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樂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7)
醫用耗材是指經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準的使用次數有限的消耗性醫療器械,包括一次性及可重復使用醫用耗材。與藥品一樣,醫用耗材是醫院醫療服務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醫用耗材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在醫療活動中的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導致醫療費用中的醫用耗材比重逐年增大[1]。目前國內公立醫院全面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醫保支付方式以及全面取消耗材加成等綜合改革舉措,醫院面臨的耗材成本管控壓力越來越大。在這種形勢下,公立醫院要生存、要發展,就要加強成本管理[2],在降低運營成本的同時提升醫療質量和醫療服務效率,實現醫院的高質量發展。對于醫院財務管理而言,如何合理把控醫用耗材的成本,做到既能降低醫療費用中醫用耗材成本占比,減輕患者醫療費用負擔,又能保障醫療活動中醫用耗材使用質量,避免出現因醫用耗材質量問題導致的醫療糾紛[3],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醫用耗材屬于醫療技術服務的組成部分,在現代醫療行為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和臨床對高技術含量醫用耗材使用需求的增加,越來越多的醫用耗材應用到臨床診療和治療工作當中,部分醫用耗材由于其技術復雜性致使價格昂貴,臨床的使用成本較高,這些耗材大量引進和應用后,就會導致醫院醫用耗材費用成本大幅增加。同時隨著我國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醫用耗材的改革措施也在不斷地出臺,例如醫院耗材零加成政策、醫保耗材帶量采購政策等,導致醫院成本管控難度增大,如何有效地降低醫院耗材費用成本,成為醫院管理者關注的焦點問題。
醫院醫用耗材的成本管理不僅涉及財務管控,也涉及臨床的使用管理。醫用耗材費用由財務或運營部門管理,庫存與物流由醫工部門管理,涉及醫保的耗材由醫保部門管理,臨床使用由科室管理,不同的部門分工不同,對耗材管理的側重點也不同。醫用耗材的成本管控涉及耗材管理的各個環節,在實施耗材成本管控措施時如果不能在各管理部門間進行有效的協調,就會導致管理效率不高,管理措施執行力差等問題,影響到降耗措施的執行效果。
醫用耗材由于其技術復雜,專業性強,導致管理難度大,尤其是進入臨床使用環節后,使用情況往往難以得到有效的監測和控制。對于醫院管理者而言,降低醫用耗材成本最有效的方法是降低耗材的價格成本,使用價格相對較低的產品;對于臨床醫務工作者而言,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醫療安全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耗材成本,這就會導致管理者與臨床使用者之間出現矛盾,醫院的管理措施往往難以有效開展。所以對于醫院管理者而言,需要找到一種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在降耗的同時保證臨床的使用質量要求,避免因為過度降耗出現醫療糾紛。
績效考核可以極大地調動人員的積極性,推動醫院管理政策的有效執行[4]。由于我國公立醫院都是從計劃經濟時代的國營醫院發展而來,醫院內部的績效考核體制不完善,導致醫用耗材成本管控部門無法有效地開展管控工作。在醫藥衛生體制不斷深化和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新形勢下,從政府主管部門層面到醫院管理層面都在大力推進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如何將醫用耗材成本管控納入醫院績效考核的框架中,是目前醫院耗材成本管控工作的重要內容。
醫院醫用耗材的成本管理需要有強有力的組織保障,醫院層面建議成立醫院運營管理委員會,統籌管理醫院的成本管控工作,包括醫用耗材的成本管理。委員會主任由醫院黨委書記、院長擔任,主管財務、運營的副院長任副主任委員,財務、運營、醫務、護理、醫保、耗材和臨床科室與醫技科室負責人為委員會成員。管理委員會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運營部門,負責統籌、協調各有關部門開展醫用耗材成本管控工作,制定院級醫用耗材成本管控措施并監督執行。科室層面可以成立臨床科室醫用耗材成本管理小組,科室主要負責人任組長,成員由科室副主任、護士長、科秘書等組成,負責科室醫用耗材成本管理工作。各成員科室分工協作,各司其職,嚴格執行院級管控措施,并及時反饋執行效果。通過醫院管理委員會—職能部門—臨床科室的三級聯動機制,使醫院制定的耗材成本管控措施得到有效的貫徹落實,切實提升管理效果。
