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政辦〔2022〕7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局、委、辦:
市農業農村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市供銷聯社、市稅務局《西寧市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認定和監測管理辦法》已經市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西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1月30日
市農業農村局 市發展改革委 市財政局市商務局 市供銷聯社 市稅務局
第一條為進一步規范農牧業產業化市級龍頭企業認定和運行監測工作,大力推進我市農業產業化經營,助力鄉村振興,根據《青海省農牧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認定及監測管理辦法的通知》(青政辦〔2019〕106號)等相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西寧市農牧業產業化市級龍頭企業的申報、認定和運行監測管理。
第三條本辦法所指西寧市農牧業產業化市級龍頭企業(以下簡稱“市級龍頭企業”)是指以農產品生產、加工和流通為主業,通過依法簽約合作、股份合作等一種或多種利益聯結機制,與農戶結成穩定關系,在經營規模、企業效益和輻射帶動能力等方面達到規定標準,并經市農業農村、財政、發改、商務、稅務、供銷聯社等市級有關部門聯合按本辦法及程序審查認定的農牧業企業。
第四條市級龍頭企業的認定和運行監測工作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實行“優進劣退”動態管理,不干預企業經營自主權。
第五條市級龍頭企業資格認定、運行監測和資格取消等工作由市農業農村行政主管部門牽頭組織,負責日常工作,并負責協調發改、財政、商務、稅務、供銷聯社等市級有關部門聯合認定。
縣區農業農村行政主管部門(園區經濟和科技發展部門)具體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市級龍頭企業的初審工作。
第六條申報市級龍頭企業應符合以下條件
(一)企業類型。西寧市轄范圍內,在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法登記,正常經營2年以上,以農產品生產、加工或流通為主業,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包括依照《公司法》設立的公司,其他形式的國有、集體、私營企業以及中外合資經營、中外合作經營、外資獨資企業,以及在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登記注冊的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
(二)企業效益。涉農業務收入占總收入比重達70%以上;產品產銷率達85%以上。
(三)企業信用。企業依法經營,照章納稅,無不良信用記錄,無拖欠工資和企業職工社會保險,按月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無違法違規和違紀行為。企業資產負債率應低于60%,有銀行貸款的企業,近2年內無不良信用記錄。
(四)帶動農戶。與農民專業合作社、專業大戶、農村經紀人和農戶之間通過合同、合作或股份合作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戶增收。履行社會責任較好。
(五)原料基地建設。企業在省內有穩定的自建或訂單原料基地,通過訂立合同、合作和入股方式采購的原料占企業加工量的60%以上。
(六)企業管理。企業應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財務制度;企業的主營產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環保政策和綠色發展要求,并獲得質量管理標準體系認證,近2年內沒有發生產品質量安全事件;企業的產品質量或科技含量、新產品開發能力在本市同行業中居領先水平;企業有注冊商標和品牌。
(七)認定范圍。申報市級龍頭企業原則上從縣(區)級龍頭企業中擇優申報。
第七條認定標準
(一)農產品生產企業
1.種植業企業。固定資產500萬元以上,年銷售收入300萬元以上;建有穩定的規模化種植基地,種植面積300畝以上或設施化種植面積100畝以上。基地水利、道路等基礎設施配套完善。生產管理制度完善,全面推行標準化生產,開展產地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具有一定的產地(保鮮、儲藏、分級、包裝等)加工和流通設施。通過建立合同、合作、股份合作等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戶100戶以上。
2.養殖業企業。固定資產400萬元以上,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具有穩定存、出欄養殖量的規模化基地(奶牛養殖企業:常年存欄奶牛300頭以上,年產鮮奶1000噸以上;肉牛養殖企業:常年存欄肉牛300頭以上,年出欄肉牛500頭以上;肉羊養殖企業:常年存欄肉羊2000只以上,年出欄肉羊4000只以上;生豬養殖企業:常年存欄能繁母豬300頭以上,年出欄生豬3000頭以上;禽類養殖企業:常年存欄蛋雞3萬只以上。肉雞常年存欄3萬只以上,出欄6萬只以上)。水、電、路配套設施齊全,配套飼草料儲存、加工處理及動物衛生防疫、糞污無害化處理設施設備。生產管理制度完善,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通過建立合同、合作、股份合作等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戶100戶以上。特種養殖企業固定資產300萬元,帶動農戶100戶以上。
3.農產品加工企業:企業固定資產1000萬元以上,年銷售收入1500萬元以上;通過建立合同、合作、股份合作等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戶300戶以上。
(二)有機肥加工企業:企業固定資產1000萬元以上,年銷售收入1500萬元以上,帶動農戶300戶以上。
(三)農產品專業交易市場:企業固定資產1000萬元以上,年交易額2億元以上,入住商戶50戶以上或解決就業人數500人以上。通過建立合同、合作、股份合作等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戶300戶以上。
(四)休閑觀光農業企業:企業固定資產500萬元,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通過建立合同、合作、股份合作等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戶100戶以上。
