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彩燕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全黨同志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三個務必”,是對幾千年治亂興衰歷史規律的深刻借鑒,是對我們黨百年奮斗實踐的深刻總結,是對新時代10年管黨治黨經驗的深刻詮釋,是在“兩個務必”基礎上的拓展和深化,是立足新的歷史方位和使命任務面向全黨提出的更新、更高標準的政治要求,彰顯了我們黨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管黨治黨、興黨強黨的高度清醒和戰略自覺。
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刻領會“三個務必”的深刻內涵和重大意義,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真抓實干、團結奮斗,凝聚起振興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強大合力,為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龍江新篇章貢獻力量。
政治方向事關黨的前途命運和事業興衰成敗。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指出:“政治方向是黨生存發展第一位的問題,事關黨的前途命運和事業興衰成敗。我們所要堅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就是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是激勵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的根本動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要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就是要將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一以貫之的初心使命,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昭示了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人始終不渝的政治本色和堅定不移的政治方向。我們的事業越是偉大,越是要堅持正確的方向,不斷汲取繼續奮斗的強大力量。踏上新征程,面對加快推進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光榮使命,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務必要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必修課、常修課。首先,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時時忠誠核心、事事緊跟核心、處處維護核心,更加自覺地做“兩個確立”“兩個維護”的堅定擁護者和忠實實踐者;其次,要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道理學理哲理,用以滋養初心、引領使命,準確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再次,要牢記“國之大者”,堅決扛起維護國家“五大安全”重大政治責任,努力為國家構筑更穩固的邊防保障、建設更豐實的“大國糧倉”、打造更優良的生態系統、提供更可靠的能源支撐、鑄造更強大的“國之重器”,堅決守好祖國“北大門”,守護好祖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當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全力保障國家能源和產業安全,為國家重大戰略提供堅強支撐。
政治清醒是最大的清醒。73年前,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告誡全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這包含著對勝利了的政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對即將誕生的人民政權實現長治久安的深刻憂思,也包含著對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深刻認識,具有重要的思想意義和現實價值。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指出:“中國搞四個現代化,要老老實實地艱苦創業。我們窮,底子薄,教育、科學、文化都落后,這就決定了我們還要有一個艱苦奮斗的過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全黨必須繼續發揚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攻克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推動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彰顯了我們黨高度的政治清醒和憂患意識。新時代新征程,面對我們黨長期執政的考驗,面對民族復興大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廣大黨員干部只有始終保持足夠的政治清醒,徹底杜絕“等一等”“歇一歇”的懈怠思想,才能不斷創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輝煌。踏上新征程,面對現代化強省建設的目標安排,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務必把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繼承和發揚好,對照“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目標要求,深入查找在思想、能力、作風方面解決了哪些問題、還存在哪些問題,以問題導向推進各項重點工作落實落細落靠。首先,要堅持真抓實干,切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須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龍江新篇章,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更大貢獻;其次,要發揚釘釘子精神,一棒接著一棒跑、一年接著一年干,賡續謙虛謹慎、勤儉節約的意志品質和傳統美德,奮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再次,要傳承奉獻精神,淡泊名利、腳踏實地,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傳承紅色基因,用辛苦付出換來幸福生活,靠不懈奮斗實現振興發展。

黑龍江省黨員干部高舉黨旗、斗志昂揚,為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龍江新篇章貢獻力量(拍攝于黑河市) 趙東來/攝
“敢于斗爭、敢于勝利,是中國共產黨不可戰勝的強大精神力量。”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堅韌不拔的斗爭史。世界上沒有哪個黨像我們黨這樣,在內憂外患中誕生,在磨難挫折中成長,在戰勝風險挑戰中壯大,我們黨靠斗爭戰勝無數艱難險阻,也必將靠斗爭贏得更加美好未來。從“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到“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從“得罪千百人、不負十四億”到“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帶領父老鄉親共同致富,是我應有之責”……歷史和實踐已經充分證明,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是我們黨求得生存、獲得發展、贏得勝利的重要密碼。
新時代新征程,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四種危險”將長期存在。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提出“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彰顯了我們黨高度的憂患意識和政治擔當。踏上新征程,面對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龍江新篇章的時代任務,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以高度的戰略自信和政治擔當,堅定斗爭意志,增強斗爭本領。首先,要以“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氣概,堅持底線思維,發揚斗爭精神,決不能安于現狀、故步自封,更不能精神懈怠、無所作為;其次,要“不畏浮云遮望眼”,牢牢把握正確斗爭方向,頭腦清醒、立場堅定,不在日益復雜的斗爭中迷失自我、迷失方向;再次,要掌握“不屈不撓、善作善成”的斗爭本領,善于抓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正確認識到,斗爭不是一味依靠蠻力,不能草率行事,而是要注重策略,通過分析總結斗爭的歷史規律,掌握斗爭的科學方法,在實踐中不斷摔打,經歷大風大浪的磨煉,從而牢牢把握住斗爭的主動權,團結、調動一切積極因素以斗爭贏得勝利,在接續奮斗中勇毅前行,加快推進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龍江新篇章。