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品
今年是BBC開播100周年。它的第一個節目在1922年11月14日播出,是一段廣播新聞和天氣預報,報道了新任保守黨首相的講話。當時保守黨內部各派別矛盾紛爭十分嚴重,新首相勉強維持著黨內團結,所以有人開玩笑說,BBC都100歲了,今天的英國政治局面似乎和那時候沒什么兩樣。
在這100年中,BBC已經從一個新生媒體,變成了英國社會生活中占有主導地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當年BBC的開創者約翰·里斯對BBC使命的期待是授知、教育、娛樂,但在1922年,沒多少人認為BBC會變得很重要;BBC在開播后的十多年中,也確實沒有多少影響力。
剛開始時,BBC連新聞部都沒有。1922年首播節目中的新聞,其實是摘播通訊社的電訊。一直到1930年代中期,BBC仍然沒有自己的記者。是二戰讓BBC真正成長起來,因為民眾需要信息、渴求娛樂,而政府需要宣傳。但也是在這一時期,許多人開始意識到媒體公信力的價值,從而努力培養和保持民眾對BBC這一公共媒體的信任度。
除了新聞外,讓BBC深入人心的是它的娛樂和教育節目。現在大家都知道BBC多年制作的節目是一個巨大的文化寶庫,但在前半個世紀,從管理者到員工,大部分人都沒把保存節目當回事,以至于前50年的節目幾乎全部流失。BBC檔案部還特地在其網站上列出了節目流失的10大原因,其中有些頗為令人驚愕,但仔細一想倒也符合實際情況。
比如第一條原因是“沒有錄下來”,因為當時許多人認為廣播電視是“現場節目”,播完即止,沒有然后。好笑的是,早期的電視娛樂節目,如果很受歡迎,也有“重播”一說,但其實是召回所有演員在鏡頭面前再演一遍。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保存節目太花錢,20世紀中期,BBC已開始錄制廣播電視節目,但沒有永久保存的打算—當時錄音錄像技術還未成熟,設備和磁帶都非常昂貴,許多員工都覺得與其花許多錢買新磁帶,不如擦掉舊磁帶上的節目后再用。據估計,BBC在1950年代至1970年代中期錄制的節目中,六七成就這樣被擦掉了。
當然,今天BBC對老節目的態度已經發生了180度的轉變,不僅成立了檔案部專門管理,甚至還發起了“尋寶”活動,鼓勵民眾幫助尋找BBC丟失的節目。最近,BBC廣播四臺的名人訪談節目《荒島唱片》丟失的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訪談錄音中,有100個被人從民間發現,這就是“尋寶”人士的功勞。
找回丟失的過去,固然是BBC的一項重要任務,但保護BBC的未來才是這個機構面臨的最大挑戰。BBC的資金來源是電視執照費,按戶收取,現在每年約160英鎊。這種“有電視就要交電視執照費”的規定,顯然已跟不上時代,但是如何改革,才能既符合網絡時代接收信息的習慣,又能讓BBC有穩定的資金來源呢?誰也不知道。更何況,改革電視執照費,往往成為英國政府特別是保守黨政府打擊BBC的一種手段,因此BBC不免對此持抗拒態度,但又提不出好的辦法來。
BBC憲章將在2027年修訂,許多人認為到時候將無法再拖,電視執照費必須改革。100歲的BBC還能否再走100年,就要看今后10年發生的變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