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永敏
(東莞市三奕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廣東 東莞 523985)
隨著我國經濟融入全球一體化的深入,為切實穩固我國金融體系,財政部于2017年頒布的新金融工作準則與國際密切對接,新準則在資產分類、減值準備計提、資產分類計量等方面的規定發生了較大轉變,給企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一方面,新準則提高了金融資產分類計量的規范性,簡化了金融資產分類細則;另一方面,在以金融為主導的企業中,信用風險應對能力帶來嚴峻考驗,解決了企業金融工具實物問題,為企業金融資產分類提供便捷,確保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相符。
為迎合當前經濟形勢發展,財政部對金融工具準則做了相應調整。將傳統四類金融工具變更為三類,較傳統金融工具減少了主體盈余管理空間。一是以公允價值計量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FVOCI),符合這一資產分類條件主要是以發售金融資產為目的,以實體業務模式為主并取得現金流量,協議中明確了產生的現金流量為未償還資本的本金和利息。二是以攤余成本計量的模式,主要是以獲得協議現金流量為目的,協議中明確某一節點產生的現金流量僅用于未償付的本息,以公允價值計量變動計入損益的(FVTPL)。三是除以上兩種金融資產外的其他資產。金融資產分類計量一旦確定不可撤銷。新金融工具準則中,將傳統已經發生的損失法變更為預期損失法,提高了對金融風險的防控能力。計量屬性方面增加了金融資產減值,對預期信用損失增加了模型。金融資產核算可以置前處理,改變了傳統金融工具事后處理的被動局面。同時,還可以根據新標準預判計提減值準備。新金融工具準則較傳統準則增設了套期會計,對財務報告中存在的金融工具風險加以提示,財務報告中還可以披露風險程度。
金融資產在傳統金融工具準則下,有可能會受到管理人員主觀臆斷干擾,從而影響分類結果的客觀性。在傳統金融工具準則下,一些居心不良人員會利用金融工具準則缺陷謀取私利,通過金融資產分類控制來影響利潤。隨著新金融工具準則的頒布,對資產劃分標準更加明確和謹慎,可以控制企業主觀操縱的空間,避免人為控制利潤帶來負面影響。
傳統金融工具準則沒有明確劃分可出售的金融資產,企業在處理這部分資產時缺乏明確依據,一般資產分類計量是采取排除法,如果不是第一、二項,就應該從第三、四項中選擇相適應的項目。新頒布的金融工具準則減少了劃分類別,將傳統金融資產分類計量中的細枝末節加以完善,便于工作人員理解與操作,為工作開展帶來便利性。新金融工具準則通過減少分類,使金融資產劃分更加明確、精準。
新金融工具準則對傳統資產分類計量做出了顛覆性變革,進一步明確了分類標準,在傳統金融工具準則基礎上,擴大了標準范圍。由于傳統金融資產分類計量中存在個人操縱,簡化后的分類可以有效規避財務數據錯誤,避免傳統人為判斷或估計錯誤而影響金融資產分類計量的準確性,提高了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與真實性。
在新金融工具準則頒布之前,企業日常工作中很少對金融資產計提減值損失,只有當企業發生重大經營決策,或金融資產發生較大改變時,會計處理上才提減值損失。同時,金融資產在交易過程中,會計處理不做減值損失,一般待金融資產到期或準備出售時,會計才會做相應的減值準備賬務處理。為了提高金融資產分類計量的準確性與科學性,新金融工具準則要求會計人員應對金融資產當前賬面價值,以及未來價值的增減變化進行評估預判,并根據預判結果做好相應的減值準備。一般情況下,企業單方面對金融資產評估很難達到科學和準確,因此,企業應加大對金融資產價值預判的重視,結合新金融工具會計準則要求,提高對金融資產預判評估能力。由于我國金融資產價值評估方面起步較晚,還未積累足夠經驗,這方面正是企業未來發展的重點研判對象,從而促進金融資產分類計量水平的提升。
隨著市場經濟環境呈現多元化發展,為了適應市場發展,新金融工具準則的頒布,雖然較傳統金融工具準則有了較大改善,但企業在具體操作中,仍存在一定弊端。比如企業在SPPI測試中,由于新準則缺乏參考依據,對企業實踐增加了一定局限。
隨著傳統金融工具準則的廢除,企業在新金融工具準則背景下,金融資產分類一般采用公允價值計量。因此,企業應加強對公允價值的認知。金融資產交易過程中處于公平市場條件下,公允價值較為穩定,如果企業金融資產交易處于不公平市場,企業為了確保金融資產分類計量的精準性,還應提高對資產市場評估的能力,以此確保公允價值保持在合理區間。當前,大多數企業在開展金融資產分類計量時會借助專家評估。隨著近年來金融資產計量采用公允價值,公允價值應用范圍不斷擴大,企業僅僅依靠外部專家評估難以滿足工作要求,企業管理者應加強對內部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開發內部人員從事公允價值評估的能力,進一步了解公允價值評估的流程要求及注意事項,提高公允價值評估科學性和準確性。
當前,企業金融資產分類計量主要以公允價值法核算為主,企業利潤調節空間加大。新金融工具準則應用以后,企業管理者為了達成個人意愿,在資產分類計量時,借助公允價值操控利潤。由于公允價值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難以判斷價值的精準性,在新金融工具準則下,存在一定的利潤操作風險,影響財務計量的可靠性。因此,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應做好財務操作風險的防范。
