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中國近代百科全書研究評述*

2022-12-14 15:01:35楊詩敏雷中行
關鍵詞:研究

楊詩敏,雷中行

(內蒙古師范大學科學技術史研究院,內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

“百科全書是用條目形式,編成一篇一篇文章,把各種知識、事物、人物原原本本加以敘述,把最新知識做系統的全面介紹”。[1]狄德羅(Denis Diderot,1713-1784)主編的法國《百科全書》是現代百科全書的奠基之作,該書受到培根知識分類的影響,推動了歐洲啟蒙運動。1978年《中國大百科全書》開始編纂,這是中國第一次編輯、出版綜合性的大型現代百科全書。[2]然而早在19世紀20年代,百科全書的概念已經由新教傳教士傳入中國,[3]此后中國出版了一系列以當時日益全球化的新知識為基礎,體例略仿西方百科全書,成書形式與傳統類書和叢書區隔不大的近代百科全書。這些近代百科全書多是對西譯書籍、報紙、期刊中文獻的二次選擇與編輯,內容豐富且數量龐雜。從當時報紙上刊布的廣告推斷,此類書籍的發行量很大,[4]成為近代中國接受和傳播新知識的重要環節。中國近代百科全書產生于全球知識井噴與傳統知識文化遭受沖擊的背景下,展現出編者改造新知識以適應自身需要的歷程,是研究知識史、概念史和科技史等方面的重要文本。

今人對近代百科全書的研究肇始于20世紀80年代,[2]研究時間較長,內容豐富。學者研究多與自身學科背景相關,內容具體充實,以小見大,但涉及研究范圍較廣,分布分散,檢讀時非常困難。總的來看,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與中國近代百科全書的總量遠遠不成比例①鐘少華在《人類知識的新工具》中列出42種晚清百科全書,《近代辭書指要》中介紹401部民國時期的辭典。近代史數位資料庫中收錄5部清末百科全書。此外,魯道夫·瓦格納在海德堡大學建立一個數據庫,其中收錄了他收集的清末百科全書。https:∥projects.zo.uni-heidelberg.de/leishu/.。一些綜述性的文章[5]雖然注意到近代百科全書的研究,但未將其劃分為專題研究。文章根據能夠搜集到的材料,論述了近代百科全書研究概況,以期對將來研究有所幫助。

1 近代百科全書的概念提出

“鐘少華是第一位系統回顧清末民間出版百科全書的學者”,[6]為該研究做了奠基性工作。1980年,姜椿芳稱其總編的《中國大百科全書》是中國第一次編輯百科全書。[2]鐘少華捕捉到該論述與他收集的清末百科全書之間存在關聯。由此,他提出中國近代是否有百科全書的問題,[7]后陸續發表相關研究著作,代表性著作有《人類知識的新工具——中日近代百科全書研究》[8]與《中國近代辭書指要》[9]。他認為中國現代百科全書發源于晚清,并從產生原因、體例與類型、內容特點和作者等方面論述了清末42部百科全書,劃分與此相關的研究領域及對象,開創研究近代百科全書之先河。此后,中國近代百科全書研究進入學界視野,并有相關專著和論文問世。

1.1 近代百科全書內涵研究

近代百科全書研究始于對其定義的討論。鐘少華對百科全書嚴格定義,認為“百科全書是由條目形式編成的對各種知識、事物和人物的原本加以敘述”,其中尤為重要的是“把最新知識做系統全面的介紹”。[8]27同時,在具體研究中,他對清末出版的符合定義特點且具體形式上混雜類書或叢書的書籍略作放寬,納入研究視野。在此基礎上,他區分了四種不同類型的晚清百科:百科全書型、專門百科全書型、百科辭典型和過渡型。鐘少華認為這幾種類型中百科全書型比較符合近代西方百科標準,脫離類書條目的含混之處;專門型屬于百科的某一類;辭典型重點在于說明詞條的意義,并不解釋字意;過渡型帶有百科全書的形態但是體例上混雜其他類型書的特點。[8]53-75

