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巖
(作者單位:蘭州廣播電視臺)
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的節目編排作用是在明確頻道定位的基礎上,按照受眾收視習慣、喜好對節目進行科學排序和整合。在以往的電視民生新聞節目制作過程中,編排工作的受重視程度較低,但是在電視媒體競爭日漸激烈的形勢下,節目編排在電視民生新聞節目內容制作中的重要性與關鍵性不斷凸顯,節目編排具備的工作價值和意義越來越高。
節目編排并不是簡單的將各項節目串聯到一起,而是需要實現節目從制作到播出的高質量、高效率過渡,如果出現了錯誤,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編排人員并沒有意識到節目編排對電視民生新聞節目內容和質量的影響。實際上,節目編排能夠實現對電視臺內部資源和電視民生新聞節目制作資源的有效整合,能夠從整體層面實現對節目內容的深層次處理和加工,節目編排的效率和質量直接關系到節目的收視率和電視臺的市場份額[1]。鑒于此,編排人員需要選擇科學的編排方式,并且要配合相應的編排技巧,以此獲得理想的節目播出效果。此外,想要保障電視臺整體電視民生新聞欄目內容的效果,編排人員還需要處理好該檔節目與上下兩檔節目之間的關系,確保各檔節目之間的銜接流暢程度,使得受眾能夠鎖定電視臺頻道,最終完成提高電視臺收視率的目標。
新聞價值指的是新聞事實能夠引起受眾多大程度的關注,是新聞傳播能力的展現,是選擇新聞傳播主體與傳播內容的關鍵依據。電視民生新聞內容涉及百姓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基本的衣食住行到更深層次的維權幫辦,不同新聞傳播主體、當事人采訪角度、新聞側重主題獲得的新聞內容不同,帶給受眾的觀看感受同樣不同,這便是電視民生新聞節目新聞價值的不同展現。如果電視臺能夠選擇科學、恰當的節目編排方式,便可以實現對電視民生新聞節目新聞價值的最大化展示;而選擇真實的新聞事件進行報道,并將新聞事件放在適合的欄目,于理想時間進行節目播出,能夠達到預期的節目播出效果。因此,為了確保新聞價值,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編排需要從真實性、貼近性、重要性、顯著性、時效性、趣味性等角度展開[2]。
電視民生新聞節目內容可以分為休閑、活動、咨詢、幫辦等多個類型,這些節目內容表面上不存在顯著聯系,即不存在關聯性,但是經過深度挖掘之后,可以發現不同節目內容之間存在必然聯系。例如,幫辦類電視民生新聞節目內容中可能出現同一行業存在不同幫辦需求的情況,在節目編排時需要找到合適的合并點實現對這些新聞的有效合并;部分電視民生新聞涉及的主體較多,但是受到節目時間等因素的限制,需要對新聞內容進行針對性延伸擴展。可見新聞節目內容之間本身便存在關聯性,需要尋找到關聯點進行合理編排。此外,基于新聞關聯性能夠減輕后期編排負擔,例如,城市馬拉松比賽時間確定時,電視臺便能夠預先對比賽事前準備、鳴槍開跑、比賽成績等內容進行規劃,這不但能夠減少后期編排工作量,還能夠確保節目連貫度。
峰谷式編排的關鍵在于分段、峰谷、節奏。電視民生新聞節目平均時長為半個小時,一個節目的基本新聞條數為8條,但是電視臺并不能確保每條新聞都能夠引起受眾的關注和共鳴,因此在節目編排中需要以新聞內容重要性為依據形成高低起伏的峰谷,并且需要避免出現只下不上、只上不下等情況[3]。具體來講,電視臺需要選擇價值最高、重要性最高的新聞內容作為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的高峰,高峰過后的新聞需要按照價值、重要性依次遞減的順序進行編排,一直到節目的低谷位置,隨后以廣告、短片等作為轉折方式,引出下一個高峰。以2019年3月20日蘭州新聞綜合頻道《零距離·晚間版》的節目單為例,其按照插播廣告將節目分為4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節奏平緩新聞;第二部分為違法行為整治新聞,新聞價值逐漸提升;第三部分為社會熱點新聞(當時蘭州市的熱門話題“創文”),新聞價值達到頂峰;第四部分為當天部分活動,新聞價值逐漸回落。
