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靜
(作者單位:山西省大同廣播電視臺)
當前,媒體迎來了融合發展的大好局面,各個媒體平臺的交流與融合,形成了良好的媒體生態環境。事物發展具有兩面性,各種層出不窮的新媒體平臺憑借其傳播快、信息承載量大等優勢,獲得了大量受眾尤其是青年受眾的青睞。相比之下,廣播電臺便無形中喪失了一部分流量,面臨較大的發展壓力,鑒于此,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掌握主動權,成為電臺編輯急需解決的問題,而提升自身能力、實現成功轉型,成為電臺編輯的必修課。
電臺編輯積極轉型具有以下幾方面意義:一是拓寬電臺編輯的發展空間。獲得更大的發展平臺,是電臺編輯的共同追求。電臺編輯能夠依據媒體發展需要適時轉型,不僅能夠為受眾呈現出更多優質的節目作品,滿足受眾的精神需要,也能夠為個人尋求更大的發展平臺奠定基礎。二是推動電臺更好地發展。電臺的發展離不開專業人才的支撐,電臺編輯不斷提升個人競爭力,制作出優質的新聞節目,必將提高節目的收聽率,獲得更多受眾的支持。三是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媒體生態環境。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是媒體平臺的一致追求,當越來越多的媒體平臺為實現轉型發展,必然會營造出持續向好的媒體發展環境。
全媒體背景下,廣播電臺編輯在實際的工作中尚存諸多不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新聞內容的傳播實效,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過硬的專業技能是電臺編輯高效開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礎。當前,隨著新媒體的強烈沖擊,一些電臺編輯的工作技能無法適應時代發展需要,具體表現在不懂新媒體平臺的運作、工作思維陳舊、基本功不夠扎實等方面。這不僅不利于電臺編輯工作的開展,還降低了電臺的競爭力。
良好的職業道德是電臺編輯開展工作的基本要求之一。調查發現,一些電臺編輯在實際的工作中并沒有始終如一恪守職業道德,在傳播新聞內容時沒有做到實事求是,沒有自覺抵制各種誘惑,最終導致傳播的內容真實性、可聽性等得不到有效保證。
源源不斷的新聞信息來源于寬闊的信息融合渠道,但當前來看,電臺編輯獲取信息的渠道較為單一,主要局限于群眾提供線索。另外,電臺編輯對網絡與新媒體平臺的運用不夠充分,尚未發揮這些媒介和平臺的優勢。
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對電臺編輯的工作思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倘若電臺編輯仍然固守舊有的工作思路,勢必會滯后于時代的發展。據調查發現,一些電臺編輯并未根據媒體發展形勢適時調整工作思維、工作方法,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全媒體背景下,部分電臺編輯尚未意識到創新的重要意義,雖然有一部分電臺編輯在積極嘗試開展創新工作,但是并未傾注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取得的成果并不顯著。
全媒體背景下,廣播電臺編輯進行轉型成為必然趨勢。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電臺編輯要立足實際,對癥下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來加以應對,具體要做好以下幾方面。
鑒于電臺編輯綜合能力有待提升的現狀,在今后的工作過程中,電臺編輯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首先,電臺編輯要夯實基本功。一個優秀的電臺編輯要有扎實的文字功底和視頻、音頻處理技能[1]。電臺編輯可多學習、借鑒同行的優秀品質和經驗,從中學到更多的技巧,不斷完善自身的工作技能。其次,電臺編輯要掌握新媒體技能。微信、微博、小紅書、抖音等各種應用軟件層出不窮,電臺編輯必須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熟練操作這些軟件,并探尋適合自身發展的思路、方法、技術等。另外,電臺內部很多老編輯對新媒體平臺的運作并不熟悉,年輕編輯應自覺承擔起“教授”工作,幫助老編輯盡快適應全媒體時代的發展需求。同時,電臺內部也要有針對性展開培訓,提升編輯的綜合能力。再次,電臺編輯要提升應變能力。實際工作的開展并非是一帆風順的,電臺編輯需要靈活應對、巧妙處理,倘若電臺編輯不具備較高的應變能力,就難以保障工作的順利開展。