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卓益
(北京理工大學體育部 北京 100089)
舞龍舞獅作為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的代表性項目,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擁有了濃厚的文化底蘊。千百年來,陸上與海上兩條絲綢之路不僅是我國與其他國家溝通交流,友好發展的重要橋梁,同時也是我國民族傳統文化傳播的重要窗口。在新時代發展的巨大浪潮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使我國同沿線各國的交往不斷加深,彼此間開放包容、互利共贏,形成了文化經濟發展的良好態勢,也借此機會更好地幫助我國提升了文化軟實力。這種形勢下,我國龍獅運動的傳播出現了新的機遇和方向。
通過查閱歷史資料發現,絲綢之路是我國古代同其他國家進行友好貿易往來以及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絲綢之路共分為兩部分,首先是最著名的陸上絲綢之路。據記載最早在西漢時期,為了平定北方匈奴戰亂,漢武帝派特使張騫由長安(今西安)出發前往中亞地區,一方面,將我國的絲綢等物品出售給其他國家進行貿易往來;另一方面,為了建立合作,共同抵御匈奴,形成了我國同中亞、西亞地區進行貿易及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絲綢之路的另一部分是通過航行形成的海上絲綢之路。秦漢時期,我國就已經開始建立海上絲綢之路,唐宋時期我國的對外貿易發展到了非常龐大的規模,相應地,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也達到頂峰。由此可以看出,兩條絲綢之路對我國的發展和同其他國家的溝通交流起著重要作用。為了能夠更好地同其他國家建立經濟合作關系,共同打造出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分別提出了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兩項建設也被共同稱為“一帶一路”[1]。
“一帶一路”同我國古代的兩條絲綢之路一樣,有著不同的建設方向。“一帶”是從我國開始向著中亞、西亞地區不斷延伸,一路到達北歐各國,“一路”則是同海上絲綢之路一樣,從我國向南延伸,經太平洋及印度洋連接各國。在建設“一帶一路”時,我國提出了五項重要政策,包含了以文化、社會為主的民心相通政策,如加強留學生的規模,加強民間的組織交流等[2]。其中,文化交流是促進民心相通的有效方式,文化之間的互通也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組成的重要部分,一帶一路將亞歐非的眾多國家聯系到一起,建設覆蓋的范圍非常大,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必定會廣泛開展,借此機會能夠更好地幫助我國提升自己的文化軟實力,也為我國龍獅運動的傳播和發展提供了新的平臺。
舞龍舞獅運動在我國的歷史非常久遠,從二者的產生和發展來看,不同歷史時期舞龍舞獅的溝通交流作用都非常重要。龍文化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時期,在當時的封建原始社會人們就已經開始使用不同的龍形圖案在不同的部落間進行溝通,之后通過不斷交流融合,才逐漸形成人們現在所認識的龍的形態。如果龍作為我國本土的文化交流融合的代表,那么獅子便是我國國際交流的體現,獅子原本生活在非洲大陸,東漢時期我國同其他國家的交流逐漸加深,才將獅子引入我國。直到今天,伴隨著“一帶一路”的發展,舞龍舞獅將這種文化間的傳遞價值更加凸顯出來,這對于消除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間的隔閡有著重要作用[3]。
中華民族很多優秀的精神品質都在舞龍舞獅的過程中被繼承并發揚,其獨特的演練能夠在國際舞臺樹立起良好的國家形象。舞龍舞獅首先能夠呈現給人們歡樂祥和的中國形象,舞龍舞獅讓人們在觀賞的過程中感受到喜慶熱鬧的氛圍,將國家欣欣向榮的景象呈現給世界。其次,舞龍舞獅樹立的是頑強拼搏的中國形象,在演練的過程中,演練者不斷進行上下起伏穿騰跳躍的動作展示,通過情節的演繹向世界傳遞出一個獨立自主,不畏艱難的中國。舞龍舞獅向世界呈現出一個富有創造力的中國形象,經過歷史的洗禮,舞龍舞獅一直流傳至今,與其自身所包含的中華民族積極創新,不斷進取的偉大精神分不開。最后,舞龍舞獅向世界呈現出一個開放包容的大國形象,在進行演練的過程中,舞龍舞獅呈現出的磅礴氣勢讓人為之感到震撼,表達的是我國愛好和平、友好開放的體現。
舞龍舞獅是一項多人配合的運動,舞龍舞獅的過程,對人們身體的各部位力量都有著較高的要求,同時練習舞龍舞獅也需要反應、協調、速度等各方面的素質,所以舞龍舞獅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運動,可以有效地提高練習者的身體綜合素質,增強力量,提高心肺功能等。并且舞龍舞獅適合不同的人群進行練習,不論是青少年,還是成年人,都可以進行舞龍舞獅的鍛煉。在“一帶一路”的建設中,舞龍舞獅的健身娛樂功能不僅在國內能夠更好地凝聚人們的力量,而且可以很好地帶動國外人民去主動了解我國的文化,在向人們宣傳發揚我國的民族傳統體育的同時,也能夠帶給大眾健康和快樂[4]。
