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梅 王丹 孫婷婷
結直腸癌是消化道多見惡性腫瘤,主要致病因素包括人口老齡化加劇、生活習慣及飲食結構的改變等[1]。近年來,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及死亡率增長較為明顯,是僅次于胃癌及肺癌的第三大惡性腫瘤,嚴重影響我國國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手術治療聯合放化療是當前臨床上治療結直腸癌的主要手段,對比其他消化道腫瘤,結直腸癌的生存率較高,5年存活率一般可達50%~80%[2-3]。但患者的術后身心問題嚴重,一方面患者術后機體免疫力低下,部分患者終生腸造口對生活影響較大。另一方面,患者對癌癥具有恐懼心理,且術后化療存在較為嚴重的副作用,嚴重摧殘患者的內心,癌因性疲乏嚴重,不利于患者術后康復。常規護理干預缺乏針對性,效果不好。正念減壓是臨床新型心理干預理念,通過訓練改善患者的覺察能力,以冥想及正念行為來降低患者的壓力狀態,對于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4]。鑒于此,本研究探討正念減壓療法標準化干預對結直腸癌術后化療患者癌因性疲乏、自我效能及睡眠質量的影響。
選取醫院2020年12月—2021年5月收治的82例結直腸癌術后化療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條件:符合《中國結直腸癌篩查與早診早治指南(2020,北京)》[5]中的相關診療標準;經過病理報告確診為直腸癌,進行手術并在術后進行化療。排除條件:雖經過病理確診為直腸癌,但未達到手術指征,未進行手術治療;合并其他重大惡性腫瘤疾病;合并精神疾病;合并重大器官衰竭;不愿配合或中途退出及死亡。按組間基本資料匹配原則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1例。觀察組中男24例,女17例;年齡46~78歲,平均61.52±11.38歲;BMI 19~24,平均22.41±0.76;癌癥分期:Ⅲa及以 下19例,Ⅲb及 以 上22例;SAS評 分46~55分,平均50.68±2.67分;SDS評分45~54分,平均49.62±2.71分。對照組男23例,女18例;年齡47~79歲,平均61.63±11.42歲;BMI 20~25,平均22.65±0.82;癌癥分期:Ⅲa及以下20例,Ⅲb及以上21例;SAS評分45~54分,平均50.63±2.61分;SDS評分46~56分,平均49.79±2.86分。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BMI、癌癥分期、SAS、SDS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已取得我院倫理委員會的許可同意,并簽署配合同意書。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行常規護理干預方法,主要內容包括:①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與患者進行溝通,讓患者明確負性情緒對于惡性腫瘤康復的不利影響,積極引導患者保持開朗的心態。向患者介紹術后化療存活期較長的成功治療案例,幫助患者加油鼓勁。②健康教育。向患者宣教結直腸癌的術后注意事項,讓患者了解化療的常見并發癥,使其做到心中有數,并教會患者相關自我護理方法,讓患者做好自我保健工作,降低并發癥程度。③飲食護理。讓患者以清淡飲食為主,禁食油膩、刺激性食物,多食用多纖維、低脂飲食,多食用新鮮果蔬,保證機體的正常營養需求。④并發癥護理。對患者可能出現的并發癥進行積極護理,通過改善患者的飲食組成及進食時間幫助患者減少惡心、嘔吐等并發癥。如患者出現便秘情況則建議患者多食用蜂蜜、香蕉等促進排便的食物,如患者出現腹瀉則應該及時糾正患者的水電平衡,避免患者脫水。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正念減壓療法標準化干預。主要內容如下。
(1)成立護理干預小組:以項目負責人任小組組長,組員包括主任護師1名、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2名及護師3名。進行組內培訓,主要培訓內容包括結直腸癌患者的相關診療方法、正念減壓的理念及干預內容等。全部人員均通過組內考核。
(2)正念減壓干預:①正念呼吸。護理人員為患者營造良好的干預環境,保持房間的絕對安靜,播放舒緩的音樂作為干預背景。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呼吸,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呼吸機制中,深層次的感受到外界空氣通過口鼻進入氣管、肺部,完成氣體交換后,再緩慢地由氣管通過口鼻排出體外。期間注意胸部的擴張及肺部的收縮。②正念行走。護理人員引導患者在室內行走,要求患者脫去鞋襪,在舒緩的背景音樂下,緩慢的行走,感受雙腳的起落及與地面的觸感,患者可以在行走過程中任意地揮擺手臂,肆意地放松心中的壓力。注意留心環境中存在的聲音及光線,仿佛回到初次行走的感受。③正念飲食。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進食,進食過程中細細感受食物入口的觸感,用口腔內組織及舌頭感受食物的性狀、氣味及口感等。并用心感受牙齒咀嚼食物及吞咽的過程。④正念掃描。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取舒適體位,閉目,從頭頂開始感受,隨后依次感受眉毛、眼睛、鼻子、嘴、脖頸、大臂、小臂、心、胃、肝、腎、脾、髖、大腿、膝蓋、踝、足。⑤正念冥想。指導患者盤膝靜坐,閉眼,用注意力感知周身內外環境,體會外界環境對自身的影響,感受自身融入了環境。⑥正念瑜伽。護理人員挑選簡易的瑜伽動作指導患者進行練習。本次研究中挑選樹式(直立位,左腿屈膝置于右腿大腿內側,雙手合十)及攤尸式(仰臥位,雙腿分離約30 min,頭與背部保持直線、閉眼放松)2個動作。讓患者仔細感受機體的變化。⑦正念融合。護理人員指引患者將正念減壓技巧融于日常的衣食住行當中,使其活動貼近自然,平靜祥和。上述內容每天1項,干預1 h。其中前15 min為護理人員引導,后40 min由患者自行練習,最后5 min讓患者之間分享心得。
