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協常委 袁 寧(代表民盟河北省委)
土地是民生之本、發展之基。強化土地要素保障是推進開發區增投資、上項目、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對此建議:
一是科學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各市、縣要將開發區作為重點區域,積極對接國家和省有關部門,加快推進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報審,爭取早日批復,及時依規供地。二是強化規劃引領作用。引導產業項目嚴格按照國土空間規劃在開發區內科學選址,新建工業項目原則上全部進園入區,確因資源、環境等特殊原因不能進園入區的,實行一事一議,由市、縣政府科學論證后再辦理用地手續,推進產業向園區聚集。特別是從規劃源頭堅決落實開發區土地“去房地產化”,杜絕巧立名目的“洋房”別墅。專項研究和規劃建設滿足不同就業人員需求的公寓、公租房。三是加快開發區調區擴區。市、縣政府要結合推進工業企業“四個一批”任務,對照工業企業進園入區計劃清單,制定按季度要賬、逐年度考核的推進落實機制,促進開發區產業聚集聚合、提質提效。
一是堅持土地跟著項目走。對開發區范圍內省市重點項目、科技創新項目用地,建立用地保障臺賬,強化跟蹤問效,做到應保盡保。二是切實加快用地報批。省、市、縣各相關部門要積極對接、密切配合,提高用地報批審批效率,提升用地報批速度與質量。政企合力創造條件,在全省開發區范圍內加力落實新增工業用地 “標準地”出讓,確保實現“土地等項目”“拿地即開工”。三是加快推進多種方式供應工業用地。市縣政府要根據產業周期確定工業用地出讓彈性年限,采取長期租賃、先租后讓、租讓結合等方式供地,降低企業用地成本,提高土地利用周轉效率。四是加強土地二級市場建設。加快推進線上線下交易平臺搭建,指導各地制定二級市場交易規則,加強服務監管,強化宣傳引導,提升市場活躍度。
一是加快盤活處置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堅持以供為主、以用為先、供撤結合,深入推進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盤活利用專項行動,清理出的批而未供土地和依法收回的閑置土地優先保障優質項目。妥善處理以往一些地方政府先期承諾導致的未批先建、占多批少等歷史遺留問題,實事求是列單子、定時限,推進盡快“清零”。二是深入推進低效土地再開發。進一步落實預告登記轉讓制度,促進完不成開發投資總額25%以上的建設項目二次開發。落實分割轉讓制度,允許具備獨立分宗條件和使用功能的工業物業產權進行分割,用以引進優質項目。三是全面開展開發區用地情況調查。切實摸清全省開發區用地狀況,標圖建庫,深入剖析存在問題,研究制定針對性措施,助推全省開發區能級、質量雙提升。
一方面,要推動構建開發區節約集約用地共同責任機制。要嚴格落實市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節約集約用地主體責任,落實投資、工業等行業部門監管責任,真正構建“黨政同責、政府主導、上下聯動、部門協同”的節約用地管理新格局;另一方面,要加強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專項評價成果應用。深入推進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專項評價,對評價結果好的開發區優先考慮擴區、升級。對土地利用效率低、發展長期滯后的開發區,按照省政府有關要求,予以通報、限期整改、退出等處罰,全面推進我省開發區節約集約用地水平提升,真正把有限的土地資源用在保障產業項目做強做優做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