為此,電臺編輯要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積累經驗,掌握處理意外事情的能力。例如,近期電臺節目的收聽率持續低下,電臺編輯可在平臺上展開問卷調查,了解受眾意見,從而針對電臺節目形式太過陳舊、內容太過老套、難以激發收聽興趣等問題,及時調整節目形式,優化節目內容,吸引更多受眾。最后,電臺編輯要提升自身的思想覺悟和政治素養。作為黨和政府的代言人,電臺編輯要意識到自身所肩負的重要任務,平時要多學習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政治理論,堅定政治立場,提高政治覺悟,以為廣大受眾提供優質的新聞內容為己任。
鑒于部分電臺編輯職業道德不高的現狀,在今后的工作過程中,電臺編輯要做到以下幾方面。首先,電臺編輯要向先進學習。無論是在行業內部還是社會各界,都有值得電臺編輯學習的道德楷模。電臺編輯要積極向楷模學習,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平日里,電臺編輯要認真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自覺遵守、認真踐行,努力做一個高道德水準的編輯。其次,電臺編輯要恪守新聞客觀、真實的原則[2]。實事求是是電臺編輯所要恪守的基本原則之一。當前,一些電臺編輯會從網絡等各種平臺借鑒相關的信息,網絡上的信息包羅萬象,難免會雜糅一些負面內容,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為此,電臺編輯要提高自己的辨識能力和抵制能力,做到實事求是地傳播新聞信息,尤其是對一些模棱兩可的信息要加大核實力度。例如,在做當地經濟發展的電臺節目時,電臺編輯會從網絡上借鑒大量的數據,但為了達到百分百的準確效果,電臺編輯必須與有關部門進行核實,確保信息的準確無誤。再次,電臺編輯要增強法律意識。社會上會發生諸多關于群眾利益的新聞事件,作為電臺編輯要自覺擔負起“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重任,維護法律的尊嚴,維護廣大群眾的現實利益。例如,網絡上曾傳出一段大坑腌酸菜的視頻,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對此,電臺編輯在掌握了大量真實、詳盡的資料后,做了一期關于企業違規操作的節目,倡導各企業要合法經營,爭做企業的模范。節目播出后,得到了很多受眾的支持,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很多企業也以此為戒,合法經營、良心經營。
鑒于電臺編輯信息融合渠道不寬的現狀,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電臺編輯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首先,電臺編輯要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從互聯網中挖掘有價值的資源[3]。互聯網因其傳播量大、傳播速度快、時效性強,得到了眾多受眾的認可。電臺編輯可將互聯網當作寶貴的素材庫,從中搜尋重要的資料。例如,部分電臺編輯想做一期有關中國搖滾樂發展之類的節目,但市面上關于搖滾樂的書籍、資料并不多,互聯網中有大量的搖滾歌手、搖滾樂隊演出、訪談等相關的視頻,電臺編輯充分利用互聯網中的資料,將相關的音頻加以剪輯、整合,最終編輯出一檔優質的搖滾樂節目,該節目播出后得到了大量搖滾樂迷的青睞。其次,電臺編輯要加強與新媒體平臺的交流與融合。微信、抖音等新媒體平臺承載著大量的信息,對于電臺編輯開展工作大有助益。為此,電臺要積極與新媒體平臺進行融合,從新媒體平臺上獲得有價值的資料。例如,互聯網上的一組××山村女教師前后對比的容顏照引起了熱議,很多網友都在盛贊該教師為了山村教育事業奉獻了自己最美的青春。電臺編輯受到啟發,積極與該互聯網平臺進行交流,搜集了諸多關于山村教師的資料、信息,并制作出一期“最美山村教師”的節目,該節目憑借真實感人的故事,感動了無數受眾。很多受眾都給電臺編輯留言、打電話,關心這些山村教師的生活、工作狀況,并表示要向這些山村學校給予一定的物質援助,節目取得了不錯的社會反響。