(五)農畜產品電商企業:固定資產300萬元以上,年銷售收入6000萬元以上,以互聯網方式銷售農畜產品收入占農畜產品銷售收入之比達到60%以上,從農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自建基地或市級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鎮直接采購的農畜產品占所銷售農畜產品總量的比例達到50%以上,帶動農戶300戶以上。
(六)農業生產性服務企業:固定資產400萬元以上,服務收入500萬元以上,帶動農戶300戶以上。
(七)未在上述類型包含的企業固定資產需達到500萬元以上,銷售收入達到500萬元,通過建立合同、合作、股份合作等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戶100戶以上。
第八條申報材料
申報企業應提供企業經營基本情況,填報《西寧市農牧業產業化市級龍頭企業申報表》、《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經濟運行基本情況表》,并提供以下材料。
(一)營業執照、生產經營許可證等相關證件復印件。
(二)開戶銀行或評估機構出具的企業資信情況材料。
(三)由有資質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兩個年度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利潤表。
(四)由縣級相關主管部門出具的企業與農民利益聯結及帶動情況的書面情況材料;企業與農戶或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鄉鎮政府、村民委員會等簽訂的合同協議。
(五)由企業所在地主管稅務部門出具的近2年的納稅情況材料。
(六)企業所在地農業農村或其他監管部門提供的企業產品質量安全情況材料。
(七)科技成果、專利、商標、質量管理認證、“二品一標”等方面的材料。
(八)出口企業出具由海關提供的企業代碼及出口實績材料。
申報企業按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不得弄虛作假。如果存在舞弊行為,一經查實,取消其申報資格,4年內不得再行申報。
近兩年內發生產品質量安全和重大安全生產事故的企業一票否決。對違反國家產業政策、存在坑農害農等違法違規行為,發生涉稅等違法違規行為的,取消其申報資格。
第九條申報程序
(一)申報企業向所在縣、區農業農村行政主管部門(園區經濟和科技發展局)提出申請,并提交相關申報材料。
(二)縣、區農業農村行政主管部門(園區經濟和科技發展部門)會同轄區相關部門對申報企業進行綜合考察,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進行審核,提出初審意見,并將符合申報條件的企業經縣、區農業主管部門或園區經濟和科技發展部門正式行文推薦報市農業農村局。
第十條評審認定
(一)市級龍頭企業每兩年評審認定一批。
(二)市農業農村局對縣、區及園區申報企業的材料進行審核,對申報企業進行實地查看,根據企業申報材料和核查情況,提出審核意見。
(三)由市農業農村局牽頭協調發改、財政、商務、稅務、供銷聯社等市級相關部門聯席會議對申報企業進行綜合評審,根據綜合評審意見,提出擬認定企業名單。
(四)擬認定的市級龍頭企業名單在相關媒體公示5個工作日,公示后無異議的企業,由市農業農村、發改、財政、商務、稅務、供銷聯社聯合行文確認,并授予“西寧市農牧業產業化市級龍頭企業”稱號。
第十一條對市級龍頭企業建立競爭和淘汰機制,實行運行監測動態管理、優勝劣汰、能進能出。
第十二條市級龍頭企業實行一年一次監測制度,由市農業農村局負責監測工作。
第十三條市級龍頭企業按要求填報《西寧市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運行情況調查表》,并將企業農牧業產業化運行情況材料,及有資質會計師事務所審定的年度審計報告、銀行開具的資信證明、企業納稅情況證明、產品質量安全情況證明、企業帶動農牧戶利益聯結情況證明和品牌建設情況等材料報送至農業農村行政主管部門(園區經濟和科技發展局)。
第十四條縣、區農業農村行政主管部門及園區經濟和科技發展部門對轄區市級龍頭企業所報監測材料進行匯總、核查。核查無誤后出具監測意見,行文報市農業農村行政主管部門。
第十五條市農業農村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市發改、財政、商務、稅務、供銷聯社等市級有關部門根據企業報送的基礎材料,對市級龍頭企業進行考核,按比例開展實地抽查工作。必要時委托中介機構對監測企業提供的監測資料進行審核。提出市級龍頭企業運行監測意見。
第十六條監測合格的市級龍頭企業,繼續保留資格享受有關優惠政策;不合格的取消其市級龍頭企業資格。市農業農村行政主管部門以書面公示的形式向社會公布監測結果。
第十七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取消市級龍頭企業資格,在相關媒體予以公布。
(一)對連續三年運行監測不合格的;
(二)不履行與基地、農戶簽訂的合同,不能發揮輻射帶動農戶的;
(三)套取優惠政策、弄虛作假、坑農害農等不良行為的;
(四)不及時、不準確上報監測材料或不接受實地審驗的;
(五)有不良信用記錄的;
(六)有涉稅違法行為的;
(七)發生產品質量安全和重大責任事故的;
(八)其他違反法律、法規和政策的。
第十八條已認定的市級龍頭企業要主動參與和積極配合推進農牧業產業化各項工作,及時提供相關資料,參加市農業農村局組織的各類農產品展銷會、培訓等活動。
第十九條已認定的市級龍頭企業更名的,由縣、區農業農村行政主管部門或園區經濟和科技發展部門出具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營業執照等更名材料,提出審查意見,報市農業農村局予以變更,市農業農村行政主管部門將企業更名情況通報市發改委等其他聯合認定單位。
第二十條市級龍頭企業及申報市級龍頭企業的農牧企業應按要求如實提供相關材料,不得弄虛作假。如存在舞弊行為,一經查實,取消其已被認定的市級龍頭企業資格;未認定的取消申報資格,4年內不得再行申報。
第二十一條對在申報、認定、監測評審過程中,不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存在徇私舞弊行為的有關人員,按有關黨紀政紀規定予以嚴肅查處。
第二十二條本辦法由市農業農村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三條本辦法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2014年8月6日西寧市農牧業產業化規劃協調小組辦公室印發的《西寧市農牧業產業化市級龍頭企業認定和監測管理辦法》(〔2014〕3號)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