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倩
(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西安 710000)
高職教育是職業教育的重要分支,培育出的專業學生不僅應具有很強的職業素養,還應有較強的文化素質與精神品質,才能成為國家發展需要的優秀人才。由于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教師應積極探索茶文化的精神內涵,使管理內容不僅更加貼合高職院校的教育宗旨,也使學生擁有較強的文化意識,既能夠在堅定的文化信念下,探尋更好發展的途徑,又能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中,利用茶文化思想武裝頭腦,從而在專業知識的扎實掌握中,成為行為規范且文化素質高的優秀學生。
高職院校雖然以培養技術型人才為宗旨,但是仍需要在教育體系的不斷優化中,通過立德樹人的管理思想開展教育工作,才能保證師生關系和諧共處的同時,推動高職教育的長遠發展。茶文化的核心價值,在于強調個體參與社會生活時,能夠與他人在良好的交際中和諧共處,因此十分符合“以生為本”的教育要求,使教育管理工作既能夠充分尊重學生成長規律,又能保證師生關系良好構建的同時,在雙方相互平等交際中,展示更符合教育改革需求的教育目標。同時,茶文化的滲透也可以很好指導教師了解學生認知規律,尤其需要結合專業發展需要,搜集更加新穎的行業實際資訊,鼓勵學生在茶文化的引導中,既能有意識的強化職業素養,又能通過行為意識的規范,在不斷突破自我與學習潛能的挖掘中,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參與學習活動,使茶文化不僅可以更好使教師開展的教育管理工作,尊重教育體系改革要求,還能在滿足教育規律的同時,使學生在和諧的學習環境下,成長為德才兼備的技能型人才。
茶文化內涵十分豐富,不僅隨著歷史時期的變化蘊含較多的歷史資料,同時也與科技文化有十分緊密的聯系。所以教師進行教育管理時,可以結合文化內涵所體現的歷史資料與科技水平,作為拓展教學資源引入專業課程體系中,通過帶領學生觀看紀錄片、欣賞表演以及實地走訪茶葉園區等方式,幫助學生強化文化素質同時,能夠在優秀文化的引導下,端正行為意識,從而與教師在緊密聯系中,能夠更加支持以茶文化為主題的教育管理工作。同時,教師也需要幫助學生對茶文化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除了需要通過茶藝課、講解茶葉生產、飲茶過程等內容,幫助學生在思維的高度調動中提升學習積極性,又能帶領學生在實踐中,對茶文化的內涵有更加深刻了解,從而感受優秀文化獨特魅力的同時,能夠使學生在文化的熏陶下自覺規范行為意識,并積極參與到教師精心設計的教育管理工作中。這樣不僅能夠在師生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也能使學生在文化素質與思維品質的提升中,通過茶文化的引導增強文化信念,既成長為具有較高專業素質的優秀學生,又能在文化意識的提升中,成長為自覺踐行并傳承傳統文化的人才。
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序推進離不開穩定的環境,教師需要發揮茶文化的教育內涵,能夠建立更充滿人文性與文化性的校園環境,才能符合高職學生學習要求的同時,不斷在思想的積極優化中提升參與積極性。教師需要革新落后的管理思想,不能以傳統的方式開展工作,應根據時代發展要求,不斷挖掘茶文化的價值內涵,鼓勵學生能夠在文化思想的滲透中積極調整自我,使積極健康的校園環境更好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另外,茶文化對修身養性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飲茶過程更是有著欣賞性與文化性的特點。教師可以通過掛橫幅、帶領學生制作板報以及舉辦茶文化交流會的形式,使全學校學生能夠積累更多茶葉知識,并深入挖掘其文化內涵的同時,能夠在充滿傳統氣息的環境下獲得更好發展。這樣不僅可以使教育管理工作在文化內涵的滲透中,獲得更好的開展方向,積極的校園環境也可以更加直觀的打造符合本校教學宗旨的內容,使積極的生活理念既能夠使學生熱愛生活,又可以在內涵豐富的教育管理工作,找到更適合自己的成長方向。
