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強,孟書靜,成 帥,秦殿菊
(承德醫學院,河北 承德 067000)
自1999年我國就已進入老齡化社會,預計到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激增至4.7億,21世紀中期老年人約占我國總人口的34%[1]。老年人慢性病發病率較高,且老年患者住院人數多、時間長,又因其身體功能及患病特點需照顧者長期陪同。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簡稱“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內外大規模暴發,為防止疫情擴散導致嚴重的公共衛生事件發生,醫療機構在疫情期間實施入院人員管控,只允許1名照顧者留院照看患者,無疑進一步加重了老年人照顧者的心理和生理負擔[2]。因此,了解住院老年人照顧者的負擔狀況,可為采取針對性措施以減輕照顧者身心負擔提供依據。
1.1 一般資料 2021年7—8月在承德某三級甲等醫院老年醫學科發放115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07份,有效回收率達93.04%。本研究納入的照顧者所照顧的老年人至少患有1種慢性疾病,其中高血壓病34例,糖尿病2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例,腦卒中6例,腫瘤9例。107名照顧者中,男41名,女66名;年齡18~75歲;已婚97名,離婚、喪偶10名。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相關倫理要求[3]。
1.2 納入標準 老年醫學科慢性疾病患者的照顧者;照顧者18歲以上;照顧時間≥1個月;溝通交流無障礙者;自愿參與調查,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收取酬勞者;照顧者患有認知障礙或器官病變。
2.1 一般資料調查表 一般資料調查表包括住院老年人與主要照顧者的性別、年齡、教育程度、患病數量、家庭人均月收入、照顧者分擔人數和醫療支付形式等。
2.2 照顧者負擔問卷(CBI) 該問卷包含5個維度,共24個條目,每個條目0~4分,總分0~96分,照顧者得分越高說明負擔越重。0~32分為輕度負擔,33~64分為中度負擔,65~96分為重度負擔[4-5]。
2.3 改良巴氏指數評定表(MBI) 該量表內容包括大便控制、小便控制和穿衣等10項,總分為100分,≤40分為完全依賴,41~95分為部分依賴,>95分為自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越好[6]。
采用紙質版問卷進行調查,問卷發放、收集由課題小組成員在病房完成。采用SPSS 2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統計描述及分析,數據錄入采用雙盲形式,分析時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4.1 住院老年人照顧者照顧負擔 107名照顧者CBI評分為(45.52±8.83)分,照顧者照顧負擔整體處于中度水平,老年人照顧者的負擔相對較重。照顧負擔5個維度得分中,發展受限性得分率最高,身體性次之,時間依賴性第3。見表1。
表1 107名住院老年人照顧者的照顧者負擔問卷評分結果
4.2 住院老年人照顧者照顧負擔的單因素分析 照顧者的教育程度、分擔人數、患者自理能力及醫療支付形式的CBI評分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患者自理能力對照顧者負擔的影響更顯著,表明患者自理能力對照顧者負擔的影響較大。得分詳見表2。
表2 107名住院老年人照顧者一般情況及照顧負擔比較
表2 (續)
4.3 住院老年人照顧者負擔影響因素的多元回歸分析 將單因素分析中具有統計學意義的4個影響因素設為自變量,將照顧者負擔總分設為因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照顧者負擔水平影響因素賦值情況如下:照顧者的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1,高中或中專=2,大學或大專及以上=3;照顧者的分擔人數,0人=1,1~2人=2,≥3人=3;住院老年人自理能力,自理=1,部分自理=2,完全依賴=3;醫療支付方式,自費=1,公費=2,其他=3;負擔水平,輕度(0~32分)=1,中度(33~64分)=2,重度(65~96分)=3。結果顯示,照顧者教育程度越高、照顧者分擔人數越多、患者自理能力越強,則照顧者的照顧負擔越輕。見表3。
表3 107名住院老年人照顧者照顧負擔影響因素的多元回歸分析
目前我國老齡化形勢日益嚴峻,已是世界上老齡人口最多的國家,統計顯示,2014年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為21 242萬人,而老年群體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依賴心理。照顧者在照顧過程中生理、心理、經濟、社會等方面均承受了不同程度的負擔,不僅會降低自身生活質量,還會影響照顧質量,進而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因此,探究照顧者照顧負擔具有現實意義。
本調查研究結果顯示,照顧者CBI評分為(45.52±8.83)分,處于中度負擔水平,顯著高于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對照顧者負擔調查的結果[7-8]。照顧者負擔涉及多方面與多維度的自我認知感受,影響照顧者負擔的因素涵蓋照顧者自身、家庭和患者3個方面。本調查中照顧者負擔5個維度中得分最高的是發展受限性,得分率高達58.85%。原因可能為老年人多存在一定程度依賴性,同時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防止疫情蔓延,院內規定只允許1名照顧者留院且不得隨意出入,嚴重影響照顧者的工作、社交等。本調查研究結果顯示,照顧者教育程度與照顧負擔呈負相關關系,即教育水平越高照顧負擔水平越低。受教育程度影響照顧者對生活的態度與行為,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更能面對長期的壓力事件[9],面對繁重事務和沉重負擔更易通過多種方法排解內心苦悶。研究顯示,對慢性疾病具有一定認識的照顧者,精力損耗較少且消極情緒發生率較低,照顧者整體感受顯著提高[10]。
本調查研究結果顯示,照顧者負擔與分擔人數呈負相關關系,即分擔人數越少照顧負擔水平越高。參與照顧的成員越少、家庭支持度越低,照顧者負擔會越高。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影響,照顧者長期留院而無空余時間調整身心,長期處于高壓狀態,增加了其照顧負擔。若照顧者負面情緒無有效途徑排解則會加重其身心負擔,甚至會對照顧者自身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創傷[11]。
本調查研究結果顯示,照顧者負擔與患者自理能力呈正相關,即患者自理能力越差,照顧者負擔越重。本調查中的患者極少數處于完全自理狀態,絕大多數患者對照顧者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賴性,嚴重壓縮照顧者的時間自由度。國外研究表明,照顧者負擔與照護時長呈正相關,照顧者每周照顧時間超過16 h,會產生疲倦、乏力和精力耗竭等癥狀[12]。
新冠肺炎疫情是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對社會各界尤其是醫療行業產生的影響尤為明顯。本調查研究結果顯示,住院老年人照顧者處于中度負擔水平。醫護工作者應為照顧者提供慢性疾病相關知識和情感幫助,增強人文關懷,并加強與完善照顧者保障機制,減輕照顧者的照顧負擔,促進照顧者身心健康。本調查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選取的樣本量較小,并且未分析地域差異的影響,還需更深入研究調查,更客觀地展現相關因素水平,細化指標,尋求住院慢性疾病老年人更為豐富的照顧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