新金融工具準則進一步明確了金融資產管理模式,對于金融資產持有者及目標原則性更強,企業相關工作人員會參照新金融工具準則各項次劃分相應的類別。但在具體實踐過程中,企業在對金融資產類別劃分時,仍有缺乏明確的規則之處。例如,將公允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時,缺乏具體參考依據,概念上將三種分類中排除其他兩項的資金將直接劃入該類,這種情況下的劃分標準仍然有些模棱兩可,導致企業在對金融資產分類計量時只能發揮主觀判斷,缺乏確切的依據,影響財務數據的精準性。
公允價值的判定與未來現金流量與市場有直接關系。企業未來現金流量是浮動值,很難精確,而影響企業未來流量因素較多。例如,企業當前發展現狀、持續獲利能力,以及市場環境是否出現較大波動等。如果企業經營過程中發生重大經營決策而導致經營環境變動,會影響對未來現金流量預估的準確性。新經濟環境背景下,市場發展瞬息萬變,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也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很難掌控預估值的精準性。企業在估計和判定未來現金流量時,易受到企業相關人員主觀意識影響。另外,收到信息獲取途徑不同,很多信息來源不夠直接,信息的不對稱性也會影響估計和判斷的誤差。
近年來,科學技術不斷創新發展,企業在開展財務核算工作過程中,引進了先進的信息技術系統,提高了財務核算工作的效率和精準性。首先,為了提高對金融資產評估和確認的精準性,企業應借助大數據技術,全面系統的計算企業未來現金流量,確定企業未來價值,提高企業金融資產未來價值估算的精準性與可靠性。企業應提高對大數據技術的重視,提高數據篩選與提煉能力,提高數據利用率,對外部市場數據及內部管理數據進行全面分析,善于從中找到發展規律,促進金融資產價值判斷的精準性。其次,企業為了提高對金融資產計量的精準性,確保對未來價值預估保持在合理空間,應利用數據模型工具。例如,金融企業根據合同條款內容,包括展期、提前還款、看漲期權等,預計金融資產存續期未來現金流量。信用調整后的實際利率計算模型為:。公式中P0表示為金融資產當前攤余成本,y表示為經信用調整后的實際利率,CFn是 應考慮金融資產的合同條款的現金流,tn為現金流距現在的年限。還可以采用違約概率方式,來判斷債務人違約的可能性,通過對債務人違約損失率及違約風險敞口來判定債務損失嚴重程度。因此,企業應提高對財務數據獲取的即時性和精準性的重視,通過最新財務數據來判斷金融資產信用損失,促進金融資產分類計量合理性。
金融資產分類預計量受到公允價值影響較大,隨著新金融工具準則的頒布,雖然得到一定完善,但由于公允價值在認定上缺乏依據,管理人員主觀操控空間較大,仍有較大的發揮余地。傳統金融資產分類計量在評估企業未來現金流量及公允價值時,普遍借助外部評估專家,由于外部評估專家不能隨時對企業展開評估,存在一定不便性,為了確保會計信息的準確性,控制公允價值計量方式導致的數據誤差,減少公允價值核算成本,企業應在內部財務管理人員中培養價值評估專家,及時為財務人員提供精準的公允價值數據。這樣,不但控制了公允價值核算的成本,同時對企業金融資產價值評估將更加方便。企業應加強對金融資產價值的重視,對內部人員評估技能培養時,先應了解最新金融工具準則,確保在具體實踐中提升金融資產核算和計量的精準性。
為了防控財務風險,在新金融工具準則下,企業應根據資產分類劃分標準,規范業務發展模式,嚴格控制財務風險,并在具體工作實踐中有效實施。應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拓寬管理范圍,制定完善的工作流程,用制度約束財務人員行為,避免出現操作利潤風險。財務管理制度在執行環節,應確保工作落實的有效性,促進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國家財政部門應進一步對企業金融資產分類與計量進行完善,將模糊的概念進一步明確,避免工作人員出現分類錯誤,同時,還可以控制人為主觀操縱數據情況。只有加強對各工作環節的重視,才能確保數據的真實可靠。會計行業管理部門應規范業務模式,積極開展行業交流,指導企業金融資產分類計量工作的準確性。
綜上,新金融工具準則的頒布,維護了市場經濟的和諧、穩定,為金融資產分類計量提供了管理支撐,確保企業金融資產分類計量工作更加規范、合理,提高了各工作環節的公開、公正。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我國貿易敞口加大,新金融工具的實施已經與國際接軌,促進了我國企業不斷向國際化方向發展。目前,新金融工具準則實施時間不長,但已經得到了較大成效,提高了領域內相關從業人員的業務素養,妥善解決了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盡管核算計量工作依然含有一定的主觀性因素,但惡意的主觀性因素得到有效控制。新金融工具可以推動企業戰略發展目標實現,在新的經濟體系中發揮維持穩定的作用,為企業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服務。金融資產分類與計量還應契合社會發展的動向,進一步不斷探尋更加科學、合理的發展路徑,以此應對日新月異的金融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