“一帶一路”的提出本質上是為了沿線各國的經濟共同發展,但經濟上的合作離不開文化的融合交流,只有文化才能使人們做到相互理解,真正為國家之間的合作提供長期持久的保障。因此,在“一帶一路”的建設中,一個國家必定會與其他國家在文化上產生接觸,帶來文化上的碰撞,最終相互包容[5]。龍獅運動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其本身就蘊涵著我國自身的民族語言,目前國際上從事龍獅運動的國家還比較有限,并沒有得到廣泛的認可。我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可以讓沿線國家更好地了解到我國的傳統文化,加深對我國文化的認同,這為龍獅運動提供了一個難得的站在世界舞臺進行展示的機會[6]。另外,通過“一帶一路”這個國際化的平臺,龍獅運動在傳播時會減少很多的阻力。從以上可以看出,“一帶一路”的建設不僅為沿線各國提供了文化交流的便利通道,也為龍獅運動搭建起了新的傳播平臺,幫助龍獅運動在國際上更好地發展。
任何項目的發展都需要國家的支持,舞龍舞獅作為傳統體育項目,想要在國際上進行廣泛的傳播,就需要依靠強大的國家力量從政策上進行推動。在黨的十八大召開以后,我國文化自信的增強就被重點關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民族傳統文化在國際交往中具有幫助提高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作用,在大力發展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要向世界宣傳展示我國的傳統文化。為此,國家出臺了相應政策,在2016年國家發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其中指出要對民族傳統體育、民俗體育等項目進行廣泛扶持,加大其在人民群眾體育鍛煉中的參與程度。在2017年又頒布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明確指出,要讓中國傳統文化在“一帶一路”的指引下更好地走出國門,傳播到“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與之加深交往和理解。另外,2021 年11 月國家印發的《“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將民族傳統體育列為了重要的發展項目,同時要在“一帶一路”“金磚國家”等多邊合作中加強體育文化的交流。以上各種政策的頒布,不僅提出了圍繞“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舉措,也讓龍獅運動在國內外的傳播有了強力保障,得到了國家政策的有力支持。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快速發展,我國在世界中的影響力正在逐步增加。5G 技術、港珠澳大橋、高鐵建設等科技的進步,也讓世界的目光聚焦到我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中國,除了學習我國的先進技術,很多外國友人還對中國的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中國功夫、節日習俗、傳統體育都成為外國友人關注的重點。在“一帶一路”建設實施以來,我國在沿線國家的知名度就進一步得到提升。我國在與其他國家經濟合作的同時,也在高校之間廣泛展開合作。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上,我國同沿線國家的高校進行了科研、醫療、文化等多方面的學習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我國的傳統文化在沿線國家中的影響力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學習我國傳統文化的人數不斷增加。舞龍舞獅運動也吸引了大批的練習者,“一帶一路”建設為我國傳統體育舞龍舞獅運動在世界上影響力的提升帶來了很大的作用,讓龍獅運動可以更好地進行傳播[7]。
我國民族文化的傳承發展,離不開傳統體育的功勞。千百年來隨著歷史的發展,我國形成了各式各樣特點鮮明的傳統體育項目,舞龍舞獅運動在漫長的發展演變過程中也被賦予了深刻的內涵,這讓龍獅運動在傳播的過程中有了良好的基礎。但正是因為龍獅文化發展歷史久遠、內涵豐富,挖掘、整理龍獅運動的過程難度加大,因此并沒有讓龍獅運動形成系統的傳播體系。長期以來,人們通過口口相傳或者業余的龍獅運動愛好者對龍獅運動進行傳播,由于沒有系統的傳播體系,人們無法深入了解龍獅運動的內涵,這不僅對龍獅運動在國內的傳播不利,在面向國外的時候也缺少系統性和規范性,在傳播時就很難通過規范統一的方式去進行教授,龍獅運動這種不完善的體系對其傳播會產生一定的阻礙[8]。
一個項目的發展離不開傳播,而傳播就需要通過一定的方式和手段。舞龍舞獅運動作為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一種,長期以來,其傳播和推廣主要是通過全國各地的民間組織或團體,在各種演出或節日的時候向外界進行傳播展示。近年來,隨著國家有相關政策開始重視民族傳統體育運動,舞龍舞獅才開始被專業的教師帶入到大中小學,并在校園內傳播,除此以外,僅有少數的媒體對舞龍舞獅運動進行過報道宣傳。而在西方,當媒體宣傳其他體育項目時,往往會通過廣告、電視、網絡等各種方式向外界傳播,群眾對于這些運動耳熟能詳,并且在大中小學和俱樂部廣泛開展。由于傳播方式和手段沒有得到改善,舞龍舞獅在傳播過程中很難進入人們的視線,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下,想要將舞龍舞獅項目進行更好的傳播,就需要動用起更多的渠道,增加傳播的方式[9]。
