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玉婷


【摘要】目的:大便常規檢驗在季節性腹瀉檢驗中的應用。方法:本次研究從本院2020年12月—2021年9月接受大便常規檢驗對象中分層隨機抽取72例。其中研究組36例為確診季節性腹瀉對象;對照組36例為體檢結果健康的對象,分析兩組大便常規檢驗的結果差異。結果:研究組患者的嘔吐、脹氣、腹痛、腹脹發生率比對照組高(P<0.05),有統計學意義;大便常規檢查結果中,研究組沙門菌、副溶血弧菌、志賀菌、大腸埃希菌等診出率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大便常規檢查可有效檢驗患者的致病菌,對季節性腹瀉診斷和臨床疾病預防指導有參考價值。
【關鍵詞】大便常規檢驗;季節性腹瀉;檢驗;應用
Application of routine stool inspection in seasonal diarrhea inspection
TANG Yuting
Linqing Peoples Hospital, Linqing, Shandong 2526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routine stool test in seasonal diarrhea test.Methods:In this study,72 case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by stratification from the subjects who received routine stool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20 to September 2021.Among them,36 cases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diagnosed with seasonal diarrhea;36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ubjects with healthy physical examination results.The differences in the results of routine stool tes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Results:The incidences of vomiting,flatulence,abdominal pain and abdominal distension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which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In the results of stool routine examination,the diagnostic rates of salmonella,vibrio parahaemolyticus,shigella and escherichia coli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Routine stool examination can effectively detect pathogenic bacteria in patients,and has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diagnosis of seasonal diarrhea and the guidance of clinical disease prevention.
【Key Words】Routine stool test;Seasonal diarrhea;Test;Application
腹瀉是人類常見的疾病,發病表現為排便頻率增加且糞便稀薄、水分含量多;大多腹瀉患者的排便量在200g以上且伴隨腹痛惡心、肛門不適、排便失禁等癥狀。季節性腹瀉是常見的腹瀉病癥,發病多呈現出季節性特征,且不同季節的病原微生物檢驗結果也有所不同,或和患者的體質、生活作息、飲食不潔有關[1]。一些患者沒有接受及時用藥治療可導致病癥加重,對其身心造成傷害,影響其生活和工作。本次研究對參與大便常規檢驗的健康對象、季節性腹瀉對象予以研究,分析患者的致病菌種類和特點,探討其臨床診斷價值,相關內容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從本院2020年12月—2021年9月接受大便常規檢驗對象中分層隨機抽取72例。對照組36例,均為體檢結果健康的對象,男性21例,年齡 22.7~71.1歲,平均年齡(47.6±2.85)歲,女性15例,年齡25.9~73.3歲,平均年齡(49.1±1.47)歲;研究組36例,為確診季節性腹瀉的對象,男性23例,年齡21.8~69.3歲,平均年齡(45.7±1.94)歲,女性13例,年齡25.9~75.8歲,平均年齡(50.6±2.99)歲。研究組臨床存在嘔吐、便秘、腹痛等不適癥,后期經檢查后都確診為腹瀉,病因和飲食、生活作息、細菌感染有相關性。入選對象均經過本院的健康宣教,對檢驗的各個事宜均知曉,按照醫囑要求完成檢驗工作,無放棄檢驗、合并精神病、處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的對象。兩組基本資料無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組、對照組患者均在護理人員指導下接受大便常規檢驗;按照護理要求將采集標本送往檢驗科。技術人員采用增菌液對樣本進行接種,靜置一夜后將大便標本接種到培養基中,如沙門菌、副溶血弧菌等;后過夜后用堿性蛋白陳水,利用生化儀器分析標本中的致病菌情況后進行血清學分型。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體檢對象的臨床不適癥表現情況(嘔吐、脹氣、腹痛、腹脹等)、分析兩組體檢患者的診出結果對比(沙門菌、副溶血弧菌、志賀菌、大腸埃希菌等)[2]。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體檢對象臨床不適癥對比
