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整理李靜宇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社會物流統計核算與報表制度》的要求,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每年組織實施重點冷鏈物流企業統計調查,并根據調查結果公布冷鏈物流重點調研企業。目前,2013至2020年連續八年的全國冷鏈物流重點調研企業已經完成統計并公布。基于評選工作,讓我們通過企業的發展看到了冷鏈物流行業的變革。進入到2021年,全球經濟動蕩、疫情多點頻發、消費需求不足等強壓之下,冷鏈物流企業及行業發展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在2021年中國冷鏈物流重點企業中,民營企業有73家,國有企業有12家,外資企業有2家,合資企業有10家,其它企業有3家,民營企業依然是冷鏈物流重點企業的主要組成部分,各類性質企業比例依然保持不變,冷鏈物流市場依然保持在活躍度較高的運行狀態。

在“冷鏈倉配、干線運輸、零擔運輸、城市配送、供應鏈、冷鏈宅配、冷鏈園區、其它增值”8項業務中,2020年冷鏈物流重點企業中重點業務布局前三名分別是:冷鏈倉庫、干線運輸有、城市配送。為了能夠增強企業客戶的黏性,綜合性業務得到了進一步擴展,供應鏈業務、冷鏈園區以及其他增值服務都成了新的業務增長點,大部分冷鏈物流企業涉及3到6項業務,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各大企業在擴充自身業務范圍的同時,更加注重自身核心業務的穩定和發展,重點企業通過拓寬業務范圍來提高抗風險能力,在整體業務分配精力可控的情況下,進一點實現業務拓展。
2021 年中國冷鏈物流重點企業中原重點企業有86家,新晉重點企業有14家,新晉重點企業約占原重點企業的16.28%,整體市場企業競爭壓力較大,企業發展穩定度一般。在疫情的影響下,對于冷鏈物流企業的發展與經營,都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同時,也正是因為在疫情下,讓更多的人看到了冷鏈物流發展的空間,這也推動了更多的玩家進入到冷鏈的賽道。
2021 年冷鏈物流重點企業前5名營業收入達到289.96億元,占到重點總營收的26.51%,前10名的營業收入達到571.23億元,占到重點總營收的52.22%,頭部聚集效應進一步提升。冷鏈物流重點企業后50名的營收只占重點總營收的7.73%,中小企業依然占據多數,冷鏈物流企業依然呈現散、小、雜的特點,2021年冷鏈物流重點企業整體營收水平進一步提升,重點前5名營收同比增長17.04%,前10名營收同比增長39.46%,前30名營收同比增長65.59%,前50名營收同比增長62.36%。
通過調研數據顯示,龍頭企業平均增速突破30%,行業增速保持在10%。在新冠疫情以及一系列突發情況的共同影響下,冷鏈物流發展熱度進一步提升,但整體行業發展速度逐步趨于理性,給行業同仁帶來了更多重新思考的機會。但是,在此發展背景下,冷鏈物流重點企業中有14家收入出現負增長情況,其中最高降幅突破52%,這也說明行業發展環境依然嚴峻,但大部分企業還是在挑戰中尋求新的發展機會,冷鏈物流重點企業中有86家呈現出穩步提升的增長勢頭。
根據調查發現,2021年冷鏈物流重點企業收入實現增長的三大核心分別是:業務體量增長,業務范圍擴大,科技水平提高,在新冠疫情影響的大環境下,優先確保企業的穩定發展成了核心關鍵之一,在新發展格局下,冷鏈需求量進一步上升,擴充自身業務體系,提高運作效率,充分實現技術賦能等手段,成了企業發展韌性的關鍵手段。
2021 年特殊的發展環境下,推動了冷鏈物流重點企業地域格局上的變化,東南部沿海城市繼續領跑發展,中部和西部地區冷鏈物流重點企業也在持續加速,區域發展不均衡不協調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經過2021年的洗禮,國內冷鏈物流企業整體抗風險能力提升,行業產業結構也實現持續優化。
通過調研數據顯示,2021年冷鏈物流重點企業對于自身服務質量的提升,主要集中在產品配送,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質量認證、標準化服務流程以及參與相關法律、標準的制定工作5個方面,其中前10名重點企業集中在產品配送、標準化服務流程方面的提升,可以看出,頭部企業在提升自身實力的同時,也積極參與了行業法規和標準的制定,共同促進我國冷鏈行業的健康發展。
面對新冠疫情,我國冷鏈物流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參與公益活動。從2021年冷鏈物流重點企業社會責任貢獻情況來看,防疫保供和社會捐款累計占比75%,可以看出重點企業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參與防疫物資保供工作,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