目前國內傳播舞龍舞獅運動的人群主要有高校教師、社會團體以及龍獅運動的愛好者,在這些人群當中,有很多人并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學習,他們往往通過自己的觀察模仿和平時練習時自身的一些體會感受來進行龍獅運動的教學和訓練,因此這些人并不能作為專業人士進行傳播。另外,國內的龍獅傳播人員的外語水平參差不齊,在“一帶一路”這樣的國際平臺上進行龍獅運動的傳播,不能夠很好地將舞龍舞獅運動中涉及的文化內涵、動作方法等內容較好地轉換為其他國家的語言,這會讓國外的練習者在學習時難以理解,在學習過程中增加困難[10]。舞龍舞獅運動作為我國特有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本身具有非常優秀的健身價值、觀賞價值和競賽價值,但由于缺少專業的龍獅人才,在傳播的過程中不能很好地將項目優勢體現出來,因此龍獅運動在“一帶一路”國際化道路上的傳播受到了阻礙。
目前,新媒體在國內國外的發展都非常火熱,抖音、微信等社交媒體每天都充斥在人們的生活中,很多短視頻平臺通過和政府企業合作,讓人們更加直接、清晰地了解當下形勢政策帶來的變化,這種快速便捷的方式越來越受歡迎。然而,龍獅運動目前對新媒體的影響,可以說微乎其微。如果能合理將新媒體宣傳工具運用起來,建立專業的短視頻賬號,定期進行龍獅運動的宣傳推廣,讓龍獅運動通過不同的平臺進入大眾的視野,就能夠在平常生活中引起人們對龍獅的重視。同時,開設國際賬號,在國外社交媒體,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大量優質龍獅運動的宣傳,也能夠很好地讓“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產生對龍獅運動的熱情。
由于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長期受到限制,因此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的專業人才,尤其是龍獅運動專業人才較少。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加大龍獅運動專業人才的培養。首先,要定期舉辦龍獅運動的教練員、裁判員培訓班,對高校、中小學以及社會人士進行專業的龍獅指導,讓其具備龍獅運動的基本素質,加強其對于龍獅文化的學習和了解。其次,要以高校為主,加強龍獅運動專業人才的對外交流能力,利用高校優勢將龍獅文化進行多語轉化,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語言為主,進行多國語言翻譯,提高沿線國家對龍獅文化的理解。最后,要增進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學習,培養國外傳播者。目前,武術在國外通過孔子學院培養了很多外國傳播者,可以同樣利用孔子學院等資源,在沿線國家建設龍獅運動學習課程,將龍獅運動帶入國外高校,增加國外的傳播人才。對國內外龍獅專業人才進行培養,讓龍獅運動得到更好的傳播。
體育運動離不開競技,有競技就有賽事,一個項目的傳播與賽事發展程度有很大的關系,想要在“一帶一路”的建設過程中提高龍獅運動的影響力,賽事的打造也十分重要。如同提到NBA,就會聯想到美國一般,將一個賽事在世界范圍內進行廣泛傳播,可以讓人們對一個項目形成高度的認同。目前世界上從事龍獅運動的國家主要集中在亞洲,以我國和東南亞國家為主,在舉辦世界龍獅錦標賽、亞洲龍獅錦標賽等高水平賽事的過程中,要將現有的賽事進行包裝,提升賽事知名度,開發龍獅賽事的周邊等,打造出獨特的龍獅賽事,同時利用“一帶一路”的優勢,將沿線各國吸納進來,參與到賽事的舉辦當中,讓其感受到龍獅運動的獨特魅力,進而吸引更多國家關注龍獅賽事,通過賽事將龍獅運動傳播出去[11-12]。
項目的發展始終要順應時代的潮流,我國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國家越來越意識到傳統文化對加強民族自信,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性。隨著我國進入“十四五”建設階段,國家在《“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中提到要加強傳統體育的發展,如果能夠出臺關于舞龍舞獅相應的支持政策,可以促進舞龍舞獅的發展,同時通過國家進行龍獅運動的宣傳,提高龍獅運動在全民健身等領域的地位,增加人們對舞龍舞獅運動的熱情,加強龍獅文化的挖掘整理工作,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龍獅運動傳播體系。在“一帶一路”的背景下,通過國內將龍獅運動在沿線各國進行系統的傳播,讓人們認識到龍獅運動、龍獅文化傳播的重要性,進而讓國外人民建立起對龍獅運動的認識,使我國優秀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國際化傳播得以順利實現。
隨著全球命運共同體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傳統體育必然逐步走向國際,我國龍獅運動作為民族傳統體育的重要代表,雖然具備很多優勢,但仍然存在項目傳播體系不完善、發展速度較慢等問題。“一帶一路”的建設為龍獅運動的傳播提供了良好機遇,需要牢牢把握這次機會,通過龍獅運動搭建起溝通世界的橋梁,加強龍獅運動宣傳和專業人才的培養,進一步擴大龍獅運動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促進龍獅運動的傳承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