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建平(長沙)
7月16日下午,由中央文史研究館指導,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館、中國工筆畫學會共同主辦的“真予不奪——林凡藝術展”在中國美術館盛大開幕。
本次展覽展出了著名藝術家林凡先生的山水、人物、花鳥畫和書法作品120余件,以及“林凡論書畫”“大家論林凡”經典畫論及30多位評論家的學術分析,給觀眾帶來了多重審美信息和高端藝術享受。
開幕式現場嘉賓云集,觀者如潮,氣氛熱烈。開幕式由中國工筆畫學會副會長、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藝術研究院國畫院院長牛克誠主持。中國美術館館長、全國政協常委吳為山,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馬鋒輝,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李翔,中國工筆畫學會會長陳孟昕、中央文史研究館副館長馮遠先后發表熱情洋溢的致辭,林凡先生致答謝辭。最后,由原文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蔡武宣布展覽正式開幕。
林凡先生是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主要籌建者,中國工筆畫學會原會長、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榮獲者。
林凡先生學養豐厚,多才多藝,是一位詩、書、文、畫諸藝貫通的藝術家。他對中國工筆畫的現代轉型具有深刻認知和不懈探索,是振興當代中國工筆畫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堅持“小格局、低角度、窄視野”“妙在渺小”等美學見解和創作觀念,作品追求“意工”,筆墨表現兼工帶寫,畫境清新脫俗,使他的藝術呈現出別開生面的風格特征和時代氣息,尤其是進入88歲“耄耋之年”以后,他學習不止,創作不息,廣泛探索中國畫各種表現手段與形式,創作的一大批宏幅巨制,表現了林凡先生深厚的文化學養和濃郁的人文情懷,熔鑄出“真予不奪”的人生境界與藝術高格。

源頭印象2 248cm×124cm 林凡
我無法登臨那些高大、偉岸的山峰,卻喜歡沿著山藤,下到幽邃的谷底,去諦聽那泠泠山溜、瑟瑟山風。我很少畫樹冠,卻喜愛畫樹根;很少畫大山大嶺,卻總是把眼光投向那布滿皺褶的巖石和無名的小草。我堅信:“妙在渺小!”
——林凡論書畫

垂青 148cm×70cm 林凡

歌吟十萬下春溪 248cm×124cm 林凡
我給自己制訂的創作信條是“小格局,低角度,窄視野”。我每有所作,思慮先行。我搜尋描繪的細節,深入洞徹到至微至細的地步。為其深,乃能透;為其沉,乃能郁;為其極,乃能達!
——林凡論書畫

拉薩印象 248cm×124cm 林凡

春風春雨鷺湖邊 149cm×69cm 林凡
談創作上的工,我總認為是筆墨技法上的事,與立意沒有關系,這是不對的。工,主要在于意工。筆墨精工是表現方面的,它不是創作的主要方面;意工才是畫家最應當著意追求的。
——林凡論書畫

青青我心 248cm×124cm 林凡

秦風 248cm×124cm 林凡

一沖天地開 248cm×124cm 林凡

正是人間四月天 248cm×124cm 林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