組合式編排指的是以特定主題為依據,對不同新聞進行細分和切割,最后再實現集零為整。以2018年10月1日陜西二套頻道《都市快報》的節目單為例,欄目將“國慶節”作為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編排的主題,在第一部分通過觀看升旗過程強調國慶節的重要性;在第二部分通過關注當地旅游景點人數營造國慶節氛圍;在第三部分通過介紹警員保障資源展示本地秩序維護狀況;在第四部分通過介紹本地人到外地旅游情況引出國慶期間高速公路免費咨詢。其中,第二部分節目為快報部分,通過簡短的新聞播報展示了國慶期間的車流量、客流量;第三部分介紹了部分國慶期間的趣事;第四部分披露了國慶期間的不文明現象及路況。前兩個部分的新聞價值較高,后兩部分的新聞內容重要性降低,新聞內容趣味性提高,既強調了新聞內涵,也令受眾感受到了人們對于國慶假期的喜悅。
新媒體式編排方式指的是基于新媒體技術開展的新聞編排,適用于數字電視臺、網絡電視臺節目的編排。受到新媒體內容與形式的沖擊和影響,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編排形式不得不發生變化,電視臺需要合理應用新媒體式編排方式,豐富節目內容和形式,使得傳統民生新聞節目能夠借助新媒體技術優勢實現二次創新[4]。從節目播出形式角度來講,電視民生新聞節目播出形式已經從原本的電視播出,發展出了網絡電視、移動客戶端等多種形式,受眾能夠在不同觀看平臺實現點播、下載觀看、評論互動等多項操作,這提高了節目編排的多元化程度,也提高了對節目編排的要求。以2018年12月2日“視聽甘肅”應用程序上發布的甘肅公共頻道《百姓有話說》節目點擊情況為例,當日節目點擊率較高,節目內容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為故事性、時效性較強的新聞,第一部分的關鍵詞為“車禍”,第二部分的關鍵詞為“錢”;第三部分為資訊類新聞。當天節目的編排信息量較大,并且能夠滿足受眾的獵奇心理和新媒體平臺受眾的需求。
短、平、快是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的基本特點,由于這樣的節目特性極易出現新聞內容混雜情況,需要選擇應用重點式編排方式,即圍繞所處階段的重要宣傳思想和報道內容選擇合適的頭條新聞,生動有趣、能夠展示社會熱點的頭條新聞往往能夠吸引觀眾關注后續新聞進展,可以說,新聞選題是影響受眾是否繼續觀看后續節目的關鍵[5]。以2019年1月3日河北都市頻道《都市健康315》節目為例,其頭條新聞為“全國抽檢六省市火鍋底料不及格”,其他新聞主要有二手車銷售、藥品代替保健品、誤食人造雪粉等,相比較其他新聞,頭條新聞的重要性和價值不言而喻。究其原因,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飲類新聞的受關注程度往往高于其他領域,能夠吸引受眾的關注目光。
電視民生新聞節目涉及范圍較為廣泛,如果只是在節目中對各條新聞進行簡單堆積,往往會給觀眾一種雜亂無章的感覺,為了避免出現上述問題,可以選擇應用版塊劃分式編排方式確保節目編排的層次性和清晰性。以甘肅電視臺公共頻道《百姓有話說》為例,節目整體分為四個版塊,分別是搶先說、現場說、站著說、幫你說,搶先說版塊為資訊類新聞,報道內容為本省當天發生的新聞;現場說版塊為時效性、現場性新聞,報道內容為其他地區當天發生的新聞;站著說版塊為社會新聞,主要包括公告類新聞、救助類新聞;幫你說版塊為幫辦新聞,記者通過采訪形式來解決投訴者的問題,并且記錄解決過程。該節目版塊劃分清晰明確,并且有片花隔開不同版塊。
新媒體形式和技術的發展對傳統新聞節目編排方式造成了一定影響,在這樣的形勢下,想要保持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的行業優勢,編排人員需要嚴格遵循基本編排原則[6]。首先,在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編排過程中,編排人員需要時刻保持敏銳性,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新聞真實性原則、聲畫協調原則、全局取材原則、節目整體化和有序化原則,做到通過宏觀角度審查整體形勢、通過節目編排強化新聞重點。其次,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的編排不應是一成不變的、死板的,編排人員應在遵循基本編排原則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與受眾需求靈活進行節目編排。再次,編排人員需要掌握好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編排的節奏,從整體化角度安排各項節目,既要保持節目播放的流暢程度,又要吸引觀眾的眼球,充分提升節目編排效果,突顯電視臺的頻道特色。