好的工作思路是電臺編輯事半功倍的重要保障。鑒于電臺編輯工作思路因循守舊的現狀,在今后的工作過程中,電臺編輯要努力做好以下幾方面。首先,電臺編輯要樹立創新思維[4]。電臺編輯要深刻認識到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意義,增強工作創新的自信心。尤其是要結合工作實際,加強對經典案例的分析,從中借鑒重要的技巧與經驗。其次,電臺編輯要創新文風。好的文風能夠起到為節目增色的作用,電臺編輯在文稿撰寫過程中不應局限于新聞式寫作,可以借鑒文學寫作手法,融入一定的文學元素,增強新聞內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具體來說,在做一期舞蹈家的節目時,電臺編輯可以用唯美的筆觸對舞蹈家的舞姿進行描繪,如“在綠水青山間,她緩緩舒展自己的腰肢,如歌、如夢,如開屏的孔雀,令人陶醉,令人賞心悅目”等解說詞有別于傳統的解說詞,能夠讓受眾體會到文字的美感與舞蹈的優雅曼妙,進而會對節目產生興趣。再次,電臺編輯要堅持市場導向。市場經濟時代,廣播電臺若要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就必須以受眾的需求為導向,提供真正能夠滿足受眾精神需求的新聞節目。這就需要電臺編輯加強與受眾的互動與交流,精準定位受眾的觀看需求。同時,電臺編輯要關注受眾對節目的反饋和意見,對于合理的建議和建議,要予以采納。例如,××廣播電臺多年來一直播放一些較為高雅的電臺節目,近期受眾建議電臺可以播放一些接地氣的民生類節目,反映群眾的真實生活,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電臺編輯采納了受眾的意見,策劃了一檔《民聲直通車》節目,該節目聚焦群眾的現實生活,播出后不僅得到了受眾的支持,也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關注,通過有關部門的介入,群眾諸多急難愁盼的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該節目也因此提高了收聽率。
好的內容是獲勝的關鍵所在。在今后的工作過程中,電臺編輯要精耕新聞內容,堅持以質取勝的工作思路,贏得主動權和話語權,具體要做好以下幾方面。首先,電臺編輯要打造品牌節目[5]。一檔品牌節目是廣播電臺打造核心競爭力的法寶,電臺編輯要立足平臺優勢,打造出真正能夠體現平臺價值、符合受眾審美需求的品牌節目。例如,××廣播電臺歷史悠久,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圖片、數據、文字、視頻等資源,同時該平臺內部有好幾位歷史專業的記者、編輯,鑒于這些資源優勢,該電臺編輯就編制了一檔名為《檔案》的廣播節目,該節目對當地具有歷史價值的文物、村落、歷史古跡等進行了詳盡的介紹,具有鮮明的地域、品牌特性,受眾通過收聽這檔節目,加深了對當地歷史文化的了解,學到了諸多歷史文化知識。久而久之,節目取得了不錯的反響,成為當地歷史檔案類節目的招牌節目。其次,電臺編輯要對原設的節目進行再完善、再調整。電臺節目要隨著形勢的變化與受眾的需求而變動,一成不變的節目勢必會引起受眾的審美疲勞,為此,電臺編輯可以調整電臺節目形式,給受眾帶來耳目一新之感。例如,某地方電臺原先有一檔益智類節目,獲得了很多兒童的喜歡,但由于長期實行電臺單向傳輸的形式,導致受眾逐漸流失。為此,電臺編輯可以增設電臺主持人與受眾互動的環節,對于益智類問題,可以讓收聽節目的受眾來回答,調動起節目氣氛和受眾參與的積極性,從而吸引更多的受眾前來收聽。
好的節目形式是吸引受眾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電臺編輯要積極創新節目形式,具體要做好以下幾方面。首先,電臺編輯要做到推陳出新。一些陳舊的內容必然難以引起受眾的興趣,這就需要電臺編輯另辟蹊徑,以全新的視角呈現相關內容。例如,“贏在創意”金獎欄目《00圓桌會》是一檔新聞評論節目,該欄目會對社會熱點事件進行評論,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值得注意的是,該欄目另辟蹊徑,以兒童的視角切入社會熱點事件,并結合專家連線的方式針砭時弊、鞭辟入里,帶給受眾豐富的精神盛宴。其次,電臺編輯要做到古今結合。隨著受眾信息接觸量的加大,越來越多的受眾已經不再對乏善可陳的信息“感冒”,這就需要電臺編輯推陳出新,可以將古代的經典內容與現代信息相結合,帶給受眾別樣的收聽體驗。比如,在做一檔職場類節目時,如果電臺編輯仍舊以說教的方式進行節目創作,就較難引起受眾的興趣。鑒于此,電臺編輯可以將中國四大名著的相關內容與職場內容結合起來,達到不一樣的效果。如《跟著豬八戒玩轉職場》《職場三國》《跟沙和尚學中庸之道》等就做到了古今融合,集知識性、趣味性、技能性于一體,讓受眾在輕松幽默的氛圍中學到了應學的職場經驗和技能。因此,電臺編輯要充分挖掘全新的形式,切實調動受眾的收聽興趣。
鑒于電臺編輯轉型的重要意義,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電臺編輯要充分認識到自身肩負的重要責任,從內容、形式、思路、渠道、綜合能力、職業道德等方面進行精準提升,切實提升電臺編輯的工作能力,成功實現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