研究組對象的臨床不適癥發生率比對照組高,其中研究組不適癥發生率為91.67%,對照組為13.89%,指標對比,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兩組體檢對象檢驗結果對比
檢驗結果中,春季患者中志賀菌診出率略高;夏季秋季沙門菌診出率略高,見表2。
作為臨床因微生物致病的疾病,腹瀉在城市的發病率較高。有研究統計,我國全球每年都會有1億人次發生腹瀉癥狀。如今,人們的生活飲食方式不斷改變,生活作息不當和飲食不潔的問題也有提升,腹瀉發病率也越來越高。腹瀉不僅和人們的生活方式、飲食存在關聯,同時還和人們的情緒、生活環境、個體體質等有相關性。雖然常見的腹瀉癥狀持續時間短且不帶有致死性,但是因腹瀉導致的嘔吐、疼痛、厭食等癥狀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都帶來了極大不便[3-4]。臨床也有研究表示腹瀉本身不引發特別嚴重的機體副作用反應,腹瀉疾病存在一定的自愈率,同時對患者的生命功能暫無嚴重威脅。但是一些患者體質不同,或帶有慢性心血管疾病,肝腎功能障礙等,處于脫水、炎癥的可能會加重患者的臨床病癥,進而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5]。對此,采取積極有效的方式診斷出季節性腹瀉的致病菌,針對患者的實際病癥情況予以對癥治療是醫務工作人員的關注重點。
從常見的致病菌和發病因研究來看,季節性腹瀉是常見腹瀉病癥,大多患者生活作息不規律,飲食不潔,或長期食用海產品、腌制品,導致體內的菌群紊亂誘發腹瀉。為了對癥下藥,臨床需要及時檢驗患者大便樣本,找到腹瀉病因,進而為患者科學用藥。從現有的檢驗結果來看,沙門菌為腹瀉疾病的主要致病菌,該疾病屬于腸道革蘭陰性桿菌,患者飲食不潔或食物中毒后可能誘發腹瀉癥狀[6-7]。大多飲食不當的患者多因食用了含有副溶血弧菌細菌的海鮮產品,因海鮮容易攜帶副溶血弧菌病菌,烹飪時候沒有清潔到位,食物沒有熟透,大量進食可導致腹瀉。而“拉痢疾”致病菌其實是志賀菌,該病菌屬于細菌性痢疾病原菌,這種病菌不光可以導致腹瀉,還具有傳染性,也是家庭,聚餐等集體性腹瀉常見病因。而大腸埃希菌可以長期聚集在人體、動物的腸道內,病菌累積可能誘發食物中毒問題,導致腹瀉問題久治不愈[8]。
大便常規檢查是確定患者的腹瀉病癥,尋找致病源的關鍵手段,通過大便常規檢驗可觀察患者的消化系統是否被病原菌所感染,同時觀察患者的肝臟系統、腸道器官的健康程度。有研究表示,常規的夏秋季節的腹瀉病癥比春季多,這可能是因為夏季炎熱,食用的海鮮等食物存在食物不潔、沒有煮熟的風險;而夏季到秋季時候可能因為季節因素,人們很容易攝入一些表面沒有異常但是實際變質的食物,導致腹瀉癥狀。針對此,建議人們要加強日常飲食管理,按照季節食用食物,“嘗鮮”時候也要注意食品安全,盡量多吃熟食,多清潔食物。為了降低病菌影響,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患者應當及時來院檢查確診致病菌。得到臨床治療后患者也要重視疾病,加強自我康復管理和疾病觀察,改善自身不良的生活習慣,降低疾病復發率;此外,抵抗力較強的患者腹瀉發生率較低,一些患者就算感染了細菌也不一定出現腹瀉癥狀,建議患者恢復后在日常生活中多參加體育鍛煉活動來增加自己的抵抗力[9-10]。本次研究對參與大便常規檢驗的對象進行病原菌對比,結果表示研究組對象的臨床不適癥比對照組多(P<0.05),研究組對象中檢驗結果春季患者中志賀菌診出率略高;夏季秋季沙門菌診出率略高;而且研究組對象和對照組對象的沙門菌、副溶血弧菌、志賀菌、大腸埃希菌檢驗結果有顯著差異(P<0.05),故此大便常規檢驗可作為季節性腹瀉的診斷指標。綜上所述,大便常規檢驗診斷季節性腹瀉患者病原菌精準率高,可作為臨床疾病診斷、針對性用藥的依據,可推廣。
參考文獻
[1] 郎華.大便常規檢驗在季節性腹瀉檢驗中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21,16(31):205-207.
[2] 劉莉.大便常規檢驗在季節性腹瀉檢驗中的臨床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21,15(20):247-249.
[3] NIYIBITEGEKA F,RIEWPAIBOON A,SANGROONGRUANGSRI S.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Community Case Management of Childhood Diarrhea in Burundi[J].Value in Health Regional Issues,2021,25(25):124-125.
[4] 張婷婷,李柯芬,燕晶晶.大便常規檢驗在季節性腹瀉診治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14):94.
[5] 姜銘.大便常規檢驗在季節性腹瀉檢驗中的臨床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6):169-170.
[6] LANYERO H,OCAN M,OBUA Co,et al.Antibiotic use among children under five years with diarrhea in rural communities of Gulu, northern Uganda: a cross-sectional study[J].BMC public health,2021,21(1):35-39.
[7] 吳麗霞.大便常規檢驗在季節性腹瀉檢驗中的臨床效果評價[J].中外醫療,2020,39(1):183-185.
[8] 張會品.大便常規檢驗在季節性腹瀉檢驗中的臨床分析[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9,6(25):183,190.
[10] 遲祥.輪狀病毒腸炎嬰幼兒大便IL-2、IL-6、IFN-γ動態變化的臨床檢驗與分析[J].當代醫學,2019,25(10): 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