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鄭市農業機械技術推廣中心 劉艷平
近年,新鄭市加大設施農業投入,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的,以新品種引進、新技術推廣為重點,采取多種措施,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農村科普活動和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工作,蔬菜種植戶的種植水平不斷提高,收入穩步增加,蔬菜產業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具體做法如下。
為提高蔬菜產量和質量,新鄭市加大科技投入,先后與河南農業大學、鄭州市農林科學研究所、西安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建立長期的技術依托關系,聘請專業教授定期授課,不斷提升農戶的種植技術水平;堅持研發新品種和引進新技術,不斷加強科研開發和示范推廣能力;常年面向周邊廣大蔬菜種植戶開展科普咨詢、技術服務和提供農資等活動。
新鄭市不斷加大科普設施建設投入力度,科普活動經費逐年增加,科普培訓設施日趨完善。蔬菜種植示范基地建有集科普、展覽、培訓、餐飲為一體的科普惠農服務站,積極宣傳蔬菜種植技術和蔬菜營養價值,供參加科普培訓人員學習。惠農服務站的科普版面內容定期進行更新,每年在科技周、全國科普日期間,惠農服務站開展科普宣傳活動:展出新品種,發放技術資料,接受群眾蔬菜種植咨詢等。通過科普,廣大種植戶普遍掌握了常見蔬菜的種植技術,周邊廣大農民提高了種植積極性,農民的科技致富本領不斷增強,農民收入穩步提高。
新鄭市重視蔬菜新品種的引進和更新。每年從洛陽市、焦作市、鄭州市等地引進新品種,同時重視對栽培管理新技術的引進,充分發揮無公害蔬菜種植示范基地的作用。為了提高市場收益,創立自己的品牌,基地蔬菜不上化肥,不打農藥,施用有機肥,使用殺蟲燈,建立蔬菜質量檢驗室,生產的蔬菜獲得省無公害產品認證。由于產品質量好,蔬菜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產品主要銷往鄭州市丹尼斯等大型超市,每斤蔬菜的市場售價比普通農貿市場高30%以上,蔬菜種植戶收入比當地農民收入普遍高20%以上。
新鄭市傾力打造無公害蔬菜品牌。購進先進的農藥殘留分析儀、無公害蔬菜檢測儀等專業檢測設備,培訓檢測人員。建成質量檢測中心、科普培訓基地等,普及先進的蔬菜種植技術和市場流通信息,促進無公害蔬菜產量、品質和經濟效益的顯著提高,實現新鄭市無公害蔬菜生產的良性發展和菜農的增產增收。
完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確保科普培訓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明確科普工作發展目標和要求,進一步加強對科普工作的領導,將科普工作納入發展計劃,促進科普與科研、科普與社會的發展。重視科技成果、科研項目的申報、實施工作,并加強與科技、科協等部門的聯系,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速度與推廣應用,推動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同步發展。
多方融資,加大對科普工作的投入力度。不斷更新、完善科普設施建設,設置專人管理,充分發揮科普示范作用。繼續搞好科普培訓,使農技人員達到張口能說、提筆能寫、動手能做的程度,把每個菜農都培養成為懂技術、會管理的現代化新型農民。
引進先進的管理機制,推進科普工作的健康發展,達到管理規范化、運作規則化、生產科學化、工作制度化。菜農和科技示范戶要做到年初有計劃,年終有總結,明確目標,落實責任,推進基地發展邁上新臺階。加強同大中專院校和科研部門的合作,提升基地自主開發、創新、培養新品種的水平,能夠擁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技術,使基地的技術產業優勢持久發揮。
組建專家和農業技術人才團隊,進一步完善農業硬件設施,美化環境,增加科普設施,建立培訓室,配備科普宣傳車;聘請中國科學院等教授成立專家組,定期開展新技術示范培訓,實地考察并制定生產和技術規范;同時組織農業技術人員指導農民生產高品質蔬菜。
加強栽培前期的品種選優、施肥配藥等產前服務工作,做好田間管理技術培訓與指導,做好收獲、儲存、銷售及后期管理等產后服務工作。為農民示范、講解技術難題,解答群眾疑惑,帶動更多農戶參與合作,形成產業化發展模式,促進無公害蔬菜的健康發展,提高菜農種植技術水平,帶領農民走出科技致富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