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丹婷
(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浙江 金華 321013)
縱觀整個人類發展史實質上就是一部與共同體相伴相生而得以不斷發展的歷史,因此在人類發展史中共同體問題始終是人類關注的一個非常重要并且貫穿始終的主題。從各個民族的遠古神話到今天各個國家以及民族所形成的博采眾長的社會理論,都是在不斷地揭示與發展共同體的思想理論,同時也在不斷地解決共同體的問題的過程中助推共同體不斷地發展。馬克思倡導構建人類共同體的助推者之中的一員,他肩負起了這一使命,并且成了其中的引領者。因此它既是推動人類共同體發展的參與者又是領航者。
馬克思通過考察整個人類發展史,揭示出人類從誕生以來始終是在共同體中存在的,從原始社會的部落共同體,到進入階級社會后逐步發展起來的作為政治共同體的國家共同體,在此基礎上馬克思進一步指出人類存在與發展的未來仍然將會在共同體中存在,但是未來的共同體與人類目前為止所經歷的共同體卻是在本質上有根本區別的形態。馬克思強調指出未來的共同體的樣態不同于人類以往所經歷的共同體就在于“從前各個人聯合而成的虛假的共同體,總是相對于各個人而獨立的;由于這種共同體是一個階級反對另一個階級的聯合,因此對于被統治的階級來說,它不僅是完全虛幻的共同體,而且是新的桎梏。在真正的共同體的條件下,各個人在自己的聯合中并通過這種聯合獲得自己的自由。”[1]馬克思認為未來的真正共同體是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唯一的途經,人類只有在這樣的共同體中每個個體的自由才能真正得到保障與實現。但是馬克思進一步強調共同體雖然是與人類相伴相生的,然而真正能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共同體并不是以往人類歷史所形成的僅僅是作為各個人的聯合而形成的共同體,以往社會所建立的共同體其本身是獨立于個人并與個人是絕對對立的虛假的共同體,這種虛假的共同體是建立在一個階級反對另一個階級的階級對立基礎之上,其必然會導致一個階級對另一階級的統治壓迫,因而必然從根本上制約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然而作為未來的真正共同體是自由人的聯合體,每個個體都自由地聯合為共同體,并在這種自由聯合而形成的共同體中每個個體都能更好地實現自身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然而未來的真正的共同體并不會自動實現,必須通過揚棄以往的虛假共同體才能得以實現,而要從根本上揚棄虛假的共同體必須基于全面地剖析虛假共同體的本質與規律并理清虛假共同體與真正共同體的關系基礎之上。而虛假共同體其主要是以政治國家的普遍形式體現出來的,因此對虛假共同體的本質規律以及虛假共同體與真正共同體的關系的揭示,必須立足于對政治國家的揭示的基礎之上才能得到說明。
由此馬克思展開了對政治國家的全面剖析,通過對政治國家的全面剖析馬克思認識到“在政治國家真正形成的地方,人不僅在思想中,在意識中,而且在現實中,在生活中,都過著雙重的生活——天國的生活和塵世的生活。前一種是政治共同體中的生活,在這個共同體中,人把自己看作社會存在物;后一種是市民社會中的生活,在這個社會中,人作為私人進行活動。”[2]在馬克思看來作為政治國家,無論是在思想意識上還是在現實生活中個體都處于兩個維度中,一個維度是個人作為社會中的一員在政治共同體中生活,在這一維度上人必然是按照并服從政治共同體方式來生活,因此在這一層面上,每個人都是處于一種社會的公共生活之中。另一維度則是個人作為社會中的一員在市民社會中生活,在這一維度上人是在政治共同體以外的私人領域中生活。雖然在政治共同體中人是在兩個維度上生活的,但馬克思認為這兩個維度在政治國家中并不是發揮著同等重要的作用,這其中發揮主導作用的是作為普遍形式的政治共同體。
