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熙瑤
在我家,爺爺和爸爸經常爭吵。
場面一
“我的乖孫女,學習累了吧?走,陪爺爺給花澆澆水。”我正寫著作業,爺爺叫我了。“爸,您這樣不行,怎么能一會兒學一會兒玩呢?注意力會分散的。”爸爸表示反對。“孩子累了讓她休息一下嘛,給花澆水又不是玩。”“學習習慣要從小培養,爸,您別管了!”爸爸有些不耐煩。“勞逸結合不懂嗎?如果孩子學習太久,傷到眼睛怎么辦,休息一下還可以鍛煉身體呢!”爺爺不依不饒。“如果一天時間都花在玩上,學習怎么搞得好……”
爸爸話音未落,我趕忙打斷:“您和爺爺的話都對,學習既要專心,也要勞逸結合。我再學五分鐘,然后跟爺爺去澆花,這樣行吧?”聽了我的話,爺爺和爸爸這才休戰,各自走開。
場面二
吃午飯時,爸爸一邊為我夾菜一邊說:“多吃蔬菜。”爺爺一邊為我夾肉一邊說:“長身體應該多吃肉。”“多吃蔬菜身體好,吃肉會和我一樣胖。”“你爸胖不是因為吃肉多,是因為懶——運動少!”爺爺說著還狠狠瞪了爸爸一眼。“多吃菜,少吃肉,女孩子長胖了不好看。”爸爸繼續說。“還是吃肉好,吃肉才能身強體壯,我的孫女又不像你一樣懶。”“……”瞧瞧,吃個飯都不消停。
一直以來,爺爺和爸爸圍繞我的爭吵幾乎從未停止過。我從一開始的不耐煩到現在慢慢理解,甚至在兩人爭吵時偷偷笑——那是幸福的笑啊,因為我從中感受到他們對我深深的愛。
老師小評
小作者通過寫爺爺和爸爸的爭吵來表現家人愛“我”的主題,選材角度新穎。習作以對話描寫為主,從爺爺和爸爸的各執一詞中展現他們愛“我”的點滴,場面真實,能引發讀者共鳴。
【作者系湖北武漢市東湖風景區華僑城小學508班學生,指導并置評:胡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