雖然“百科全書”(encyclopedia)與中國的傳統“類書”等書籍既有聯系又相互區隔的復雜關系從晚清開始就有討論①實際上20世紀初學者就關注到二者之間的區別。如顏惠慶(1877-1950)稱:“是書與中國類書,類而不類,不類而類。不類者,此為有用,彼為無用;類者,同資參考也”。嚴復認為,“百科全書者,西文曰嬰塞覺羅辟的亞,正譯曰智環或學郛。……吾國《圖書集成》徒為充棟之書,而不足媲其利用也”。[35]可見盡管西式百科全書的內容連同“百科全書”這一新名詞已經在晚清引入中國,并有學者關注到其與類書的不同,但是對整個研究來說,厘清它們之間的關系,理解百科全書的內涵仍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一些類書研究的專著也注意到二者的區別,[10]4,[11]1但直至20世紀八九十年代才成為學界熱烈討論的問題。金常政《百科全書編纂概論》[12]和姜椿芳《從類書到百科全書》[13]追溯了西方百科全書與中國類書的不同源流。秦迎華《類書與百科全書》[14]與馮以新《類書與百科全書的比較》[15]又比較了二者功能、體例、類型、編纂目的和分類原則的異同。李東林[16]《試析中國百科全書與辭書、類書的區別》和金常政[17]《百科全書·辭書·年鑒:研究與編纂方法》比較了百科全書與辭書、年鑒的區別。這些研究雖不以近代百科全書為研究對象,但澄清了西方百科全書與中國傳統書籍的不同之處。姜椿芳《中國第一部百科全書》[2]和倪海曙《關于百科全書》[18]中提及了李石曾發起的世界學典運動,以及民國百科全書的編纂情況。王世偉在《中國百科全書起源考略》[19]中將清末百科全書稱為準百科全書,視之為中國百科全書的發端。

1.2 晚清百科全書產生原因與作用研究

鐘少華[20]在《清末百科全書與現代化產生》中將清末百科全書出現的原因歸結為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出版家敏銳的商業嗅覺。他認為教育改革確保仕途之路依然光明且打開了傳播新學的缺口,出版家注意到了當時考生臨時抱佛腳的心態,于是借用西方百科全書的編輯原則匯集中西文明新知識。此外,他還論述了百科全書作為中國現代化入場券的四個特征:饑不擇食與拿來主義、寬闊的知識面、知識的科學與深度以及中國特色。[20]

1.3 中日近代百科全書比較研究

中日兩國有著共同歷史特征和相異文化特質,二者古代都沒有“百科全書”的概念。在《人類知識的新工具》中鐘少華將近代中日兩國百科全書的整體狀況納入視野,比較兩國“百科全書”的誕生和發展過程。他認為近代中日兩國在西方文明影響下都產生了新型工具書,但由于文化特質不同,對出版百科全書的支持程度、數量、出版脈絡、編排體例與檢索方法、條目匯編性和權威性等存在差異。[8]148-153此外,他還比較了兩國百科全書的編纂者,認為這些編者執行相似的編書任務,但是他們在各自國家的文化地位相差甚遠。日本編者多為名家,中國編者則多為小儒。[21]

總體而言,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的近代百科全書研究尚屬于提出基本概念的階段,關于其產生原因與作用,與日本的比較研究等還未充分展開。百科全書與傳統類書、叢書和辭書的比較雖源于晚清,但相關研究中較少涉及近代百科全書的內容。

2 漸受重視的近代百科全書研究

1996年以后,以《人類知識的新工具》專著出版為開端,近代百科全書研究一方面延續了前一階段不同類型書籍的比較研究,[22]如劉辰《類書、叢書、百科全書及其比較》[23]中增加了對叢書的比較;另一方面專注于具體專著或人物的專精研究。

《普通百科新大詞典》由黃摩西編纂,上海國學扶輪社印行,是清末影響很大的一部辭典,是此時期近代百科全書研究的重點。實藤惠秀[24]300最早介紹了該書,鐘少華稱其“內容廣錄博取,概念準確,重視新知,接近現代文明水準”[8]73,91。周振鶴在《黃人所著之〈普通百科新大詞典〉》中認為其在“語言學與科技史研究方面有不可忽視的價值”[25]。李迪、郭世榮《中國現代第一部百科全書——〈普通百科新大詞典〉》和《清末〈普通百科新大詞典〉及其學術價值》中論述該書“全面、新穎和中外對照”[26]的學術價值,并討論該書的選詞來源[27]。鄒振環《近代最早百科全書的編譯與清末文獻中的狄德羅》[28]中介紹清末編譯《大英百科全書》與《普通百科全書》的情況,并分析狄德羅與百科全書在近代中國的傳播。《李石曾與世界學典運動》[29]中論述了李石曾及其組織的世界社對20世紀初中國百科全書編纂的作用。《慕維廉與中文版西方地理學百科全書〈地理全志〉》[30]中研究了第一部中文版的西方地理學百科全書《地理全志》與其編譯者慕維廉的相關史實。