馬克思指出“我的普遍意識不過是以現實共同體、社會存在物為生動形態的那個東西的理論形態……我的普遍意識的活動——作為一種活動——也是我作為社會存在物的理論存在。”[3]在此馬克思實質上指出了由于政治共同體是作為主導性的社會普遍形態而存在,因此社會的普遍意識也是基于對這一作為普遍形態的現實存在的認識基礎上所形成的理論形態,其作為一種活動實質上是基于政治共同體實踐基礎上所形成的理論活動。這意味著在虛假共同體中雖然人可以在兩個維度上過著雙重的生活,也即人既在政治共同體中生活,也在市民社會中生活,然而由于在虛假共同體中真正起主導作用的普遍形式是政治共同體也即政治國家,它不僅在社會存在領域中占主導,同時它在社會意識領域也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從而在根本上作為普遍意識絕對地統治著社會意識的一切領域。這意味著在作為虛假共同體的政治國家,雖然允許和提供給人們可以在政治共同體和市民社會這兩個維度上生活,然而由于政治共同體的主導作用,會從根本上壓制人在市民社會的生活,從而使得政治共同體的生活不斷地擠占市民社會的生活空間,從而使得市民社會無法得到真正有效地展開與發展,最終必然導致政治共同體生活成了虛假共同體中的人的唯一的生活,在這一過程中人越來越被單向度化,從而使得人從根本上喪失了作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人的本質。因此這種虛假共同體必然要被一種能夠真正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真正的共同體所揚棄。
對此,馬克思進一步指出作為政治共同體的國家是與每個個體和人類全體的利益相脫離從而在根本上對立的作為虛幻的共同體的獨立形式,然而作為虛幻共同體的政治國家從根源上又無法脫離每一個家庭或者集團建立在以分工為基礎而構建起來的現實的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聯系,而這些聯系的基礎則是由市民社會領域所構建起來的。因此本質上是市民社會決定政治國家,市民社會是政治國家產生的基礎與前提。然而在虛假共同體中市民社會長期處于被壓制狀態,因而這在根本上會制約政治國家的發展。
馬克思強調指出虛假的共同體是建立在階級對立基礎上以所謂的共同利益的形式所結成的共同體,各個人只有在階級中才隸屬于這個共同體,在這樣的共同體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建立在階級關系基礎之上的,因此在這樣的共同體中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實質上就是階級關系,并且個體只有使自己始終處于階級關系中他才始終是處于共同體中的。然而真正的共同體是自己能夠自主的控制與掌握自己和社會全體成員的生存條件,在這個共同體中各個人自由自主地融入并自由地在本質上聯合這個真正的共同體,這種本質的聯合的實現是依賴于高度發達的生產力作為基礎與前提,在這一前提之下,共同體才能真正地回歸并圍繞著符合人的本質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的中心轉動,并將其真正作為目的本身得以實現出來。
馬克思指明在真正的共同體中應該是“勞動者不依賴勞動就具有對象的存在。個人把自己當作所有者,當作自身現實性的條件的主人。個人看待其他個人也是這樣,并且,根據這個前提……個人或是把其他個人當作財產共有者即公共財產的體現者。”[4]馬克思認為在這一真正的共同體中,勞動者作為勞動的真正的主體不需要通過出賣勞動力,就作為勞動的主體擁有勞動資料與勞動對象,通過勞動的展開使作為勞動主體的人與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本然地統一起來,從而使得勞動者真正能夠通過勞動所生產出來的勞動產品來確證自身的本質。這樣每個個體才能真正成為擁有、掌握并主宰自身本質的主體性現實存在,那么建立在這一基礎上的個人與他人之間的關系,無論是從這個真正的共同體還是從家庭或者個人作為起點出發,這些從本質上都屬于共同的普遍的公共財產,都是作為共同的普遍的公共財產的體現者而得以出場的具體形式。
因此,作為普遍的真正的共同體其實質是以生產主體與生產條件的有機的結合與統一為前提與基礎的,也就是說生產主體是以共同體內部所形成的和具有的一切生產條件為前提和基礎而推動共同體不斷地發展,因此共同體存在與發展必然在根本上是由生產力所決定的,生產力是根本的推動力。因此只能通過作為生產主體的勞動者通過勞動生產實踐在不斷地生產和確證自身本質的過程中不斷生成與創造出本質性統一的真正的共同體。
為何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無法自然而然地生長出真實的共同體呢,對此,馬克思指出“凡是在工具的所有權表現為把勞動的生產條件看作財產這樣一種關系的地方,工具在實際的勞動中僅僅表現為個人勞動的手段。”[5]這說明馬克思認為其原因就在于資本主義社會是一種將勞動的生產條件作為實現資本和財富不斷積累與增值的工具與手段,作為勞動的生產條件之一的生產工具本身是為了服務和助力人更好地改造世界,因此其本身應該是內在于勞動之中的重要構成,然而在資本主義社會勞動工具淪為僅僅是個人勞動的手段,這意味著生產工具完全成了外在于勞動的異在,這必然造成人與其生產的勞動產品的異化、人與自然的異化、人與自我關系的異化以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異化,從而使得勞動者無法通過勞動從根本上確證自身本質,由此資本主義社會下所帶來的各個方面的異化,必然使得在這一社會中無法生長出真實的共同體。
