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留
(作者單位:天津工業大學人文學院)
2022 年初,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的新劇《開端》在網絡上爆火,率先引爆“無限流”話題。該劇改編自祈禱君的同名小說《開端》,該小說被稱為“無限流小說”,這就意味著網劇《開端》的整體故事情節架構在無限流之上。無限流代表著多元化,簡單來說就是包羅萬象,即在具備合理世界觀的基礎上包含無限的元素,如科學、神話、動漫、游戲等,主角團隊往往會在多元空間里歷經磨難、獲得勝利。無限流給影視劇題材的拓展帶來了無盡的可能性,使不同空間的元素能夠在同一框架下相互碰撞,并在多元素碰撞中體現出對比和交融。此外,無限流故事中的諸多元素都表現出對電子游戲的親近感。電子游戲元素在《開端》中最顯著的體現就是肖鶴云的游戲架構師身份,而整個循環也仿佛是一場游戲冒險,主動睡眠是進入新循環的門票,找出兇手并阻止爆炸則是徹底逃離循環的鑰匙。
國外影視領域已經出現了許多無限流題材的作品,如《源代碼》《明日邊緣》等;國內影視領域也制作過此類題材的電影,如《動物世界》。但《開端》作為國內首部進入大眾視野的“無限流”網劇,以其獨樹一幟的題材形式為影視劇市場開拓了更廣闊的創作空間。《開端》的火爆,使無限流概念真正進入國內受眾的視野,開拓了國內無限流影視劇的荒野,同時也滿足了當下年輕受眾對于多元化、高質量影視劇的需求。
《開端》在廣義上屬于無限流題材,但從整部劇的敘事結構來說,又可以將其界定為一部具有循環結構的敘事作品。循環敘事結構是非線性敘事結構的一個分支,以循環往復的時空、偶然性的情節和碎片化的敘事等,取代線性敘事的故事完整性、時空統一性、敘事連貫性和情節因果性[1]。這種敘事結構的意義在于讓敘事空間更加開放、敘事角度更加多元。即使是在同一事件、同一場景中,每次循環都會出現不同于以往的問題,而這類問題既是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動力,也是吸引觀眾眼球的關鍵。
在電影領域,循環敘事結構已不是新鮮話題,如《恐怖游輪》《土撥鼠之日》《忌日快樂》等都是經典的時空循環結構作品。反觀劇作領域,循環敘事結構十分鮮見,《開端》這部劇可謂是做出了大膽嘗試。在《開端》中,男女主角進入一個無限循環的時空當中,二人需要找到一個即將到來的危機事件的解決方案,即男女主角需要在經歷無限循環的過程中去解決每一次循環的危機并最終走出循環。劇中李詩情與肖鶴云共經歷了25 次循環,前5 次循環是由李詩情獨自經歷的,從第7 次開始二人共同經歷循環。在每次的循環中都會出現以不同人物為中心的不一樣的情節,加之其中穿插著不同人物的介紹,實現了多線索、多視角的循環敘事結構。
整體而言,《開端》整部劇對25 次循環的敘述有主有次、詳略有當,不會使觀眾產生視覺疲勞;時間長的循環可以占兩集(約90 分鐘),時間短的就只有幾分鐘;前六次循環是借張警官的審訊將電視劇背景作了交代,往后的循環則是男女主角一次又一次地嘗試破解循環;這種多線索、多角度、主次分明的循環敘事手法強化了該劇情節的敘事效果,使觀眾在觀看劇集的同時還可以進行深刻思考,獲得新的觀看體驗。循環敘事手段在國產劇中的運用比較少,但《開端》播出后獲得的觀眾反饋足以說明,觀眾對這樣的循環敘事設定接受度很高,對國產劇的創新有較高的期待。
作為“時間循環”題材的網劇,場景和空間相對單一,相同的場景、服裝、情節和鏡頭會反復出現,很容易引起觀眾視覺疲勞,這就對電視劇細節的填充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辭海》中對細節的解釋是,文學藝術作品中細膩地描繪人物性格、事件發展、社會環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基本的組成部分[2]。電視劇中社會情境、人物性格以及情節敘述的完整屏幕展現,都是通過許多細節刻畫來完成的[3]。