這一時期的研究逐步走出傳統書籍類型研究,開辟了新的研究對象與研究視角,研究中更突出“近代”的意味,關注于歷史背景與編者和書籍之間的關系。

3 學術會議帶來新趨勢

2006年3月26-28日,海德堡大學召開近代中國百科全書“改變晚清中國的思維方式”研討會;2007年10月,臺北“中研院”史語所主辦“中國近世的百科全書”國際研討會。海德堡會議后出版了中英兩版論文集①中文版《近代中國的百科辭書》由陳平原和米列娜主編,2007年出版。英文版Chinese Encyclopaediasof New Global Knowledge(1870-1930):Changing Waysof Thought(中國百科全書中的新全球知識1870-1930:思維方式的變革)由米列娜和瓦格納(Rudolf G.Wagner)主編,2014年出版。。兩次會議為近代百科全書研究打開了多元視角且層次豐富的新圖像。

3.1 近代百科全書內涵再分析

鐘少華以現代百科全書的定義作為參照標準,研究近代百科全書特性的方式也為其他學者所接受。例如,鄒振環將《編譯普通教育百科全書》[28]視為中國第一次真正出版的百科全書。梅嘉樂以歐洲百科全書中的分類學(taxonomy)為標準,逐條考察《新文化辭書》的定位、自身職責和目的手段等問題。[31]195

然而,由于近代百科全書往往處于各種類型書的“中間形態”,也有學者認為應該采取更寬泛的定義來面對這種復雜的情形。如瓦格納認為鐘氏的定義不能清晰區分深受西方影響與中國傳統類書和叢書之間的界限,并且從實際成書的結果看“百科全書和叢書并無顯著差別”。[31]35實際研究中,他采用“從著述預期達到的功用及其實際的使用情況”[31]37或“以信息表達的方式與目的為要領,而不僅僅是出版的形式或是其內在結構”[6]的功能標準界定近代百科全書。此做法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中西傳統中分門別類編纂書籍以便人們獲取知識的相同特點,同時又從實際情況出發挖掘出近代百科全書蘊含新知與新知識標準的特點。

除了研究具體文本時遇到定義問題,晚清對Encyclopaedia、Encyclopedia的譯文也涉及該詞的認識與定義。鄒振環[3]《近代“百科全書”譯名的形成、變異與文化理解》中對此問題有詳盡的討論。此外,米列娜[32]的研究指出了漢學家用誤用Encyclopedia來描述中國類書的歷史淵源。

3.2 產生原因與發展研究的深入

阿梅龍(Iow Amelung)《晚清百科全書、〈新學備纂〉及其與科舉制度的關系》中以量化的方法分析科舉制度改革的幾年時間里,考試內容變化與圖書市場格局的關系。[31]114米列娜和瓦格納總結了百科全書出版活動的內外因素,[6]內因歸結為朝野內外文人等精英群體對現代知識認識的轉變,以及擁有這些知識“成為評價官員的重要標準”。外因是書籍出版有市場需求、官方資助以及新聞媒介的宣傳和推動。

外因中,政治與百科全書發展的松散關系成為研究新的關注點,瓦格納《晚清新政與西學百科全書》[31]33中概述晚清西學種種資源,確立百科全書在其中的地位;通過分析著述出版年代探究其與當時的政治環境的相互作用。程波《〈新譯日本法規大全〉與晚清新政》與張生《從〈列國政要〉看清末憲政》是以具體書籍分析百科全書出版與晚清新政的關系。程波將《新譯日本法規大全》成書的原因放置在晚清新政和清末修律的背景下,既解釋了當時許多出版機構積極刊行此類出版物的動機,又指出了出版本身對清末新政改革之意義。[33]張生比較了《列國政要》與《新譯日本法規大全》的內容、發行及編纂者,討論歐美各國與日本法政知識對清末憲政之影響。[34]