醫院耗材由于種類繁多、技術含量高、使用覆蓋面廣,導致其管理的專業性強。醫用耗材在醫院內部的流程包括準入、采購、庫存、臨床使用、停用和淘汰,各個環節都涉及醫用耗材的成本管理。同時醫用耗材又具有醫療技術的屬性,其費用管控要兼顧到對臨床治療效果的影響。建議結合工作實際,采用衛生經濟學的方法,分析測算醫用耗材各管理環節的成本、效果、效用和效益等,可選擇衛生經濟學分析方法中成本-效果分析(CEA)、成本-效用分析(CUA)、成本-效益分析(CBA)、最小成本分析(CMA)中的一種進行分析。具體評價策略上,在準入階段,建議采用循證醫學方法從文獻資料中獲取數據進行評價;在臨床使用階段,可以從醫院信息系統中獲取數據進行評價。評價結果可作為醫院內部醫用耗材成本管控措施的制定依據,從而提升管控政策的合理性和臨床認同度。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醫院耗材種類較多,全部耗材均實施衛生經濟學評價不符合目前醫院管理的實際情況,醫院管理者可以按照耗材的技術特點和使用情況進行分類評價管理,例如可以將單價昂貴、使用風險度高、臨床用量大的醫用耗材作為重點醫用耗材進行管理,對這些重點管理耗材實施衛生經濟學評價,其余耗材采取普通的控費管理措施即可,這樣既可以降低管理者的工作負擔,同時又能提升耗材成本管控的效率和效果。
依托醫院信息化建設,加強對醫院高值耗材的精細化管理。①加強高值耗材二級庫管理。通過對單價較高的普通耗材或植入、介入類材料實行“一物一碼”院內碼信息化管理,實現高值耗材實時核銷、實時計費、實時監測、可追溯管理,有效阻塞偽造和虛開發票等管理漏洞,提升高值耗材二級庫的精細化管理水平。②定期開展高值耗材使用情況監測和分析。管理部門可以根據國家政策和醫院耗材費用管控要求設置院內耗材使用監測指標,指標要盡量體現耗材控費與患者、臨床使用者的關系,例如患者人均耗材費用、醫生人均耗材費用等。管理部門通過對指標數據進行監測和分析,可以及時發現臨床耗材異常使用情況,并與科室管理組進行溝通與改進,避免耗材的浪費和過度使用情況,實現耗材使用過程的控費管理。③規范醫生的使用行為。醫生的耗材使用行為不僅涉及耗材費用的控制,更與患者的醫療安全密切相關,通過對醫生的耗材使用行為進行評價,例如評價醫生使用耗材是否符合耗材說明書要求、是否符合臨床診療規范等,促進臨床合理使用醫用耗材,在保證醫用耗材使用質量安全前提下實現合理降耗。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的指導意見》中對百元醫療收入(不含藥品收入)中消耗的衛生材料費用占比的要求,醫院可以設立院內耗占比考核指標,并納入醫院的核心考核指標體系中。為便于耗占比數據的統計與指標的管控,按照醫用耗材的分類特點可以將耗占比指標分解為普通耗材占比、高值耗材占比、體外診斷試劑占比,高值耗材包括植入類耗材和單價較高的普通耗材。采用目標管理績效考核法,對醫院各臨床醫技科室的醫用耗材使用數據進行統計,對照醫院的耗材成本管控目標,將醫院的整體耗占比指標進行分解形成各科室的耗占比管控目標值。醫院運營管理委員會與各科室簽訂耗占比指標管理責任狀,科主任為科室耗占比指標管控的第一責任人,每月對科室醫用耗材用量據進行統計和分析,計算耗占比值控制情況,對超標科室進行考核兌現,并將考核結果反饋給科室管理組。運營部門管理人員要建立與科室運營管理組的溝通協調機制,及時解決考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必要時對考核指標可以進行動態調整,進而調動科室及科室內部耗材使用人員的降耗積極性。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醫院由于其業務特點,使用耗材的種類不同,制定醫用耗材耗占比指標時應當充分考慮醫院實際情況,例如專科醫院與綜合性醫院相比其耗占比指標設置就需要充分考慮專科耗材的使用情況,設置耗占比指標時切忌不可以“一刀切”式的或者平均化的設置指標,不能為了成本控制而控制,指標的設置要立足于醫院管理需求和科室的業務發展,要做到在降低科室耗材成本費用的同時不影響科室的業務發展。
通過實施以上的成本管控措施,在保證醫療質量的前提下,提升了醫務人員控耗降耗的積極性和效率,減少了耗材物流系統成本浪費,降低了醫院可變成本,提高了有效產出,減輕了患者的醫療費用負擔。需要注意的是,績效考核是落實醫院管理措施的重要工具和抓手[4],未來公立醫院在醫用耗材成本管控方面應當加強績效考核的應用,只有將成本核算融入績效考核中,才能有效地優化醫療收入結構,提高臨床醫務人員的收入水平和滿意度。只有醫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服務意識提升了,才能保證臨床的醫療服務水平,提升 患者的就醫滿意度和舒適感,進而實現社會滿意度的提升,為醫院贏得良好的社會聲譽和品牌知名度,推動醫院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