為了進一步滿足受眾對于節目的需求,電視臺有必要展開對節目的二次編排。對于電視民生新聞節目而言,一次編排指的是編排人員按照價值和重要性對多條新聞進行有序整合和排序,這種編排方式能夠滿足電視受眾的節目需求,適合應用在常規型電視民生新聞節目制作中。當前大部分電視臺已經建立了新媒體平臺,并選擇發展新媒體傳播形式,而新媒體受眾的節目需求與電視受眾有所不同,電視臺需要在一次編排的基礎上對節目進行二次編排,從而同時滿足不同受眾的節目需求。二次編排是對一次編排節目的分解和整合,對于編排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求較高,需要編排人員切實掌握不同受眾的節目需求、不同傳播平臺的傳播特點,從而實現各個版塊、各條新聞之間的有效銜接[7]。
在新時期,如果依然應用傳統的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編排方式,會導致節目存在內容不夠新穎、節目質量較低等問題,可見電視臺需要對節目編排方式進行創新。但是新媒體技術指導下的節目編排方式也不是完美無缺的,這是因為新媒體編排內容過于精簡,很可能會導致受眾無法全面了解新聞信息的情況,因此電視臺需要有效融合傳統節目編排方式和新媒體節目編排方式,既要保證節目內容的全面性和豐富性,又要符合新媒體平臺傳播在速度、數量方面的規律。融合創新節目編排方式時,需要考慮到不同平臺受眾的教育水平、文化水平、生活背景、節目偏好、關注點,避免受眾對節目編排方式感到厭倦[8]。
盡管編排是電視民生新聞節目制作的末端環節,但是如果節目自身質量不夠理想,即使應用編排技巧和策略,也無法獲得理想的編排效果,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電視臺需要預先做好策劃工作。具體來講,編排人員需要對傳統的節目編排思維和編排方式進行調整,積極主動參與到節目的前期選題和內容策劃過程中,確保后期編排工作順利進行,從而為節目制作質量和收視率提供保障。例如,勞動節期間的節目內容如果不經過策劃,很可能出現節慶活動新聞較多的情況,千篇一律的新聞內容較難引起受眾的興趣,編排人員可以預先平衡好編排工作與策劃工作,之后對特殊崗位的勞動人員進行采訪,提升節目制作質量。
想要確保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編排內容和質量,編排人員需要保持科學的節目編排意識和專業的節目編排能力,這種專業素質不單單體現在某一節目或某一頻道中,而是一種全局思維和綜合能力。全局思維要求編排人員掌握節目的整體定位,具體包括風格定位、受眾定位等,并且要在此基礎上了解受眾的收視需求與收視習慣,針對性地展開新聞編排。另外,編排人員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政治敏感度,把握好新聞的報道與編排尺度。綜合能力要求編排人員掌握以新媒體技術為基礎的節目編排方式和技巧,同時要結合社會輿論變化、國家政策變化、受眾需求等對具體編排方式進行針對性調整。
電視臺在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編排過程中需要考慮新聞價值、新聞關聯性等影響因素,科學選擇峰谷式編排、組合式編排、媒體式編排等編排方式。并且要通過做好節目二次編排、融合創新節目編排方式等,合理面對新媒體發展帶來的沖擊與挑戰,順應傳媒行業和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實現對電視民生新聞節目的專業化、合理化、窄播化編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