政治因素與百科全書的發展密切相關。米列娜和瓦格納[6]研究了甲午戰爭后改革進程加快、“新政”和出臺預備立憲計劃與百科全書的三次出版高峰的關系,以及百日維新失敗和義和團引發的混亂帶來兩次出版停滯期。此外,二人還從內容與概念發展的視角研究近代百科全書的發展軌跡。他們認為,日文百科全書是新政早期重要和現成的信息來源,[6]而到1919年新文化運動后,專業百科辭典的出版結束了第一代百科全書的時代。鄒振環[28]將晚清百科全書概念演進分為西洋傳教士對類書概念的利用、被擱置的早期百科全書的編譯計劃、日本譯詞的影響與中國學者的再創造四個階段。

3.3 知識分類與學科知識研究

近代百科全書的產生與發展正處于近代中國知識轉型時期,是不同知識體系相互碰撞的產物。書籍編撰形式與編寫內容、知識特點和現代分科知識的關聯等成為學界關注的主題。

其中,綜合研究與當時百科全書的分類與編纂思想研究有關。瓦格納依照編寫形式將當時的百科全書分為系統陳述分類知識、綜述特定主題的著述與混合類三種。[31]35-37對比鐘少華的分類,瓦格納的分類更關注知識內容而非書籍編寫形式。米列娜與瓦格納列舉《洋務叢鈔》《西學啟蒙十六種》《西事類編》三部書的編者思想,認為百科全書中思維方式的轉型與新知識的普及體現在實用性、重要性與相關性三個方面。[6]阿梅龍分析了晚清百科全書、西學書目和教育資料三種不同資料的分類情況。他認為,關于百科全書性質的著作學科分類通常沒有種屬之分,一個明顯的特點是缺乏物理學概念以及沒有意識到哲學在當時西學里的關鍵性。[31]119這些研究將近代百科全書置于當時的歷史環境中,嘗試說明它們的歷史意義,也為進一步的個案分析打開道路。

個案研究針對具體文本及學科知識。夏曉紅《從“尚友錄”到“名人傳略”——晚清世界名人辭典研究》一文研究了晚清中國譜牒學傳統向編譯世界名人辭典過渡時發生的轉變,以此為例回答辭典編寫在書籍功能、內容選擇標準和檢索方法幾個方面改變了近代中國的知識體系。[31]1-27費南山(Natascha Gentz)在《“糾纏知識的范本”——〈紀聞類編〉研究》中研究了《紀聞類編》內容的編排方式與編寫意圖,通過分析文本中知識排次與知識內容的沖突,表明新舊知識觀念的融合中新知識秩序萌芽的方式。[31]93-106鄒振環《輿地智環:近代中國最早編譯的百科全書〈四洲志〉》論述《四洲志》的版本、體例、內容、流傳及其影響。他認為,《四洲志》雖為地理著作,但容納軍事器械、商業貿易、政治制度、物產礦藏、宗教信仰和風土人情等復雜內容,并且這樣“世界百科知識”的匯編方式,成為后代許多百科全書式地理學著作如《海國圖志》效仿的編纂模式。[35]

此外,對《普通百科新大詞典》的研究除了延續上階段關注編者黃人與其編寫辭典的歷史背景與貢獻之外,也關注到其中具體知識的構成方式①2021年2月28日晚7時,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翻譯研究中心舉辦“翻譯史講座”,第二講是“通過翻譯,接軌世界:中國第一本百科全書的誕生”。講座中陳力衛教授研究認為這部辭典的可能底本是富山房《國民百科辭典》(1908)。。米列娜論述了這部詞典面向現在和未來的定位、獲取信息的權力、辭書的編排方式和材料的范圍等四個現代性特征。[32]龔敏從黃人接觸、學習西學新知和創辦國學扶輪社編纂《普通百科新大詞典》等三方面進行論述,還原他在西學東來的大潮下,應對新時代積極肩負啟蒙者與傳播者的重任以及他在文化方面的努力、成果與價值。[36]

陳平原認為,《普通百科新大詞典》用“百科大辭典”的方式,讓“文學”在新的知識體系中獲得清晰的地位。[31]177在研究中,他將黃人的文學批評、辭書編纂以及教科書撰寫三者結合,以文學為例,解讀新知識系統構建帶來的文學范疇變化以及不同科目地位升降沉浮的情況。甘進以《普通百科新大詞典》中的“名學”為例,通過分析其在辭書中的設置和安排,回答知識分科、學科體系重新構建和編排背后的影響因素。他認為,學科知識門類的劃分不僅在于知識內容本身還在于知識話語權的角逐。[37]