《開端》中隱藏的細節完美契合了劇情的“循環”,如在45 路公交車的車頭和車尾上都印著可循環利用的垃圾分類標志,這種日常生活中的標志融入劇中既不顯突兀又蘊含著深刻的意味。又如,劇中螺旋狀的建筑物也頻繁出現,時刻傳達著循環的含義:貫穿整部劇的音樂《卡農》也象征著“循環”,“卡農”是復調音樂的一種,原意為“規律”,一個聲部的曲調自始至終追逐著另一聲部,直到最后一個小節和最后一個和弦。而這些細節則需要觀眾去深入挖掘、細細品味,觀眾在經過仔細推敲后會發現故事情節更加意味深長。
除此之外,許多劇情也可以依靠細節推敲出來。在介紹老焦這個人物的劇集中,提到了他因車庫面臨檢查而被房東趕出去。我們通過對后續劇情中的細節推敲可以得知,車庫需要檢查的原因是循環中另一個關鍵人物陶映紅在車庫內制造炸彈時引發了火災。整個劇情沒有花費過多的筆墨講述這個事件的前因后果,而是適當留白,讓觀眾通過細節去聯想。導演用隱藏的細節積蓄力量,給觀眾帶來震撼,人物的命運隱藏在細節敘事之中,任何一個人物的命運及經歷未詳細講述給觀眾,但細節的填充使每個人物的命運一一展現出來[4]。對于長度只有15 集的網劇來說,只有通過恰當地細節運用去填充具體情節,將劇中人物的命運合理地串聯在一起,才能使故事發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開端》的成功離不開懸疑題材的運用。懸疑題材的網劇自2014 年嶄露頭角后,迅速發展并呈現井噴之勢,這一題材網劇的發展是互聯網提供平臺支撐和創作主體力求轉型兩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2020 年,《隱秘的角落》《唐人街探案》等數十部懸疑題材網劇的播出成為網絡視聽行業的年度熱點,懸疑劇正在成為一種穩定、成熟的類型,并呈現出“破圈”之勢[5]。而在愛奇藝平臺推出的“迷霧劇場”火了之后,懸疑劇的被提到了一定的高度,也將觀眾對于懸疑題材劇集的期待值拉滿。《開端》則是從技術層面入手,打造“無限流+”垂直賽道,將懸疑與無限流疊加,利用更加新穎的形式吸引觀眾的目光,同時做好懸念鋪墊,真正做到使觀眾對《開端》的喜愛始于形式,陷于懸念。
《開端》中貫穿全劇的最大懸念是男女主角二人如何阻止公交車爆炸并走出循環。僅公交車爆炸這一件事,導演就設置了多種懸念。在第5 次循環中,女主角確認了公交車爆炸的原因是與油罐車相撞,在第9次循環中主角二人合力,成功阻止公交車撞向油罐車。就在觀眾認為男女主角成功、懸念結束之時,公交車又發生了爆炸,此時另一個更深層的懸念被引出——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起爆炸事件?終于,在第10次循環中,二人借助警方之力調查出公交車爆炸的原因是公交車上被裝置了炸彈。此時,全劇進入高潮階段,但主線的懸念又發生了改變——誰是裝置炸彈的兇手?此次循環后,主角二人對全車乘客進行了排查。一次次的排查,不僅僅是謎團揭開的過程,還伴隨著對群像角色的描摹和人性的深入刻畫,同時還以不同人物的視角進行小劇場演繹。就在觀眾以為找出兇手之后,案件謎團就要解開之時,第21 次循環中又發生了爆炸。這一次則牽扯出了第二個兇手,兇手的作案動機背后隱藏著巨大的秘密,而萌萌強行下車的原因也成為觀眾關注的新懸念。劇中的懸念隨著劇情的發展不斷出現,并且在每次循環后都會出現新反轉,更換新“引擎”,使觀眾對故事中每個人物背后的經歷、情節發展的方向和走出循環的真相越來越期待。就該劇懸疑部分的敘事來說,“誰是兇手”的懸念扣人心弦,在整體敘事上保持了緊張、快速的節奏,表現出了一部懸疑劇該有的戲劇張力,再加上極具體驗感的故事情節,使這部劇成功“破圈”,收獲良好的口碑。
俄國文學批評家別林斯基說過:“人是戲劇的主人公,在戲劇中不是事件支配人,而是人支配事件。”[6]這句話在網劇創作中同樣適用。網劇是用來講述事件的,人物是事件的主體,因此網劇的敘事主體就是人物,一部網劇的水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物塑造是否成功。英國小說家福斯特在《小說面面觀》里將小說人物分為扁平人物和圓形人物。扁平人物指的是性格單一、非黑即白的人物,圓形人物則是指具有復雜性格特征、符合現實生活邏輯的人物[7]。圓形人物的塑造打破了簡單地以好壞進行區分的程式,使人物更加真實、生動。