馬克思進一步指出資本主義社會自身雖然不能自然而然生長出真實的共同體,但是資本主義社會所帶來的財富的不斷增長,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和人們之間交往的不斷擴大,這些都為共同體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經濟條件和物質基礎。伴隨著這一經濟條件與物質基礎不斷發展壯大,以往的宗教以及意識形態都會因此而解體,虛假共同體也會因此而逐步瓦解。但是這一瓦解過程的最終實現與完成并不會自然形成,只有在一定的條件下借助一定的力量才能得以實現。對此馬克思強調指出“形成一個被戴上徹底的鎖鏈的階級,一個并非市民社會階級的市民社會階級,形成一個表明一切等級解體的等級,形成一個由于自己遭受普遍苦難而具有普遍性質的領域……在于形成一個若不從其他一切社會領域解放出來從而解放其他一切社會領域就不能解放自己的領域……只有通過人的完全回復才能回復自己本身。社會解體的這個結果,就是無產階級這個特殊等級。”[6]馬克思認為促進虛假共同體最終得以瓦解的條件就在于社會中要形成一個遭受普遍奴役和苦難的階級,這一階級與維持現有的虛假共同體利益根本對立的階級,由于在這一虛假共同體中這一階級遭受著最普遍最沉重的苦難與奴役,從而使得這一階級的人的本質及其發展從根本上喪失,由此使得這一階級與虛假共同體處于全面的對立之中,這一階級只有從根本上徹底推翻這一使得他們遭受普遍奴役與壓迫的虛假共同體,才能使得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本質真正得以復歸自身,而在虛假共同體中具有這一特征并能夠真正成為革命力量從而承擔起革命使命的階級只能是無產階級。
伴隨著無產階級所進行的徹底推翻虛假共同體的革命的完成,代之而來的將是一個真正的共同體。這說明馬克思認為真正共同體的實現必須建立在生產力的高度發展基礎上,通過生產力的普遍發展帶來人們之間的普遍交往,從而促進世界市場得以形成,在這一基礎上人的全面發展才成為可能,到這時人們通過在生產力的普遍發展基礎上在世界市場中建立起現實的普遍交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這樣真正的共同體的實現條件才得以成熟,這時真正共同體才能真正得以實現,當真正共同體實現之時呈現出來的將是這樣一番景象“生產力的增長再也不能被占有他人的剩余勞動所束縛了,工人群眾自己應當占有自己的剩余勞動……那時,一方面,社會的個人的需要將成為必要勞動時間的尺度,另一方面,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將如此迅速,以致盡管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所有的人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還是會增加。因為真正的財富就是所有個人的發達的生產力。”[7]馬克思指出在真正的共同體中生產力的增長不再以勞動被他人占有和受他人束縛與奴役為基礎,工人群眾可以自由而全面地地占有自己全部的勞動成果,社會中每個個人的需要可以通過勞動得以充分的滿足,個人的需要不再是作為手段而成了目的本身,同時伴隨著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在實現了社會發展以及社會整體財富增加的同時也為社會每一成員的自由而全面發展提供了得以充分實現的條件。
因此,作為真正的共同體必須使得共同體整體的目的以及共同體中每一成員的目的都能在共同體中,通過生產與再生產過程而得以充分實現,從而使得共同體中每個個體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得以實現的同時也使得共同體在社會成員的共同推進下不斷地發展壯大,這樣人的自然屬性與人的社會屬性才能真正實現統一,從而人的本質才能真正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