茶文化自身的和諧性與文化性,能夠指引教師制定更加明確的管理制度,通過對傳統文化內涵的挖掘,不僅能夠使教育管理工作更尊重高職學生成長需要,又可以積極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在切實了解其訴求的同時不斷調整管理方案,才能有更加民主的校園環境,讓學生更有歸屬感的同時,主動進行對專業知識的學習與掌握。同時,教師也需要重視茶文化內涵的發揚,使全校師生都能夠對其內涵進行深入了解,在文化精髓的引導下,教師可以更重視以生為本思想的重要性,從而不再以灌輸與強制的方法開展教育管理工作,而是積極尋求師生相互配合,建立更好的校園環境。因此,教師需要定期開展教育管理交流會,要求學生以投票的方法,將自身存在的問題與對管理制度的建議寫在一張白紙上,由教師收集后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整理,既能夠充分體現茶文化的文化精髓,又可以通過學生民主意識的尊重,建立更加和諧的教育管理環境。另外,教師也需要加強文化內涵的滲透,除了需要定期帶領學生了解歷史發展與文化內涵,還需要通過實踐的方式進入茶園區實踐,使文化精髓更好與教育管理內容結合的同時,使學生在茶文化的引導下,能夠樹立正確價值觀點,從而為教育管理工作有序開展提供助力。
教育管理工作要想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就需要教師按照教育改革需要調整管理方向,通過茶文化思想的滲透,可以加強對學生交際意識與行為品德方面的教育引導,使學生既能夠具有較強的專業能力,又可以在今后就業時,擁有良好的職業素質與道德品質,為具備較強的就業競爭能力打好基礎。一方面,教師需要深入發揚茶文化自身的價值內涵,通過其中輕松、禪意以及愉悅等思想的滲透,能夠引導學生在與他人進行交際時有更多的包容心,并積極尋找與他人進行和諧相處的方法。雖然高職院校更側重對學生專業化知識的講解,但以茶文化為核心的教育管理,不僅使教育內容豐富,強化學生思維品質,也在潛移默化中鍛煉其職業素質,更好落實職業院校人才培育目標。教師也需要發揮傳統文化教育內涵,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方面引導與專業禮儀的培訓,使學生無論專業知識儲備還是文化氣質上,都能夠成為其今后順利就業的助力。另一方面,教師也需要帶領學生在實踐中,做好洗茶、品茶等飲茶流程,并向學生講解其中的待客之道與文化修養,使學生通過茶道內涵的學習,既能夠有更加明確的人際認知理念,又在學會尊重他人的同時,能夠更好發揮優秀文化的獨特內涵。這樣不僅可以使教育管理內容,不再局限于專業知識上,使多樣的文化內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也能幫助學生不斷規范行為意識,在文化素質與理想信念的堅定下,尋找符合自身成長要求的發展方向,使有效的教育管理助力學生健康成長,并通過文化思想內涵的引入,培育出德才兼備的專業化人才
茶文化有十分深厚的文化內涵,學生通過學習不僅可以更加積極地堅定文化自信,也可以很好在優秀文化的引導下堅定理想信念,使文化意識與人文素質都能夠得到有效提升的同時,通過行為意識的規范找到健康成長的途徑。為了發揮教育管理工作的開展意義,教師應根據茶文化教育要求,打造更好的教育環境,而不是一味以強制的灌輸方法開展管理工作。無論是教育目標還是管理制度,教師都需要更重視學生的學習體驗,通過人文關懷思想的引入,能夠拉進師生間的關系,在更加積極民主的校園環境中,調動學生主體意識與參與積極性。另外,由于茶文化包含內容較多,所以教師應挑選與高職教育相符合的內容,進行教育管理工作的指導思想,通過其欣賞功能的發揚,鼓勵學生能夠善于發現自身長處,在學習潛能的挖掘中,根據自身喜好搜集行業發展資料,從而制定比較清晰的就業發展規劃,在堅定的理想信念下完成就業目標。而茶文化展現出的包容性功能,又需要學生能夠集思廣益的學習知識,無論是平時日常生活還是學習活動,都可以與他人保持良好關系的同時學習長處,并不斷積累文化素質。通過茶道精神的發揚,進行對知識與專業能力的學習。這樣不僅可以很好使積極的教育環境,幫助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又能發揮高職院校的開展意義,鼓勵學生自覺在文化理念的滲透中強化專業技能。
總而言之,茶文化的積極滲透,不僅體現出職業教育的改革需要,同時又通過自身歷史性、文化性、傳承性特點,為教育管理工作注入新的內涵。教師應根據辦學宗旨與高職學生的特點,通過茶文化的引入助力教育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既能使學生在精神世界的豐富中,不斷提升文化基礎與思維意識,也能在優秀文化的熏陶中,成長為認真學習并堅定文化自信的專業化人才,從而體現茶文化引入優勢,更好發揮教育管理工作的創新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