以上研究定位在具體書籍或學科知識,旨在窺探近代知識轉型歷程中的種種細節,既豐富了近代知識觀念和知識結構演進的內容,又打開了近代百科全書研究的新視角。其后,其他近代百科全書中也出現以具體學科知識為對象的研究。

詠梅等分析了《普通百科全書》《物理學問答》《物理學新書》《應用機械學》四本書籍,總結各書在體例、內容和術語方面的特色,認為它們對中國物理學的引入和消化發揮了各具特色的推動作用。同時她指出,前兩部書缺少數學推理與民初數學引進速度緩慢、水平低下、教育普及度欠缺等有關[38]。

聶馥玲比較了碰撞問題在《時務通考》與《重學》中的區別,系統考察了《時務通考》在傳播力學時,對其知識、體系和表述方式的重構。她認為,書中對力學知識體系的改寫,反映了編纂者對西方力學知識體系和方法認識上的不足。[39]但是從知識傳播角度看,《時務通考》的力學知識比較全面且有一定深度,其知識體系和敘述方式能適應當時受眾的理解力與接受能力。[40]知識傳播僅限概念層面的特點在《西學通考》《續西學大成》兩部中也是如此,她認為這表明晚清知識分子對力學的理解與接受主要在基本知識層面,力學理論體系尚未建立。[41]

燕安黛(Andrea Janku)《養民新法:晚清百科全書學中的政治經濟學》以《養民新法》中的政治經濟學為例,分析18-19世紀國家與人民從道德關系向經濟關系的轉變。她認為,這顯示出《養民新法》的主旨是要將兩者重新結合,以便建立一個經濟更發達的國家,使國家可以以積極的方式參與市場,又可以保持獨立。[42]395

葉凱蒂(Catherine Vance Yeh)《幫助吾人以共趨于文明之途:〈日用百科全書〉研究》以《日用百科全書》中展現的日常知識為對象。她認為,書中對常識的闡釋顯示出編者對新舊知識的審慎態度。這種態度保持適度的進步立場,將文明與個人實際生活相聯系,從而為其在社會文明變革中提供積極參與的角色。[42]395由此解答這一具有市場壟斷地位的百科全書在社會領域變革與觀念變化中的作用。

3.4 中日比較研究的新進展

任達(Douglas R.Reynolds)在《日文百科全書對晚清百科全書有沒有影響》中認為,日本不像晚清一樣需要從一個以中國學術為主的主流范式轉向一個陌生的、全新的全球知識范式。日本早在德川時代就積極接受新的全球知識,將之吸收和同化,因而沒有經歷中國知識轉化時遭受的劇變和陣痛。[42]李靜瑤與寧靜以中日兩國百科全書的形成和發展的相互影響為例,研究了兩國“亦師亦徒”的文化交往關系。[43]石川禎浩《中日近代的編譯百科全書》比較中日首次被命名“百科全書”的譯著,論證“百科全書”這一譯詞的普及和接受情況,并探討此類書籍發行量之間的關系。[44]320

綜上,2006年以后的研究,一方面總結和深化前兩個階段的研究,另一方面轉向百科全書中各學科的研究,百科全書與新政等社會變革的關系,以及與百科全書概念形成與近代思維方式轉變、文化轉型之間的聯系。

4 綜合分析與評價

近代百科全書的產生和發展正值近代中國思想文化轉向現代,它的編撰與傳統類書、叢書形式相似但本質不同。文章總結近40年研究的三個層次與成果,其一,考察近代百科全書的內涵、產生和發展脈絡;其二,百科全書知識體系的轉變,包括新舊知識分類方法如何糾纏交疊、西方百科全書的編纂方法及內容如何與中國傳統的類書體式融合等;其三,將百科全書體例變化與社會和時代變遷視為整體看待,把握其在近代中國轉型中的社會意義。

然而近代知識轉型是一個很大的議題,現有研究還集中在個別影響大的書籍與學科,近代百科全書的體量與研究數量仍存在巨大落差。近代百科全書的數量與對其如何定義直接相關,學界對此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近代百科全書的內涵研究揭示出,處于發展階段的百科全書在格式和內容上的游移而難以有精確統一的界定。綜合而言,雖然“近代百科全書”在以往研究中作為一個富有活力的概念工具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各種百科全書承載的論述和思想不同,若要將其視為整體的“百科思想”,需要對每一部具體的書籍展開研究,并不斷和已有定義中的原則和概念對話,方能修正既有近代百科全書的認知,建立深刻認識。此外,只有以堅實的研究為基礎,才能從整體和長時段立論,進而追問近代百科全書的生命周期中,它的體例產生與傳統書籍的關系、它的發展與時代動向及市場需求的關聯、它的功能演化及后來的發展變化。

