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文娟(山西國際商務職業學院 山西太原 030031)
山西苦蕎茶是山西地區以苦蕎麥為主要原料經過精選、晾曬、炒制等工藝制作環節打造的健康茶飲。山西苦蕎茶的制作得益于山西地區特有的地理人文環境,有較為明顯的山西地方特色,是暢銷各地的特色茶飲。山西苦蕎茶口感清甘、營養價值高,具有較好的保健功能。山西苦蕎茶以顆粒狀的苦蕎麥為主要原料,由于較為分散,和普通的片狀茶葉有較大差別,在沖泡茶湯時更容易與茶水充分接觸,滲透出清淡醇厚的香味,口感清新中帶有甘苦,細品口味回甘。山西苦蕎茶含有類黃酮物質,對軟化血管、降血脂有一定的效果,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與保健功能。由此,山西苦蕎茶的特點使其受到國內外消費者喜愛,山西苦蕎茶在不同時節、不同地區均有需求。
在低碳經濟背景下,依托先進發展理念及智能化技術,積極推進山西苦蕎茶綠色物流發展模式構建,對于打造完整的產業鏈條、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共同提升具有重要意義。為此,對當前山西苦蕎茶綠色物流發展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
物流運輸是山西苦蕎茶送達不同地區的主要渠道。物流能夠一次性批量承載較大量的運輸需求,且由于物流的專門運輸途徑,山西苦蕎茶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單獨送達目的地,如此既突破了成本局限,也消除了與其他物品混放運輸而造成的串味、變質等可能。因此,物流運輸是山西苦蕎茶打開各地市場的保障,也是確保其性價比較高、效率較優的途徑。
但傳統的物流運輸僅僅關注送達速度、送達量等評價指標,忽視了粗放式管理在物流運輸全程中可能對環境以及產品帶來的不可逆負面影響,由此,綠色物流應運而生。綠色物流指在傳統物流運輸關注速度、送達量等標準的基礎上,充分融入對綠色環保的考量,通過人員、技術、設備等方面的完善,進而提升物流運輸的可持續發展。綠色物流與低碳經濟的生態發展理念不謀而合。低碳經濟理念提倡轉變發展思路,以更環保更可持續發展的方式謀求經濟的發展。低碳經濟理念是“互聯網+”時代的必然要求與必經之路,“互聯網+”時代下,產品的銷售與市場的開拓依托互聯網的宣傳,受地域的限制越來越少,物流運輸也成為了重要的市場流通環節與經濟發展的重要依托,要實現低碳經濟,也必須踐行綠色物流發展。
綠色物流的發展及其模式打造,與山西苦蕎茶也有較高的契合度,這與山西苦蕎茶的特點以及發展趨勢密不可分。一方面,山西苦蕎茶本身是以綠色健康為發展理念的特色飲品,如果在物流運輸中打破低碳經濟理念與綠色物流的定位,則與山西苦蕎茶的市場初衷背道而馳。另一方面,山西苦蕎茶作為飲品,通常制成干制茶包等形式參與運輸,綠色物流的形式更利于確保產品品質,使山西苦蕎茶較大限度地保持原貌送達對應消費市場。
盡管綠色物流的發展及其模式在低碳經濟下有獨特的優勢與必要性,但在推進過程中仍面臨一定的困難與挑戰。一是并未取得高度一致的價值理念共識。在現實的推行中,更多仍沿用原有的材料選用標準以及流程設置模式,在優化材料與模式上難以運用通用原則作為衡量標準。在物流行業發展中,各方也局限于自身的利益牽扯,難以真正思考綠色物流理論在實踐中的落實方向。
二是從業人員專業度不高。傳統物流行業被認為是從業門檻較低的行業,從業人員尤其是一線執行人員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物流工作內容也被簡單理解為“力氣活”,從業人員倉促上崗,鮮有系統規范的培訓,無相應的綠色環保專業操作技能,專業培養以及發展的意識也相對薄弱。
三是技術設備相對落后,無法滿足綠色物流發展的客觀需求。傳統物流中的包裝、運輸等設備較難兼具綠色環保、美觀實用、便捷高效的特點。同時,綠色物流模式的評估難以制定統一量化的標準,對綠色物流的評估更多停留在感性概念,將干凈整潔等同于綠色環保,或僅從運輸燃料消耗的角度入手,消耗低則被認為是低碳環保。實際上,單一以損耗衡量的綠色物流發展思路較為局限,綠色物流模式化的打造與實現應從全局性系統性的角度進行考量。
在低碳經濟下,苦蕎茶的綠色物流發展模式應圍繞“堅持初衷,軟硬兼抓”的趨勢展開。其中,“堅持初衷”是始終通過綠色物流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即“綠色”并非華而不實的口號,其本質核心始終圍繞經濟發展,只是更側重經濟發展的效率與可持續性。換言之,綠色物流發展的初衷應立足于可持續發展理念,并以此為引擎推動具體環節的執行管理。而“軟硬兼抓”指綠色物流發展模式打造中,會涉及的軟性層面和硬性層面。一方面,軟性層面指具有更高彈性與靈活性的部分,與人的主觀能動性更密切相關,主要體現為人員的培訓與管理。另一方面,硬性層面則指硬件設施設備。只有保持設備的先進,才有助于落實綠色物流發展模式,使其言之有物而非紙上談兵。
