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浦縣丹山中學 陳雙年 □福建省漳浦道周中學 盧海燕
歷史是我國的文化瑰寶,正所謂“以史為鑒”,學生學習歷史不僅能有效繼承和傳揚我國優秀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歷史知識的學習對他們之后的工作和生活也具有很大的作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作為初中歷史課本教材中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現階段,伴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和深入,國家和社會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要求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歷史知識,開闊學生的歷史視野,還要摒棄應試教育的思想,創新教學策略,滲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培養更多、更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所以,作為現階段的初中歷史教師,我們應該及時更新和改進教學觀念,探討如何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融合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讓學生充分意識到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所弘揚的時代精神是促進祖國繁榮發展、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源泉,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信。
初中歷史教學應該結合學生的具體學情和具體教學目標開展教學,雖然初中歷史是在課堂上向學生傳授和講解知識,但是同時也可以結合教育學、心理學、政治學等理論開展教學,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提升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奠定堅實的基礎,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公民。所以,初中歷史教學是弘揚和繼承社會主義現今文化的主陣地,教師應該充分解讀和挖掘歷史課本教材中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內容,利用情境教學、信息技術教學等多種教學手段開展教學,使學生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的同時,還能潛移默化地繼承我國優秀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讓學生可以更好地認知眼前的這個世界。基于此,教師應該探討和改進初中歷史教學策略,摒棄傳統的“灌輸式講解”“填鴨式講解”的教學方式,結合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開展教學。這是時代發展和我國社會進步的需求,也是我國青少年全面發展的需求,這更有利于讓學生從這些歷史文化和知識中更好地認識社會和人生,并從中汲取智慧。
通過調查我國初中歷史的課堂教學現狀可以發現,雖然經過長期的發展,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已經有了多次改革,但是在實際的初中歷史課堂上還是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改善。如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過程過于死板、傳統,這對初中歷史的課堂教學質量有著很大影響。教師要想做好課堂教學工作,就要在備課時間設計好教學策略和教學目標。但是很多教師往往會因為課堂時間不夠或者更加注重歷史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融合滲透,預期的教學效果往往很難實現。究其原因,一方面主要是由于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依賴教學課本和備課課件,多媒體教學課件中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知識一帶而過,教學缺乏趣味性,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具體內涵不能很好地理解,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是教師對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融合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必要性認識不夠,只是根據歷史知識點進行簡單的教學,教學內容死板呆滯且枯燥無味,沒有更好地為融合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奠定基礎。
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關鍵時期,新課改背景下學科核心素養是改革的重要舉措。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融入歷史教學中,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時代精神,學生也可以從情感、政治、態度等各個方面全面認識和理解歷史知識,開闊自己的歷史視野。所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課本歷史知識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歷史教學中引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才能讓學生真正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提升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
初中歷史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認識歷史,融合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展開教學,可以更好地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所以,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融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特別重要的,它讓學生可以在學習歷史文化的同時還能修身養性,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精神,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由此可見,初中歷史是滲透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陣地。所以,作為新時代背景下的初中歷史教師,我們應該從歷史的角度出發,結合學生學習需求設定教學目標,探討和創新滲透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教學策略。
歷史教學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和了解歷史。作為教師,要想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就應該意識到這并不是某個單元或某一節的教學目標,教師應該深入鉆研歷史課本教材,挖掘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知識,并厘清脈絡、劃清系統,有計劃地滲透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初中歷史課本教材中的“顯性知識”就是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和中心含義,以及學生需要掌握的具體內容和學習方法等。教師要想融合、滲透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開展教學,還要深入挖掘課本教材中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相關的“隱性知識”,并積極結合學生的具體學習需求創設教學策略,挖掘那些既能體現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又符合初中歷史教學目標要求的內容,開展課堂教學。例如,在講解“經濟和社會生活的變化”的歷史知識時,因為本節課的主要教學內容就是讓學生通過歷史感受到近代經濟、社會生活的發展,教師就可以結合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開展教學,讓學生意識到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對我國近代歷史的作用,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師利用備課時間可以挖掘本節歷史知識中體現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知識,并利用信息技術制作成教學課件,然后在課堂上結合一些真實的圖片或者視頻展現給學生。還可以鼓勵學生去歷史課本中尋找近代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生活都發生了哪些變化,并向學生提問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什么,因勢利導地融合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展開歷史知識講解,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弘揚我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情境教學作為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種新型教學策略,對初中歷史知識的講解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因為歷史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但是歷史情景卻無法復制也無法還原。