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自華( 武漢 )
李更的水墨畫與他的文學作品一樣,有過人的才氣,有超群的睿智,但也有幾分調皮,有幾分不守規矩,有幾分譏誚戲謔,還有幾分天不怕地不怕的狂悖。從他的繪畫作品中,既可以看出他的人生態度,也可以揣度他的藝術心靈。李更是一個對生活隨性、對藝術純粹、對人真誠的藝術家。李更創造藝術的寂寞世界不是孤山、瘦水、枯樹、空亭,也不是他覺得這樣的鏡像更有欣賞價值。他的寂寞世界,記載的是他關于生命的頓悟。
李更的水墨畫創作靈感,直接來自他的內在精神,因此,他筆下的人物,并不完全遵從傳統的水墨畫技法。在藝術實踐中,李更運用更多的藝術手法,弱化人物面部的細節與其他的枝節,使用大面積的色塊對比、質感對比,使得造型本身更加夸張突出,由于更專注人物心境的表現,所以令其更純粹與直觀。李更筆下的人物,少了些“端莊”,多了些“人性”。其形象或以局部頭像的形式,或以上半身特寫的形式,或以動態的姿勢來表現,拉近了人物與觀賞者之間的距離,突出傳遞了生命的主題。“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普普通通的景物被李更采擷進入畫面后似乎就變成了祭壇上的圣物。

水墨 李更
每一個畫家,都有自己的繪畫風格,李更的繪畫技巧獨樹一幟。李更雖然在珠海從事文字寫作多年,但他畢竟是長江的兒子,他的人和畫都離不開地域的特點,所以他的繪畫作品,也必然滲透著長江文化的浪漫、豪放、瑰麗和神秘。李更筆下的人物,具有一種典型南方纖弱清秀的氣質,眼中透著一股子靈氣。李更用中國畫特有的線條墨色、色彩、書法等語匯構成自己的獨特繪畫視覺語言,其作品內質蘊含著楚文化情韻,既有傳統氣派,又有現代審美視覺,具有濃郁的中國民間拙樸之美。
人生是一個“客”,一個短暫的“寄兒”,是一段焦慮的旅行,人生到底魂歸何處?它無所皈依又在不斷尋找。李更曾經用幽默的文字,現在試圖運用自己的繪畫來張揚這個蒼茫的“天問”。李更的畫美于謔,但卻沒有絲毫市井的油滑氣息,靈動的筆觸、變幻的墨色、得體的夸張、合理的舍取賦予他筆下的人物活脫脫的生命力。形體略作夸張,形式上以拙求樸,能抓住人物瞬間的神態變化,充溢著一種率真的雅趣;線條流暢若懷素作草,充滿活潑的動感;對人物臉部的勾畫,其線條準確簡明;傳神的寫照,使畫中人物的情態天真而幽默,天韻流溢,抒發了人性人情的曼妙、深沉、健樸和朗潤。作品的韻味讓人回味無窮。
李更的山水畫,則以自己意象性的抽象水墨為范式,其“心象風景”以自然跡象的象征、隱喻來豐富水墨筆意;以墨、色、粉的交疊、映照、穿透,來營造畫面的氣韻與風神,力圖將“象外之象”涵納天地人神共生的境界,所以,他的作品總是充溢著自然的原始張力,在水墨的現代性審美上追求崇高精神。李更在自己的山水畫中,特別強調一種寓于靈性的內心意緒,向生命情懷與精神境界的升華,在趨于抽象卻又幽眇可感的藝術形態中,領略一種陌生化的妙境,這是一種超驗的富有靈性的審美感覺,也即是李更“心象風景”水墨的建構方式。

水墨 李更

水墨 李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