作為低碳經濟下實現山西苦蕎茶綠色物流發展的思想基礎,可持續發展理念需要持續滲透在綠色物流的全過程中。一方面,可持續發展理念需要在物流行業中推進。首先,可從環境上體現可持續發展綠色理念,在物流運輸過程中運用環保裝置、回收裝置等打造綠色環境,使綠色物流惠及行業發展。同時,可通過宣講活動、開放建議渠道等形式了解物流基層一線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把握及應用動態,并通過相應的反饋獎勵機制持續優化綠色物流的意識。此外,可設置專項綠色物流發展基金,調動部分綠色物流模式中獲取的盈利回饋物流產業發展,促進可持續發展的正循環。
另一方面,要實現綠色物流發展,有必要打通上下游行業,實現綠色物流的全模塊可持續發展。綠色物流發展中會涉及包裝材料、運輸動力來源等與環保理念相關的環節。要根植可持續發展理念,需要以此為原則,通過在上下游合作中有意識地建立篩選機制,強化推進綠色物流的決心。可通過長期合作協議簽訂、補貼補助等形式,固定選用可降解材料等環保包裝材質以及新能源運輸設備等。
技術設備是實現綠色物流發展模式的硬件保障。綠色物流模式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核心,符合低碳經濟內涵,而相應的技術設備也需要不斷完善,探索更高效的節能途徑。
首先,綠色物流發展模式包括在運行上的自動化技術設備。山西苦蕎茶在包裝、運輸等環節采用自動化的流水線,能夠最大限度保證產品的健康衛生,本身即是綠色理念的體現。同時,自動化的技術設備能夠促進綠色物流從業人員實現從機械執行到統籌管理的角色轉變,節約了更多的人力物力,也使物流各環節呈現更高的標準化。
其次,綠色物流發展模式中的設備打造應以綠色環保為初衷。傳統物流模式中,技術設備功能相對單一,每項設備僅能完成部分工作,在設備存放、設備維護、設備開發上均對資源造成了多重消耗,不利于效率的提升與綠色理念的體現。據此,綠色物流發展模式下的技術設備應探索通用化途徑,如山西苦蕎茶本身較為輕便,在物流運輸中可通過真空可降解包裝壓縮體積,產品的包裝同時也可承擔運輸儲藏功能。
最后,綠色物流發展模式中的設備耗材也應圍繞低碳經濟。包裝、燃料等耗材是制約綠色物流發展模式的阻礙之一,可通過新能源的開發與引入提升綠色物流發展中的環保度,盡量減少不可再生能源如石油在綠色物流發展中的應用。同時,山西苦蕎茶的非主體部分如秸稈、葉子等,也可作為新能源的挖掘方向,通過提升苦蕎茶及其原料的利用率,為綠色物流的發展添磚加瓦。
在低碳經濟背景下,實現山西苦蕎茶綠色物流發展,必須要強化綠色物流技術的研發力度,推進其朝著信息化水平邁進。一方面,應注重實現人工智能、大數據、5G、云計算等信息技術與綠色物流發展的深度整合,實現苦蕎茶物流數字化轉型,促使其更加可視化、易于管理,不斷降低物流成本。比如在綠色倉儲方面,就可以通過運用物聯網技術進行倉儲物追蹤,運用大數據技術構建倉儲信息管理系統,并依托人工智能技術實現智能化分揀,這對于不斷提升倉儲運作效率具有重要意義,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苦蕎茶的市場運作效率,有效帶動其經濟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制定物流流程規范,如物流打包的標準、物流運輸全程貨物的擺放、物流裝卸的順序以及對接溝通流程等,并定期對物流操作人員進行考核及培訓,重點關注相關操作人員的智能技術掌握能力,使之善于運用智能化手段進行信息收集及管理,從而提升綠色物流發展效率。
專業的物流從業人員是推動綠色物流模式順利發展的中流砥柱。物流從業人員作為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參與者,通過培訓提升專業能力,能夠確保綠色物流發展模式下共識的達成,進而提升綠色物流與低碳經濟的發展效率。
首先,綠色物流模式下的從業人員可通過傳統的授課型培訓提升職業素養。傳統的授課形式有助于明確職業素養的框架,為從業人員夯實基礎。綠色物流發展模式中的職業素養課程可從過程性的角度囊括包裝、裝卸、運輸等環節的職業操守,也可從綜合素養的角度涵蓋著裝標準、禮貌表達等內容。其次,模擬演練也是提升職業素養的途徑。職業素養的滲透包括認同和內化,授課培訓更多地促進從業人員的認知和認同,而內化為自動的行為反應則需要進一步通過模擬演練加強。可通過設置具體的演練情境,如模擬設置物流運輸中等極端天氣、包裝破損、設備故障等情境,考察從業人員在應急情況下展現的職業素養,并通過分析點評等形式展現高職業素養的應對思路。此外,職業技能還包括應急類技能,在綠色物流發展中,可能面對貨物延誤、極端天氣等突發狀況,專業的從業人員應具備較好的應急技能。
綜上所述,山西苦蕎茶作為地方特色茶飲,主要通過物流行業實現市場的開拓與流通。而在低碳經濟的新時代背景下,綠色物流發展模式對山西苦蕎茶的品牌形象建設以及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盡管目前在綠色物流發展中存在一定的困難和挑戰,但可圍繞“堅持初衷,軟硬兼抓”的模式探索出路。具體而言,可通過根植可持續發展理念、實現物流標準化及倉儲綠色化、加大綠色物流技術研發、培訓專業物流從業人員等策略,保障山西苦蕎茶綠色物流發展模式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