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歷史教學情境,給予學生身臨其境之感,讓學生可以置身于真實歷史情景中學習歷史知識和體會歷史人物的情感,最大限度地激發出學生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理解和認同。例如,在教授學生“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的歷史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多媒體教學情境,利用多媒體技術圖文并茂的優勢,將各個階段的教育現狀展現出來,并在課堂上放給學生看。學生在觀看PPT教學課件的同時,還能通過這些直觀形象的視頻或者圖片資料深入理解每個階段的教育現狀,深入理解這部分歷史知識。隨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因勢利導地滲透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對我國歷史發展的重要意義,并向學生提問:“請問大家知道我國近代教育事業不斷發展和進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嗎,請同學們舉例說明。”問題很快就會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這時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從“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角度去探討問題的答案。問題情境的良好創設,能夠為融合滲透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供空間。
隨著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技術也已經在初中歷史教學課堂上得到了有效普及。教師在日常的初中歷史教學活動中,要充分重視多媒體技術的有效運用,充分借助多媒體技術的教學特點,結合日常的教學內容,滲透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例如,在講解“五四運動”的歷史知識時,為了有效激發學生學習這部分歷史知識的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設備開展教學。伴隨著我國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多媒體技術設備在我國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都得到了廣泛運用,尤其是在課堂教學領域,多媒體教學設備的使用不僅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幫助教師減輕工作量。教師在歷史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技術設備,能使圖文并茂、聲像結合的歷史課堂氛圍的構造成為可能,進而在有效激發學生情感體驗的基礎上,巧妙地融合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還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知識、參與課堂討論的積極性。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融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為初中歷史課本知識中的很多近代歷史知識、重要歷史人物或者國家的發展等內容,這些都是有效促使學生了解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養成正確價值觀的內容。但是在結合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學生講解完這些歷史知識后,教師還應該為學生消化知識提供空間,讓學生能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進行更加細致的內化和吸收,并將歷史知識轉化為自己的內在歷史素養。基于此,教師就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展開課堂教學,加強學生之間的課堂互動,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例如,在講解“辛亥革命”的歷史知識時,在課堂教學的開始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辛亥革命的主要人物是誰?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是什么?”問題提出之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合理地分成幾個學習小組,鼓勵和引導學生在學習小組內探討問題答案。然后,再結合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滲透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展開教學,讓學生深切地意識到他為了改造中國耗盡畢生的精力,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也為政治和后繼者建立了堅固而珍貴的遺產,并積極鼓勵學生將一代偉人“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奮,再接再厲”的革命精神作為自己學習上的動力,使學生具有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斷奮斗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而使學生正確的核心價值觀得以樹立,這有利于弘揚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時代精神。
初中歷史課本教材的內容是有限的,所以為了更好地拓寬學生的歷史視野,教師可以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融入其中開展教學,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初中歷史學科的教學并非僅僅為了讓學生提升歷史成績,教師還應該讓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喚醒他們的歷史使命感、引發學生的深度思考,讓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初步形成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理想信念。為此,教師要自覺地遵循教育規律、學生成長規律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傳播規律,拓展歷史課本知識,以理想信念為核心,以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為重點,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融入教學全過程中。例如,在講解“開辟人類歷史新紀元”的歷史知識時,教師就可以適當地為學生延伸一些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相關的歷史知識,讓學生結合教材的具體內容和拓展延伸內容進行學習。因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傳承在初中歷史中是沒有專門的課程的,所以教師應該針對課本教材中可以滲透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特點,制定具體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滲透計劃,按步驟實施教學。比如,本節課中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展示一些與“社會主義國家”相關的內容和意義,引導學生了解社會主義對我國發展的重要意義。教師也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不斷地調整教學策略、教學內容。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歷史知識本來都是同一個領域,文化里包括歷史知識,歷史知識里包含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二者互為包含關系。所以從歷史角度提煉講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能保證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連貫性和完整性,有利于傳承和弘揚我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綜上所述,在初中歷史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滲透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教學手段是多種多樣的,所以歷史教師在日常的歷史教學中要充分重視對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另外,教師也要樹立終身學習意識,不斷提升自身的歷史教學能力,讓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融合滲透成為有效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有力抓手。教師還要以初中歷史教材為載體,挖掘豐富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相關內容作為歷史教學的拓展與延伸,讓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同時,還能達到歷史知識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知識的同步豐收的目的,從而為我國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