揮貴州核桃產業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