《開端》中李詩情和肖鶴云作為劇中主角,導演并沒有給他們主角光環。李詩情在獨自經歷的6 次循環中,僅僅想到要逃出循環;肖鶴云在面對爆炸和警察的審訊時,第一時間選擇逃避;在經過情緒低谷后,二人才最終選擇要拯救全車人。劇中人物之所以真實,就在于他們面對困難時像常人一樣會害怕、會退縮,但也有戰勝一切的力量與從頭再來的勇氣,也正因為他們有瑕疵、有殘缺,才可以說他們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劇中的馬國強既是蹲過監獄的犯人,也是可以為了妻兒放棄自己的丈夫和父親,還是一個愿意在公交車上和乘客分享西瓜的大叔;王興德既是兇手,又是連續4 年無事故的優秀司機,還是一個不顧一切為女兒尋找真相的父親。眾生百相,學生、司機、教師、主播、警察、農民工……每個群體都有自己的處境和顧慮,也有各自的溫柔與善良,他們既有瑕疵,也有赤子之心。
優秀的文藝作品之所以能流傳數百年,不是因為華麗的詞語堆砌,也不是因為怪誕離奇的情節設置,而是因為作品中的每個人都是特定時代的縮影,正是通過對這些人物及其生活經歷的描寫與刻畫,世人才得以窺見不同時代的面貌。《開端》則是通過對劇中各個角色的刻畫揭示出當今社會現實的一角,使觀眾能在劇中找到可以將自己帶入劇情的因素,并與之產生共鳴。
《開端》的成功之處還在于其采取了“高概念+現實主義”的策略,將循環敘事和無限流這種新奇的題材與當下現實相結合,使劇情在貼近生活、立足現實的同時又具有開拓性。從表面上看,該劇講述的是男女主角陷入循環后想盡辦法逃出生天的故事,但往深層次講,這部劇是對人性的探討與分析。《開端》表面看是對一件事的重復講述,實質上在每一次講述中都會分析事件的不同走向會引起什么結果,每個處于危險境地中的人物在一次次的體驗中又會做出什么樣的改變。因為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一次次不同的突發情況下面對不同的利害關系也會采取不同的做法,導致不同的結果。
劇中的肖鶴云面對爆炸本能地想要逃避,他問李詩情:“我做不到你那么善良,我就是惡劣嗎?”在絕境中,求生是人的本能,但當其一次次嘗試走出循環卻無果后,他變得勇敢、無畏,最終從一個冷眼漠視的旁觀者變成了拯救全車人的英雄,這不僅是對他人的拯救,更是對自我的救贖。
車上的乘客也都有著不為人知的辛酸故事,如果說在之前的循環中是因為他們的冷漠才使公交車一次次發生爆炸,那么在最后一次循環中,他們不再是旁觀者,而是見義勇為的英雄。他們合力制服了兇手,才迎來了整個循環事件的圓滿結局。這場奇妙的循環之旅其實也是一場人性的大考,“人之初,性本善”,這個世界上大部分人的內心深處都是善良的,每個人都有惻隱之心,但是大部分人還會產生恐懼、怯弱,這些情緒都是真實和自然的。正如劇中的一句臺詞:“善良不是廉價的美德,它要跟能力相匹配的,要不然就是添亂。”也許劇中的他們不是英雄,也不是最無畏、最善良的那一個,但他們也散發著微弱的光芒,在一地雞毛中負重前行,一路成長。
如果說整個故事的開端是因為人性之惡,那么這個故事的結局就是因為人性之善。這部劇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和非常真實的人物塑造,在緊要關頭展現了人性的光輝,體現出了小人物的善意和勇氣,這兩點也是《開端》成為2022 年初爆款網劇的原因。
《開端》從開播起一直保持著好口碑和高熱度,無論是無限流題材的開拓性、循環敘事的新穎性、劇情節奏的緊湊感,還是對百態群像的細致刻畫,都深深吸引了觀眾。以懸疑和高深理念為架構的作品,最深刻的內涵并不是單純地獵奇、吸引觀眾眼球和展現世界、人性的陰暗面,而是要處理好惡與善的關系,從現實主義的角度觀照當下真實的生活。這是因為提供精神世界的價值引領,才是劇作的終極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