(3)組織病友沙龍:護理人員定期組織病友交流沙龍,讓其中表現優異的患者分享自身的心得,并說出正念減壓干預對自身的改變,鼓勵其他患者積極進行正念減壓干預。
(4)微信隨訪:患者出院后,護理人員將患者加入至微信交流群,讓患者每日在群內打卡回報正念減壓的完成情況,督促患者堅持聯系。
(1)癌因性疲乏程度:應用RPFS量表對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進行測評,量表包含行為疲乏、感覺疲乏、情感疲乏及認知疲乏4個維度,共計22個條目,單條目0~10分,維度得分=條目得分之和/條目數。分數與患者的疲乏程度呈正相關。量表Cronbach’sα系數為0.95,信效度較好[6]。
(2)自我效能:應用SUPPH評分對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進行測評,量表包括正性態度、緩解壓力及自我決策3個維度,共計28個條目,單條目1~5分,分數與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呈正相關。Cronbach’sα系數為0.970[7]。
(3)睡眠質量:應用PSQI量表測評患者的睡眠質量,量表包括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催眠藥物、日間功能障礙7個條目,單條目0~3分,分數與患者的睡眠質量呈負相關。量表Cronbach’sα系數為0.857[8]。
采用SPSS2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患者各項RPF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各項RPFS評分均明顯降低,并且觀察組各項RPF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干預前后兩組RPFS評分比較(分)
干預前,兩組患者各項SUPPH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各項SUPPH評分有所升高,但觀察組各項SUPPH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干預前,兩組患者PSQ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PSQI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干預前后兩組PSQI評分比較(分)
結直腸癌屬于多發惡性腫瘤,我國每年結直腸癌新發病例數高達40萬左右,男性略高于女性。對于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影響。手術治療是臨床中針對結直腸癌的有效治療方法,可以有效切除患者的惡性腫瘤病灶,但術后仍需進一步化療鞏固療效,確保抑癌成功[9]。但患者長期受疾病折磨存在嚴重的負性情緒,精神壓力極大,臨床依從性普遍較低。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康復情況,因此,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降低患者的心理壓力是當前的重要研究問題。常規心理護理干預內容不足,對結直腸癌患者的心理護理效果有限。正念減壓是臨床中的新型理念,通過有意識地觀察機體及周邊環境,以自身的身心力量為核心,培養自身的正念,讓患者更為了解自身,體會到自身的價值。有大量研究顯示[10-11],正念減壓對于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降低患者的精神壓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癌因性疲乏水平低于對照組,提示患者經正念減壓后,癌因性疲乏水平降低?;颊叩陌┮蛐云7Τ潭戎饕Q于精神壓力及機體壓力。正念減壓是以患者注意力為核心的訓練方法,患者的集中注意力時能夠刺激大腦前額葉皮層,使其可以有效調節自主神經系統的兩大分值,讓身心體驗達到和諧的程度[12]。而本研究中,患者通過正念冥想及正念瑜伽等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自身的身心概念,讓患者更加了解自己的身心。患者在干預過程中,意識放空,心靈空凈。而多數干預活動均以放松機體肌肉、神經為過程,對于降低患者的負性情緒,減輕患者的機體壓力具有重要作用,能夠促進患者的癌因性疲乏水平下降。佟蕾等[13]的研究顯示,患者經干預后,癌因性疲乏水平降低,生活質量提高,與本研究結論一致。
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主要取決于心理依從及自護能力中。本研究中,對患者進行系統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對于疾病知識及相關注意事項有深入地了解,能夠促進患者的自護能力提高。而心理依從主要取決于其負性情緒程度,正念減壓能夠有效改善癌因性疲乏程度,降低患者負性情緒水平。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及負性情緒均得到明顯的改善,其自我效能自然提高。初紫晶等[14]的研究顯示,患者的負性情緒改善,自我效能水平提高,與本研究結論相符。
本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睡眠質量高于對照組,負性情緒是影響患者睡眠質量的主要影響因素。當患者的負性情緒水平較高時,患者入睡時易胡思亂想,導致大腦神經異常興奮,降低患者的睡眠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正念減壓能夠改善患者的癌因性疲乏及自我效能,降低患者的負性情緒水平。使患者能夠高效地配合臨床的相關療護工作,降低自身的心理負擔。而且正念減壓過程中需要患者集中注意力,屬于大腦高度集中,使得大腦無暇進行胡思亂想,對于促進患者的睡眠質量具有重要作用。李佳等[15]研究顯示,患者經正念減壓干預后,患者的負性情緒降低,睡眠質量提高,與本研究吻合。
綜上所述,正念減壓療法標準化干預可以降低結直腸癌術后化療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及睡眠質量,本研究存在納入樣本量較少之缺點,今后需加大樣本量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