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流量興起于2018年,到現在短短4年多時間里,已歷經幾次蝶變。
最初,在昂貴的公域流量襯托下,私域流量像極了一個待開采的金礦,商家們攜著鏟子奔涌而至,他們群發優惠券、刷屏朋友圈,把私域流量可反復觸達的優勢利用到極致。這是私域1.0時代,是一場用戶注意力游戲。
直到企業微信在2020年開放私域流量生態,大品牌陸續進場,諸如完美日記等私域運營成功案例開始被傳揚。這是私域2.0時代,技術工具的快速迭代幫助品牌高效運營私域。這個階段,誰的數據越全、分析得越細致,用戶畫像、用戶標簽就越豐富,誰就更懂消費者,誰就贏了。
然而,被捧上神壇的人或事,終有一天是要被拉下來的。某天,商家們發現抄作業不奏效,GMV(商品交易總額)上不去,復購率是沒有的。市場開始冷靜下來,私域迎來3.0時代。這一時代的特點是共享私域。
在想賺快錢的商家眼中,私域大概是綠油油的韭菜地,隨便拿把鐮刀,狠狠割一把就走。
然而在大品牌眼中,私域卻一點也不簡單,私域流量不只是渠道改革,而是要倒逼企業后端,包括研發流程、商品設計、組織架構,都要進行調整。
私域開始進入深水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