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飛
雙十一在即,無數電商們徹夜不眠、挑燈夜戰,而與此同時,快遞企業也不敢稍有懈怠,在天文數字的包裹即將寄出的當下,快遞員們將是這場狂歡節日最后的收尾者。
在這場一年一度的狂歡到來之際,幾家頭部快遞企業紛紛搶占時間,公布了第三季度的財報。包括順豐、圓通、德邦、韻達、申通等頭部企業。
從三季報整體情況來看,順豐控股、圓通速遞、韻達股份、申通快遞、德邦股份五家A股快遞上市公司在第三季度合計營收為1123.60億元,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合計為34.55億元。前三季度,上述五家公司共實現營收3200.78億元,同比增長136.51%;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5.70億元,同比增長257.91%。這個數據清楚地表明了這幾家企業,在這個秋天獲得了利潤的大豐收。
與此同時,在快遞業務量方面,全國快遞在1~9月份累計完成800億快遞包裹,順豐控股、申通快遞、圓通速遞、韻達股份四家快遞公司分別累計完成業務量79.21億票、93.28億票、126.75億票、131.15億票,對應市場份額分別為9.9%、11.65%、15.84%、16.39%。
盡管順豐控股的業務量占比有所下滑,市場占有率在這幾家快遞中墊底,但順豐控股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991.47億元,同比增長46.58%;從營收和凈利潤占比來看,其依然是最賺錢的快遞公司。在并表嘉里物流后,順豐控股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增超10倍,并且瓜分了近六成的營收,成了當之無愧的快遞一哥。

然而即便如此,順豐依然認為自己面臨著局部地區疫情反復及燃油價格高位運行的外部壓力。順豐方面表示,報告期內通過不斷提高服務質量與差異化產品競爭力,進一步夯實端到端多元物流服務能力,實現健康的產品結構與收入增長;在成本端,精益化資源規劃與成本管控的成果穩固,持續深入多網融通和營運模式優化,網點、中轉場、干支線運輸資源整合與跨業務板塊的資源協同能力增強,伴隨業務量回升,網絡規模效益持續改善。
盡管快遞企業賺了錢,但實際上,前三季度快遞行業總體增速并不高。國家郵政局發布今年前9個月郵政快遞行業的運行數據顯示,1至9月,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800.1億件,同比增長4.2%;業務收入累計完成7688.9億元,同比增長3.5%。而去年同期,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767.7億件,同比增長36.7%;業務收入累計完成7430.8億元,同比增長21.8%。
天津某快遞加盟商肖睿認為,增長乏力的原因并不是來自行業的內部因素,主要還是在過去的三個季度中,各家快遞公司均面臨外部疫情影響。據了解,順豐、圓通在10月中旬先后開展了投資者調研,均提及在有效的成本管控舉措之下,經營業績表現不錯。圓通方面甚至認為通過技術進步、管理優化以及效能提升,單票成本仍有下降空間。
即便快遞市場面臨的外部因素依然不甚明朗,但隨著雙十一,雙十二以及年底春節的來臨,快遞企業在四季度將會擁有一段屬于他們的快遞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