此外,對百科全書文化現象的研究,還有不少值得細探之處。首先,清末百科全書和報紙、期刊等近代新式傳播媒體之間是否存在競爭關系?若有,則有別于兩者,那么百科全書的社會意義如何?百科全書、策問資料和經世文編,它們之間的異同亦十分值得注意。其次,百科全書對閱讀大眾的實際效應。作為晚清的暢銷書,這些百科全書究竟對閱讀者的影響層面有多深?就此方面而言,研究者或許可從精英階層人物著手,理解編者和讀者借由百科全書載體的之間的關聯,目前這類研究尚未形成氣候。[45-46]同時,這類大型資料匯編是一種文化生意,有其從生產到流通的既定過程。按此角度切入,也許能厘清百科全書在印刷、出版和傳播等層面的課題,從而描繪出百科全書從生產到流通的全過程。最后,近代百科全書代表知識分類的一種形式,對反映近代知識觀念與知識體系演進有獨特的作用。以此為文本分析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內容普及過程雖取得一定成果,但目前研究尚未形成系統,沒有從條目解釋的變化中進一步論證當時人認知的變化和重點。一些概念史的研究[47]雖然關注到這類文本,但并沒有引起概念史研究的重視。百科全書作為研究西學在中國傳衍和流布的重要文本,其價值仍有挖掘之處,是歷史學、知識史和科技史研究重要的學術資源。以百科全書熱潮為考察主體,有助于我們對西學傳播的路徑、接受程度和概念轉變等問題重新省思。

近代百科全書包含了近代知識分子對晚清民國之際國家面臨諸多社會問題的思考,他們或從西學中尋求解決方案,亦保有舊有知識的主張。這實能幫助我們進一步厘清中國現代轉型過程中,傳統因素和現代性之間是斷裂抑或延續的問題。百科全書與近代中國這個包羅萬象的課題何時能在研究方法及成果上稍告完備,只期盼有志者能共襄盛舉。

猜你喜歡
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2020年國內翻譯研究述評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關于遼朝“一國兩制”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基于聲、光、磁、觸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電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6:04
新版C-NCAP側面碰撞假人損傷研究
關于反傾銷會計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層脫落的攻關研究
電子制作(2017年23期)2017-02-02 07:17:19
主站蜘蛛池模板: Jizz国产色系免费| 2021国产乱人伦在线播放| 91丝袜乱伦|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伊| 波多野结衣爽到高潮漏水大喷| 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福利网址| 91精品国产福利| 麻豆a级片| 四虎精品黑人视频| 国产在线视频福利资源站|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88色偷偷| 九色在线视频导航91| 久久超级碰| 精品三级在线| 噜噜噜久久|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软件| www亚洲精品|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久青草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人成aaaa | 免费精品一区二区h| 亚洲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精品国产成人国产在线| 午夜激情婷婷| 欧美一级片在线| 国产精品视频999| 亚洲天堂久久新| 国产精品手机视频| 婷婷六月激情综合一区|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色135综合网| 色综合五月婷婷| 中文字幕亚洲专区第19页| …亚洲 欧洲 另类 春色| 国产新AV天堂| 一本大道视频精品人妻| 制服丝袜无码每日更新| 日韩国产综合精选| 久久无码av三级| 国产成人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广东一级毛片| 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蜜芽国产尤物av尤物在线看| 色婷婷久久| 美女免费精品高清毛片在线视| 在线精品视频成人网| 91美女在线| 国产精品第三页在线看| 在线观看国产黄色| 一级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伊人91在线| 播五月综合| 国产成本人片免费a∨短片| 国产精品9| 五月激情综合网| 国产精品3p视频| 日韩免费无码人妻系列| 国产极品粉嫩小泬免费看| 好久久免费视频高清| 日韩视频精品在线| 亚洲乱码在线视频| 国产高清国内精品福利| 久久久亚洲色| 99九九成人免费视频精品| 国产在线视频欧美亚综合|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精品| 人妻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午夜激情福利视频| 欧美三級片黃色三級片黃色1| 91精品国产一区自在线拍| 亚洲人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天天摸夜夜操| 国产免费怡红院视频| 色丁丁毛片在线观看| 久久一本精品久久久ー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