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衛,周潔瓊
(西京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3)
茶文化在我國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傳統文化中,茶文化不僅能夠重要代表我國傳統文化價值觀念及倫理道德體系,還可實現突出的社會教化功能。因而,千百年來茶文化一直被作為一種思想情感依托,深受歷代統治階級、文人雅士、普通百姓的喜愛。在漫長歷史長河中,茶文化凝結了深厚的思想內涵,為人們思想精神起到了積極的影響作用。作為學生步入社會的最后一個階段,在大學階段,對大學生開展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對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尤為重要。基于此,高校作為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陣地,應加強對茶文化的有效應用,有效發揮茶文化的德育作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
我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歷經漫長的歷史發展,積淀了豐富的物質、精神成果,一方面推動了茶文化長足發展,另一方面還融入進眾多學科門類中,形成了深厚的內涵、底蘊。茶文化不單單是關于茶的相應內涵,還涉及豐富的哲學思想,比如,我國的儒釋道思想在茶文化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由此使得茶文化既可實現修身養性的功能,又是優雅舒適的重要代表。某種意義上而言,茶文化不僅可作為人們身心健康的引領者,還可作為道德文化的傳播者。在我國茶文化中,涉及各式各樣的茶事活動,在長期發展中汲取了豐富的哲學思想,比如,因為茶性平和,使得茶文化與儒家的“中庸”思想相契合,值得一提的是,“中庸”并非調和主義,而是追求建立起一種統一關系;又如,茶文化中蘊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飲茶過程中對自然環境提出了十分嚴格的要求,基于“天人合一”的自然環境,通過飲茶可使人的內心歸于平靜,建立起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千百年來,我國古代文人雅士都十分推崇茶文化,不乏一些文人雅士基于茶文化進行文學創作,以期通過文化作品表達思想情感,發揚茶文化。比如,由茶圣陸羽撰寫的《茶經》是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其中對有關茶文化的內容進行了全面論述,為我國茶文化發展做出了極大貢獻。茶素來被人們奉為有生命、有靈性的神物,歷朝歷代人文雅士以茶修身養性,飲茶已不僅僅是一項娛樂活動,更是提升人們道德品質、寄托思想情感的重要載體。通過各式各樣的茶文化活動,可使人們在無形中獲取心靈的洗滌、思想的升華。因此,隨著近年來我國對傳統文化傳承弘揚重視度的不斷提升,高校應基于茶文化開展思想道德教育,以此切實提升思想道德教育有效性,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
茶文化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應用,可發揮一系列德育作用,具體而言:一是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隨著如今全球一體化發展的不斷深入,加之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應用,當代大學生極易受到外來不良文化思潮的侵襲,致使學生價值觀扭曲,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造成不利影響。特別是在大學階段,學生尚未形成健全的人格,加之心態較為迷茫,因而對于該階段的學生來說,必須要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我國茶文化源遠流長,涉及哲學、文學、歷史等多個領域,通過將茶文化融入進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帶領學生汲取茶文化中蘊含的內涵養分,可提高學生對自身理想、修養的關注度,進而使學生的人格得到不斷健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二是可幫助學生勇于面對困難。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高校學生不僅要面臨繁重的學業,還要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這無疑會讓學生的身心不堪重負,在遇見困難時,時常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退縮。茶文化中蘊含了修身養性、天人合一的思想精神,飲茶過程如同感悟人生的過程,茶與水的相互交融,好似人生的起起伏伏,因而通過飲茶活動可使人的身心得到放松,使人的壓力得到緩解。基于此,通過將茶文化融入進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可幫促進學生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使學生在面對困難時做到從容不迫,更加勇于面對,并不斷攻克困難,突破自我。三是可幫助學生提高為人處世的能力。我國茶文化中蘊含著深厚的為人處世觀念。比如,通過飲茶活動可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究其原因在于茶有著十分溫和的品性,也正因如此在飲茶時,對飲茶環境提出了悠然、閑適等的要求,如此方可讓人歸于平靜,并去感受其中的真諦。當代大學生所處的社會生活中充滿著各種誘惑,特別在多元文化的沖擊下,使得學生總是處于浮躁狀態,并疏于人際交往。通過將茶文化融入進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組織開展各式各樣的茶文化活動,可幫助學生逐漸脫離浮躁,重新回到現實之中,讓學生在領略茶文化的同時,掌握正確的為人處世方式,建立更為和諧的人際關系,為今后邁進社會奠定良好基礎。
為實現茶文化與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結合,高校應提高茶文化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占比,并可從哲學、歷史、茶藝等不同方面著手,向學生傳授茶文化中所蘊含的深厚底蘊、內容。在這過程中,相關教師應結合不同院系學生的專業實際,開展有效針對的教學。比如,對于建筑相關專業學生來說,就茶文化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滲透,可從茶文化對我國古典建筑的影響著手,提高學生對傳統建筑美學的認知水平,領會各地區古典建筑所蘊含的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以此不僅可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還可讓學生形成對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更深刻認識,進一步讓學生建立的這些思想認識可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得到發揚。又如,對于文學相關專業學生來說,就茶文化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滲透,可從相關涉及茶文化的文學作品切入,帶領學生領取各種文學作品中所蘊含的諸如修身養性等的精神內涵,以此提高學生的文學自信。
近年來,社會不斷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同時伴隨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進而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為此,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依托科學針對的教學理論及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積極組織各式各樣的思想道德教育實踐活動。在這過程中,通過將茶文化滲透其中,可有效提升實踐教學的實效性。比如,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諸如茶藝表演、茶文化知識競賽等活動,以此激發學生對茶文化的學習興趣,感受茶文化所蘊含的深厚內涵,進一步在無形中實現對學生情操的陶冶,使學生的文化修養、道德品質得到有效提升。另外,高校還可推進校園文化建設與茶文化的有效結合,鼓勵學生組建茶文化社團等,將茶文化納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進一步更充分發揮茶文化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德育作用。基于茶文化的潛移默化影響,勢必可加深學生對茶文化精神內涵的有效認識,并做到知行合一,形成誠信待人、團結互助等良好的道德品質,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為建立起茶文化與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更緊密聯系,相關教師應深入研究茶文化所蘊含的精神內涵,并借助先進的教學技術,以推進茶文化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應用創新,進而促進收獲更理想的教育效果。首先,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設備,在思想道德教育課堂上向學生展示與茶文化相關的圖文、音視頻學習資源,激發學生對茶文化的學習興趣,以討論法、案例教學法、模擬法等現代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感受茶文化中的精神內涵。比如,為切實發揮茶文化的德育作用,教師可在思想道德教育課堂上,將學生劃分成若干小組,并就相關茶文化主題開展討論探究,以此幫助學生加深對茶文化精神內涵理解水平的同時,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能力意識。其次,隨著近年來新媒體的推廣應用,新媒體已成為大學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也應當緊隨社會發展腳步,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加強對新媒體技術的有效應用,將新媒體作為發揮茶文化德育作用的重要載體。比如,教師可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向他們推送與茶文化相關的歷史典故、詩歌、哲學思想等,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收茶文化的陶冶,同時教師還可借助新媒體平臺,與學生針對茶文化相關話題開展交流討論,適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幫助學生排憂解難,建立起學生之間的和諧關系,進一步切實提升思想道德教育有效性。
綜上所述,茶文化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可發揮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幫助學生勇于面對困難、幫助學生提高為人處世的能力等一系列德育作用。因此,高校在開展思想道德教育中,應積極探索如何將茶文化有效滲透其中,使茶文化的德育作用可得到充分發揮,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